第四百四十章 王师甫至()
侯君集是奉皇命西征高昌和龟兹国,共计领军四万,从北方薛延陀前线直接横穿草原大漠,历时三个多月才到了西州。
欲征高昌龟兹,西州正是唐军的桥头堡,这个城池必须要路过的,无论如何避不过去,由此可见西州的战略位置确实非常重要,李素守住了西州城,对侯君集来说省下了天大的麻烦。
…………
大营里面,蒋权和程处默田仁会等人忙得鸡飞狗跳,急吼吼叫麾下将士打扫清洗,然后整军列阵,准备前迎侯君集大军,至于李素,仍旧懒洋洋半趴在地毯上晒太阳,看着营地里的将士们忙活,而他火烧眉毛了都不愿意动弹一下。
感觉有点可笑,这毛病似乎从古至今传下来的,领导来视察了,单位里火急火燎的开始整顿内务,打扫卫生,就为了给领导留下点好印象。
李素不在乎并不是因为无礼,而是觉得没有必要,领导来了顶多认为这座大营给了自己足够的尊重,却不会傻到以为大营每天都这么干净,说来也算是人为造假了。
侯君集的大军来得比预料中的更快。
两个时辰后,大营东面的沙丘上便隐约可见旌旗招展,紧接着便是三三两两的骑兵出现,最后如同蚂蚁倾巢般,沙丘上布满了黑点,旌旗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若隐若现,问过才知道,这还只是侯君集大军的前锋所部。
直到前锋已快到西州城下,东面沙丘才出现了中军的身影,照例,又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景象,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一眼会疯掉的那种。
蒋权和田仁会等人早早迎出辕门外,安静且恭谨地等候着,直到侯君集所部中军快到大营前了,李素才被许明珠催促着,穿上官袍打扮过后,慢慢吞吞走到辕门外,抬眼一扫,却见大军在面前轰隆而过,扬起漫天黄沙,黄蒙蒙跟中了工业雾霾似的。
李素当即抬袖捂住鼻子,懊恼叹道:“出来早了,应该再矜持半个时辰的……”
话音刚落,却见漫天黄沙里,一阵豪放的笑声由远及近。
“哈哈,李家娃子好不识礼数,见了本大将军还不见礼,圣贤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么?你家程伯伯牛伯伯是伯伯,本大将军不是伯伯了?”
画面很恐怖,只闻声不见人,声音仿佛是武林高手的内气丹田所发,四面八方都听得到,却就是没见人,眼前的一切景象全被漫天黄沙遮盖。
李素大惊,悚然脱口道:“什么鬼!”
然后,李素只觉得后脖领子一紧,整个人被拎起来了,像块条状大咸肉悬在半空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李素愈惊,刚挣扎了几下,耳边便听到阴恻恻的寒风拂过。
“不毛之地待了两年,愈发目中无人了,老夫活生生站你面前你当没看见?嗯?信不信老夫现在就当你麾下部曲的面抽你。”
李素惊恐扭头,却见侯君集一身戎装披挂骑在马上,单手拎着他,神情却轻松得很,不时还攥着李素的衣领晒衣服似的抖落两下。
“侯……侯大将军……”李素急了,这么没面子的姿势,搞得自己威严尽失啊。
“嗯?你叫老夫啥?”侯君集瞪起眼睛。
“侯叔叔恕罪……”
“叫伯伯!没礼数的混帐东西,老夫比程老匹夫还大一岁,到你嘴里就成叔叔,信不信老夫真抽你了?”
“侯伯伯,快放小侄下来,有话好好说!”
啪!
李素像坠入凡间的天使,脸着地。
侯君集腿一偏,下了马,扬起马鞭指了指李素,哼道:“今且在你部曲面前给你留点面子,下次再没礼数,先抽了再说话。”
李素讪然干笑两声,急忙躬身给侯君集行礼。
身后扑通几声,却见蒋权田仁会等人单膝跪地,朝侯君集大礼相见,齐声道:“末将拜见侯大将军!”
“罢了,军帐之中莫搞这些虚礼,本将军没那么多讲究,都起来。”侯君集恢复了冷峻不苟言笑的模样,表情无比威严。
李素撇了撇嘴,这家伙是不是有病?跟我计较时说我没礼数,跟他们又说没那么多讲究……
大唐的名将不讲道理时都同样一副嘴脸,出奇的一致。
“侯伯伯远道而来,帅帐已清扫干净,请侯伯伯……”
“请个屁!阿史那副总管在后面,领我们二人去西州城楼上看看,老夫很想知道,你一个娃子到底有怎样的通天本事,竟能守住此城。”
说完侯君集二话不说,拎着李素的衣领便朝西州城走去,后面的诸将和亲卫们急忙跟上。
****************************************************************
西州城墙仍是老样子,大战过后李素早有动工修整的计划,所以跟那五位商人谈买卖时,将砖石泥瓦这些建筑材料都列入了附加条件中。
虽然早有计划,但材料还在路上,目前西州城墙仍是以前的夯土老墙,看起来破败得没法形容,所以侯君集在看着它时,眼里的嫌弃之色就像看到自己的新鞋子踩到了一坨狗屎……
“这哪里是城墙,分明是猪圈啊……”侯君集慨然而叹,叹完还拖了一个冗长的尾音:“猪圈啊猪圈……”
李素:“…………”
要不是自己打不过他,早就一巴掌啪上那张丑脸了,你家猪圈住得了我这么英俊的人么?
拾级而上城楼,侯君集负手而立,眯眼眺望着远处无边无尽的沙漠,然后伸手在城墙的夯土上使劲一抓,城墙当即被他抓下一大块土,手心微一用力,细碎的土粒如雨点般顺着指缝倾洒而下。
侯君集目光有些惊异地看了李素一眼,神情终于变得凝重。
“李家娃子,你说说,当初敌军从哪面攻的城,对方兵力多少,守军兵力多少。”
李素如实据答,侯君集边听边点头,接着闭目沉吟许久,最后摇头叹道:“这座城若让老夫来守,同样兵力和战况下,老夫最多也只能守半个月,李家娃子,你……很不错!”
***************************************************************
PS:还有一更。。。(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将论战()
侯君集的说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之前,他每一个关于守城的细节都问得很详细,甚至连当时的天气,风向,双方将士的士气等等都问到了。
问完以后闭目思考很久,才得出这个结论。
李素明白他的举动,对这些当世名将来说,任何一场战事的结果都值得他们在事后仔细的推演,相当于围棋里的复盘,从每一步重复的细节里找出这一步的得失成败,从每场战争中吸取养分和经验教训,然后深深记在脑子里,并且提醒自己永远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侯君集现在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可是这种吃回头草的事,……真的好无聊啊。
侯君集仍在凝眉思索着什么,李素抬袖掩嘴,悄悄打了个呵欠,这个呵欠打得很过瘾,李素一边打呵欠一边观察着侯君集的反应,毕竟这种当世名将脾气都不太好,而且都不怎么喜欢讲道理,若被他发现李素这个晚辈如此惫懒的样子,说不定顺手就把他悬吊在城楼半空,让他吹吹风清醒一下头脑。
嘴张得大大,李素抬袖掩嘴的同时很机灵的转过头去,然后……他看到一张同样张大了嘴正在打呵欠的脸……
这张脸粗犷,黝黑,胡子长满脸看不清嘴型和鼻孔,只见一双眼睛竟然是碧绿色的,惊鸿一瞥之下顶多只能辨认出是个毛茸茸的物体,只有张嘴打呵欠时才能看见那张大嘴深处微微颤动的……扁桃体。
李素当时便楞住了,打到一半的呵欠生生被掐住,恰好这时那个人的嘴也合拢了,二人无声对视,眼角都挂着几星惬意舒坦的泪花儿,乍一见就像一对好基友久别重逢后流下激动的泪水,很煽情。
那人也呆了一下,然后朝李素友好地咧嘴一笑。
李素急忙朝他行礼:“拜见这位,呃,这位老丈,还未请教……”
“老!丈!?”那人顿时露出很受伤的表情,指着自己的鼻子:“我看起来很老吗?我今年才三十六岁而已!”
李素凝目仔细打量了他一阵,然后笑道:“老丈真风趣……莫闹了,还未请教高姓大名,容小子拜见……”
不知是不是错觉,李素觉得那人的脸更黑了,本来就黑得不像话,更黑的话,应该是黑得发亮的那种,像刚抛光打蜡后的皮鞋。
满脸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的样子,那人不再搭理李素,扭过头深沉地望向城外茫茫大漠,幽幽叹出一口长气。
“他叫阿史那社尔,是突厥王族处罗可汗的次子,尚衡阳长公主,封驸马都尉,左骁卫大将军,这次西征,陛下封其交河道行军副总管……”耳边传来侯君集的声音,话音刚落,李素屁股一痛,挨了侯君集一脚。
“混帐小子不识礼数,阿史那将军是陛下的大妹夫,你叫他老丈,老夫和一干老匹夫都生生被你叫低了一辈,嗯,真想结实抽你一顿。”
李素顿时无比尴尬,急忙向阿史那社尔拱手赔罪不已。
“阿叔叔……”
“阿史那!他的姓是阿史那!”侯君集眼里快冒火了。
李素这一刻突然无比想念龟兹商人那兄,人家那才叫随和。
“阿史那叔叔,小子失礼,向叔叔赔罪。”
李素认错态度很端正,只是眼角不断地朝阿史那的脸瞟来瞟去,然后轻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深深觉得自己冤得慌,这么一张老脸,看起来已六十上下了,真实年龄居然只有三十六岁,长得实在太着急了……该不会在装嫩吧?记得前世有位朋友,明明三十好几了,非要装嫩说自己十八岁,而且每年都十八岁,一开口就卖萌扮呆,把人恶心得不行。
赔罪过后,阿史那的脸色终于好了一点,甚至朝李素露出了笑容。
“昔日长安时,便听说泾阳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少年英杰,今日观之,确是不凡,嗯,就是眼力差了点,哈哈,无妨,仍是少年英雄。”
李素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眼力差了点”是什么评语?长成这副模样,那得要切片化验才能判断得出你的真实年龄好不好……
二人说着话,侯君集却懒得理他们,在城头马道上蹲了下来,也不嫌脏,伸手便在地上画出一个方框,方框外面布下许多细碎石子,顷刻间一座城池的攻防沙盘便在他手下成型。
三人蹲下身,围着这块方框,侯君集拧着眉,不时点头,不时摇头,嘴里不知喃喃念叨着什么。
“五千守军,其中一半还是临时招募的乡勇,可以说是乌合之众,这点兵马居然能守住城池半个月,算是了不得的本事了,李家娃子,看不出你还是块行伍的料,呵呵,不错。”侯君集捋须笑了笑。
“侯伯伯谬赞了,小子稀里糊涂一通乱打,作不得数的。再说,小子能守住城,全靠将士们豁命以赴,小子造的震天雷也帮了不少忙,侥幸而已。”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这会子可不是谦虚的时候,震天雷是个好东西,老夫当初在松州城下就见识过它的厉害,不过,打仗终究是靠人打的,家伙什儿再厉害,用它的人不对,也没有好下场。”
李素微惊,这是第一个大唐人能如此清醒地看到战争和武器的利弊,自从震天雷出现以来,连李世民都一度对它太过迷信,没想到侯君集竟有如此客观理智的看法,当世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侯君集笑了笑,眼睛瞥了他一眼,道:“只不过,你私自募请突厥兵马助你守城,可是犯了忌讳啊,那支突厥兵马与阿史那老弟可不一样,阿史那是陛下钦封的左骁卫大将军,还是陛下的妹夫,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唐人了,可那支突厥兵马,老夫听说……是一支盗匪之流?”
李素忙道:“当时西州战势危急,小子已顾不上许多,为了守住城,不得不行权宜之策,至于那支突厥兵马,其首领久慕大唐繁盛,乞愿全族归附,看在其部族为大唐守城的份上,想必陛下不会拒绝吧?此事小子自当向陛下上疏分说。”
侯君集哈哈大笑,摇头道:“你这娃子,做下这犯忌讳的事,却又做得不纯粹,既然用了那支突厥兵马,当用之以奇,出其不意才是,结果只在城下冲刺了两回,闹得损兵折将败走,白瞎了一支精兵……”
“若是老夫用兵,这支突厥兵马应当绕过西州城,一路向西挺进,此次西域诸国倾举国之兵大举进犯西州,国中必然空虚无备,更没人想到有人胆敢主动攻进他们国中,此地往西三百里便是龟兹国,再往南百里便是高昌国,这支奇兵只消杀进他们国中,杀人也好,放火也好,顺手的话把他们的国主也剁了,消息不到两天便会传到城下的西域联军中,那时你猜他们军心会不会乱?主将会不会下令撤军回援?”
李素敬佩地看了他一眼,名将不愧是名将,一言便说中了战事的关窍之处。只是……
李素摇头苦笑。
其实当初用那支突厥骑兵,李素的想法与侯君集不谋而合,用他们当一支出其不意的奇兵,绕过西州直取他们国内,令联军后院失火,西州之围自解。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位突厥骑兵的首领巴特尔一时冲动,坏了全盘计划,李素也没想到这家伙不进城,居然直接在城外朝敌军发起冲锋,人家有勇无谋不听指挥,折损了大部兵马,李素能怎么办?
除了咬牙死撑,还能怎么办?
***************************************************************
PS:月中了,求一下月票。。。卖萌求月票。。喵~~(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萧规曹随()
战争很多时候要靠一点点运气成分,有时是好运气,有时是坏运气。
李素碰到的就是坏运气。
因为他碰到一个有勇无谋的突厥首领,只知蛮冲直闯,结果损兵折将后逃掉,打乱了李素的战略部署,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