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第二次打算关掉邮箱继续自己的研究的时候,忽然间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没忍住又发了一封邮件过去。
【对了,到处走走没什么问题,尽量离那些搞封建迷信的地方远一点。】
季默:【为啥啊?】
陆舟:【怕你误入歧途。】
季默:【……?】
(感谢书友“九月风不语”的盟主打赏~~~~~哎,四位数的章节号打起来就是爽啊!请允许一位靓仔在这里膨胀一下。)
第1003章 该来的总是要来()
该来的总是要来。
七月的最后一天。
即便心中揣着一万个个不情愿,但陆舟最终还是停下了未完成的研究,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圣彼得堡参加即将于8月初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至于那场六十分钟分钟的报告会,在经过了一番内心上的挣扎之后,陆舟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起见,对自己过去几年在黎曼zeta函数这个领域做过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然后将论文上传到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网站上。
事实上,其实这才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正确姿势。
不管是四十五分钟还是六十分钟报告会,本身就不是为了给一个重大研究成果的发布而准备的,仅仅只是给那些在各领域做出过杰出成果的学者一个平台,用来对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性报告的。
毕竟对于很多意义重大的课题而言,尤其是在数论这个领域,想要在几年之内就做出点成绩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甚至于,认为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有回报,本身就是一件天真的事情。
“小艾,你说我要不要带件外套过去?”
8月份的金陵还是夏天,穿一件短袖出门陆舟都嫌热,但听说圣彼得堡那边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也不知道去了那边之后会不会冷。
晃晃悠悠地漂浮在陆舟旁边,悬挂着小电视的无人机上用均匀的速度,滚动闪过了一串文字。
小艾:【……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北纬59~60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8月温度区间在13度至20度之间,虽然气温不高,但还是建议主人穿一件风衣或者皮夹克外套,注意预防感冒哦。????????】
“这样啊……那还是把这件风衣带上好了。”
从小电视上收回了视线,看着已经塞满了行李箱,陆舟认真思索了一会儿,从里面扯出了几件短袖丢回了衣柜,取而代之地塞进去了一件黑色的风衣外套。
这件衣服他还记得,上次去柏林领奖的时候穿过。
转眼间都这么多年了,没想到穿在身上还是那么合身。
想到这里,陆舟不停在心中感慨了一声。
看来那个关于“谁证明了黎曼猜想,谁便将永垂不朽”的传说,还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
他也就证明了一个关于黎曼猜想的弱形式——准·黎曼猜想,在永葆青春这一点上就已经初见成效了。
就在陆舟自个儿在心中得意着的时候,飘在他旁边的那个小电视,屏幕忽然微微闪了闪。
小艾:【主人,有视频电话请求,看ip是从北美那边打来的~?????】
小彤吗?
还是说薇拉?
也没问是谁,陆舟直接说道:“帮我接一下吧。”
小艾:【收到!????????】
屏幕中的画面一闪,很快切到了视频通话的界面。
回头看了眼出现在屏幕中的那个人,陆舟眼中浮现一丝意外,倒是没有想到这电话却是他打来的。
“魏文?”
“……教授。”
陆舟笑了笑说:“咋突然想到和我打电话了?”
“因为一些事情……”表情有点儿尴尬地开了口,不过就在这时魏文忽然注意到陆舟正收拾着的行李,于是好奇问道,“您这是打算去圣彼得堡参加imu大会吗?”
“嗯,那边有一场六十分钟报告会等着我去……说起来,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听秦岳说你好像已经在麻省理工大学那边拿到计算材料学的讲师资格了,那边的生活还习惯吗?”
就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为何,视频那头魏文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苦涩了起来。
只见他摇了摇头,叹了口说道。
“不怎么样,别提了,我……都快失业了。”
失业?
整理着行李箱的手停了下来,蹲在行李箱旁边的陆舟站起身来,将意外的视线投向了小电视中的魏文,皱眉问道。
“失业?什么情况?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在陆舟的印象中,魏文的学术能力是不错的,尤其在数学建模方面的天赋相当出彩。自从他在自己的意见之下转到计算材料学的研究之后,更是将这方面的天赋完全发挥的淋漓尽致,据说已经在四大顶刊上发表过三篇文章了。
陆舟实在想不出来,麻省理工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么一名优秀的学者。
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徒弟……
哪怕是顶着这层光环,也不至于混到失业这么惨吧?
见陆舟似乎一点儿状况也不清楚的样子,大概猜到是因为什么的魏文,苦笑了一声说道:“您最近是不是闭关了?”
陆舟皱眉问道:“算是吧……这有什么关系吗?”
“没什么关系,只是你居然没听说……稍微有点意外,”叹了口气,魏文继续说道,“不只是我一个人遇到的麻烦,现在整个麻省理工大部分理工类的华人学者,最近都不怎么好过……”
花了五分钟的时间,魏文简单地向陆舟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就在七月初,白宫忽然出台了一项由总统签名的特殊法令,要求使馆方面收紧对留学签证的发放。
表面上看这似乎与在mit担任讲师的数学家没什么关系。
但事实上,也几乎就在这条法令签署之后,mit、斯坦福等各大理工类高校对在职华国籍讲师、教授,态度忽然一夜之间急转直下,不但收紧了科研经费的发放,甚至对正常授课行为都采取了限制手段。
不只是他们这些工作没几年的教职工,甚至连一些在美国工作了十数年、但未取得美国国籍的学者,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据小道消息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有fbi方面的人约谈了各大理工高校的董事会。虽然暂时没有影响到工作,但这样的消息,还是让不少在mit工作的博后、讲师、教授感到不寒而栗……
“……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就看到一些苗头了,只是没想到现在会发展到这一步。”
陆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怎么说?”
叹了口气,魏文继续说道:“名义上麻省理工全球招生标准是根据‘学术能力、人格特质、全球愿景’这三方面的能力选拔人才,但这两年一个来自华国大陆的留学生都没有,其实从那时开始,这类理工强校对我们的态度就已经不友好了。”
陆舟点了点头说:“这确实有点不太寻常。”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mit和斯坦福的近两年公布的录取名单上,确实一个来自华国内地的学生都没有,唯一的几个华国籍学生也是来自美国国内高中的。
而现在mit华国籍学者所遭遇的情况,显然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剧了。
“……现在学术环境越来越不友好了,和十年前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前段时间我和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位华人材料学教授聊起过这个问题,华国在核聚变、月宫号等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刺激到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去年阿瑞斯计划失败那会儿你也看到了,整个北美都是一片嘘声,悲观的情绪正在导致麦卡/锡主义的重新抬头。你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都明显感觉到,一些白人学生对你的敌意已经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魏文的语气也是有些不是滋味儿。
“现在整个学术界都在传,国会很快会出台更严厉的限制法案,弄得人心惶惶的。我也不知道这份工作还能干多久,也许明天,也许后天,没准哪天突然就失业了。”
陆舟:“你是研究数学的,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吗?”
“我研究的毕竟不是纯粹的数学,而且和mit的材料学实验室还有合作,接着便有人怀疑我是间谍,还有fbi的人来找过我,”说到这里,魏文自己都觉得好笑地摇了摇头,“帮他们处理实验数据的间谍,帮他们搞科研的间谍……啧啧,要不是论文还没发出来,我都想申请退组了。”
陆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混不下去了就来金陵吧,现在这边的学术氛围已经很不错了,你在麻省理工的年薪是多少?我按照当前汇率给你开一样的。”
虽然在打这个电话之前,魏文确实是做好了回国的准备的。
但不知为什么,在听到了陆舟的邀请,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最终却是犹豫了起来。
沉默了大概一分钟那么久,他咬了咬牙说道。
“谢谢……”
“但我还是想先做出点成果,至少混个千人再回来。”
即便知道现在这个大环境,被别人防贼一样盯着,自己想做出点什么成绩已经很难了,但他还是不愿意就这么简单地放弃。
毕竟一点成绩都没有就逃回来……
他总觉得有点不甘心。
虽然有点儿担心自己的学生会不会遇上什么麻烦,但陆舟还是对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点了点头说道。
“那在外面你得自己小心了,隔着太平洋,就算你遇到了麻烦,我也很难帮到你。”
魏文点了点头,感谢道:“嗯,谢谢您的关心,我会注意的!”
第1004章 铁幕正在落下()
结束了通讯,陆舟继续收拾行李,然而就在这这时候,飘在旁边的小电视忽然继续闪了闪。
小艾:【主人,刚才您打电话的时候,好像有人在偷窥你们。′???】
陆舟:“……偷窥?”
小艾:【嗯!视频数据在传输到北美的时候,好像不止被一个终端接收了,我觉得有点奇怪就尝试往那台陌生设备主动发送了一串加密数据过去,从刚才反馈信号的地址来看,果然不是同一个人。?ˉwˉ?】
意思是被监听了吗?
“这样啊……”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正确认了这一点之后,陆舟心中还是不禁一阵感慨。
几年前,他刚刚前往普林斯顿的时候,整个国际社会的学术环境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没想到这才没十年的功夫,竟然已经恶化到了如此程度。
看来他回国的时间点还是卡的很到位的。
这要是晚了一年,都不一定能回的来了。
小艾:【我感觉好像已经抓住那台设备了,而它还没发现我,要我在上面装个后门吗?????????】
陆舟立刻制止道:“别,那不是咱们操心的事情,你可别瞎搞。”
骇入一台设备很简单。
但那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如果发现自己的电脑被动了手脚的话,哪怕只是发现了一丁点儿蛛丝马迹,难保那些监听的人不会直接撕破脸,对他的学生做一些不利的事情。
虽然有在信息技术上完全碾压的自信,但侦查与反侦查这方面,陆舟实在是没自信,能够比fbi和cia这些专业人士做得更好。
哪怕是小艾,也只不过是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罢了。
这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冒险的必要。
不过想到魏文现在的处境,以及他先前在电话中说的那些事情,陆舟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掏出手机,给科工局的李局长打了个电话过去,将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的建议都说了一下。
虽然对于北美的那些华国籍学者而言,正发生在北美的事情无疑是一场灾难。
但对于华国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够制定出一些吸引力足够的人才引进政策的话,相信赶上这个时机,一定有不少处在摇摆中的华人学者愿意回国发展。
至于魏文在电话中所说的“麦卡/锡主义正在重新抬头”、“学术自由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笼罩在整个国际学术界上空的阴云……
即便对此感到遗憾,但陆舟也无能为力。
……
八月初。
从上京前往俄罗斯的航班上。
穿过舷梯登上飞机的陆舟,看着王鹏将行李放上行李架,忽然遇上了一位身份有点儿特别的熟人。
而且也是坐头等舱的。
两人对上视线。
最终,是陆舟先反应了过来,友好笑了笑说。
“好巧。”
听到了这声打招呼,才紧跟着从愣神中回过了神来,王诗成的嘴角条件反射似的抽搐了一下,不过很快变成了比板着脸稍微好看一点的笑容。
“……是啊,好巧,好巧……哈哈哈。”
实在是太特么巧了!
一天这么多趟班次都能撞在一起,而且座位还紧挨着。
最骚的是,刚才候机的时候,他都完全没注意到?!
若是让他注意到了陆舟也是这一趟航班,说什么他也得让自己的徒弟去把这票退了换另一趟!
调座位是不现实的,犹犹豫豫了一会儿,王诗成最终还是坐在了陆舟的旁边。
在乘务员的提醒下扣上了安全带,老头一言不发地合上眼睛闭目养神,等待着飞机滑行升空起飞。
就在他以为这趟旅途可以在谁也不搭理谁的情况下结束的时候,坐在旁边的陆舟却是笑着开口,主动向他搭话了。
“王院士也是去圣彼得堡开会的?”
“嗯,”原本不是很想开口的王诗成,听到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忍不住开了口,语气略带得意地晒了一下,“有场四十五分钟的报告会,国际数学家联盟邀请我上去随便讲讲,我就去了。”
到了他这个已经从第一线上退下来的年龄,还能够收到国际数学家联盟的邀请上台做报告,已经是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