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地面隐隐传来的震颤,陆舟看了眼抱着双臂站在吉普车旁边的颜妍。
“说起来,我是不是应该配合一下,在这里卧倒一下什么的?”
颜妍开玩笑道:“你要是想配合的话也可以,需要我帮你一把吗。”
陆舟看了眼自己的衣服。
“算了吧,这件白衬衫我还是挺喜欢的。”
忽然想起了什么,李局长咳嗽了一声说道:“我顺便说一下,如果真的发生意外……比起形象还是人命要紧。”
陆舟:“……这个你不说我也知道。”
正说话间,不远处已经亮起了灯光,一队武装到牙齿、手中端着伞兵步枪的轨道空降兵战士,已经推进到了吉普车的旁边,并且原地结成了防御阵型,将吉普车附近的众人保护在了中间。
“雷霆小队已经抵达目标区域,目标车辆已经控制,人员安全!”
“继续下一个科目演练!”
“收到!”
打头那人说话的声音,陆舟总觉得有些耳熟,但因为黑色的作战服将这些战士们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了的缘故,一时半会儿他也想不起是在哪里听过了。
在路过旁边的时候,他能感觉到那个人看了他几眼,并且直觉告诉他那是感激的视线。
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陆舟没有打扰他们演戏,目送着他们消失在了一旁树林。
从发射升空到空降兵着陆,再到推进至人质所在区域,一共时间49分钟27秒,比原定的1小时及格线还要快上十分钟有余。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哪怕仅仅只是多出10分钟的撤离时间,关键时刻也有可能改变整场战局的走势。
站在陆舟旁边的军官看了眼秒表,赞许点了点头。
“今天比较幸运,是晴天,如果是雨天的话,恐怕会麻烦不少。”
陆舟:“我觉得已经很强了。”
“是啊。”
看着天空中徐徐落下的照明弹,李局长点了点头,语气颇为感慨的继续说道。
“就算是将军事基地铺满世界的美国,也不敢说能够在一小时之内将海豹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
“但从现在起,我们可以!”
第1000章 暂避锋芒()
就在代号“使命”的反恐演习正在进行之时,华国大地上正值深夜。
而与此相对的处在地球另一侧的北美,此刻却是正午时分。
若是往常的话,处在这个最容易犯困的时间点上,五角大楼的雇员多半会选择在这时候喝上一杯咖啡,坐在空调敞开的办公室里,和同一办公室的同事闲聊几句国际上发生的要闻,或者昨天哪场球赛的赛况……
然而今天情况,却是似乎有些不一样。
从早上八点开始到现在,整个五角大楼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八音盒,每一个人的脚步都在不自觉的加快,每一颗齿轮都在高速运转着。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此时此刻正发生在上万公里之外的那场“反恐演习”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的。
五角大楼核心区域的一间会议室内,几乎占据整面墙壁的屏幕上,正放映着卫星航拍冲绳基地拍摄到的画面,虽然划过天空的几座空降舱只是一抹遥远的浮光掠影,但印在降落区域的那一片狼藉却是清晰可见的……
面对着落地屏幕上的画面,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画面放映结束,大概过了5分钟那么久,总统才用带着几分沙哑的嗓音说道。
“再回放一遍……”
看了国防部部长一眼,见他点了点头,负责播放影片的工作人员才深呼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按钮。
屏幕中的画面开始回放。
从空降舱突破大气层,到接近地面时爆开一片烟雾,以及烟雾散去时大地上的那一片狼藉,一一再次呈现在了此时此刻坐在会议室里的所有人的眼前。
即便隔着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即便隔着一张屏幕,不少人依旧闻到了那一丝淡淡的、充满威胁意味儿的硝烟……
嘴巴开合了好半天,nasa的卡森局长才痛骂了一句说道。
“谢特!反恐演习……什么样的恐怖分子特么用得着这种装备来打?”
这句话当然是用怒骂的口吻说出来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整个会议室里却是忽然沉默了下来。包括总统在内的几名高官对视了一眼,彼此相顾无言。
注意到了这不自然的沉默,卡森局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自己这句话好像有点问题,赶忙悻悻闭上了嘴。
这份沉默持续了很久很久,最终因为来自幕僚长凯文的一声咳嗽,才算是打破了。
“里面的人居然没被砸成肉酱,这太不科学了……”
五角大楼的航天问题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空降舱突破低空区域的速度很快,但接近地表的末端速度其实并不快,爆炸效果不是因为撞击产生,估计是空降舱在接近地表区域时主动释放的压制武器……类似于集/束炸弹之类的东西,而那个烟雾”
打断了这位航天专家的发言,总统开口说道。
“详细的分析报告出来了吗?关于装备鉴定的。”
五角大楼的防长和情报长官交换了一下视线,随后点了点头。
“刚刚出来了……”
没有等待很长的时间,很快一份报告被送到了会议室内。
从秘书的手中接过了那份报告,总统认真地一行一行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将这份报告看完。
坐在旁边的凯文偷偷观察了自己的总统一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总统阁下捏着报告的食指,正在不可控制地轻轻颤抖。
事实上,他并没有看错。
连总统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此刻受到的震撼。
上天半小时,落地不到二十分钟。
理论上,这支部队能够无视一切地理条件上的阻碍,在一小时之内部署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不管是冰雪覆盖的北极,还是丛林密布的热带雨林,亦或者钢铁丛林包围中的白宫与五角大楼……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角落是真正安全的,也许哪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开着会,天花板就被砸了几个大窟窿,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伞兵们可以轻松绕过所有国家的合法领空!
这就有点可怕了……
因为总统许久没有发话,不知从何时开始,会议室已经陷入了争吵。
“是时候制定严格的国际公约来限制这种邪恶的武器了,我们应该将领空高度改到同步轨道高度!并且将禁止非常规武器进入外空间轨道的国际条约,扩大到常规武器的范畴!就是一颗子弹也不许!”
“你疯了吗?我们承认的领空高度才35km!这到底是在限制谁?而且就算继续提高领空高度,我们的导弹能够威胁到他们的航天器吗?如果做不到的话,这种公约除了让我们难堪之外,和擦屁/股的纸有什么区别?”
领空高度并没有严格的国际法界定,只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一般而言各国是将卫星的最下界110公里作为承认的领空高度,而美国情况比较特殊,是以飞机的最上界35公里作为领空高度。毕竟他们掌握一些能够突破35公里这个航空器理论最大飞行上界的技术,自然希望能够“合法”地将一些特殊的飞行器,自由地飞到别国领空进行侦查。
然而到了110公里之外,就算制定国际公约进行限制,其实也没有多少意义了。
就算先进的防空雷达能够监测到活动在这一区域的飞行器,对这一区域的限制手段也已经相当有限了。
甚至别说航天器了。
在那么高的空域想要击中“相对固定”的卫星,都需要一定的运气与时机。
阻止轨道空降兵跳伞?
在那么高的空域,还是做梦更简单点。
“……难道我们就看着他们将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头顶?这是华国人针对我们的挑衅,我建议应该予以强烈回应!”
“这无助于缓解地区紧张,只会加剧危机!”
“加剧危机?就这么绥靖下去?我觉得总是表现的太过软弱才是问题的根本!”
会议室里吵成了一片,鹰派和鸽派还有夹在两边之间的中间派,一个个都争的面红耳赤。
“够了!”
一声愤怒的咆哮,打断了会议室里的争论。
将手中的报告拍在了办公桌上,胸口剧烈起伏着的总统,环视了一眼噤声不语的会议室,最后看向了他的幕僚长,开口说道。
“凯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总统的提问,凯文沉默了一会儿。
“……他们的军演,未必是针对我们。”
“根据cia那边收集到的消息,这次军演很大可能是为了八月份陆教授出访俄国圣彼得堡安排的危机预演,假想在遭遇不测时空天部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最快速度反应。”
国防部部长皱了下眉毛。
“出访俄国?”
凯文点了点头。
“嗯,据说是去圣彼得堡参加imu大会。”
国防部部长:“……”
众五角大楼官员:“……”
虽然他倒是可以理解华国为什么会如此重视那位学者,但用军演来为一场学术会议的出访保驾护航……
这么大的手笔,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看着陷入沉默的总统,凯文继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根据cia那边的报告显示,这确实是一次不错的机会,不但可以除掉一个麻烦还能恶化两国关系……但我的建议是,在摸清楚他们这套轨道空降系统更详细的情报之前,还是保持克制和谨慎比较好。”
“这个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不耐烦地说着,换了个姿势坐着的总统,注意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忽然想到了什么,接着又在这句话后面补充了一句。
“当然,以防万一,我待会儿还是给我们的cia局长打个电话。”
听到这句话,会议室里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虽然作为松了口气的所有人中的之一,但凯文脸上却并没有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反倒是充满了无力感。
冷战时代之后,一超多强的格局奠定,一直是别的国家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什么时候居然需要轮到他们来暂避锋芒了。
苦涩地笑了下,他沉重地点了下头。
“这样最好……”
(一千章撒花!谁还敢说我是咸鱼hhhhh【理直气壮。jpg】)
第1001章 国士无双()
上京。
燕大教职工小区的某间公寓里,两老头正坐在客厅里一边喝喝着茶,一边闲聊吹着牛。
因为两人都是数学家,而且还是院士级大牛的缘故,两个老头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跑到了数学上去。
赶巧imo大赛才刚刚落下帷幕,说到大赛中华国队成绩的向华南院士,表情也是一脸的赞许。
“团体第一,5金1银,还有一个是满分的,王院士带的队伍可谓成绩斐然啊!”
王诗成院士笑了笑,摆了下手说道。
“嗨,和我有啥子关系,竞赛的事情都是杨教授他们这些年轻人在搞,培训的时候我也就去转过两次,除了帮忙出个场地之外,也没帮到什么忙。而且能拿到这成绩,还是那些学生们本身实力就不错,是些研究数学的好苗子。我们数学中心能帮他们的,也就是帮他们补足一些知识面上的缺陷罢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从那翘着的嘴角来看,这位老先生还是相当高兴的。
以他现在的年龄,想继续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尤其是自从从华国数学学会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他基本上就已经退居二线,开始颐养天年了。
这次带队参加imo大赛的老师名字叫杨永安,可以算是他的关门大弟子,也是除了现任燕大学派的学术带头人田岗之外,他最中意的一名学生。
自己的得意门生能够带领华国奥林匹克竞赛的队伍取得如此大快人心的成果,他自然也会感到高兴。
咋说呢?
人到了这个岁数也不图钱了,名这东西摸到了天花板,也没什么可追求了,如果能给后面的人留下点什么,不管是学问也好,还是人才,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你这么说就谦虚了,好苗子是好苗子,但也得看谁来栽培不是?”向华南哈哈笑了笑,用带着些感慨的语气继续说道,“不过说实话,自从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奥赛加分政策被削了之后,想拿第一是越来越难了,这次能拿到五枚金牌,太不容易了。”
“是啊。”王诗成点了下头,颇为同感地说道,“搞基础科学的还是得靠国家和社会的支持,现在的大环境和十几年前肯定不一样了,减负和寓教于乐是政/治正确,但不管怎么说,能拿到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基础科学并不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但一个基础科学薄弱的国家,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站在世界前列的。
尤其是数学这东西。
虽然知识确实是共享的,但使用的方法和经验的传承,这些东西却不是以书本或者硬盘位载体的,而是以人为根本的。
“你说的这些确实,”向华南院士叹了口气,“说起这事儿,还是多亏了陆院士,他事迹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中。我去过几次地方上的小学和幼儿园,我问那些想当科学家的孩子们为什么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他们的回答八成都是想成为陆教授——”
“噗——!”
看着忽然一口茶水呛出来的王诗成,向华南顿时愣了下,赶忙给咳嗽着的老友递了几张纸巾过去。
“你这是咋了?被茶叶呛到了?咱们年纪都不小了,小心点啊。”
“……”
老脸涨成红色,王诗成倒是想说话,但一口气还卡在喉咙里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