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舟心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清了清嗓子,他将手中的教案在讲桌上摞了摞,环视了一眼教室里的学生们,开口说道。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吧,大家休息五分钟,一会儿继续。”
说罢,陆舟便离开教室,转身走进了教室旁边的厕所里,找了个单间蹲下之后,默念了一声系统,进入了一片纯白色的系统空间内。
快步走到了全息面板的旁边,随着他的食指从屏幕上划过,任务面板很快浮现在了他的面前。
【
“地月掌控”第二阶段——“月面永驻”
支线:
①人满为患:24小时内月面活动人口超过100。
②未来火花:月面大型强子对撞机。
③挖地三尺:从月壤中共收集50吨稀土。
④炼金术师:生产100吨钛合金。(已完成)
⑤回望母星:在月球轨道上建立半永久性质的地球气象观测站。
⑥眺望远方:在月球背面建立大型空间望远镜,对太阳系内行星以及地外恒星系进行更细致的观测。
】
看着那个“已完成的后缀”,陆舟心中不禁一阵感慨。
整个项目他也就批经费的时候动了动笔,坐在地球上等了几个月不到,任务便完成了。
这简直是比挂机还轻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阶段的主线任务完成之前,支线任务的奖励暂时看不到。
也不知道这个支线任务能给他带来些什么好处……
“……还剩下五个支线了吗?”
看着任务列表上剩下的几个任务,陆舟摸了摸下巴。
第一个很好解决,用旅游或者其他方式组织一百个人刷一波就好了。放在去年可能不太好办,但现在鹊桥号完成了,解决这个任务不要太轻松,说不好还能赚一笔。
还有第三个支线,能从月面上挖掘钛矿,那就能挖稀土矿。至于稀土的冶炼可能有点麻烦,但任务只要求收集,又没对冶炼做要求,运回地球上应该还是有利可图的。
至于其他几个任务,只能说是随缘了。
将所有的支线全部完成也不太现实,能完成一半以上,对他来说已经不亏了。
从系统空间退出来之后,陆舟正准备从马桶上站起来,便听见外面传来水龙头冲水的声音。
原本他没有在意,打算直接出去的,不过却是正好听见外面的两个学生说到了自己的名字,于是便又重新坐了回去,竖起耳朵好奇地听了起来。
身为一名教授,他还是很好奇学生们对自己的评价的。
“陆神的课你听懂了吗?”
“一半一半吧,你呢?”
戴着眼镜的男生叹了口气,说:“三分之一吧,哎,我也想听懂,但实力不允许啊。”
站旁边洗手的那人甩了甩手:“可能这就是大牛吧。”
眼镜男:“也许吧!不过一想到陆神这种大牛都是单身狗,我心里瞬间又平衡了,至少我还有个女朋友。”
“哈哈,你咋知道人家是单身狗,没准人家只是比较低调呢?”
那戴眼镜的男人摆了摆手,一脸“你懂个什么”的表情。
“得了吧,是不是单身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就在这时候,一道带着几分熟悉、也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忽然像鬼一样从背后飘了过来。
“是吗?那你教教我咋看呗。”
站在洗脸池旁边的两人齐刷刷的回过头去,一看到站在单间门口的陆舟,脸上顿时像是真的见了鬼一样。
“卧槽,陆神!”
“陆教授?!”
陆舟笑了笑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两人。
“教,教授……我们刚才……”被陆教授似笑非笑的眼神盯着发毛,那戴眼镜的学生挠了挠后脑勺,急得抓耳挠腮,忽然灵机一动,急中生智说道,“我们刚才在夸您长得帅!”
陆舟:“……”
MMP!
当我耳聋吗?
还有,这东西需要夸吗?
不想和两人浪费时间,陆舟板着脸说道:“赶紧回去上课。”
“是!”
两学生顿时站直,一溜烟跑得没影了。
望着厕所门口的方向,陆舟过了一会儿,幽幽的叹了口气。
哎,以前没体会到,现在他发现,当教授的感觉是真特么爽。
不过……
话说回来自己是不是做了个不好的表率?让这些本科生们对数学家这个职业产生了什么奇怪的误解?
说起来,他的年龄确实也不小了,至少不能算是少年了。
今年回家过年,只怕老爹老娘又该替他的终身大事着急了。
“……算了,等过个两年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摇了摇头,陆舟将这个问题暂且放到了一边。
他倒不完全是在回避这个问题。
只是目前的他暂时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去组建一个家庭,并且将这个家庭维持下去。
研究已经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他根本没有精力去扮演一个男朋友的角色,更不要说什么父亲了……
转身回到了教室中,陆舟翻开了桌上的教案,翻到了最后一页。
“把你们的课本翻到第47页。”
教室内响起了刷刷的翻书声,刚看了第47页的内容是不少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上半节课讲的都是数论中的基础,下半节课,我给你们讲点有意思的东西,也是我正在研究的课题。”
说着,他转身面向了黑板,从黑板下面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
【黎曼猜想】
在写下这四个字的瞬间,教室内顿时响起了议论纷纷的骚动声。
陆舟拍了拍黑板,示意学生们将注意力投向这边,用清晰的声音开口说道。
“我讲的很快。”
“你们听得仔细些。”
第830章 现场出题()
对于陆舟而言,和本科生们上课,也算是一种对知识点的回顾了。
若是往常的话,这些对他来说算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会去考虑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暂时放下研究本身,思考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究竟为何显而易见。
“……很多人都知道,黎曼猜想是解析数论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猜想之一,它是关于黎曼zeta函数的零点分布的一个假设。但很少有人知道,黎曼猜想是为何而被提出来?”
“事实上,在黎曼猜想之前,还存在着一个被无数学者研究了数个世纪的更庞大的命题,即,素数的分布规律。”
说着,陆舟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数字,回头看向了教室里的学生们继续说道。
“通过最基本的算术定理,即便是初中生也知道,每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素数因子的乘积,如果不考虑素数因子的排列顺序,那么这种表示就是唯一的,因此素数也成为了构成正整数的基本元素。”
“然而素数的分布规律,却并不像它的定义那样浅显易懂。甚至于可以说,整个解析数论学科,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也是研究素数的分布规律。”
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们渐渐进入了状态,陆舟知道自己这堂课差不多已经成功了一半。
黎曼猜想虽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想要理解它其实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解决它……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
“在解析数论中,人们通常研究函数π(x),并且用它来表示不超过x的素数的个数。研究素数的分布规律是解析数论的基本任务,而研究π(x)的性态,则是解析数论的中心问题。”
“关于π(x)的问题,高斯和勒让德都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并且猜想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π(x)~x/lnx,这个猜想后来被证明,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素数定理。”
“欧几里得用初等方法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而欧拉则引入了一个乘积公式,这些先行者都为分析研究素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一直到19世纪50年代,人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证明高斯提出的猜想,直到一位德国数学家,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不超过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的论文,才为对π(x)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位大牛是谁,是的,他就是我要说的黎曼,而他在这篇论文中引入的黎曼zeta函数,更是影响了未来的一个半世纪。”
说着陆舟转身面向黑板,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算式。
【ζs=Σ1/n^s】
环视了一眼鸦雀无声的教室,陆舟继续说道。
“就是这玩意儿……看上去不是很难,对吗?”
众学生:“……”
mmP!
哪里不难了?!
“黎曼在论文中对自己提出的函数进行了进一步的猜想,认为ζs全部的非显然零点均在临界直线上。事实证明,他的目光确实相当有远见,经过大量计算所得到的所有非显然零点均在临界直线上。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虽然知道它大概率是对的,但却没有办法证明它确实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常常能在黎曼猜想下得到一个非常漂亮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无法证明黎曼猜想成立,就无法证明我们的结果是正确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证明黎曼猜想是正确的,那么上千条假设黎曼猜想成立而存在的数学猜想,都将荣升为定理!”
“如果谁能证明黎曼猜想,他毫无疑问将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出这句话,即便这个世纪才刚刚开始。”
“教授,”这时候,一名学生忍不住举起了手,在得到陆舟点头示意之后,站起来语气兴奋地问道,“如果能够证明黎曼猜想,和您比起来呢?”
“这个不太好比较,毕竟我的成就并非仅仅在数学领域,”看着这位提问的学生,陆舟笑了笑,给了一个不确定的说法,“但如果有人真的能够证明这个猜想的话,那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毫无疑问会站在这个时代的顶点。”
接下来,陆舟又继续讲了一些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它的等价形式。虽然都是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但也许是因为改变了授课方式的缘故,学生们明显听的要比上一节课认真多了。
对自己渐渐找回了一些状态感到很满意,陆舟在心中得意地点了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到了下课的时间。
陆舟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将手中的粉笔丢在了多媒体讲桌上。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吧,就在刚才我正好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那么,下课。”
教室里响起了稀稀拉拉收拾课本的声音,陆舟将教案夹在了胳膊肘下面,向目送他离开的离开的学生们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向教室外面走去。
走到了教室外面,陆舟正准备回办公室一趟,将刚才上课时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忽然被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秦院长给拦住了去路。
“非常出色的一堂数论课!”满脸笑容地迎上前来,秦院长用感慨的语气说道,“即便是我听完了,也是受益匪浅啊。”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过奖了。说来惭愧,我都有一段时间没有给本科生们上过课了。”
秦院长表示理解地说道:“凡事都有个先后,事关国家利益,相比起给学生们上课,当然是你的研究更重要。说起来,最近你忙不忙啊?”
陆舟:“到不是很忙,怎么了?”
“是这样的,有一件事情我想拜托下你,”秦院长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你听说过吧?”
陆舟:“听说过倒是听说过,有什么问题吗?”
Imo大赛他当然听说过,虽然没有机会参加过。
每年拿到Imo大赛金牌的,都是神仙一样的选手。
比如他认识的舒尔茨,被法尔廷斯称为世界上最有希望超越他的三位年轻学者之一的男人,就是曾经连续夺得过三枚Imo金牌。
至于当被人问起为何拿了金牌之后又去报名参加了两届,据他本人说法是因为觉得好玩……
秦院长笑着说:“是这样的,上个月不是搞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吗?各省的前几名都已经选出来了,到明年1月冬令营的全国决赛,要取大概30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现在都已经11月了,差不多也该准备考题了。”
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失笑道:“……你该不是找我来当命题人吧?”
秦院长:“这事儿不归我管啊,算是咱们华国数学学会那边的邀请吧,他们希望由你来担任最后一道压轴题的命题人。”
陆舟:“让我来当命题人合适吗?”
秦院长笑着说:“这有什么合不合适的,往年全国决赛的最后一道题也是院士来命题,你不但是院士,而且还是菲尔茨奖得主,你要是都不合适,那还有谁能合适?”
陆舟:“那行吧,只是最后一道题的话。”
“嗯,这事儿就拜托你了,”忽然想起来什么,秦院长赶忙又紧接着补充了一句,“对了,也别出得太难了,要是谁都做不出来那也没意义了。”
“放心,我不会出的太难,”说着,陆舟从夹在胳膊肘下面的教案里,抽出了一张草稿纸,撕下一角在上面写了起来。
看着陆舟拿出草稿纸写了起来,秦院长微微愣了下,随即哭笑不得道。
“你该不会是打算在这里出题吧?”
陆舟:“不然呢?”
秦院长汗道:“这可是全国决赛,怎么说也得好好斟酌下吧。”
“已经考虑过了,”在纸上写下了题目,陆舟将草稿纸叠起来,轻轻塞到了秦院长的手中,“替我转交给华国数学学会吧,就这道题目应该没问题。”
目瞪口呆地看着陆舟离开的背影,秦院长将视线挪到了手中的草稿纸上,默默拆开看了眼。
“……黎曼zeta函数?”
嘴里嘟囔了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