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青年之光()
相对于举校欢庆的金大而言,当选两院院士的陆舟本人,倒是要淡定的许多。
毕竟相比起那些经过十数载钻营,终于一朝登顶院士的学者而言,这个终身荣誉的头衔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东西。
因此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时,别说是惊喜的感觉,对于陆舟自己而言就连意外的情绪都没有出现,更多的只是一种实至名归的平静罢了。
他在这个国家的学术界所能得到的支持,以及所能调用的资源,早就远非一般院士所能比拟的了。
金陵大学。
数院办公室。
为了处理学生们的论文,陆舟罕见地从百忙之中抽空来了这里一趟。然而当他刚刚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却是被堆在角落的那堆东西吓了一跳。
这才一个星期没回来,怎么自己的办公室都成储藏室了。
坐在门口位置上的林雨湘看见陆舟,眼睛顿时一亮,推开椅子站了起来。
“教授,您可算回来了,这几天来找您的人都快把咱办公室的门槛踏破了。”
没有去管林助理,看着距离自己最近、靠墙边摆着的那座半人高的仙人掌,陆舟忍不住问了句说。
“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看着那半人高的仙人掌想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想起来是谁送的林雨湘拍了下手,恍然说道,“这个呀,这个是物院的张教授送来的,他还让我给您带一句祝福,愿您学术之路平步青云,像仙人掌一样长青不倒。”
这祝福听着没毛病是没毛病,但为啥总感觉怪怪的……
“……下次见到张教授替我谢谢他,”陆舟轻咳了一声,忽然注意到桌上的保温杯,伸手拿起来瞧了一眼,“这又是哪里来的?”
他总感觉这玩意儿像是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在哪了。不过站在他旁边的林雨湘,倒是立刻记了起来,笑着说道。
“这个是唐教授送您的!”
一听这话,陆舟总算是想起来究竟是在哪里见过这玩意儿,顿时狂汗道。
“他该不是把自己的送我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礼物也太硬核了吧?
“您这话说的,哪有人会把自己用过的杯子送人啊?不过他送您的,好像和他自己用的是同款的,”林雨湘抿嘴笑着说,“说起来,唐教授在把杯子交给我的时候,还让我给您带一句话,让你多注意保重身体,平时少喝点速溶咖啡,渴了多喝热水。”
听到这里,陆舟心中不禁一暖。
他在金大认识的教授不少,但最挂念自己的,估计也就已经退休的老唐了。
对于这位将自己带上数学这条路的恩师,陆舟一直以来都是相当敬重的,虽然在学术上他并没有给自己特别大的帮助,但在学术之外的地方却为自己指明了一条方向,帮助年轻时的自己少走了不少弯路。
因此,每逢年过节,不管有没有空,陆舟都会带点礼物去看望老人家。
看着一语不发的陆舟,林雨湘眨了眨眼问道。
“要我帮您倒杯热水吗?”
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陆舟笑着摇了摇头,将保温杯收在了手上。
“不用了,你帮我把礼物记录一下,整理在Excel表格上发到我的邮箱,价值超过500元的就退回去吧,其他的你想个地方收着,就这么堆在墙角太占位置了。”
“是!”俏皮地抬起手敬了个礼,林助理眨了眨眼说道,“包在我身上咯。”
回到了办公桌前坐下,陆舟拉开了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叠论文,翻开了第一篇认真审阅了起来。虽然只是硕士生的毕业论文而已,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一向很高。
毕竟金陵高等研究院那么多资源供着,想随便水一水就从他这儿毕业,是想都不用想的。
少说,也得水一篇一区出来吧?
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的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放下了刚刚拿起的笔,陆舟开口说道。
“请进。”
办公室的门推开,只见金大校长许院士,笑着走了进来。
“恭喜啊,陆院士!以后你就是咱们金大建校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了。估计百年之内,是没人能刷新这个记录了。”
“不好说啊,咱们金大年轻才俊无数,谁又料的到以后会不会出个比我更厉害的学者呢,”陆舟笑了笑,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对着沙发做了个请的手势,“快请坐吧。”
“客气了。”
寒暄了几句,两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
林雨湘端着一壶刚烧开的茶水走了过来,给两人倒上。
看着茶杯上袅袅升腾的雾气,许校长顿了顿,笑着开口说道。
“这次我过来打扰,一来是恭喜您当选两院院士,二来还是有一件事情,想征求下您的意见。”
陆舟笑了笑说:“您太客气了,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地方,通知我一声就可以了。”
“哈哈,那怎么能行!虽说不是什么很麻烦的事情,但你的工作关系到的可是咱们国家的前途和未来,要是因为金大的事情耽误了你的工作,那我可得向全国人民谢罪了!”
开了个有点儿夸张的玩笑,许校长看着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教育部那边来金大巡视,我和教育部的一把手聊了下本科生教育的问题,认为现行的教学制度还存在很大改进的空间。所以我们打算在我们打算在数院、物院等院系的几个重点专业,分别开设一个重点班级,作为对本科生教育改革的试点,重点培养学术型人才!”
对于许校长地说法,陆舟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本科生教育是得重视,一名学者最先接触到学术这个概念,就是从本科开始。不过重视归重视,咱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了,为了改革而改革,最后除了给学生们增加课程负担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许校长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们了解,所以才是从试点班级开始搞起。如果试点成功的话,就进行推广,如果不成功,就加以改进!”
“我觉得是可行的,”陆舟笑了笑,“不过这个我好想没什么可帮忙的。”
许校长笑着说道:“怎么会没什么可帮忙的?陆学长可是咱们金大无数学子的榜样啊!我可是听说,当年您在图书馆常坐的那个位置都被学生们给供起来了,到现在还常有人去那儿膜拜!”
陆舟干咳了一声:“您过奖了,那都是学生们弄得行为艺术。”
“不是过奖,我是认真想拜托你,”许校长摆了摆手,郑重地看着陆舟继续说道,“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我来说已经太遥远,对我们教研组的专家来说也太遥远,何况我们当年的条件和现在不同,无论是观念还是经验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关于这批改革试点班级,我希望您能够担任我们教研组的总顾问,这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只需要您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就可以了。”
若是以前的话,陆舟多半还不一定能这么快反应过来。
但现在的话,他一听便明白了许校长请他挂名这个顾问的真正用意。多半是教育部那边还没有完全谈下来,或者说谈的没有那么顺利,把自己的名字带上,在中央那边好办事儿一些。
不过,就算是想通了这一点,陆舟也没多说什么。
这点小事儿对他来说不过是点点头事情,金大这些年无论是在学术领域之内还是学术之外都帮了他不少忙,帮母校做点事情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对于金大的学子来说,这也是件好事儿就是了。
陆舟笑了笑说道:“小事一桩,那这个总顾问,我就当着好了。”
许校长脸上也旋即露出笑容。
“那我就替金大的学弟学妹们,谢谢陆学长了。”
陆舟干咳了一声说道:“咳,您可别这样,学弟学妹们叫我一声学长没什么,您都要比我大两轮了,就别开这玩笑了吧?”
许校长抿了口茶水,放下茶杯笑着说道:“哈哈,说的也是……对了,说到这个试点班级的事情,我们打算将这批改革试点班级命名为诺贝尔之光班,你觉得怎么样?”
陆舟思忖了片刻,摇了摇头。
“我觉得不妥。”
“哦?”许校长眉毛抬了下,感兴趣问道,“为何?”
“诺贝尔奖是个值得年轻学者去争取的目标,却并不是学术的终点。既然我们打算将这批改革试点班级作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基地,我不建议给我们的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去灌输这些功力的思想,”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毕竟,我们不是因为诺贝尔或者是菲尔茨,才选择去成为一名学者。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之前,我们应该还有其他更值得珍视的初衷在里面。”
许校长:“那你觉得,应该叫什么比较好?”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
“青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青年学者是否积极向上,关系着这个国家乃至民族未来五十年,甚至是更遥远的未来。”
“希望我们培养的这些青年,能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等待他们萌发之后,能够成为一名于社会,于科学,于文明,于未来真正有用的人才!”
“因此,我提议,这个试点班,就叫青年之光好了!”
听完陆舟的话之后,许校长沉默了一会儿。
良久之后,他轻声感慨道。
“当今青年学者,恐无二人,有先生这般胸怀。”
说罢,他拍了下大腿,点头说道。
“那就按您说的,就叫青年之光班好了!”
第817章 卸任前要办的大事儿()
要说胸怀,其实陆舟自问,自己谈不上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抱负。
只是现在的他多少也发现了。
在宇宙的奥秘面前,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
一道算式或者一个猜想,他可以花上一个月甚至数个月的时间,将自己关在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安安静静地寻找答案,但由无数个问题所堆砌而成的系统性科研工程,早已经不再是某一名学者,甚至于某一单一的学科领域,所能独自承担的任务。
哪怕他能将电推进系统设计的很完美,也无法完美到引擎上的每一颗螺丝钉,而这些必不可少的细节,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
想要看到更遥远的世界,他就必须得依赖那些平凡的普通人的力量。
而作为一名学术带头人,他的职责也早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探索和发现,还有包括了对后来者的引导,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而与此同时,越是向着知识的边界进发,后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了……
正如陆舟所预料的那样,在他加入教研组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青年之光班的政策便从教育部那边下来了。
作为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班级,开设有青年之光班的科系,将从大二开始允许学生报名,并且更具绩点排名择优录取前三十名。
不只是挂了个总顾问的名而已,对于青年之光班的人才培养计划本身,陆舟在其中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不管这些意见能起到多少作用,他希望自己的经验多少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一些,至少让他们少走一点点弯路……
教研组的工作虽然占用了陆舟一部分时间,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在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的工作。
随着十月渐渐走向了尾声,航科集团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了无数日月的设计与实践,月球采矿计划的第二个组件,自动化真空电弧熔炼单元,终于在二十多家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坚之下,最终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随着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点火发射,真空电弧熔炼单元被送到了国际空间站的货舱,由鹊桥号转移送完了地月转移轨道。
经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真空电弧熔炼单元在月宫号工作人员地远程操作之下,终于着陆了月球表面,并且实现了与先前部署的自动化采矿单元的成功对接。
随着自动化采矿单元的启动,锋利的钻头将埋在月壤之下的浅层钛矿矿床搅碎,送入真空电弧熔炼单元中被冶炼成钛矿。
虽然整套装置的生产效率并不算高,但质量合格的钛合金材料,确实在缓慢地产出着。
看着任务列表上缓缓向上跳动的数字,陆舟的心中也是相当不错,看来系统已经认可了他在月球上部署的自动化采矿设施。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晚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再次拿下一个支线任务了。
支线任务正在稳步推进着,地月掌控第二阶段的主线任务也没有落下。
为了治好还在昏睡中的殖民者,同时也为了对X…0172细菌样品进行妥善保存以及研究,月面研究设施已经随着各国资金的逐渐到位,安排上了工期日程。
最晚明年上半年,就能看到结果。
与此同时,随着几座实验舱与多功能服务舱的列装,马上月宫号的二期工程也将进入尾声。
眼看着华国的月宫号已经只剩下最后一期半的工程就要竣工了,自己这边的“深空之门”却才刚刚开始动工,关于阿瑞斯计划批评的声音便如同海浪一般,冲刷着北美大陆的东西海岸。
曾经他们如何地支持着开拓人类文明边疆的新弗吉尼亚号,如今就对这一切感到多么的失望。回顾过往的二十年,即便NASA也取得了无数的成果,但在这一刻所有的光芒仿佛都被阿瑞斯计划的失败所掩盖了。
有北美知名人士评论称,过去的二十年是失去的二十年。
他们正在失去,从冷战以来便确立的太空霸权……
而对于站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来说,对于所谓的霸权他们到没有太多特殊的感情,只是每每仰望着那颗悬在空中的玉盘,心中都不由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一切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就好像是插上了火箭……
仿佛一眨眼的时间,整个世界已经沧海桑田……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