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了陆舟的惊讶,候光笑了笑解释说“还行吧,我们原本用的就是改良过的马铃薯种,再加上种植单元的恒温系统使其一直处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两个月的时间也不算很夸张了。”
通过太空种植单元培育的马铃薯,成本无疑是比在地球上昂贵数倍不止。
不过即便如此,在每公斤发射成本超过数万美元的当下,在月球上种植食物的成本也远远比在地球上种植便宜多了。
而且哪怕抛开经济成本不谈,能够在月球上实现生活物资的自给自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也是单纯用金钱无法换来的……
“这确实称得上是好消息了,”顿了顿,陆舟笑了笑继续问道“那么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我们今早接到消息……”犹豫了片刻,候光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space…x于上月发射的bfr火箭,已经于今日上京时间十三时着陆火星表面。”
已经着陆了?!
表情渐渐严肃,在办公椅上坐正了的陆舟,立刻继续开口问道“着陆情况如何?”
候光表情凝重地看着他,开口说道。
“据说……他们成功了。”
第757章 旗鼓相当?()
四月的第二个周末。
北美各大城市清晨的宁静,被一张报纸给彻底打破了。
《华盛顿邮报》新一期报纸的头条处,一行醒目的标题震撼了所有报停前过往行人的眼球。
《阿瑞斯计划重大突破!阿瑞斯号生命维持单元成功着陆!宇宙大航海时代正在起航!》
相比起《纽约时报》而言,作为北美最大、最老、最具权威性的报纸,曾经在水门事件、两伊战争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华盛顿邮报》,无疑要更具权威性的多,消息的可靠性也远远不是一般报纸能比拟的。
就算是对报纸完全不感兴趣的白领,在看到了这引人注目的标题之后,也忍不住在报摊上扔下了一美元的零钱,将报纸塞进了随身带着的公文包内,打算带到上班的地方去看。
新出炉的报纸上几乎还酝着墨水味的油温,便被人们抢购一空,卖的脱销!
对于这种情况始料未及的《华盛顿邮报》不得不联系合作的印刷厂,紧急加印了上百万份报纸,送到各大报摊以及代理销售的网点上。
旧金山湾区南面,靠近硅谷边缘地带的老城区。
街角处的一间考肋排店里,三三两两地趴着几个宿醉的醉汉,上班之前享用早点的上班族,以及几个明显已经退休、纯粹是坐在这里打发着时间的老头。
手中捧着一张沾着油污的报纸,坐在考肋排店吧台旁边的白人老汉小声嘟囔着,脸上的表情愈发的震撼,遂伸手拉住了坐在旁边的老朋友,用难以置信的声音说道。
“嘿,你听说了吗?space…x公司的bfr火箭成功将生命维持单元送到了火星!”
“上帝……这太疯狂了!”
“我听说了!还有不只是你说的这些,我听说新出厂的bfs飞船已经装上了bfr火箭,space…x已经向nasa上报了下一部分发射计划,很快马斯克就会将我们的殖民者送到火星上去。”
“听起来很有趣,宇宙大航海时代正在开启,或许我们应该为bfr火箭的胜利开一瓶香槟。”
“哦,别这样,我可不想一大早就喝得烂醉。”
“哈哈,有什么关系?这可是为了自由女神!”
在一群人的起哄下,肋排店的老板笑着端来了啤酒。
一位宿醉一宿的醉汉,被悬挂在吧台旁边的电视机给吵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了惺忪的睡眼,隐约中听到旁边人们议论声的他,摇摇晃晃地举起了手中早已经喝完的酒杯,打着酒嗝高声说道。
“让我们为美利坚的未来……嗝,干杯!”
与此同时,电视机中播报着的晨间新闻,正在对昨晚橄榄球赛事进行报道的主持人,忽然接到了一张从旁边递来的稿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了起来。
“下面零时插播一条新闻……根据nasa传来的消息,于上月发射的bfr火箭成功抵达了火星轨道,并且投下了携带的生命维持单元。”
“惊喜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请允许我深呼吸一口气……”站在电视机前的主持人连着深呼吸了好几口气,重新面对着镜头,用激动到有些失态的语气说道,“难以置信!我们成功了!”
……
被bfr火箭震撼到的不只是美国人。
当nasa正式在官方页面公布,生命维持单元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的消息之后,立刻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几乎是同一时间,space…x立刻召开了新闻报告会,由明星企业家马斯克亲自登台主持,向公众们介绍了space…x在阿瑞斯计划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传说中的bfr超级火箭是如何将二十五吨重的有效荷载,从地球的表面扔到火星上去。
穿着一生黑西装与灰衬衫,传说衣柜里只有一套衣服的马斯克走到了台上,用富有煽动力与激情的声音,向台下的听众们宣讲道。
“……生命维持单元只是阿瑞斯计划的第一步!后续我们还将投送更多的殖民者前往火星地表,去开拓我们文明的边疆。”
“我们欢迎任何人加入我们,无论他的性别、国籍、地位、身份……以及任何的一切。只要你拥有一颗对人类伟大事业心怀热忱的内心,我们就是朋友!”
“未来正在向我们靠近,是主动拥抱未来,还是看着它从我们眼前走过……”
“选择权在你!”
话音落下的瞬间,新闻发布会的会场被掌声填满。
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
在阿瑞斯号着陆火星地表这条消息的助力下,space…x的股价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在美股上一路飙升。
不只是如此,还有同样参与了生命维持单元设计的蓝色起源,等一系列由硅谷以及西雅图孵化的高科技航天企业,都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享用到了最肥美的一块肉排。
航天竞赛似乎迎来了转折点。
面对华国在“月球计划”上的强势,作为老牌航天大国的美国,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在航天领域不容挑战的实力。
即便是陆舟也不得不承认,25吨的火星轨道投送能力,以及不走寻常路的发射路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bfr火箭,其技术确实强悍到了一定的境界。
就在国际媒体对bfr火箭的成功争相报道的时候,bbc的报道终于压轴出场了。
继对华国月球轨道空间站的报道之后,这次这些英国佬们同样是站在了一个客观……或者说看热闹的立场上,对美国阿瑞斯计划第一阶段的成功进行了报道。
“……马斯克的spacex拥有成为未来宇宙中马士基的潜力,如果把曾经的猎鹰9火箭看成刚能远洋的木质帆船,那么如今的bfr便是蒸汽帆船。”
“从space…x在技术领域永不止步的探索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对于未来勇敢进取的决心。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抱有这个不切实际的期待,期待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他们能在技术的领域更进一步,继续研究出行星际意义上的柴油巨轮、甚至像海上巨人号那样的移动‘大山’……”
“现在讨论这些东西似乎还太早了,但若是保持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space…x或许真有可能凭借着先发的优势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为全球发射行业制定标准以及门槛。”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华国的那位陆教授就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他会将星空科技的航天发射项目部,打造成未来的‘行星际铁路运输公司’。”
“如此看来,在不久的将来,垄断华国80以上航天发射任务的星空科技,或许会成为space…x最大的竞争对手。”
“目前,华国与美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正在逐渐进入白热化。”
“第一阶段的较量似乎以平局收场。”
“无论是华国还是美国,双方似乎都在坚定不移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并且拥有着自己的王牌。”
“一位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一位是富有远见的商人……究竟谁会从这场竞赛中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758章 试一试就知道了!()
关于华国与美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在国内网络上同样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尤其是关于在火星殖民地和月球轨道空间站哪个更牛逼的问题上,相关的讨论尤为的激烈。
抛开一些纯粹是因为屁股问题为了黑而黑,或者为了粉而粉的言论,还是有不少人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评价的。
比如,认为美国更站上风的人的观点是,bfr火箭采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真空最大推力能够达到18兆牛,近地轨道运载力是土星五号的46倍,各种数据都完爆了祥瑞号。
更何况火星殖民地在遥远的数千万公里之外,光是运输难度和月球轨道空间站就不在一个等级上,自然是美国更胜一筹。
而认为华国更站上风的人的观点则是站在务实的角度。无论怎么想,一个与本土相距数千万公里、两年才能等来一次发射窗口期的飞地,都远远比不上“近在咫尺”的月球。
客观的来讲,哪一边的观点都是站得住脚的。
不过对于围绕着月球轨道工程的议论,陆舟却并没有过多的留意。
至少在他的眼中看来,这些讨论其实都没什么意义。
就短期而言,无论是华国对月球资源的开发,还是对遥远火星的探索,赔钱都是一定的。无论是月壤中的氦三与钛矿,还是火星上丰富的铁矿和甲烷储量,都还是个遥远的大饼。
就如同数个世纪之前,在大航海时代的格局确定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殖民时代的未来是在加勒比海,还是在更遥远的香料海岸……
哪怕月球确实离得更近。
当然了,虽然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整个太空计划铁定是赔钱的,但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至少就华国而言,通过太空计划获得的政治、科研、文化等领域的收益,这些都是无法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
以月宫号计划为例,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轨道上部署空间站的国家,其他国家想参与到月球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就只能与华国在该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比如德国,作为首先与华国在可控聚变技术上达成协议的国家,很自然而然地与华国就月宫号计划展开了合作谈判。
根据谈判结果,华国方面承诺会在月宫号一期工程完成之后,给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预留一个科研岗位,允许德国派遣一名本国的科研人员前往月宫号服役。
而作为交换,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将就月球资源开发相关项目,与华国国内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同样正在与华国方面就月宫号计划展开外交接触的,还有包括英、法、欧盟、俄、日等等国家。
而对于其他国家的合作请求,华国也展现出了开放合作的姿态。甚至于,就连对处在对手关系的美国,月宫号都给他们的宇航员预留有一个位置。
无论是在任何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永远是相对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绝对。
虽然国内在舆论引导方面往往“立场明确”,但事实上国际关系问题远远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样非黑即白。
即便是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刻,美国与苏联也曾在航天项目以及可控聚变项目的研究中达成了许多互利共赢的合作。
而现在华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还远远没有走到冷战的那一步,秉承和平发展路线的华国也从来都没有主动挑起争夺世界霸权的打算,如果美国愿意在月球空间站项目上与华国展开合作的话,华国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美国愿意向华国开放火星殖民地的前哨,或者拿出与之对等的筹码作为交换……
目前外交部门与各国的谈判具体进行到了哪一步,陆舟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关心。
外交方面的事情,当然还是由外交部门去负责。
这些琐屑的事情,与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就没有太多关系了。
现在需要他去操心的,是更为紧迫的事情……
金陵市。
航天科技研究所。
一场关于月球轨道施工计划的会议,正在研究所内的会议室内召开。
出席会议的都是国内航天业的大佬。
包括航科集团的总工程师袁焕民院士,包括月宫号核心舱项目的负责人张主任,几乎全行业的牛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用简短的开场白宣布了会议的开始,陆舟走到台前,表情严肃的环视了会议室一圈,言简意赅的开口说道。
“相信诸位已经都听说过了,美国阿瑞斯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
“根据nasa披露的相关细节,bfr火箭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霍曼转移轨道,而是采用了直击轨道的方式,直接入轨了火星引力系统之内。”
路上的话音刚刚落下,会议室里便传开了一片嘈杂的议论声音。
其实在会议开始之前,不少人已经听说过了,只不过此时再次听到,仍然难免心中震撼。
一直以来,前往火星的航天器,采用的都是霍曼转移轨道,而这也是理论上消耗燃料最少的前往火星的航路。
然而这条轨道也并非完美,每隔两年才能等到一次窗口期,而且需要在空中飞行长达180天之久。
若是用来发射探测器的话,260天的时间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是送旅客到火星上去的话,就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了。
因此,作为阿瑞斯计划的主要交通工具,以火星殖民为目标的bfr火箭,选择了一条更快的飞行轨道。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而言,采用这条轨道的bfr火箭只需要0天到120天的时间,便足以完成从地球到火星的旅行,并且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拥有更长的发射窗口期,且无需为了下一次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