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居然成功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站在他旁边的赵献普猛地抓着他的胳膊,兴奋地摇晃了起来。
“卧槽,咱们的月宫号有救了!陆教授牛逼啊!竟然特么地真能救回来!碉堡了!”
几乎是把脑袋里所有能够宣泄激动之情的词汇都给搬了出来,说到后面这个不善言谈的工程师,甚至开始结巴了起来。
而站在他的对面,被他摇晃着胳膊的孙元培吸了下鼻子,僵硬地点了下头,声音哽咽地说道。
“嗯……陆教授牛逼!”
真香!
虽然不懂屏幕上的曲线意味着什么,但从实验室内的欢呼雀跃的气氛中已经读出了许多东西,郑向东的心中狂喜着,赶忙拉着旁边的袁院士确认了起来。
“情况怎么样了?搞定了吗?问题解决了?”
这一次,袁院士没有甩他脸色。
目光死死地盯在屏幕上,老先生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颤抖着说道。
“情况非常好……”
准确地来说,已经不是非常好了。
而是好到难以想象!
说罢,他连忙回过身去,寻找陆舟的身影。
他现在只想知道一件事情,那便是他到达用的是什么方法,再不改变已经布线的环路热管的情况下,将整套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然而就在他从人群中搜寻陆舟的身影的时候,却是诧异的察觉到……
人呢?
怎么不见了?
第756章 恐怖如斯的散热材料()
另一边,看着激动着、欢呼着拥抱在一起的工程师们,看着那并没有什么卵规律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杨旭嘴巴缓缓张了下,又缓缓地合上。
这就是菲尔茨奖得主的实力吗?
难怪诺贝尔奖委员会会被他地能力所折服
也难怪整个计算材料学界都会为他的理论而疯狂
曾几何时,杨旭认为,他距离诺贝尔奖已经很接近了,尤其是凭借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g…1超导材料拿下了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之后,他更是坚信了这一点。
诺贝尔奖委员会之所以不考虑他,主要是因为论文合作者的名字太过耀眼,早晚有一天他能够拿出属于自己的成果,并且通过量的积累完成质变!
然而现在,他却是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
看着倒映在落地窗上的自己,杨旭有些头疼地笑着摇了摇头。
能拿诺奖的都是怪物
果然,我还差的很远
就在这时,他飘远地思绪被打断了。
只见穿过人群走来,袁院士一把抓住了他的肩膀,急切地开口问道。
“陆教授呢?他现在在哪?”
看着一脸急切地袁院士,杨旭微微愣了下,开口说道。
“陆教授他已经回去了。”
跟在袁院士身后的张主任连忙追问道。
“回哪去了?”
“当然是回酒店”
不然还能去哪,难不成还回金陵去?
杨旭表情古怪地看着松了口气的两人,不是很懂他们到底在担心些什么。
定了定神,袁院士看向了跟在他身后的助理,开口说道。
“立刻去准备车,我们现在就去酒店。”
一听袁院士打算走了,张主任连忙问道:“实验呢?”
袁院士沉吟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先做完二十四小时吧。”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数了,但实验都已经开始了,流程还是走完好了。
将接下来的实验安排交代了下去,袁院士不在停留,带着紧紧跟随在身后的郑副总,向厂房外走去。
数学是造物主的语言。
而关于数学的问题,则是造物主留下的谜语。
许多东西并不一定得亲眼看见,很多时候纯粹的数字反而比看到的东西更为直观。
至于那个看似毫无规律的温度时间函数
在旁人眼中看来对它进行求解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他而言,却是连挑战都谈不上了。
离开了航天城之后,心情大好的陆舟坐上了王鹏从当地国安那里借来的白色大众,让他直接开回酒店。
透过后视镜注意到了陆舟脸上的表情相当愉悦,王鹏笑着问了句。
“发生了什么好事儿吗?”
“算是吧,”陆舟语气轻松地说道,“解决了这桩事儿,月宫号总算是能够平安上路了。”
王鹏也没问是怎么解决的,毕竟他知道自己就算问了多半也听不懂。
往车窗外看了眼,他开口问道。
“杨教授呢?”
陆舟笑着摆了下手:“不用等他,他不信我,非要在那儿等着看结果,等过会儿自己坐航科集团那边的车回去得了。”
王鹏:“你又和他打赌了?”
陆舟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你咋知道到的。”
“猜都猜得到!”
王鹏笑着摇了摇头,发动了汽车,开上公路后,照着导航朝酒店的方向驶去
到了酒店,陆舟回到房间收拾了下行李,打电话给他的助理赵欢,让她帮忙给自己和杨旭订两张回程的高铁票。
挂了电话之后,见时间已经差不多要到晚饭点了,于是便下楼去了一楼的自助餐厅。
电梯的门打开,就在陆舟刚刚抵达一楼大堂的时候,门口的方向便传来一串密集的脚步声。
陆舟抬眼看去,正好瞧见袁院士带着一大帮子人走了进来。
包括,先前没有和他一起回来的杨旭,还有从沈机来的杨忠全院士,以及空间站项目负责人郑副总都在里面。
唯独到时是张主任不在,想来大概是还留在实验室里。
看着走来的众人笑了笑,陆舟正准备上前和袁老先生他们打声招呼,却见袁院士已经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寒暄也不打一声便急忙开口道。
“你到底在里面弄了些什么?”
陆舟:“先回答我管不管用。”
“管用!”袁院士使劲点了下头,面容激动地说道,“不是一般滴管用!”
陆舟笑了笑,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通过对n…1碳纳米管镀铜,提高其在铝铜合金界面上的亲和性,然后把材料冷焊到发热部件与环路热管毛细结构的接触位上,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
简单地来说相当于给核心舱里面发热量高的几个部件涂了层“散热硅胶”,提高了发热部件与环路热管毛细结构之间的热交换速率,让作为“风扇”的散热片能够更高效地将过剩热量辐射出去。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毕竟航天器的散热和电子元件的散热,在方式上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袁院士还打算问些什么,不过这一次却是被杨忠全院士抢先开口了。
“你这n…1材料挺有意思的是镀了铜的碳纳米管?”
陆舟:“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导热系数呢?”
“大概2000w/mk左右。”
事实上,这个数字还是能够提高的,只不过以目前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产出的n…1碳纳米管材料的长度相当不稳定,短的能到μm级,长的能有mm级,难以控制。
然而,纵使是如此,2000w/mk的导热系数也相当恐怖了。
在听到2000这个数字之后,杨忠全嘶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用不敢相信地眼神看着陆舟,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说道。
“你这材料有点儿吓人,2000w/mk这得是纯铜的几倍了!”
比较常见的金属中,银的导热系数最优秀,但价格太贵,很少用到。铜的导热系数次之,但太重,一般是与铝做成铝铜合金,也就是航天器中环路热管的常用材料。
目前比较好的高导热石墨薄膜,厚度大概10…20mm的那种,面内导热系数也只能够做到1400w/(mk)。然而就算是这样,也已经让各大手机产商高。潮了。
2000w/(mk)的导热粉体
单说导热系数尼玛都快追上钻石了!
别说是电子设备生产厂商,连工业界只怕都得跟着高chao了
陆舟对导热材料在工业界是个什么行情倒是了解的不多,于是听到杨忠全这声感慨,也只是打了个哈哈笑着回道。
“还凑合吧?反正管用就行了。”
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陆舟,杨忠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伸手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着开口问。
“对了,你那个n…1碳纳米管粉体怎么卖的啊?贵不贵?”
陆舟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你也感兴趣?”
杨忠全忍不住道:“废话,你不知道高导热材料在工业领域意味着什么!就拿咱们最近在搞得高精度工业机床上的直线光栅尺,热膨胀问题直接影响侧准的精度!最终问题都会以误差的形式呈现在工件上!”
虽然不是很懂具体的生产问题,但见杨忠全院士吐沫星子横飞的样子,陆舟大概还是能猜到,n…1碳纳米材料的散热功能,在工业领域的用途恐怕不小。
说来还真是奇妙。
原本他对n…1材料的定位是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塑性材料的,却没想到因为没法制备完整较长的小孔径碳纳米管,最后却是让它在散热领域大放异彩了。
安静地等待着老先生说完,陆舟轻咳了一声说。
“贵不贵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现在这材料还在实验阶段,不是核心舱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都没打算拿出来。等大规模量产的方法解决了我们再谈价格吧。”
杨忠全院士连忙笑着说:“成!那我等你好消息咯!你们加油!”
原本是跑来还人情的,却没想到还有这收获。
光是能听到这个好消息,他从奉天那边专程跑来这儿一趟就已经不亏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机会,眼见杨忠全院士终于刹住了嘴,郑副总连忙上前问道:“陆教授!还有个事儿我得问下您。你把那核心舱里面的部件都给焊死了,那到时候要拆卸怎么办?”
一听到这个问题,陆舟顿时呵呵笑了笑,打趣地问了句。
“你打算上去拆?”
郑向东愣了下,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注意到袁院士嫌弃的眼神,他才意识到了些什么,随即讪讪一笑,也不说话了。
确实,航天器都送到天上去了,除非到达了使用年限主动废弃,谁会没事儿跑上去把装好的部件拆下来。
就算是检修,也不带这么修的
第757章 出口转内销()
沪上。
高新技术园区,属于深度空间的写字楼里。
刚刚开完董事会议的徐贵回到办公室,将页脚捏的皱巴巴会议纪要扔在了办公桌上,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按着酸涩的眉心,脸上写满了沉重与阴霾。
自从2020年后,华国将航天纳入国家战略之一,大批的民营航天企业就像是站在风口上的猪一样,在军转民的浪潮下被吹上了天。
作为时代的幸运儿之一,他的深度空间恰好也是其中的一员。
其实按理来说,一家站在产业链终端的公司光是有资本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时间做技术积累。
然而这家企业比较特殊。
赶上了航天企业在a股插队审批上市的政策,在数十亿资本的运作下,它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包装,从一家主要做航天食品原料供应的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了主要经营“发射业务”的“高科技企业”。
恰好赶上了华国登月工程大获全胜,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跑步入场,徐贵通过与海风资本风投公司的合作,在经过了周密的包装之后,凭借着登月计划参与方的身份,成功让深度空间在a股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
然而好景不长,天宫号计划的推迟,以及取而代之的月宫号计划脱颖而出,近地轨道发射需求的预期急剧下滑,对深度空间的盈利预期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毕竟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输目前只有星空科技有能力做到,而这同时也意味着至少数百亿的发射任务,将与他们无缘。
成也陆教授,败也陆教授,说起来真是唏嘘……
盯着桌上的会议纪要,满脸愁绪的徐贵从兜里摸出了一根香烟,就在他刚准备点上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只见一位西装笔挺的男人走了进来。
盯着那个男人看了一会,徐贵摆出了属于董事长的威严,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告诉过你,进我的办公室之前记得敲门。”
“现在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吗?何况我又不是你的属下,”男人瞥了瞥嘴,将手中的文件丢在了桌子上,“董事会相当不满,相信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作为深度空间的合作方,海风资本在深度空间从a轮到上市的崛起之路上,可谓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以说,深度空间能有今天的市值,都是这位叫何燚的投资经理一手筹划的。
也正是因此,对于这个来头不小的男人,徐贵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要说他怕他,那倒也不至于。
毕竟……
徐贵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不紧不慢地说道“少说些事不关己的话,咱们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董事会那边满不满意我清楚,但现在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
何燚呵呵笑了笑,也不反驳。
“你说的对,我也没有嘲笑你的意思,只是希望你知道,就因为天宫号计划变成了月宫号计划,咱们的股价一个星期就跌了十五个点,如果再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就算我对你还有信心,其他投资人恐怕也耐不住性子了。”
其实这句话说得还比较收敛,如果任由股价继续跌下去,一旦小股东们开始沉不住气,就恐怕不是有意见那么简单了,而将是一场血腥的踩踏事故。
而已深度空间目前的资金链状况,任何撤资或者减持的行为都可能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脸上还笑得出来,但这会儿何燚的心里其实已经在滴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