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嘴上说的是搞砸了赔钱给航科集团,但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
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
退一万步他真搞砸了,也愿意付这钱,郑向东这边也不敢要。
至于为什么……
钱是国家的,赚的赔的都是国家的,和自己又没关系。
就算让陆舟掏这钱,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反倒会惹一堆麻烦。
无视了郑向东,陆舟看向了袁院士说道。
“不出意外的话,三天内我应该可以给你们一个结果。”
袁院士微微愣了下,神色凝重道。
“只要三天吗?时间会不会太短了点?”
陆舟摇了摇头。
“不短,三天足够了,再多也没用。”
需要的材料金陵高等研究院两天就能准备好,剩下的一天时间是为将材料从金陵送到津门留出来的。
若是这方法行不通的话,陆舟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了,只能死心等着航科集团把这核心舱重新再设计一遍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回到房间之后,陆舟躺在床上想了想,掏出手机,翻到通讯录的最下面,拨出了一个存了有些时候的号码。
“喂?这里是杨忠全院士的办公室吗?对对对,我是陆舟……请帮我找一下杨总工程师,让他帮我问问,你们沈机这边有没有会冷焊的老师傅?”
“啥?预约?还有这设定吗?这样,你就替我转告他一声,就说欠了这么久的人情也该还了!”
……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航科集团五院厂房内,核心舱的旁边,站着约莫十来个人。
戴着小红帽的工程师在远处站了一溜,伸长脖子好奇地看着这边的情况,等着看陆教授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费力挤到了围观队伍的前排,赵献普拍了下孙培的肩膀,好奇问道,“你说这陆教授到底打算干啥?”
“不知道。”
“上次不是你带他看的设备吗?”
孙元培“我只是带他进来看了下,他打算怎么解决又没和我说。”
“那你觉得他能搞定吗?”
孙元培摇了摇头。
“不可能的,别说是陆教授,就算是牛教授来了也没戏。”
“牛……教授?哪个牛教授?”
“牛顿。”
赵献普愣了下,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
“和牛顿有啥关系?”
孙元培叹了口气说“没啥关系,但他不是近代物理学的祖师爷么?我寻思着这要是能修好,他也该活过来了。”
赵献普“……”
与此同时另一边,核心舱的旁边。
被这么多人看着有些发毛,杨忠全院士搓了搓手,有些局促不安地瞄了陆舟一眼。
“……航天器我真没倒腾过,成不成我不敢保证。”
陆舟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就不能找个经验丰富点、底气足一点儿的老师傅来吗?”
真尼玛抠门儿!
一听陆舟这话,杨忠全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眼睛瞪地老大说道。
“呵!整个沈机还有谁比老子技术好?你找一个出来,我把这工具箱给吃下去。”
p!
老子堂堂一个总工程师亲自过来给你修东西,你还挑三拣四的。
陆舟轻咳了一声说“这个就不必了,那台机床您老还……”
一听到机床的事儿,杨忠全二话不说打开工具箱,翻工具去了。
“要焊哪块儿?赶紧的,别浪费时间。”
陆舟嘿嘿一笑,展开了手中核心舱的环路热管图纸,指了指上面几个画红圈的地方。
这些地方都是检测到过热的位置,主要分布在中央计算机机箱的周围。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都要。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您想办法焊结实点就行了。”
对着图纸看了一眼,杨总工皱着眉头,摸了摸下巴的胡渣。
“毛细结构直接焊上?碳纳米管粉末?你这要求有点意思……这直接焊死了,要是出了问题该咋整?”
“放心,不会有事,只要你别把毛细结构里面也给焊堵上了,”陆舟摇了摇头,语气轻松的说道,“你就当焊水暖气管,用这粉末在毛细结构和发热部件之间糊一层,然后往死里焊就得了。”
袁焕民“……”
郑向东“……”
张主任“……”
众工程师“……”
“……行,那我试试,”瞅着这厂房内的气氛不太对劲,手上拿着家伙的杨忠全摸了摸头,连忙补充了一句,“到时候要是出了问题,你可别赖我身上。”
“放心,你只管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见陆舟这么说了,这位沈机来的杨总工也不在废话,拎着手上的家伙就钻进了核心舱内,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袁院士的脸上面无表情,张主任时不时的看着表,郑副总一脸紧张地往里瞅着,只是可惜站在这里什么也看不到。
围在外面的那些工程师们,一个二个则是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瞅着,好奇那个沈机来的老工程师,到底进去干了些啥。
至于陆舟,脸上倒是一脸淡定,只不过那捏紧的手心,却是出了一层汗。
站在他旁边的杨旭看了他两眼,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于是便合上了嘴,决定安静地等待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表上的时针很快走过了一格。
就在站在那儿等着的陆舟都快要打瞌睡的时候,钻进核心舱里的杨总工手脚麻利地爬了出来。
看着杨总工出来,陆舟正打算问问焊接的怎么样了,结果还没等他开口,站旁边的郑向东副总便迫不及待地上前问了。
“问题解决了?”
杨总工呵呵一笑说“问题解没解决我不知道,你们去问陆教授。反正东西我是照他说的焊好了,有问题你们找他。”
“杨总工,多谢了!”郑重地点头说着,袁焕民院士继续看向了旁边的助理,“让五院那边准备一下,把真空室给安排出来,准备实验!”
说再多的话都是多余的,能不能行试一试就知道了。
“是!”
那助理点了下头,飞快地向旁边跑了过去。
将冷焊机塞回了工具箱里,杨总工向陆舟挑了挑眉毛。
陆舟笑着向他点了点头,表示谢意。
补救的措施已经做了。
具体能不能行,就看结果了!
。
第755章 陆教授牛逼!()
实验很快开始!
在物流车的搬运下,核心舱很快被送进了真空室内。
走到落地窗旁的控制台前,袁焕民院士向站在旁边的工程师点了点头,示意他打开了抽气阀门。
随着真空室内的空气逐渐抽空,悬吊在真空室上方的机械悬臂缓缓挪动,勾住了安装在核心舱四个角的缆绳,将整个舱体缓缓吊起。
确认核心舱已经挺稳,站在控制台前的助手将视线投向了站在他旁边的袁院士,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开始实验!”
袁院士点了下头,铿锵有力地下令道。
“开始实验!”
“是!”
折叠在核心舱侧面的天线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控制台上对应着核心舱内各部件的指示灯次第点亮。
“月宫号核心舱主控计算机启动成功!”
“各芯片组运行正常!”
“确认电池状况!”
“电池运行正常!”
“……”
站在落地窗的旁边,陆舟和其他航科集团的工程师们站在一起,安静地等待着实验的结果。
站在旁边的杨旭侧目观察了一下他脸上的表情,咽了一口吐沫,一股敬佩之情不仅油然而生。
妈耶,这可是几个亿的投资,搞不好就要打水漂了,换做是他只怕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能淡定成这副模样,除了陆教授也没谁了……
其实杨旭不知道的是,盯着上蹿下跳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的陆舟,这会儿心里头也在犯着嘀咕,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淡定。
只不过,见过大世面的人,终归和其他人还是不一样。
相比起可控聚变实验来说,区区一个核心舱而已,无论是危险性还是投资总额都远远比不上前者,因此也就不值得他浪费表情了。
然而,虽然陆舟是不慌,站在他旁边的航科集团高管,尤其是副总郑向东,这会儿心里却是慌得一批。毕竟在名义上,他可是月宫号计划的负责人。
当初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这个“名分”,谁也没想到竟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搞得他已经快一个星期没睡好觉了。
盯着那根温度时间函数曲线看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向旁边的袁院士小声问了一句。
“我怎么感觉这曲线上蹿下跳的比前几天还剧烈了?”
这尼玛到底是治病还是超度,咋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然而,袁焕民院士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什么变化,简单的开口解释道。
“很正常,材料工作的温度环境不同。”
“温度环境?”
紧紧盯着屏幕的袁院士点了下头,不耐烦地解释道。
“嗯,上一次实验开始前对核心舱进行过预冷处理,这一次直接是常温入得真空室,散热系统工作温度起步就是二十来度,温度曲线能一样才叫奇了怪了。”
郑向东愣了下问:“……那为啥这次不做预冷?”
这一回,袁院士终于被这外行的问题给搞烦了,怼了一句回去。
“哪来的那么多为啥?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终于察觉到了袁老先生脸上的不耐烦,郑向东尴尬地小声哔哔了一句。
“……当我没问。”
看着郑副总在袁老先生这儿吃瘪,站在旁边的张主任幸灾乐祸地撇了撇嘴。
他向来不是很待见这位郑副总,自然是很乐得看见他在袁老先生那儿吃瘪。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是谁,在别人做实验的时候问东问西,确实挺遭人烦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实验已经持续了快二十分钟。
看着那上蹿下跳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陆舟忽然微微偏了下头,和站在旁边的杨旭说道。
“13摄氏度。”
杨旭微微愣了下,没反应过来。
“啥?”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们打个赌,计时器到三十分钟整点,温度参数刚好在13。5摄氏度,误差大概在0。5摄氏度以内。计时器到六十分钟,温度参数为14。7摄氏度,误差……1摄氏度好了。”
看着那上蹿下跳的曲线,杨旭眉毛狠狠抽搐了下。
尼玛……
这啥玩意儿?
意大利面条?
他自问,身为计算材料研究所所长,他的数学能力也算不错了,至少在材料学界称得上大牛了。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是连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子函数都看不出来,更别说建模预测并计算了。
打死他也不相信,陆舟能用这玩意儿算出十几分钟后温度参数!
于是,他毫不犹豫道。
“我拒绝!赌博是违法的!”
陆舟一脸便了秘的表情,忍不住说道。
“就赌一碗烤肉拌饭。”
杨旭:“……不用赌了,回去我请你。”
反正也就一碗烤肉拌饭,赢了没好处,输了增加挫败感,他更不想赌了。
“没劲儿。”
眼见杨旭铁了心不上当,陆舟一脸寂寞如雪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过身去。
结果已经可以预见,实验已经成功了,剩下的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不出意外的话,就算连续三十天整个核心舱都处在100%负荷状态下工作,温度也会在11。3~21摄氏度之间波动。
如果考虑到外空间的辐射环境以及日照,这个就没办法预测了,不过根据经验数据来看,能在地面的真空舱内做到这种程度,上了天多半也是OK的。
见陆舟转身要走,杨忠全院士的眉毛挑了挑,在旁边调侃了句说。
“你不等实验结果出来?万一这玩意儿烧了还等着你来赔嘞。”
陆舟没有回头,笑着摇了摇头,只扔下了最后一句话。
“没必要看了,我已经看到结果了。”
说罢,他的背影便消失在了实验室的门口。
站门口旁边的研究员一脸懵逼地看着提前退场的陆舟,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至于袁院士那边,盯着屏幕的动作太过专注,压根儿就没注意到少了个人……
杨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跟在陆舟后面,而是留了下来。
虽然他并不相信陆舟的数学能力真玄乎到了能够连草稿纸都不用,直接对着一根半缺不全的函数曲线建模心算,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陆舟猜的结果和真实数据会差多远。
就这样安静地等待了十分钟,看着那根忽上忽下的曲线,杨旭感觉自己的心跳简直快要那曲线抖动的频率同步了,
就在实验时间到达三十分钟的瞬间,控制台那边传来了一道激动的声音。
“当前温度286。69K!温度时间曲线基本稳定!”
286。69K!
完成单位换算的杨旭心头巨震,盯着那根温度时间曲线的瞳孔,不由自主地收缩了。
换算过来正是13。54摄氏度!
卧槽!
分毫不差?!
这尼玛……还是人吗?
根本不需要那名工程师的报告,数据已经直观地呈现在了控制台上的大屏幕上。
看着温度时间函数曲线上呈现的数据,站在控制台前围观的众人纷纷瞪大了双眼。尤其是空间站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已经爆发出了激动的欢呼声,相互拥抱在了一起。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那悬吊在真空室内的核心舱,孙元培干裂的嘴唇颤抖着,不知何时开始已是泪流满面。
成功了!
居然成功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站在他旁边的赵献普猛地抓着他的胳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