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吨的订单等着我们,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提升我们的运力。”
月球轨道空间站项目管理方按照公斤为单位结算星空科技的发射费用,款项每半年结清一次。因为是中央直属的重点工程,到不存在地方基建项目上常见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找银行申请贷款也相当的方便。
虽然项目还没有开始,但陆舟已经从四大行那里申请到了500亿元的贷款,这些钱一部分将用于新的祥瑞号空天飞机的建造,另一部分则用于新型航天运输工具的研发。
说到这里,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我认为,我们可以研究一种专门用于往返于地月转移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之间的航天器。”
会议室内敞开了小声讨论的声音。
建造一种专门用于往返地月转移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之间的航天器,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前卫了,以至于许多在这行干了几十年的专家,也拿不定主意。
侯光眉头紧锁,思忖了片刻之后说道“你的意思是……用祥瑞号完成从地表到同步轨道的运输,然后将需要运输的空间舱转移到专门的航天器上,通过专门的航天器完成从近地轨道至月球轨道这一段路程的运输?”
陆舟点了下头“是的。”
侯光沉声说道“理论上是可行的,只不过在货物转移阶段可能会产生不小的技术风险。”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航天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每一次变轨都是一次冒险。适当的冒险是值得的,如果能够办成的话,我们不但可以将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力提升一个等级,更可以将从地表到同步轨道这段发射任务,外包给其它资质合适的航天公司,以分摊我们的成本。”
听完陆舟的想法之后,侯光陷入了沉默,隔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我回去研究研究,明天晚上之前给你一个详细的报告。”
陆舟郑重点了下头。
“嗯,交给你了。”
这种事情本身就不是能够在会议上简单作出决定的,他只是开开脑洞,动动嘴皮子,负责具体问题的专家可能就得跑断腿。
不过侯光没有直接否定他的想法,甚至表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那想来问题应该确实不是很大,至少在利弊之间的权衡,让这位航天领域的大牛都有些心动了。
会议一直进行到了中午。
散会之后,陆舟前往金陵高等研究院的食堂,正准备打完烤肉拌饭找个角落坐着吃,一个电话便打到了他的手机上。
扫了眼屏幕,见是李局长打来的,陆舟便按下了接通按钮,将手机凑到耳边,想也不想开口道。
“喂?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李局长也没有寒暄,语气严肃,只说了一句话。
“美国人的bfr火箭发射了!”
。
第749章 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
美国人的BFR火箭发射了!
正在吃饭的陆舟张了张嘴,默默将筷子放在餐盒上,换右手拿着电话。
“发……射了?什么时候?”
“就在昨天晚上!NASA发布了公告,我们也通过卫星雷达确认了,BFR火箭正在离开近地轨道边界,新闻上也播了……你这是多久没上网了?”
“也就昨天吧……我整个晚上几乎都在准备会议的事情,倒是没留意新闻,”伸手捏了捏眉心,靠在椅子上的陆舟思忖了片刻,开口问道,“发射的是载人飞船吗?还是只是货运飞船。”
“只是货运飞船,搭载的是由Space…x、蓝色起源等多家航天企业完成的生命维持单元!”说到这里,李局长有些头疼地说道,“火种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现在到底有点眉目了没?”
陆舟:“还在起步阶段……怎么了?”
目前火种计划主要是由华国农业大学和华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几家科研机构在负责,星空科技这边负责的项目不多。
前段时间陆舟和项目负责人胡洋教授联络过,目前整个生物圈a才刚刚完成施工,什么人员和设备都还没有搬进去,最快也得等到月底才能走上正轨,距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还有得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大概过了十秒钟,李局长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
“我说假如,要是再给你批二十亿经费,你看咱们有没有条件也造个类似的人工生物圈扔到火星上?”
虽然用的是征求的口吻,但是语气里明显带着一丝认真,显然这不止是李局长本人的提议,多少还带着点中央高层的意思。
在听到李局长这句话之后,陆舟差点没被口水呛到。
二十亿经费?
虽然他很想要,但这玩意儿是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吗?
还也弄个到火星上去,你当我是小叮当呢……
没有半点犹豫,陆舟立刻说道。
“别想了,咱们的技术还没发展到那一步。人家美国人能走到这一步,也是靠着大半个世纪的积累,咱们现在能把人送到月球上已经不错了,一步一步把脚下的路走好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嘴上说着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陆舟心中还是产生了一丝紧迫感。
看来祥瑞号的载人登月成功,确实给了美国人不小的刺激。
否则的话,别说是这么快就发射生命维持单元,只怕光是在国会那里就得扯皮扯上一年半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最终传来了一声叹气。
“好吧,我也知道不太现实……我们的月球轨道空间站工程还有多久才能启动。”
陆舟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最快这个月月底,我们就可以将‘月宫’号核心舱先送上去。如果核心舱运转稳定,节点舱与工作舱的发射任务也会尽快提上日程……具体发射计划,还得看航天集团那边准备到了哪一步。”
“月宫”号核心舱是整个月球轨道空间站的核心组建,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的小气候环境等多种功能,早在一年前便由航科、航天国内两大航天巨头完成了设计,并且于今年年初测试成功。
除此了以上的那些基本功能之外,在这座核心舱的外部,装备有四个航天器的对接器,可以对接其它工作、实验、节点舱。
该核心舱主要依靠太阳能提供能源,过剩的能源由大型锂硫电池储备。
虽然也有人提议过,用小型可控聚变装置作为核心功能单元,但考虑到散热、成本、维护难度和技术保密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依旧采取传统而廉价的太阳能,为整个空间站供能。
李局长略微诧异道:“月底就可以吗?”
陆舟用确定的口吻说道:“月底就可以。”
虽然新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输系统还在升级中,但这并不妨碍星空科技可以先用原有的航天器将就一下。
李局长:“那行,我会让航科集团那边尽快完成最后的测试,将核心舱送到金陵发射中心……对了,还有一件事儿,我得征求下你的意见。”
陆舟:“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李局长清了清嗓子,语气郑重地开口说道。
“……为了方便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建设,也为了对月球资源的后续开发,中央高层经过讨论决定,成立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统筹管理月球资源开发项目的各项经费,并对公共工程的施工与配套政策的制定进行决策。该组织直属于中央管理,委员长一职由长老院指派,级别上是正部。”
陆舟:“嗯……然后呢?”
“除了委员长一职之外,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还设有总设计师一职……”
说到这里,李局长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中央经过会议讨论,已经决定了,由你来担任这个总设计师!”
陆舟:“……?”
虽然他并没有反对这种安排的理由……
不过这也叫征求意见的吗?
……
祥瑞号的下一次发射任务被安排在了月底,为了展示出华国赢得这场航天竞赛的决心,中央对这次发射计划高度重视,在政策上几乎是一路绿灯。
与此同时,随着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的成立,名义上整个月球轨道空间站计划面向的已经不再是航天局或者科工局这些单位,而是直接面向长老院。
这一幕,一如当初可控聚变实验堆计划进行时那样。
种种迹象均表明出,华国这次是打算动真格的了。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成立的消息虽然引起了国内航天业内的震动,却并没有引起国外媒体的注意,甚至在相关的消息公布之后,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掀起。
毕竟华国打算在月球轨道上建空间站的消息很久之前就传开了,而国际社会对此普遍持消极观点,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成功的工程。
即便是拥有了最先进的电推进技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想要将500吨以上的物质投送到月球轨道上,以华国有限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而言,也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更不要说,华国根本没有建设大型轨道空间站的经验。
哪怕有着陆教授这个妖孽在,想要做到也实在是太难了!
不只是国际社会如此认为,国内航天业界的观点也是一样。
一手推动载人登月项目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紧接着便开始着手准备在月球轨道上修建空间站,着实有些好高骛远了些。
甚至更有观点激进者认为,原本华国航天业一片大好的前途,正在被膨胀的陆教授带进沟里。
原本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成立的消息还让不少航天人兴奋了一回,然而在看到了委员会名单中总设计师一职的人选之后,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像是打了霜的茄子一样蔫了下来。
这下完了……
彻底没救了。
。
第750章 热堆积?()
航天科技集团。
津门航天城的厂房里,一座庞大的圆柱形核心舱正停在厂房的中央。
马上即将开始上天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验,五院的工程师正在对已经完成的核心舱上的设备,进行例行的安全性检查。
检查完核心舱舱门的线路,确认输入密码后可以正常开关,带着安全盔的孙元培抬起胳膊在额前蹭了下,咧了咧嘴角,和旁边的另一名工程师闲聊道。
“……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总设计师,陆教授这回可真是一手遮天了啊。”
埋头干着手上的活儿,赵献普也不抬头,哼哼地应了声:“可不是么。”
一句话的工夫,发射计划安排在了月底,原本还在双休日休息的他们,立马跑来了单位。
孙元培摇着头说道:“有时候真搞不懂这家伙是咋想的,老老实实在可控聚变这行当个元老不好吗?听说这家伙专程辞了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的位子,东亚电力总工程师的位置也让给了别人,铁了心的跑过来搞航天……这不神经病么。”
在他看来,在航天业这块再怎么发展,前途也肯定比不上如日中天的可控核聚变。
别的不看,光看着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有东亚电力的工程师们,为华国在国际上争取到了多少国家利益,便足以遇见这一行光明无限的未来。
然而这个陆教授对这一切仿佛视而不见一样,在完成了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之后,就像扔掉了一件已经玩腻的玩具,将这一切都放在了一边。
在大多数科研人眼中,这不仅仅是难以想象,更是无法理解的。
辛辛苦苦熬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品尝最后胜利的果实吗?
在该摘果子了的时候抽身而出,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赵献普正了正头上的安全帽,将舱壁上的线路保护盖合上。
“鬼晓得他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旁边一名稍显年轻的工程师,插了句嘴说:“也许是他和咱们境界不同呢?”
孙元培撇了撇嘴:“都两个鼻子一个眼睛,能有啥不同?”
就在这个时候,厂房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三个人立刻打出了闲聊的话头。
不多时,航科集团的副总郑向东还有总工程师袁焕明院士两个人,在一群人的跟随下走进了厂房内。
走到了孙元培的面前,袁院士看了眼核心舱,然后便看向他问道。
“检查完成了吗?”
“已经完成了,各线路都没有问题。”孙元培立刻挺直了腰板,将手中打满勾的表格递给了这位老先生。
接过表格看了一眼,袁院士点了点头,然后便看向了身后的五院空间站系统主任。
“开始检验吧。”
“好的!”
张主任点了点头,立刻照办了。
原本这次检验是被安排在两天之后的,不过因为星空科技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次发射,航天局那边又催的比较紧,于是所有的工作都被提前了。
不过,担任空间站项目工程师的孙元培并不担心,整个月宫号核心舱的设计可以说是凝聚了整个航科集团最先进的技术,在天宫号核心舱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很快,核心舱被送到了真空室中,由四支缆绳悬吊起。随着真空室内的气体被逐渐抽空,整个核心舱已经处于一个类似于外层空间的环境。
紧接着负责操作的工程师按下了启动的按钮,核心舱上除太阳能板之外的所有设备全部启动,与此同时各部件的运转情况以及各项物理参数,全部反映在了控制台的屏幕上。
“各部件运行一切正常!”
站在袁院士的旁边,航科集团副总郑向东松了口气,绷紧的神色舒展了一丝笑容。
然而就在这时,他旁边的袁院士,眉头却是轻轻皱起。
“……有点儿不对劲。”
刚放下没多久的心脏再次悬了起来,郑向东立刻看向了袁院士问。
“哪里不行?”
袁院士没有直接回答,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再看看。”
郑向东紧张地说道:“你可别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