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科研的全球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就如同已经完成全球化的产业界一样,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进入到更深层次的领域,一项庞大的科研工程将不再属于某一国家的义务,而是应该由整个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去承担的责任。

    而在这份责任中,谁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谁就能够站在未来的风口上……

    笔尖在纸上流畅地走过,一不留神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四五页纸。

    将这封信立起来看了一遍,陆舟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它叠好塞进了兜里,打算等过一会儿再寄出去。

    而此时此刻,他尚且不知道的是,他在此刻写下的这封信和即日后成立的沪上国际研究合作组织,在许多年后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份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比可控聚变的光芒还要耀眼……

    伸了个懒腰靠在了椅子上,就在陆舟寻思着是点外卖还是去食堂吃的时候,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震了起来。

    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见是学姐打来的,陆舟便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一边按下了接通的按钮,一边去了办公室外面的走廊。

    电话刚一接通,那熟悉而悦耳的声音,很快便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航科集团那边刚才和我通了个电话,他们和华农大学合作设计的太空种植单元已经完成了,最快一个星期后就能送到我们的发射基地。”

    听到这句话,陆舟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的神色。

    “已经完成了?这么快?”

    因此在月面部署太空种植单元,并不是载人登月计划中的子项目,而是星空科技这边自己出钱搞的私人项目。至于陆舟做出这种安排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系统给他发布的那个名为“地月掌控”的任务链。

    在任务链的第一阶段任务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支线,分别是在月球表面部署10平米的无人种植模块,以及在月球表面养殖10只小白鼠,并对其进行观察。

    正好赶上登月计划的顺风车,陆舟便将这个研究项目向航天局那边进行了报备,申请和载人登月计划同时进行。

    而在接到了陆舟的申请之后,航天局那边也很爽快地批准了。

    祥瑞号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有25吨,减去登月计划需要用到的17吨之后,还有8吨的运载力剩余。这8吨运载力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拿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只要陆舟不是申请把自个儿装上去,航天局那边当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时大概是去年七八月份左右的事情,在拿到了航天局的批准之后,陆舟立刻联系了航科集团还有华农大学、华科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展开了对这个太空种植单元的设计。

    整个装置名字听起来虽然很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只是个自动化的种植装置,为了节省空间将培养液与硬件分离,设计成了可折叠的模式,甚至连黑科技都算不上。

    不过,即便如此,能够在半年之内边研究边实践,用不到一千万的经费将这个东西做出来,也相当的了不起了。也正是因此,陆舟才会感到如此的惊讶。

    “比起你造飞机也不算快了,认真算起来都过去半年了。”电话那头的陈玉珊弯了弯嘴角,换了之后握着手机,继续说道,“按照你的要求,该种植单元采用水培技术,完全展开并填充培养液之后,种植面积正好达到十平米,总重量大概5吨左右。在保证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储备的营养物质能够维持作物一期的生长条件。”

    陆舟点了点头:“已经足够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呢?”

    “我已经发到了你的邮箱,注意查收~”

    “ok,我这就去看看。”

    挂断了电话之后,陆舟立刻返回了办公室,走到书桌前坐下,通过电脑登陆了自己的邮箱,很快便看到了那封邮件。

    将邮件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之后,陆舟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笑意。

    不出意外。

    这5万自由经验,看来是稳了!

第719章 登月准备!() 
上京。

    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站在媒体的镜头前,穿着正装的新闻发言人,用清晰而庄严的声音宣布道。

    “……考虑到国际社会的热切盼望,我方高层在经过研究之后决定,将于本月底开放‘火种’计划的参与申请渠道,并且欢迎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到这项关乎地球、关乎人类未来的伟大事业中。”

    发言人的话音落下,惊讶的声音顿时在发布会现场传开。

    向国际社会开放“火种”计划?

    剧本和他们原本想的怎么有点不太一样?

    在此之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媒体都将所谓的“火种”渲染成华国为殖民太空的野心铺路,而相关的研究自然也将以非公开的形式进行,却没想到华国竟然大方地向国际社会开放了参与到“火种”计划的门槛。

    只要具备专业以上的水准,都可以向负责该项目的部门提交申请,在得到批准之后便可以参与到该研究计划中。

    15亿rb的投资,折合成美元超过了2个亿,对于绝大多数经费短缺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来说,华国对该计划的支持力度都是相当诱人的。

    也正如陆舟所预料的那样,在科技部方面放开了“火种”计划的参与门槛之后,各种参与研究的申请书,简直如同雪花一般从世界各地飘来。由于申请的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为了更快处理这些申请,科技部方面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科级部门,来协助“火种”计划的项目方,协调这一大型科研工程。

    对于华国开放“火种”计划的门槛,国际学术界自然是持欢欣以及肯定的态度。

    然而,会这样想的人显然并非全部。

    对于不少将大国骄傲埋在骨子里的美国人来说,华国在这场航天竞赛上步步紧逼的脚步,无疑是一种挑衅。

    北美某脱口秀节目上。

    正好聊到了相关的话题。

    穿着白色西服的主持人坐在沙发上,将话筒递向了坐在他对面那个大腹便便的嘉宾,用搞怪地语气问道。

    “吉姆,你在银行上班对吗?”

    “是的,怎么了?”

    “我认为你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我可以采访一下你吗?”

    “当然可以,如果是我能回答的话。”

    “我们都知道和我们隔着一个太平洋的那个国家最近正在重建生物圈,并且邀请了很多学者去他们家里帮他们一起研究,你怎么看这次华国人的决定?”

    那个名字叫吉姆的嘉宾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摆了下手说道。

    “怎么看?一个一直对你的邻居很吝啬的人,突然敞开了自己的口袋要请你喝啤酒,你会怎么看?他要么是看上了你的车子,要么是看上了你的老婆,或者两者都是。”

    台下传来了哄笑的声音。

    对政治的调侃,几乎是这类脱口秀节目的惯例了。

    只不过这一次,比较露骨而已。

    不只是北美的脱口秀节目,立场保守的纸质媒体也是一样。

    比如在最新一期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便宣称,华国向国际社会开放“火种”计划,是在为其展现太空霸权的野心铺路,呼吁北美本土的研究机构和学者谨慎参与该项目。

    将这篇报道从头看到了最后,陆舟只是笑了笑,没有任何的反应。

    美国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从冷战时代建立的太空霸权,已经成为了美国国家荣誉的一部分,而这份骄傲如今受到了后起之秀的挑战,北美的媒体会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同仇敌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报道,几乎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与大多数保守主义者的平民不同,大多数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都是国际主义者,而他们的研究成果造福的也大多是全世界。谁愿意负担经费供他们继续研究,那么他们便会替谁工作。

    只要“火种”计划开放的消息放了出去,甚至不需要过多宣传,他们自己就会买上机票飞过来。

    除非美国人打算重启生物圈三号,或许勉强还有点用处,毕竟在经费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学者还是更愿意去软硬件条件更好的北美从事此类研究。

    然而很遗憾,指望美国国会为这个计划买单,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加利福尼亚的实验堆和nasa申请下来的“阿瑞斯”计划都是经费黑洞,即使是美国也很难在承担两个超级工程的同时,再去负担一个大型科研工程。

    哪怕这个经费黑洞,比前两者看起来小不少……

    至于期待华尔街出钱,那就更不现实了。

    洛克菲勒财团已经被这个生物圈二号坑过一回,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没有哪个资本家会再往这个大坑里跳一次。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了春节前。

    所有的发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需要投送到月球上的设备,也已经装载到了蓄势待发的祥瑞号上,准备在春节的那天为全国人民送上一份别具一格的大礼。

    距离发射只剩下48小时。

    科工局的李局长,乘坐高铁从上京赶来了金陵,到了站之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去找,第一件事儿便是坐车去了发射场地,找到了正在现场指挥工作人员进行准备工作的陆舟。

    当看到脚步飞快向他走来的李局长,陆舟略微愣了下,随即笑着问道。

    “李局长?你怎么来了?”

    一听到这句话,李局长顿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你还好意思问!”

    陆舟:“……?”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

    又不是说我帅。

    看着毫无自觉的陆舟,李局长叹了口气继续说:“你也别装傻了,我为什么来你会不清楚?老实交代吧,你是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

    陆舟一脸懵逼道:“……准备好什么?”

    见陆舟还在装傻,李局长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载人登月和载人航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载人航天我们好歹还有些把人送上去再安全带回来的经验,但载人登月我们的经验是0,是0你懂吗?谁也不知道上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也许再也回不来了都是有可能的!不信你问问聂云,或者随便从航天员大队找个人问问,哪一个人写好了遗书再上去?”

    “我知道你对自己的研究很自信,但我希望你还是更注意下自己的安全!哪怕不考虑我们,你也考虑下你的父母吧,你的父母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要是出了问题,我该咋和你父母交代?”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事儿啊……

    我还以为是啥呢!

    陆舟轻咳了一声,赶紧说道。

    “这你放心好了,上次跟着祥瑞号一起上去,我已经过够瘾了,这次怎么也不可能跟着一起上去的。”

    一听这句话,李局长差点没被气出内伤来。

    说好的是为了科学才上天的呢?

    过瘾才是真话吧!

    李局长盯着陆舟的眼睛看了好一会儿。

    “我不听你保证,等发射那天我全程跟着你!你非要上去,那就带我一起上去!”

    陆舟:“……”

    妈耶,不就是上了一次天吗?至于防贼一样放着我吗?

    真是让人头大……

第720章 忙碌中的团圆() 
虽然想这48小时里全程跟着陆舟,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陆舟从来没有邀请别人到自己家里过夜的习惯,哪怕别墅里还有不少空着的客房。

    一再发誓自己这次不会溜到飞机上去,再加上现在距离发射时间还早,他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李局长给打发走了。

    一直在航天发射中心忙到了下午四点多,陆舟让王鹏开车将自己送回了钟山国际的别墅,就在他打算洗个澡然后去给自己弄点吃的的时候,门口忽然响起了门铃声。

    起身走到了门口,当陆舟看到玄关鞋柜旁屏幕上的院门摄像头画面时,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地表情,迅速打开了门。

    “爸,妈,小彤?你们怎么来了?”

    拎着行李箱进了玄关,陆邦国呵呵笑了声。

    “我要是不来,你小子是不是又打算溜上天去了!”

    听到老爹这句话,陆舟哭笑不得道:“你们也不和我说一声,我好去车站接你们。”

    站在老陆旁边的方梅叹了口气,柔声说道。

    “你工作这么忙,我寻思着还是不要打电话打扰到你,于是就带着你爹和小彤,从江陵那边过来了。过年一家人还是得在一起,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在这边,哪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也好。”

    看着父母关切的眼神,陆舟沉默了一会儿,脸上挤出来一个有些惭愧的笑容。

    “抱歉……都快春节了,我连个电话都没给家里打过。”

    老陆没说什么,只是伸手拍了下儿子的肩膀。

    “没事,爹理解你。”

    男人和男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交流,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足够了,甚至连眼神都不需要。

    陆舟能感觉到,老爹是理解自己的,也能感觉到,他在内心深处,是为自己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而感到自豪的。

    吸了吸鼻子,就在玄关口的气氛变得稍微有那么些煽情的时候,背着旅行包的小彤从老娘的身后钻了出来,兴冲冲地奔到了老哥的身边,叽叽喳喳地问道。

    “老哥老哥,听说你坐火箭上天了?”

    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笑道:“嗯,不过不是火箭,是空天飞机。”

    小彤双眼放光地问道:“酷!上面好玩吗?”

    陆舟笑着说:“好玩,有机会带你上去……不过这次不行,这次风险有点大,我自己都不敢上去。”

    一听陆舟不只是自己打算上去,还打算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也给捎上去,老陆顿时眼睛一瞪:“做梦!想都别想!想上去可以,先给我弄个儿子回来!”

    方梅白了老公一眼道:“什么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