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告厅内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平息了下来。

    深呼吸了一口气,罗文轩停下了手中的笔。

    “以上便是关于单粒子谱问题的解答……请问还有什么疑问吗?”

    看着台上的年轻,那位鹰钩鼻老人笑了笑。

    “没有了。”

    报告厅内响起了拍手的声音,很快掌声从淅淅沥沥变成了瓢泼大雨,包含着鼓励与赞美的感情,几乎要将整个会场的屋顶给掀翻过去。

    记号笔落在了多媒体讲桌上,罗文轩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笑容,原本因为紧张而迟钝的大脑也开始重新运转。

    看着掌声渐渐平息的报告厅,他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了一声。

    还是陆教授牛逼。

    这场算是救回来了。

    只不过……

    这逼似乎也被他一个人给装完了。

    再后来,坐在报告厅里的学者们,又接着问了许多的问题,而罗文轩也都一一作了回答。即便偶尔有不足的地方,陆舟也会对他的论述进行补充,或者代为解答。

    就这样,在一片掌声中,报告会走向了尾声。

    报告会结束之后,罗文轩刚刚从台上走下,先前向他提问的那位鹰钩鼻的老人,便拄着拐杖向他的方向走了过来。

    “很精彩的报告会。”

    毫不吝啬地送上了一句赞美,老人看着他咧嘴笑了笑,整张脸上的皱纹都跟着扯动了起来。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如此,这幅笑容看起来依旧称得上是慈祥。

    只不过,在听到了这句赞美的时候,罗文轩倒是没有多少喜悦,反而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毕竟回答这位老人提出的问题的并非是他,而是电话那头的陆舟。

    “呃,还行吧。”

    “还行?不,在我看来已经很不错了。”老人笑了笑,继续说道,“另外,如果你回去之后见到了陆教授,请替我向他说声谢谢,没想到在去见上帝之前,我能看到四大基本力之三实现统一。原本我还对这个日渐浮躁的业界感到了些担忧,但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能看到新的希望……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

    罗文轩礼貌地说道:“我会向他转达您的谢意……请问您是?”

    取下夹在胳膊下的帽子,老人轻轻戴在了头上。

    “彼得·希格斯。”

    说完,他向满脸诧异的罗文轩微笑着点了下头,然后转过身走掉了。

    希格斯!

    盯着自己偶像的背影,罗文轩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

    从刚才开始他便一直觉得这位有些眼熟,只是怎么也叫不出名字,没想到竟然是这尊大神!

    不过想想也是,从13年之后这位老爷子就渐渐从物理学界淡出了,媒体所用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在此之前的。而当他第一次跟随爱德华·威滕前往cern访学,已经是14年的事情了……

    “我该上去要个签名的……”

    看着那消失在门口的声音,罗文轩嘴里喃喃自语着。

    然而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人已经走远了……

    ……

    响彻在cern报告厅内的掌声,不只是差点掀翻了报告厅的屋顶,同样也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此前国际物理学界对于杨米尔斯方程质量间隙问题还存在诸多的争议,而如今随着报告会的结束,也为这所有的争议画上了一个句号。

    就在cern报告会落下帷幕的第三天,克雷数学研究所紧接着发表了声明。由第一任克雷研究所所长贾菲教授宣布,认可了cern的判断,并表示科学顾问委员会正在研究一个合适的时间,向陆舟教授颁发千禧难题的奖牌以及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而与此同时,那段电话中的口述证明,也作为这场报告会上的轶闻不胫而走,在物理学界的坊间流传为一段佳话……

    报告会结束之后的第三天,瑞士时间晚上八点,此刻华国这边才刚刚下午。

    靠在cern附近酒店的沙发上,罗文轩和远在华国的陆舟通了个电话。

    “我大概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

    “有什么事情吗?”

    “额……我打算去法国那边转转,寻找下灵感,”说到这里,罗文轩的声音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声继续说道,“对了,我路费不太够了,要不你先给我打点,等回来了我还你?”

    注意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微妙,以及背景中隐隐约约传来的洗澡的声音,陆舟瞬间明白了些什么,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也别借了,正好这几天克雷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会理事长卡尔森教授一直在发邮件骚扰我,你去法国的时候要是路过了法兰西学院,顺手帮我把那个一百万美元和证书给领了,奖金我分你一半,就当是你的差旅费了。”

    一听这话,罗文轩差点没从沙发上掉下来。

    “这怎么行!一半也——”

    打断了他的话,陆舟不怎么在意地笑了笑说:“没什么不行的,何况在研究质量间隙问题的时候,你对我也提供了不少帮助,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把奖金分你一点。”

    说实话,几个亿的科研经费都见过了,一百万美元陆舟已经不怎么看得上了。唯一令他感兴趣的,也就克雷研究所颁发的那个证书了。

    毕竟荣誉这东西,没有人会嫌多。而那种本世纪只颁发七次的证书,多少也还有些收藏价值。

    然而,虽然陆舟是这么想的,但罗文轩却并没有点头,反而是罕见态度坚决地较真道。

    “质量间隙问题只是杨米尔斯方程千禧难题的最后一问,而我参与的工作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这笔奖金不属于我,我不可能要!”说到这里,罗文轩似乎在纠结什么似得沉默了一会儿,语气放低了些继续说道,“……不过颁奖典礼我倒是可以替你去一趟,但奖金我是不可能要的。”

    陆舟:“……”

第666章 小型化的突破!() 
最终,罗师兄还是固执地没有接受他的提议,表示会将克雷研究所的支票完整地带回来,交到陆舟的手上。

    后来陆舟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的提议确实有些欠妥,于是也就没有在为难罗师兄,取而代之地是让高等研究院的财务给他打去了十万美元的差旅费,并且祝他在法国和新女友玩的开心。

    这笔钱罗师兄倒是没有拒绝,不止如此,甚至还顺便向他多请了一个月的假。

    看来他是打算将钱浪完再回来了……

    且不管还在欧洲的罗师兄。

    这些天来,陆舟收到了不少人发来的贺电。

    其中有他在普林斯顿时带的学生以及工作中的同事,也有在学术会议上有过短暂交流或者互换过名片的同行,也有进行过深入交流的朋友。

    比如陶哲轩。

    当初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两人便有过密切的合作,之后私下里的关系也一直不错。在学术上,两人都属于全能型的学者,研究范围几乎涵盖了数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所以可以聊的东西也有很多。

    电话中,陶哲轩笑着送上了祝贺:“恭喜你,又一个千禧难题倒在了你的面前,或许克雷研究所应该更新它们的“题库”了。顺便问一句,方便透露下你的下一个课题吗?”

    陆舟:“有一段时间我大概不会研究数学了,而是考虑如何用数学去改变科学。”

    陶哲轩:“比如登月?”

    陆舟:“算是其中之一吧!”

    陶哲轩:“这听起来似乎很令人激动,我的夫人便是nasa工作,并且总是和我分享一些和我的研究领域相距遥远的东西。如果哪天你成功了,记得给我留个座位,我这辈子还没到月球上旅游过。”

    陆舟笑着开了句玩笑:“会有这么一天的,说不准哪天我就把学术报告会开到月球上去了。”

    挂了电话之后,陆舟从办公椅上站起身来,正准备下楼去食堂吃个午饭,结果刚放进兜里没多久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掏出手机一看,是盛宪富打来的,陆舟没有犹豫,立刻按下了接通键。

    “喂?”

    “教授……”

    听出了盛宪富声音中的不对劲,陆舟想也不想,立刻问道。

    “又炸了?伤到人没?我借过来的那台设备没事儿吧?”

    一听这话,盛宪富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咳嗽了几声说道:“什么又炸了!我们又不是研究炸弹的,至于这么紧张吗?”

    陆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聚变反应比一般的炸弹更可怕吧?

    不过……

    人没事就好。

    心中松了口气之余,陆舟一脸无语地说道:“那你神神秘秘的干什么?”

    盛宪富尴尬地摸了摸鼻梁:“我这不是激动吗?”

    陆舟:“……激动?”

    “嗯,”握着手机的盛宪富,重重地点了下头,用带着几丝颤音的语气说道,“我们好像……成功了。”

    电话沉默了半分钟。

    陆舟定了定神,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马上过来,见面了在说。”

    说罢,陆舟挂断了电话,继续打给了王鹏。

    “到数院楼下来接下我。”

    王鹏也没多问,只回了一个字。

    “好。”

    二十分钟的车程,一辆黑色红旗停在了研究院的门口。

    下了车之后,陆舟没有任何停留,快步通过了研究院的门禁,径直走向了研究院的一角。

    自从上次的安全事故之后,可控聚变小型化研究小组的实验室就从物院的角落搬到了位于研究院边上的临时库房中。而即便如此,偶尔会经过这里的人,也是不自觉地绕着走。

    快步走到实验室的门口,陆舟的前脚还没挨着门边,便听见实验室里爆发出了整耳欲聋的欢呼,连同玻璃都发出了阵阵颤响。

    “什么情况?”急急忙忙地进了实验室,迅速找到满脸兴奋的盛宪富,陆舟立刻问道。

    “使用液态金属做工作溶液的思路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数据表明,在用液锂作为工作溶液时,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我们可以对气泡施加更大的声压!并且让气泡的体积的塌缩变化更加稳定!”为了克制着心中的激动,让自己说话显得利索点,盛宪富的两只肩膀都在颤抖着。

    听到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陆舟的脸上也是不禁露出了喜色。

    不过相比起成功本身,他更关注的是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上一次为什么失败了?”

    盛宪富兴奋道:“一开始我们试着提高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功率,然而中子增值率怎么都上不去,最后我们才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出在了氘氚混合气体!”

    陆舟:“你们做了什么?”

    “我们给注入气体进行了一下预热!”

    陆舟心中一动,立刻道:“对氘氚混合气体加热电离?”

    盛宪富满脸喜色道:“正是!”

    陆舟脸上浮现了一丝恍然的表情,大概明白了他们的做法。

    通过将氘氚混合气体加热电离,然后再通过进气口打入到液锂之中,虽然几千上万的电离温度相对于上千万度的瞬间温度而言不算什么,但膨胀状态的电离态气体在被打入液锂中的时候,将能比常温状态下拥有更大的表面积,声场向气泡传递的能量也会随之变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急剧塌缩的气泡将获得更大的瞬间温度,从而达到dt聚变反应的发生条件!

    站在盛宪富的旁边,李昌夏教授也是满脸激动地说道:“我们发现了一条更稳定的实现可控聚变的方法!我们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是啊……”

    看着放在实验室中央的那个模样简陋的漆黑色金属圆管,陆舟的脸上也是不禁浮现了一丝神往。

    霍尔推进单元的设计方案已经从残骸三号上回收,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列装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由小艾完成生产上的实现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可控聚变的小型化的问题也被解决,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完成心目中的那张蓝图。

    当然了,即便现在看起来,这座“反应堆”还很简陋,无论是功率、还是能量的利用率都远远比不上盘古堆那种占地面积庞大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不可重复使用带来的高昂成本也使得它几乎不可能用在一般交通工具上。

    不过这种小型化的聚变发电装置,本身也不是用来为生产生活供能的,所以这点缺点也就无所谓了。

    考虑到它在体积能量密度上的优越性,以及相对于裂变电池在功率上的优势,即便“稍微”贵了点,也是瑕不掩瑜。

    配合他从残骸三号上回收来的霍尔推进单元,这套装置将重新定义航天这个单词,就如同火药对于战争的重新定义一样。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世界,都将因为他们今天的发现而改变……

第667章 成了?() 
    海洲。

    核工业集团实验室。

    坐在实验桌前的王曾光院士,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正一丝不苟地盯着手中的图纸,眉头紧锁地思考着什么。

    当初可控聚变小型化课题立项,为反应堆设计一套体积更小、更适合装在航天器上的磁流体发电机组的任务,便落在了曾参与过盘古堆发电机组设计的核工业集团身上。

    虽然可控聚变小型化项目一直不被看好,但身为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带头扛起了这杆大旗。

    原因无他。

    除了对曾经带着他们走向胜利的陆舟的相信之外,便是责任了。

    就在这时候,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王曾光皱了皱眉,在他正忙的时候是很反感有电话打过来打断他的,但看到来电人的名字时,他立刻打消了不接的念头,伸手拿起手机按下了接通的按钮。

    电话刚一接通,还没等他开口说一句“喂?”,爽朗中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便从手机的那头传来。

    “王院士,你那边的磁流体发电机组搞定了没啊?”

    一听陆舟这句调侃,原本表情还很严肃的王院士顿时就乐了,呵呵一声道:“你倒还担心起我们来了,最晚一个月我们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