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强电相互作用理论……
总算是完成了!
忙了一整天,感觉肚子差不多也有些饿了,陆舟将论文的稿纸随手放在了一边,正准备出去吃点什么。
这时候,捧着一叠新鲜出炉计算材料学论文,小徒弟韩梦琪脚步欢快地走到了办公桌的旁边,一脸开心地开口说道。
“师父,您交代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看了眼她手中的论文,陆舟点了下头说:“嗯,就放在这里好了。”
将论文放在了桌角,忽然注意到那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稿纸的韩梦琪,好奇地问了句。
“你在写什么?”
“没什么,”推开椅子站了起来,陆舟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只是对自己前段时间做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
对于理论物理学界而言,2020年绝对是极其不平静的一年。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和质量间隙的问题先后被解决,量子杨米尔斯场理论的发现,更是将规范场论带向了新的纪元。
而且不只是如此。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自己已经透支了未来至少十年的惊讶时,又一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横空出世了。
就在布莱恩教授读完那封道歉信的第三天,陆舟在ariv上挂出了他的第二篇论文。
中文标题只有简单的六个字,英文只有几个单词。
即,《强电统一理论》!
论文刚一挂出在ariv上,便在整个物理学界掀起了一场不亚于八级地震的轰动。
虽然所有人都毫不怀疑,解决了质量间隙的陆舟,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希望统一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理论的人,但物理学家们依旧是没有想到,陆舟在ariv上开的那句玩笑竟然不是玩笑。
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便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强相互作用与电磁作用的统一!
单就完成这份伟业的时间而言,这已经无法用天才来形容了……
毕竟天才好歹还是人。
而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恐怕只有神了……
目前除了国内的几个研究所之外,国际上暂时还没有哪个知名研究机构,对这篇新鲜出炉的论文发表公开意见。即便是被记者问及,大多数人也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来说。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了,重大到即便是当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也不得不拿出一百二十分的慎重来对待。
如果这篇论文是正确的,它将彻底改变未来百年物理学的学科面貌。
而如果它是错的,学术界又草率、或者说错误地接纳了它,那么在未来的十年甚至数十年之内,理论物理学的前途将一片黯淡,甚至再无任何前途可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网址:
。_网址:
˿e;ea6;ʁc;d22;e91;c0f;Bf4;f51;ad9;ff0c;Ba9;f60;f53; a8c;Bf4;AB0;AB0;feB;ae0;c0f;Bf4;ff0c;c0f;Bf4;Od2;Bf4;AB0;
第658章 答案就在你的手上()
瑞士。
总部。
休息区的咖啡厅里,翘着腿坐在沙发上,威滕一边翻阅着手中的论文,一边喝着不加糖的黑咖啡。
坐在他对面的是贾菲。
只见这位老人此刻双手正十指交叉地搁在桌上,安静地等待着坐在对面的老朋友将手中的论文看完。
作为克雷研究所的创始人及第一任所长,关于杨米尔斯方程的千禧难题,正是两人在讨论时一致决定的事情,甚至就连问题的描述都是两人合作写成的。
原本作为千禧难题中数学物理部分的压轴题目,他已经做好了一直到世纪末都无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准备。然而却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突然……
不知道过了多久,威滕终于翻到了论文的最后一页。
注意到了这一点,贾菲开口问道。
“看完了?”
“差不多看完了。”
“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他的速度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放下了手中的论文,威藤掏出手机看了眼日历,笑了笑继续说道,“四十一天,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他能做到了。”
贾菲叹了口气说:“除了感慨速度之外你就没有更多想说的东西吗?”
“很遗憾,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想,”威滕叹了口气,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关于他的上一篇论文,我们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现在他继续在此之上”
想到这里,威滕的心中也是不禁感慨。
国际物理学界还在为他的上一个研究成果争论不休,他的下一个研究成果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中。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研究可以比论证跑得更快,快到了全世界都在追赶他的脚步……
“一会儿一号会议室有一场会议,他挂在ariv上的那篇论文……我到时候在会议上提一下好了,虽然我感觉就算我不说也会有其他人说,”撸起袖口看了眼手表,威滕继续说道,“另外,无论如何,关于强相互作用的质量间隙问题,在这个月都必须有一个结果了。”
贾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
……
就在准备为质量间隙的问题召开又一次研讨会议的时候,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金陵高等研究院,已经随着天边黄昏的落下,渐渐笼罩在夜幕之中。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准备下班回家的时间里,物理研究所一角的几个实验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着。
尤其是最靠里面的那间实验室。
约莫二三十平米的房间内,坐着大概十来名研究员。每一个人的桌上都堆着将近半米高的文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可以看见明显的憔悴。
作为全国“最大”的可控聚变小型化技术的研究中心,坐在这里的人几乎是当初研究仿星器装置的原班人马了,专精的领域涵盖了从等离子体物理到工程物理等方方面。
然而,这并没有给可控聚变小型化的研究带来任何的优势。
从年初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研究项目依旧是看不到一丁点儿的进展。
如往常一样,看到窗外天色暗下来的盛宪富,像是打卡似得去了一趟咖啡机那边,然后端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
打开电脑调出了从声学研究所那边弄来的资料,就在他打算完成今天的研究计划时,实验室的门忽然推开了,只见一个意想不到人的出现在门口,并且径直向他走了过来。
“我这里有一些东西,”将手中的文件轻轻丢在了办公桌上,陆舟言简意赅地向盛宪富吩咐道,“我希望你能在一天之内看完……如果不够的话,尽量也控制在两天之内。”
一脸懵逼地看了眼陆舟,接着又看了眼桌上的那叠文件,盛宪富下意识道。
“这是……”
“一些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的东西,关于可控聚变的小型化。”扫了眼略显凌乱的实验室,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另外,关于前段时间你问我的那些问题,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高温并非实现聚变反应的唯一条件,通过其它方法同样可能做到,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强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找到这样的方法……”
说着,陆舟顺手从桌上拿起了一支记号笔,在旁边的挂着的白板上写下了一串公式。
看着白板上的那几行算式,盛宪富眉头紧锁。
“这是?”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关联电磁作用与强相互作用的算式。”
“事实证明,电磁力和强相互作用力在量子杨米尔斯场的理论框架下,是可以实现统一的。一个月之前我还无法确信这一点,但现在我已经能够用明确的数学式来阐述我的理论。”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盛宪富心头巨震。
“你……成功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大概一个月之前陆舟才解决了质量间隙的问题,怎么现在连
陆舟想了想说:“算是吧。”
虽然理论物理学界尚且没有认可他关于质量间隙的研究,更没有对他的“强电统一理论”发表任何观点,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且不说系统已经认可了他的证明,并且给出了s的评价,对于自己在数学上的能力,陆舟还是有点自信的。
然而“算是吧”这三个字虽然说的漫不经心,但听在盛宪富的耳中,却是如同春雷一般。
压下了心头的震撼,他咽了口吐沫,继续说,“可即便如此……你打算如何将这个理论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中?”
将理论上的成果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有时候甚至会比创造这一理论更加困难。尤其是理论物理领域,对应用技术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以百年为单位来统计的,就算陆舟成功统一了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盛宪富也不是很看好他能够立刻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可控聚变的小型化问题。
“这就是我来这里找到你们的意义,”右手食指轻轻点了点桌上的那叠文件,“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帮助我验证一些目前来看还有些理想化的猜想。”
伸手翻开了那叠文件,盛宪富朝着文件上的内容简单的看了两眼,脸上的表情略微动容。
“这是——”
陆舟点了点头,用认真的语气说道。
“是的,就是你正在研究的‘声致发光’。”
关于盛宪富最近的研究,身为高等研究院院长的陆舟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
包括他从金大声学研究所陈伟忠教授那里弄来的资料,包括他设计之后又废弃掉的几个模型……这些事情陆舟一直都有了解到。
关于声致发光的原理,物理学界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其中几个比较流形的学说有“空气内爆说”、也有“化学键断裂说”……而在这些诸多的说法之中最令人神往的,大概便是“聚变反应说”了。
看着满脸难以置信的盛宪富,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失败了很多次,甚至已经打算放弃……但我想说的是,你的研究并非无用,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盛宪富表情苦涩地摇了摇头。
“能做的尝试我都已经尝试过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尝试?”
陆舟向他手中的那叠资料递出了视线。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就在你的手上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网址:
。_网址:
˿e;ea6;ʁc;d22;e91;c0f;Bf4;f51;ad9;ff0c;Ba9;f60;f53; a8c;Bf4;AB0;AB0;feB;ae0;c0f;Bf4;ff0c;c0f;Bf4;Od2;Bf4;AB0;
第659章 惊人的实验结果()
液体中的气泡在一定声场的驱动下可以稳定悬浮并周期脉动。而在坍缩相时,气泡在皮秒的量级上可以产生百万的体积压缩比和高温高压。当驱动声压足够大,能量积聚便会导致气泡发光,而该现象便称为声致发光现象。
在适当的驱动情形下,声致发光气泡可以保持球状,非线性振动可以精确重复百万或上亿周期。而也正是这样的特性,为相对低温条件下实现可控聚变也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思路。
此时此刻,金陵高等研究院内。
物理研究所的声学实验室的中央,已经被陆舟领导的可控聚变小型化研究团队临时征用。位于实验室正中心区域的实验桌上,正摆放着一座半径约莫三英寸的透明容器。
整个透明容器被澄澈而粘稠的浓硫酸填满,大功率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在容器的两侧,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陈列在整套装置的周围,时刻准备着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
由于声致发光的现象是以皮秒级的闪烁发生的,一般实验室相机很难收集到全部的闪光信息,尤其是气泡塌缩到最小的那一瞬间。
为了这次实验,陆舟甚至从金大声学研究所借来了唯一一套“锁相积分拍摄成像实验系统”。
除了一些特殊的声学实验之外,这套系统一般也被用于研究反潜声呐,如果不是看在陆舟的面子上,声学研究所的所长怎么也不可能同意出借设备。
站在实验装置的旁边,已经完成实验准备的盛宪富,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陆舟。
陆舟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开始吧。”
“是。”
深呼吸了一口气,盛宪富走到了最近的那台电脑前,快速敲下了几个按钮。
随着一声短促的蚊音稍纵即逝,大功率超声波发生器开始向溶液内释放携带庞大能量的超声波。
确认工作液体内的声压已经达到了5倍大气压的标准,陆舟立刻继续下令道。
“注入氙气!”
“是!”
随着氙气的注入,一颗气泡从容器的底部缓缓上浮,并且在声场的驱动下漂浮在了容器的中央。
紧接着,超声波发射器的功率开始逐渐放大,施加在气泡上的声压也随着一同增加。
就在作用在气泡上的声压达到15倍标准大气压的瞬间,漂浮在浓硫酸中的氙气气泡就如同一盏明灯,瞬间闪烁了紫到发白的光芒!
见到这一幕,围在实验装置附近的研究员,脸上纷纷露出了一丝喜色。
虽然这只是对实验装置的检测,距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悬浮在工作液体内的气泡连续闪烁了10组光芒,通过锁相积分拍摄成像实验系统收集到了发光状态下的照片,高等研究院的几个声学物理专家立刻对照片进行了分析,通过光谱确定发光温度以及功率。
从盛宪富的手中接过了实验数据之后,陆舟简单地看了两眼。
发光功率在130w左右,虽然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