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舟:“……?”
s型试件是啥玩意儿?
好在虽然他没有听懂,旁边的小艾却是听懂了。
走到控制终端前站了一会儿,陆舟装模作样地在上面摸了两下,然后按了下启动的按钮。
只见随着按钮的按下,趴在仓库里的那台机床,顿时就像是一台蓄势待发的猛兽一样动了。只见连接在主轴的刀具高速旋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实心立方毛坯就像是崩塌的雪峰一般,剥落大量的金属碎屑。
看着这一幕,杨忠全的眉毛皱了皱眉,浑浊的双眼微微眯起。
这刀具的转速目测至少得上万了……
有点不太对啊。
高速切削的好处很明显,切屑的高速排除,减少了工件的切削力和热应力变形,提高了刚性差和薄壁零件切削加工的可能性,加工出来的零件光洁度也会很高。
然而存在优点的同时,弱点也很致命,高速切削有可能导致断刀、零件的融化和烧焦。
通常情况下,这种高速切削需要与相应的进给速度作为配合,将两者都保持在一定的区间之内,使加工精度和光洁度以及刀具寿命等等都达到最佳。
一个数控系统是否优秀,正是体现在这种细节上。
一台劣质机床在加工部件时如果发生了断刀,并不一定是因为刀具或者轴承本身的质量问题,至少还有一半的可能性是出在了数控系统上。
当然了,能保持如此高的转速没有发生断刀,对杨忠全来说也只能算是勉强入了他的眼而已。
这种基本操作没什么值得吹嘘的,沈机不少装了进口陶瓷轴承和日产系统的机床也能做到,更别提这台西门子公司的最新五轴联动机床了。
这套系统可不可靠,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把东西给做出来。
要是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是个残次品,你就是刀具转上天去也是白搭。
想到这里,杨忠全的眉头重新舒展了,恢复了先前游刃有余的模样。
站在控制终端的旁边,原本就不是很懂这玩意儿的陆舟干脆拿出了手机,继续刷起了昨天晚上没刷完的那篇论文,对仓库里的事情充耳不闻。大概过去了十几分钟,高速旋转的刀具停了下来,一个扭成s型的金属片躺在了工作台上。
站在周围的几个工程师脸上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完事儿了?
这么快?
见那台机床没了动静,陆舟将手机塞回了兜里,朝着杨忠全看了过去,笑了笑说。
“好像加工完了。”
“不用你提醒我。”
杨忠全冷淡地应了一声,皱着眉头朝着那台机床走了过去。
站在机床旁边观察了一下,只见那老头额头上的皱纹愈发的深了。
接着,站在一旁的陆舟便看见,他伸出食指往那个s型试件上轻轻一碰,脸色顿时一变。
温的!
看着他表情的变化,陆舟也不是很懂他到底在想什么,只是笑着调侃了句:“烫着了?要不先吹吹。”
根本没有半点心思理会他的调侃,杨忠全迅速将那个s型试件翻了个面,翘起满是老茧的拇指,顺着内侧的曲面往上一搓。
然而就是这么一搓,那整张脸上的表情都变了。
捧着那个s型试件的手微微抖着,杨忠全用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
“这系统……是谁给你装的?”
第647章 深藏不露的陆教授()
看着手中的S型试件,杨忠全的眼中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别小看了这玩意儿只是个S型的薄片,在技术难度上,曲面是由样条曲线生成的,样条曲线是通过控制点生成的,据说与飞机的结构件生成方式类似。
并且就这么一个扭成S型的试件,因为含有曲面和底座成锐角的部分(闭角),理论上就只有五轴联动机床才能加工。而与此同时,机床加工过程中进给方向需要进行多次变换,相当考验机床的性能。
因此,不只是加工精度,像是力、热、振动、噪声等等各方面的属性,最终都会反映到S试件曲面的几何误差上。
这台机器的原装系统是什么杨忠全没见过,但常识告诉他就算是西门子公司为这台机床量身定做的原装系统,也很难做到这种程度。
看着杨忠全满脸震撼的表情,陆舟猜测多半是小艾表现的有些太过出色了,心中不禁有点犯愁该如何解释。
不过他转念一想……
我解释个P啊。
凭啥要费那个力气解释!
于是,他便摆了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随口编了个理由说。
“我在欧洲游学的时候认识过几个朋友,其中有个人是做这方面的专家。在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得知他正在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学习技术的机床控制系统——”
“这不可能!”眼睛瞪得老大,杨忠全当即反驳道,“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不是没有人研究过,但到现在为止都还停留在论文上,没有任何实例能够证明这种算法能够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陆舟抬了抬下巴。
“你要的实例不就在你眼前么。”
被这一句话给怼了回去,杨忠全顿时吃瘪地闭上了嘴,过了好一会儿才悻悻问道。
“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陆舟板着脸说:“就不告诉你。”
杨忠全:“……”
吴书记:“……”
李局长:“……”
仓库里的气氛有点儿尴尬。
不打算把事情闹得太僵,陆舟看了眼沈机的工程师,又看了眼杨忠全,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系统哪里弄来的,我不可能告诉你,不过如果你打算购买这套系统,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杨忠全愣道:“你这系统还能兼容其他机床?”
“可……不可以我不知道,”话说到一半陆舟忽然改了个口,继续说道,“不过你想装哪台机床上,可以拖一台过来我这儿,我找人给你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定制一套。”
杨忠全这会儿也不问是找谁了,毕竟他知道自己就算问了陆舟也是一句“国家机密”怼回来,于是硬着头皮道:“价格呢?”
陆舟对钱这东西也没个准,随口说报了个价道:“低端机床就别找我了,懒得做。高端机床,一套一百万吧。”
杨忠全还没开口,站在旁边的吴书记便急忙道:“成交!”
陆舟:“……”
这价格是不是报低了点?
……
晚上,吃饭的时候。
一桌人坐在饭桌前,有说有笑地吃着。
酒过三巡,见时机差不多了,吴书记找了个机会,向坐在旁边的李局长吹风道。
“李局长,您看您这边方不方便打听一下,那套系统究竟是谁做的?国内机床的系统一直都是个硬伤,要是能得到这样的人才的帮助,我有信心在十年之内,将沈机的自产系统做到世界顶尖的水平!”
这话多少有些吹牛的意思,但在看到那个S型试件的测试报告之后,吴书记确实也动了爱才的心思。
目前国内做数控系统这方面的,缺的正是这种大牛。让这种大牛待在研究院里,他着实有些心痛。
听到他这句话,李局长也不答话,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虽然喝了两杯,但人还没醉。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
“人家想在高等研究院待着,就让人家待在高等研究院里不好吗?非得跟着你们去企业里?你们掏钱他们来做,不一样的吗?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别总是用过去的那些老思维来看问题。你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易,别总是老想着让我凑热闹。”
说到最后,李局长已经带上了几分批评的语气。
听到这话,吴书记不好意思笑了笑,语气缓和地辩解道。
“我这不是怕屈才了吗?”
李局长笑着摇了摇头:“那你去和陆教授商量去,看他同不同意咯。”
见李局长这么说,吴书记顿时闭上嘴不说话了。
别人是可控聚变工程总设计师,现在虽然半赋闲地挂个登月工程总顾问的头衔,蹲在金陵这边做学问,但那也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功臣,而且是利在千秋的大功,这种牛人就是那位大人见了也是礼遇有加,更别说他们了。
若不是看在科工局的面子上,指不定人家都不乐意搭理他们。
看着不说话的吴书记,李局长若有所指地说:“而且啊,我看这数控系统,未必就是他的朋友帮忙搞出来的。”
吴书记一愣,迟疑道:“此话怎讲?”
看了他一眼,李局长继续说道:“大概六七年前,他写过十几篇关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以及无人机物流的论文。虽然是发在了某个不知名的水刊上,但我们上级部里的几个搞信息工程的老专家翻出来看了下,一致认为那十几篇论文不是一个刚学不久的初学者就能搞出来的。现在六七年过去了,若是他编程的本事没有退步,甚至于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未必不能干出一些令常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吴书记心头巨震,用不敢相信地语气说。
“您的意思是,那套系统其实是他编写的?可这完全是两码事儿啊,他一个搞数学的能写出这种算法,这也太——”
“太匪夷所思了是不是?”李局长呵呵笑了笑,看了他一眼,“有时候我也这么认为,不过转念一想倒也不是无法理解。你想想看,他连设备都费尽心思地买回来了,怎么会在最关键的数控系统上出了岔子?”
吴书记安慰自己似得勉强说:“也可能是他不知道……”
李局长摇了摇头。
“他不知道,帮他买设备的人会不知道?”
看着完全愣在那里的吴书记,李局长停顿了片刻,用意味深长地语气说道。
“更何况啊,你那数控机床的系统,再难能有可控聚变的控制系统难吗?”
第648章 被证明了?()
同样是晚饭时间。
迅速解决了晚餐,在返回办公室的途中,陆舟顺便给学姐打了个电话,将那批设备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了陆舟的陈述之后,陈玉珊叹了口气说。
“这种事情你应该打电话给我,那价格明显开便宜了。”
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后来我也想到了,不过改口也来不及了。”
陈玉珊无语道:“这有什么来不及的,做企业还需要讲什么面子?觉得报价低了再改一个不就得了。”
陆舟:“呃,这样还是不太好吧,我都已经答应了。”
陈玉珊:“好吧,你要是觉得面子过不去,我们也可以换个方法。”
陆舟:“什么方法?”
嘴角勾起了一抹坏笑,陈玉珊继续说道。
“一百万只是整机安装费,后续更新系统的服务费咱们还没谈呢。”
陆舟哭笑不得道:“……你这捋羊毛也别捋地太过分了。”
说实话,虽然很不爽沈机来的两个领导,但他心里还是希望国产机床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的。
即便他在这个领域算是个一窍不通的外行,但产研这两个字永远都是分不了家的冤家,哪一个个子矮了,另一个都讨不到好。
以后他想造对撞机,想造外层空间实验室,想研究一些令人心跳加速的高科技项目,终归是离不开国家工业底蕴的支撑。如果什么都靠进口的话,那搞到最后全都给别人打白工了……
“你到还心疼他们起来了,”陈玉珊数落道,“我和你讲,要是你真操那个闲心,就更不应该把价格定这么低!落后就该多交点学费,知道疼了才会往前走。不心疼现在交的学费,就永远不会想着做研发,就永远不会想着对技术人员好一点。你看有哪个高科技企业是靠吃补贴惯出来的?真正拥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都是被专利费给疼出来的!”
被陈玉珊这么一说,陆舟觉得也有点道理,想了一会儿点头道。
“这事儿我不太想管,那就按你说的来吧。”
陈玉珊:“本来就应该交给我来办!”
一说到工作上的事情,陈玉珊就像是换了个人似得,无论说话还是做事儿,都是不同于以往的雷厉风行。
不过对于陆舟来说,能看到她与平时不同的一面到也挺新鲜的。
晚上趁着没人的时候返回了一趟研究院的仓库,陆舟将小艾编写的数控系统安装到了另一台机床内。再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需要他去操心了,这事情该怎么办具体会由星空科技那边去负责。
次日,科工局的人过来了一趟,将那台放在仓库里的机床装上了车。
路过那辆卡车的时候,陆舟恰好看到了杨忠全,于是笑着打了声招呼。
“哟,杨工,等着开饭?”
想到自己先前说的那些话,杨忠全顿时老脸一红,自知理亏地转头溜走了。
旁边的吴书记赔笑道。
“这个……机床太贵了,一台得上千万呢,吃不起,吃不起啊。”
陆舟笑了笑也不说话,看了他一眼便走了。
……
航天发射场还在审批中,有科工局那边担保,问题应该不大。至于航天飞机制造基地,一个星期前就已经批了下来,施工单位的设备已经陆续开进了工地,开始在被圈起的空地上反复耕耘着。
中标的施工单位是一家金陵本地的工程企业,有军事工程项目的施工资质,在兼顾安全性与保密性的条件下,完成这种装配工厂的施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工程进度有专业人士盯着,陆舟也就没在这上面太过操心,而是继续专注在质量间隙问题上的研究。
根据先前他和罗师兄讨论得出的结果,目前来看找到那个质量m的粒子最靠谱的办法,便是引入量子杨米尔斯场的概念。
这要求在经典意义下,以光速传播的场没有质量,而量子的粒子则有正的质量,即必须存在正数∆,使得任意激发态的能量必须不小于∆,从而保证核力是相互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