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给耽误了,对于她来说就有些可惜了。”
陆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我相信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见陆舟似乎不太想讨论这个问题的样子,费弗曼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端起咖啡抿了口,他的视线落在了办公室墙边的三张黑板上。
“说实话,你应该找爱德华·威滕聊这些东西,在理论物理领域他才是大师,而我只是因为工作和研究需要,对理论物理方面有所了解,”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靠在沙发上的费弗曼用有些无奈的语气继续说道,“而且这种了解,可能还没有对流体力学的多。”
仿佛料到他会这么说一样,陆舟笑了笑说。
“和他探讨这个问题或许并非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当然,这句话希望你能不要告诉他。”
“可以告诉我一下理由吗?”有些意外地看着陆舟,费弗曼用开玩笑的语气继续说道,“没准以后我会写进回忆录。”
“那我可得慎重回答这个问题,”陆舟笑了笑,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其实倒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他身为一名数学物理学家,在大统一理论研究了数十余年,无论是对于弦论还是对于微观粒子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他都有一套已经成熟的观点。”
“这套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只是缺乏实验能够提供的证据。如果和他讨论这个问题,那就不叫讨论了,顶多只是我们互相说服对方……至少现在,在诞生新的理论之前,这么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相信威滕也是理解这一点的,”停顿了片刻,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否则我想他一定会很乐意在这里多待几天,完全没必要这么匆匆地离开。”
第628章 《自然周刊》的专访()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竟是数学系主任,普林斯顿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费弗曼回去处理。
将费弗曼送到了机场,看着提着行李箱向安检口走去的费弗曼,陆舟告别道。
“一路顺风。”
“我会的,”笑着做了个告别的手势,费弗曼继续说道,“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务必和我联系。”
陆舟笑着点头。
“一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舟基本上回归了往返在钟山国际、高等研究院、以及金大数院办公室之间的作息。由于数论课与计算材料学已经相继结课,直到下个月的考试周之前,学校这边都没什么比较麻烦的事情。
这些天来陆舟不是在研究自己的课题,便是指导他的几个学生完成学业上的任务。
说实话,看着自己栽培的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他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数院的办公室。
陆舟将韩梦琪叫到了自己办公桌的旁边。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看着陆舟脸上神秘的表情,韩梦琪一脸狐疑地问道。
“……什么好消息?”
“就在今天的早上,我收到了《acs…nano》编辑部的邮件,你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说到这里,陆舟脸上露出了笑容,“恭喜你,现在你也是有顶刊一作的学者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韩梦琪微微愣了下,脸上顿时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真的?”
“当然是真的,”陆舟笑了笑说,“这都是你这半年来努力的成果……怎么样样?有没有很激动?”
韩梦琪兴奋地点了点头。
“嗯!超激动!”
《acs…nano》的影响因子在14左右,作为材料学界的顶刊之一,过稿还是没那么容易的。
韩梦琪的那篇论文的审稿人是副主编是阿里·贾维(ali·javey),也是一位材料学的大牛,在某次学术会议上陆舟和他交换过邮箱。
虽然过稿如此迅速可能有自己的名字挂在通讯作者上这层原因在里面,但论文本身的质量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名气是一方面,学术界最终还是用实力说话的。
看着韩梦琪一脸激动的样子,陆舟也由衷地替她感到高兴。
总的来说,他带的几名学生都还算争气。
除了韩梦琪的论文之外,另外两名博士的一篇数论、一篇计算材料学的论文也相继登刊在影响因子4的《siam…review》以及影响因子17的《nano…today》上。
投了一篇影响因子破10的论文,可把吴水木给高兴坏了。
虽然这篇论文是金陵高等研究院那边一个关于纳米材料的项目,这个一作放他的名字多少有“栽培”他的嫌疑,但他在这个项目里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至于何昌文的那篇论文,除了陆舟有指导过几次之外,基本上都是独立完成的。
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较低,而且真实影响力与影响因子并不挂钩,所以影响因子并不反映真实水平。《siam…review》虽然算不上四大顶刊,但按照华科院的分区,在一区期刊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还有一篇论文是冯晋的,投稿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概在1…2左右。
目前这篇论文还在同行评审环节,不过差不多六月初就能看到结果了。
至于其它三名数学与一名计算材料学的研究生没能完成论文,陆舟也没有多责怪他们。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更何况金大的生源目前来说也不可能比得上普林斯顿,他从来没指望过自己的学生个个都是天赋异禀的牛人,只要他们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交代下去的任务就足够了。
中午去食堂吃了碗烤肉拌饭,回到办公室里的陆舟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换了一身看上去比较帅气的正装,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接受了来自英国《自然周刊》的预约采访。
这段时间他收到的采访邀请不少,有来自国内的媒体,也有来自国外的。
很了解公众对自己研究内容的好奇,陆舟有选择性地接受了一部分资格合适的媒体的采访预约。
比如《自然周刊》,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挂在《自然》旗下的刊物,即便是非学术性质,专业性也远远要比《每日邮报》这种职业标题党要靠谱得多。至少在报道学术界人物、重大科学突破等等这些方面上,这类周刊还是具有一定的严肃性的。
当《自然周刊》的记者和摄影师二位抵达数院之后,林雨湘热情地将两人请进了办公室坐下,然后为他们倒上了两杯咖啡。
摄像机打开,调整了录音笔,摆了一个端庄的坐姿,贝琳达女士微笑着开口说道。
“您好陆舟先生。”
“您好。”
贝琳达微笑着说:“还记得五年前吗?我们曾经在瑞士的cern总部见过一面,当时您是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到欧洲核子研究会议中,因为关于750gev特征峰的发现我采访了您。”
陆舟笑了笑说:“难怪你刚进门的时候我觉得挺眼熟的。”
贝琳达笑了笑继续问:“我还记得cern的格雷尔教授对你在物理学上的天赋赞不绝口,请问究竟是什么让您走上数学这条道路的?”
“一开始可能只是因为我的专业是数学,”想了想,陆舟继续说,“在深入研究之后产生了兴趣,所以就有了钻研的想法。”
贝琳达惊讶问:“只是这样吗?”
陆舟微笑着点头:“是的,仅仅是如此。”
翻了一下手中的速记本,贝琳达女士继续说道:“目前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已经被求出,根据我的了解,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质量间隙的问题。很多物理学家都曾表示,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有希望摘下现代物理学中最耀眼的圣杯……我想请问的是,为什么会这么说?以及,这个问题困难在哪?”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毕竟大多数人对质量间隙是什么都不明白,更别提如何去理解其中的困难了。
思索了片刻之后,陆舟开口说道。
“想要弄明白强相互作用的质量间隙,则意味着要探究由三阶特殊酉群规范场论描述的强相互作用下的强子世界。而对于这片未知的世界,我们用来探测它的高能光束需要的最低频率是最小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普朗克常量。”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
“参照实验中的最小质量值,这个最低频率的数量级是10^24hz,那么高的相互作用耦合度说明强子的世界与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是截然不同。而弄懂我们所不熟悉的世界,本身便是一件充满意义且具有挑战的事情,它能给我们的文明带来的改变,不亚于发现一颗宜居的星系。”
“简而言之,我们将弄明白无质量的砖块是如何堆砌有质量的粒子,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基本力,是如何在我们所不了解的领域达成统一。”
贝琳达女士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继续问道。
“所以您的目标是统一四大基本力?”
陆舟笑了笑说:“这不是我的目标,这是整个物理学的目标。”
贝琳达女士立刻问道:“那您认为该如何实现它?”
陆舟想了想,说道:“在将引力与其它三种基本力统一之前,我认为在三种基本力之间达成内部统一是至关重要的。”
“杨米尔斯方程是通往大统一理论的第一步,而建立强相互作用与电磁作用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极其重要的一块拼图,或者说统一三种基本力的最后一块拼图……毕竟温伯格等人的弱电统一理论已经通过附加一个希格斯场的方式,统一了电磁作用与弱相互作用。”
贝琳达脸上浮现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
“所以在你的理论中,电磁力会像一种纽带一样,将弱相互作用与强相互作用团结在一起?”
“是的,”靠在椅子上,陆舟开了个玩笑说,“然后再带着它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寻找最不合群的引力……不过我估计,我这辈子大概没希望看到这天就是了。”
第629章 看起来比较学术()
采访进入了尾声。
收起了录音笔,贝琳达笑着提议道。
“对了,请问我们可以借用一下您的照片吗?”
陆舟:“照片?”
贝琳达点点头:“嗯,我们打算将您作为这一期《自然周刊》的封面人物。”
封面人物?
一听到这个请求,陆舟顿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多不好意思。
说起来,他都不太记得自己上过几个杂志的封面了。
“没问题,拿去用吧……回头我把照片发你邮箱?”
“不用不用,摄影师我都带着了,直接在这里拍一张就好,”贝琳达转头向她的同事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陆舟笑着说道,“正好大家对您的办公室也挺好奇的,这里没有什么不方便入镜的东西吧?”
“那倒没有……”环视了一眼办公室,陆舟的视线最后落在了自己身上这身t恤上,“可以等我换身衣服吗?”
贝琳达抿嘴笑着说:“就这身衣服吧,看着比较学术。”
陆舟:“……”
一张照片足足折腾了一个小时,简直比采访本身还累人。
等到《自然周刊》的摄影师终于心满意足地打了个k的手势,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黄昏。
总的来说,照片拍的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完全还原出他的帅气,但也体现了个七八分左右。
送走了两位之后,陆舟直接去了食堂。
和往常一样打了一碗烤肉拌饭,然后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然而就在他准备低调地吃完时,穿着白大褂的颜妍踩着噔噔噔的脚步声,端着餐盘坐在了他的对面。
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陆舟一边吃着饭,一边随口说道。
“你也在食堂吃饭?”
“不然呢?我现在住学校公寓,又没地方自己开火。”分开了一次性筷子,颜妍轻轻吹了吹瓷碗里的面汤,然后端起碗小小地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放下了手中的瓷碗,她的视线忽然落在了陆舟的餐盘里的烤肉拌饭上,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一直吃烤肉拌饭不会腻吗?”
“腻?”手中的筷子微微停了下,陆舟笑了笑随口说道,“怎么会?这烤肉拌饭有麻辣味的,有咖喱味的,有番茄味的……超过七中味道?甚至于只要你愿意,还可以搭配老干妈。”
听到这句话,颜妍一阵无语,竟然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过了一会儿,她才叹了口气说。
“你还是应该注重一下饮食健康,总是吃这种快餐对身体不好,而且很容易发胖。”
“那倒没关系,”陆舟笑了笑说,“我是那种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类型,要是多长点肉我反而会开心。”
颜妍:“……”
p!
好想揍人!
吃完了饭之后,陆舟在学校里散了一圈步,一边走着一边思考着关于质量间隙的问题。一路上有不少学生都认出了他,和他打了招呼,陆舟也都笑着做了回应。
从教学楼走到了天文台,又从天文台走回了图书馆,见天色已经很晚了,陆舟便将电话打给了王鹏,让他准备开车带自己回去。
然而就在他刚刚打开通讯录的时候,学姐的电话却是恰好打了过来。
按下了接通键,陆舟将手机凑到了耳边。
“喂?”
悦耳的声音从手机中传来。
“学弟学弟,你吃了吗?”
对于这个称呼,陆舟也懒得去吐槽了。
“嗯,刚吃过。”
“啊?你已经吃过了啊……”电话那头的声音稍稍有些失落,不过很快重新振作了起来,“那想喝杯咖啡吗?”
虽然陆舟这会儿还有点饱,并不想喝什么咖啡。
不过听她这句话的语气,似乎已经到了学校的附近。
犹豫了一下,陆舟开口道:“哪家咖啡馆?”
果然,几乎是话音刚落,开心的声音立刻从电话那头飘了过来。
“学校门口那家!快过来吧,我已经到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