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足够的时间先将论文看一遍。”
一般而言,这种重大数学命题的论文,就是把论文读透往往也得要个至少三天的时间。如果现在就开始报告会的话,除非是正好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学者,否则大多数人还真有可能听的一脸懵逼。
陆舟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于是点头道。
“也行,就按你说的来吧。”
……
与此同时,就在金大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将报告会的时间通知到每一位与会者那里时,金大超算中心在官网上刊登的公告,也因为各大媒体的转发而扩散到了全网。
昨天因为杨米尔斯方程上了一会热搜,这会儿陆舟还没从热搜榜上完全下去,今天又因为金大超算中心的公告再上了一次。
在国内某个新闻网转载的超算中心公告下方,评论的数量很快飙升到了五千以上。
【超算用了十六个小时检验结果,陆教授用了十分钟推出结果……厉害了,请问陆教授的大脑顶几台超算?】
【妈耶,这还是人类吗???】
【不可能只有十分钟吧,肯定之前也是有思考过的。】
【我觉得陆神可以和阿尔法狗打一架(滑稽)】
【不能这么比较,传统超算在数值计算上更占优势,人脑在模糊计算上更占优势。对于需要使用抽象算法才能解决的问题,用超算很难用穷举的方法进行“硬解”。除非等到以后量子计算机发展成熟了,在面对这种问题上可能会稍微有点优势,但现在的话,在面对数学领域的前沿难题,超算并不是万能的!】
【只想要一条男神的DNA……(可怜)(可怜)】
【别想了,国家机密,要不你觉得为啥陆神现在还单着呢?(滑稽)】
【噗哈哈哈哈,这脑洞可以的!】
【不知道菲尔茨奖能不能发两次,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可以期待下了。】
就在全网都因为金大超算中心的检验结果而震惊的同时,先前揪着陆舟突然离场猛烈抨击的某大V,这会儿已经偷偷摸摸地删了帖,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打算装死蒙混过去。
毕竟,人还是有点求生欲的。
现在金陵大学超算中心的官方公告都出来了,再往下杠就不是“舆论监督”,而是赤果果的造谣了。
陆舟或许出于爱惜自己的羽毛或者其它别的考虑,懒得浪费时间和他一个外行一般见识,但金陵大学就不一样了。
无论是出于维护学校的声誉,还是对师生权益的保护,金大方面都不可能容忍他的肆意诋毁。
不管这个节奏能不能带的起来,和这种全国前五的强校硬刚,纯粹是想不开了。
毕竟他只是为了蹭个热度,放放嘴炮而已,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好不容易百万粉的账号给搭进去……
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与此同时,得知消息的《每日邮报》,也立刻派记者赶往了圣安德鲁斯大学,打算采访昨天刚刚采访过的那位数学教授,想问问他对金陵大学超算中心的检验结果是如何看的。
然而很遗憾的是,对方以研究繁忙为由拒绝接受采访,并将记者赶了出去。
虽然陆舟并不是很在意学术界之外的名气,不过很显然,因为这件事情,他又一次的火了……
第626章 物理学与数学史上共同的丰碑!()
当天下午两点。
依然是金陵大学老校区的大礼堂。
虽然到场的听众比起昨天少了五分之一,但现场的气氛依旧相当的火热。
回应着全场听众的视线,站在台上的陆舟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一边讲解着步骤中的细节。
随着一个黑板写满,工作人员很快拖来了另一张,并将写满地那张黑板整齐地排列在台上。
就这样,工作人员上了五次台,黑板也写满了六张。
当陆舟写到最后一行,也就是最后的那个通解的时,全场的听众纷纷激动地站起身来。
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潮水一般从前排向后排扩散,顷刻间充斥了整个报告会的现场。
看着台上的那一张张黑板,鼓着掌的爱德华·威滕笑了笑说:“幸好我没有早早地就回去,要不还真错过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德利涅的脸上也舒展了一丝笑容,语气稍稍有些感慨地说道。
“可能他在其它数学领域上的天赋,确实要比代数几何上强得多吧。”
听到这句话,费弗曼开了个玩笑说,“别灰心,没准他只是暂时还没对代数几何上的问题产生兴趣。等到什么时候他产生了兴趣,没准整个代数几何界都会被他的成果给惊讶到。”
德利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但愿有这一天吧。”
起伏掌声渐渐平息。
如潮水般涌来,亦如潮水般汹涌的褪去。
随着全场的听众们重新坐下,陆舟停下了手中的粉笔。
回头看向了听众席,陆舟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
“关于杨米尔斯方程,我们已经得到了它的通解。而关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存在或者运动的形式,我们也将从数学的角度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
“下一步,我会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强相互作用的质量间隙问题。”
听着从听众席传来的惊诧声,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开口道。
“下面是,提问环节。”
……
对命题的求解和对命题的证明不同。
后者需要严密的证明思路,且容不下一点点错误。
而前者的话,哪怕不提供任何过程,甚至只是对结果的一种猜测,也都是被学术界所允许的。
就像华林在撰写《代数沉思录》时,提出“每一个正整数都是可以表示成为至多r个k次幂之和,其中r依赖于k”,并且大胆预测g2=4,g3=9,g4=19一样。
在写下这些结论的时候他并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求解思路,而关于gk存在性的证明,以及后续几个数值的求解,都是后人们在未来的一个半世纪里解决的。
事实上,如果陆舟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求解思路,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顶多是给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让后人们在未来的半个世纪或者一个世纪里,去寻求一个具有数学美感的求解过程,并通过数学的方法而非计算机,去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总之,随着提问环节的结束,报告会也圆满落下了帷幕,到访华国的学者们也纷纷坐上了返程的飞机。
深夜十点,金陵国际机场。
坐在候机室里等待着航班的爱德华·威滕刚刚拿起了一本杂志,正准备坐下翻阅,立刻便被一名记者给堵住了。
“威滕教授,请问您如何看待这场报告会?”
“这是一次很出色的报告会,感谢将这场报告会带给我们的陆教授,也感谢金陵大学方面的热情招待,我现在依然很怀念那个……金陵烤鸭?用中文好像是这么说的。”在一连串的英语中间夹了一句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威滕和颜悦色地同记者开了个玩笑。
不管有没有捕捉的笑点,记者也跟着笑了笑,紧接着继续问道:“那请问您是如何评价这场报告会的内容的呢?”
听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威滕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对于数学史还是物理学史而言,这都是一次里程碑性质的成果。我们找到了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意味着我们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微观粒子世界的秘密,揭示我们尚未发现但却存在的物理现象。”
“站在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的角度,我认为这将是今年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记者:“即便今年才刚刚开始?”
“是的,我很确信这一点。”看了眼手表,见时间已经差不多要到点了,威滕看向了那名记者继续说道,“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好稍微快一点,最多五分钟我就要准备登机了。”
情况乐观的话,没住他还能赶上的会议。
不过相比起他这次华国之行的收获,他能够在瑞士那边得到的东西,已经显得可有可无罢了。
“我保证,这是最后一个问题,”迅速翻过了速记本,记者选中了最具有话题性的一个问题,开口询问道,“有人批评陆教授说,在报告会中突然离场对在场的学者是一种极大的冒犯,请问身为一名国际知名学者,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国际知名学者谈不上,”威滕笑了笑,稍显谦虚地调侃了句,“至少比起陆教授,我还缺了个诺贝尔奖。”
玩笑开过之后,他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一般而言,除非事出有因,没有人会选择中途离场,毕竟这关系到他的论证是否能得到学术界其它同行们的认可。不过如果是真的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至少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所以您认为这种指控是毫无道理的?”
“算是吧,至少在看到了那样出色的成果之后,除了心满意足之外我没有更多的想法,”说到这里,威滕笑了笑,用轻松的口吻继续说,“如果要问我的意见,我认为用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去批评一名为理论物理学的大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学者,同时肤浅地认为我们和他一样肤浅,并且不是在开玩笑的话……”
“我认为,这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冒犯。”
…
(感谢“IAG_启神”的盟主打赏~~
我知道我欠了很多债,别打我QAQ)
第627章 与费弗曼教授的讨论()
杨米尔斯方程通解的报告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包括燕大超算中心以及普林斯顿的约翰·诺曼超算中心在内,其他几个对这个命题感兴趣的超算中心,验算结果也相继出炉。
结果没有任何的悬念。
一个方程的解或许会因为输入的参数有所不同而不同,但通解并不会因为运行它的计算机不同而有任何差别,即便它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随着其他几个超算中心的数据公布之后,就在吃瓜群众们惊叹着陆教授的计算能力的同时,关于“金大超算中心数据作假”、“通解是随手乱写的”诸如此类的谣言也都不攻自破了。
虽说这年头被学术造假的事情弄得,就算是燕大的检测数据都不能说是完全可信,但像是约翰·诺曼超算中心之类的研究机构,在吃瓜群众们眼中还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
与此同时,因为陆舟挂在arxiv上的那篇论文,最近arxiv网站上关于杨米尔斯方程、质量间隙以及关联电磁作用与强相互作用的研究再一次热门了起来,各大学术交流论坛上也能看到热烈讨论的帖子。
毕竟弄懂这个方程背后的奥秘,可以说是不少学者的毕生夙愿。而随着这个方程的通解被求出,所有人都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更不要说除了满足自身的求知欲之外,还有着诺贝尔奖以及千禧难题的百万美金奖励的诱。惑摆在前面。
如果谁能够为这座大厦盖上最后一块砖头,不只能分走至少三分之一的奖金,更有希望与某位享誉全球的学者一同站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
除了特立独行的学者之外,没有人会嫌弃荣誉太多……
……
对于超算中心的验证结果,陆舟倒是没有过多的去留意,也没多少兴趣去在意。
毕竟他很清楚自己是对的,而对他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报告会结束后的这三天里,陆舟基本上都在金陵大学的数院,和老朋友费弗曼教授讨论交流着关于质量间隙的问题。
虽然费弗曼主要研究的是数学,但研究的方向毕竟是偏微分方程这一块,因此他的研究和物理学的关联还是相当紧密的。无论是在流体力学还是在理论物理方面,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这些东西,也正是陆舟最需要的。
更何况,在研究ns方程时,两人便是老搭档了,交流学术问题也不存在任何障碍。
金大数院。
陆舟的办公室里。
靠墙放着的三张黑板几乎已经写的容不下空位。
讨论了一上午感觉也有些口干舌燥了,陆舟便让林助理去泡了两杯咖啡过来,然后坐在沙发上和费弗曼教授闲聊起了无关的话题。
“普林斯顿那边最近还好吗?”
费弗曼笑了笑说:“一直都很好,除了学生们都很怀念你之外,还有几位年轻的女研究员表达了对你的倾慕……到我这个年龄了还说这些事情有些不太合适,要不我把她们的邮箱给你?”
听到这句话,正在喝咖啡的陆舟差点没一口咖啡喷出来。
“咳咳!这就不必了……对了,我的几个学生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秦岳目前在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好像是在做数论方向的研究。你那个叫哈迪的学生回了巴西,据说现在圣保罗大学任教,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什么情况……哦对了,还有你的薇拉·普尤伊小姐。她的数论课非常优秀,已经当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副教授。据说她正在挑战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只不过她似乎不愿意告诉别人她在做什么。或许你可以去问问?顺便满足下我们的好奇心。”
有些微妙地挪开了视线,陆舟轻咳了一声继续说。
“既然她不愿意透露的话,我觉得还是尊重她的决定吧。”
虽然他有把握自己问的话,她一定会告诉自己。
但……
他实在不知道该咋开口。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费弗曼耸了耸肩,“只是我有点担心她可能钻进了牛角尖,类似的情况在一些年轻有为的学者们身上很常见。毕竟我们一致认为,她将成为圣彼得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菲尔茨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如果被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数学命题给耽误了,对于她来说就有些可惜了。”
陆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我相信她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