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徐远明换上了认真的神色,继续说道。

    “目前根据我们的了解,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在内等国家已经确定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开始推进各自的可控聚变示范堆工程。目前他们的进度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但正如你说的那样,只要拿出足够的决心,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他们就会追上我们的脚步。”

    “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为了牵制我们的对手,长老院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在推进国内聚变堆建设以及跨区域电网项目的同时,将我们的对手拉进新的战场。”

    陆舟:“这个战场是太空?”

    徐远明郑重点头:“没错。”

    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陆舟总算明白了高层真正的用意。

    信息时代没有任何技术是能够永久保密的,以西方国家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积累的底蕴,追赶的时间或许用不了太久。

    在清楚技术无法永久保密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华国自然是希望能够延缓其它国家获取这项技术的时间。

    将对手从一场竞赛中拉到另一场竞赛中,毫无疑问便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也正如徐书记说的那样,从长远的未来考虑,登月是必要的,但并不迫切,或者说迫切的不是登月工程本身。

    这项举措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月球表面印上华国人的脚印,而是为了牵制欧美俄等国的战略重心。

    如此来说,这大概算是一招阳谋了。

    估计到时候会配合二代聚变计划的高调立项,打出一套关于氦三的组合拳。

    而事到如今,陆舟也总算是明白了,他提出的建立东部产研联合体的建议以及对二代可控聚变技术的规划,之所以能如此迅速且高调的得到通过的原因……

    这个战略牵制的策略,恐怕自己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高层便已经开会讨论出来了个大概。

    高啊。

    实在是高……

    虽然有种被当枪使了的感觉,但陆舟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这么赞叹了一句。

    当然了,这招虽说有它的高明之处,但想要达到战略牵制的预期却并不容易。

    以华国目前的火箭发射水平,仍然还在追赶美苏60年代的脚步,即便nasa的航天项目被国会一砍再砍,想要赶超老牌航天大国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白了,在把人送到月球上之前,就算你喊着要搞太空战略,要开发月球资源,为二代聚变工程铺路,哪怕nasa假惺惺地配合你一起对着国会老爷们唱戏这出戏,别人都不一定搭理你。

    所以……

    这就需要一位学术威望很强的大佬出来给航天计划站台了。

    想到这里,陆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这是打算让他做客战呼局吗?

    可他是真的打算把载人登月给搞出来啊……

    在肚子里憋了一会儿,陆舟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你们该不会还让我来当这个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吧?”

    “这个……还是看你的个人意愿,虽然我觉得由你来坐这个位置比较合适,但如果你实在没时间的话,”徐远明不好意思笑了笑,“挂个总顾问的虚职总没问题吧?”

    看着徐远明满脸笑容的表情,陆舟叹了口气道:“我是没什么意见,不过我恐怕也只能挂个职。另外,如果你们打算以我的名义发表一些存在误导性的文章或者论文,这个忙恐怕我就没法帮了。”

    身为一名学者,他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对于他所认为的真理,他会不遗余力地坚持,哪怕最后是错的,那也是诚实的错误,而非昧着良心的造假。同样的,对于他并不认可的东西,他同样不会昧着良心将黑的说成白的。

    如果学者不是为了追求真理,那还是学者吗?

    那就成政。客了……

    徐远明笑着说:“这个您放心,我们不会以您的名义发表任何公开性的言论。您的学术声誉也是我们的荣誉和骄傲,这一点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那行吧,你们认为可以的话,这个总顾问我就当着好了,”说到这里,陆舟也是顺便开了句玩笑道,“对了,既然我都是总顾问了,那要考虑一下我说的那个质量投射器吗?”

    听陆舟又提起了这事儿来,徐远明干咳了一声说:“这个……就算我同意也没用。听说过国家入轨设施吗?”

    陆舟:“听说过一点。”

    “媒体上关于这方面的宣传不多,事实上,你说的那个质量投射装置,和那个国家入轨设施其实差不多。这项工程在很久前就通过了技术可行性论证环节,但你猜最后卡在了哪个环节上。”

    陆舟:“经费审批?”

    “是的,这个项目最后是发改w那边毙掉的,”徐远明点了点头,“预算两万亿,这还仅仅只是预算,最终要花多少谁也不知道……您觉得值吗?”

    果然,陆舟用脚都猜得到,最后肯定是卡在了这一环节上。

    只不过这两万亿……

    就算是有院士站台,这帮人也真开得了这个口啊。

    前年18年到去年19年新增的27个高铁项目,加起来也才一万亿而已。

    把这钱拿去修铁路,都不知道能把高铁铺到哪去了……

第590章 登月总顾问() 
华国对能源的需求存在紧迫性,但对航天却不存在。

    即便可控聚变工程的成功为国家每年节省的能源成本远不止两万亿,这笔钱也不可能放到航天项目上去。

    每笔钱花在哪里,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都是需要经过一套严格的程序来做决定的。

    尤其是随着火箭回收技术的解决,现在发射成本也不像是以前了。

    以目标为近地轨道卫星的发射为例,根据国际上的报价,spae…x的猎鹰火箭已经能做到1141美元/千克,对比nasa九十年代设计的德尔塔4型火箭11660美元/千克的成本来看,已经削减了将近十倍。

    而华国目前在国际上最具商业优势的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成本也从每公斤一万美元降至了五千美元左右。

    如果执行一次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将质量大概在五十吨左右的航天器先投送到近地轨道的话,忽略掉飞船不是卫星、不能分十几次往天上送这种现实因素,这一部分的发射成本理论上也是可以控制在2亿5千万美元以内的。

    因此,只是为了登上去的话,根本没有建造质量投射器的必要。

    但陆舟所想的并非是仅仅把人送上去插个旗子而已,而是在月球建立半永久、乃至永久性质的科学考察站,甚至是资源开采基地。

    考虑到这个长远的目标,采用一种理论上成本更低的发射方式,将质量从地表投送至大气层外的近地轨道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如果一直采用化学动力火箭,当发射次数突破千次,乃至上升到万次这个数量级,让太空探索真正从科研活动变成一项产业,且不说成本的问题,只怕光是环保这个问题就足够让人头疼的了。

    要知道,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可是带毒的。

    当然,陆舟心里也很清楚,这种万亿级的项目,仅凭一个想法是不可能说服长老院的,尤其是在航天这种不具备迫切需要的项目上。

    不过,相信等到他拿出足够的成果之后,他说的话应该就更有说服力了。

    会议分两个部分,上午进行到了十二点宣布了中场休息,中途大家吃了个会议简餐之后,等到下午一点半钟会议继续进行。

    下午这部分会议主要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主场,讨论的内容也都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在会上各大研究单位的代表们都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除了航科集团秀了一把长征九号火箭的概念图之外,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技术构想。

    比如华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高研究员,展示的等离子体发动机的模型,除了在加速技术的细节上与陆舟的想法不同之外,也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了。

    在这场会议中,陆舟的发言倒不算多,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自己关于霍尔推进器这条技术路线的构想。

    这其中一部分是他自己的观点,另一部分则是他在pppl实验室担任顾问的期间里,和af…mpd项目组的研究员闲谈时产生的一些想法。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观点已经够前卫的了,结果没想到还有人的意见比他更科幻,甚至把无工质推进的观点拿到会上给抛了出来。

    事实上,无工质推进到也不能完全算是科幻,至少nasa确实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在arixv上甚至还能查到相关的论文。

    毕竟关于未来的事情,没有人敢说什么是绝对的。就算是最杰出的学者,也不敢对“未来”做出“绝对不可能”的断言,即便那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

    但无论怎么说,无工质推进这种遥远的东西,都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话题。

    大家听过了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太往心里去。

    这种研讨会本身也没什么忌讳,基本上就是畅所欲言,大家什么话都可以说,也不会出现那种只反驳不立论的杠精。

    至于最后采用那条技术路线,自然还是看成果。

    即,到了年中会有一场招标大会,对于登月计划中最关键的大载重航天器进行招标。

    不管是火箭也好,航天飞机也好,谁能将至少30吨的荷载投送到地月转移轨道并且安全地带回来,谁就有希望中标。

    目前来看,最有希望承担这一重任的大概是长征九号。

    不过,2028年的首飞时间,哪怕不延期,距离如今也还有八年。

    如果国家登月工程打算在五年内完成载人登月,以达到牵制美欧等国的战略目的,尚且处在设计阶段的长征九号恐怕会错过这场战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其他企业能够拿出成本更低、时间更靠前的发射方案的话,也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关于要不要凑这个热闹……

    其实陆舟还没太想好。

    对于电推进引擎,他也仅仅只是在研究阶段而已,不说能不能把那具残骸中的技术给逆向出来,逆向了之后能不能用在大气环境内都还不好说。

    说不准这种高等文明的飞船,本身就是在空间站或者什么空间港上组装的呢?人家完全就不需要考虑什么突破大气环境、从地表发射入轨这些问题。

    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总之,在没有绝对的把握,或者对技术的实现有个明确的预期之前,他所说的话也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至于年终的那个招标项目,大概是不会参与的……

    会议结束之后,陆舟从会场内走了出来。

    这时他忽然发现,外面围着的人比他刚进来时多了足足一圈。

    从他们身上扛着的长枪短炮还有话筒来看,这些人身份已经无需去猜,毫无疑问都是记者。

    等到企鹅、阿里这些企业的代表们前脚刚踏出会场,那些记者们顿时像嗅到了腥味的鲨鱼一样,一窝蜂地围了上去。

    看着这些记者们的动作,陆舟的眉毛忍不住跳了跳,然而还没来得及庆幸被围住的不是自己,很快便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他也在这里,顿时脚步飞快的围了上来。

    即便有王鹏挡在前面,一只只话筒还是见缝插针地钻了过来。

    “陆教授您好,我们是网亿新闻科技频道的记者,听说华国重启载人登月计划是您提议的吗?”

    “陆教授您好,我们是来自企鹅新闻科技频道的记者,网上传闻华国很快将实现太空旅行,请问您有什么看法?”

    “……有人传闻您将担任载人航天计划总设计师,请问这是真的吗?”

    被接踵而来的问题问的头皮发麻,眼瞅着突围是不太可能,陆舟立刻逮了个离他最近的记者,猝不及防地怼了回去:“假的。”

    记者:“呃……那,那请问”

    掌控了主动权,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措辞严谨地说道:“重启载人航天计划不完全是因为我的建议,而是国家确实有了这方面的战略需要。至于载人登月总设计师,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但就我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部门只是邀请我担任了顾问一职而已。”

    然而这时候,不知何时走他旁边的徐书记,猝不及防地笑着补充了一句:“是总顾问。”

    总顾问!

    这短短的三个字,将现场的气氛彻底引爆了………

    感谢书友“幽明之羽”的盟主打赏~

    感觉自己欠的债好像越来越多了,这个月不能再咸鱼了……qaq

第591章 太空竞赛的序幕() 
航空航天大学附近的餐馆,坐在餐桌前等菜,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字,陆舟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

    【震惊!可控聚变工程总设计师陆教授挂帅载人登月?!】

    【陆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他的三个字,意外泄露惊天秘密!】

    【陆总设计师一句话道破天机,登月计划的最终目的竟然是为了它?!】

    陆舟:“???”

    不是说了不是总设计师了吗?

    这些记者们难道都不听人讲话的吗?

    注意到了陆舟脸上僵硬的表情,徐远明心里憋着笑,干咳了一声说:“咱们的新闻工作者都比较乐观,乐观点好。”

    正能量的谣,能算是谣吗?

    放下了手机,看着刚端上桌的黄豆卤蹄膀,陆舟叹了口气道:“您还真是给我弄了个大麻烦。”

    “咱先别聊了,快吃菜吧,这肘子冷了就要不好吃了。”装作没有听见,徐远明一边掰开了筷子,一边笑着说道,“这家店就这道菜做的不错,我以前上学那会儿常来这吃。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味道倒是一点没变。”

    陆舟:“……”

    这话题转移的也太生硬了吧。

    不过看在这顿饭他请了的份上,他决定还是不在意这些细节了……

    吃完了晚饭过后,陆舟与徐远明到了个别,然后便坐上了等在门口的汽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