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他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虽然俄国在东南亚地区并不存在核心利益,但这依然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

    现在是老挝和缅甸,那么接下来呢?

    是继续向南,将能源走廊扩张到越南、泰国,甚至是更遥远的马来,以至于将整个马六甲都纳入它的势力范围之内,为海权崛起铺路。

    还是沿着丝绸之路西进,连通中亚五国,继续扮演它的陆上强国……

    或许,只有上帝,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

    上京。

    。

    原本只是出来散个步,陆舟也没想到,走在半路上会有人突然叫住自己。

    看着那个喊了声自己的名字、追着自己的脚步走过来的中年男人,陆舟向他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你是?”

    看着陆舟,那个男人笑着伸出了右手,自来熟的说道,“自我介绍下,我是ctv台长,罗启迪。”

    电视台台长?

    什么时候电视台台长这么闲了?

    而且还是c站的台长……

    虽然心中感到意外,但陆舟还是笑着伸出了右手和他握了握。

    “你好啊,罗台长。”

    这些天来拜访过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央视台长也是个不小的官儿了,但看的太多也就见怪不怪了。

    “哈哈,你好你好。都说陆教授年轻有为,”握着陆舟的手晃了晃,罗启迪红光满面地笑了笑,紧接着又向他介绍起了自己身后的那位,“这位是我们台‘科学之光’栏目的主持人何莹同志。”

    何莹礼貌地颔首微笑道“陆教授您好。”

    “何女士你好,”微笑着向她点头示意,陆舟转而看向了罗台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罗台长专程过来拜访我,是打算亲自采访我吗?”

    “哈哈,我倒是想采访您啊。可惜我离开第一线工作已经太久了,这个机会还是让给年轻同志吧,”罗台长笑了笑,转而看起了王莹,“小何同志啊,你来给陆教授解释一下情况吧。”

    “好的台长。”

    看向了陆舟,何莹礼貌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马上就是新年了,全国人民都在关切您的身体状况。如果您时间上方便的话,我们这边想邀请你参加一个科普的节目。”

    陆舟“关于可控核聚变?”

    何莹点头道“可能与核聚变有关,但主要还是关于您。”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

    “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不过你们这个节目,最好去有关部门那边报备一下。毕竟很多东西比较敏感,我也不太方便在公开场合讲。”

    何莹笑着点头道。“这个您放心,节目内容不会涉及到敏感问题,保密工作的事情我们已经考虑到了。”

    陆舟点了点头“那行吧,采访大概是什么时候?”

    见陆舟答应了下来,何莹心中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明天中午两点,我们的节目打算在新年前一天播出。”

    这次邀请陆舟教授做客节目,她们组里可以说是策划了相当长的时间。包括从其他部门拿到许可,包括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征集问题,并且对问题的内容进行筛选,很多工作甚至在去年年底地时候就开始准备了。

    不只是组里的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她自己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准备。

    毕竟能够采访到陆舟本人,对于她本人的职业履历来说,也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着这位主持人同志满脸希冀的表情,陆舟笑着点了点头“嗯,那行吧,到时候我会过去的。”

    再怎么说,台长都亲自来了,拒绝了似乎有点不太好。

    虽然陆舟觉得罗台长来这里拜访自己的动机,多半和节目本身并没有没什么关系,很大概率只是和其它在这两天里拜访自己的人一样,只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和自己混个脸熟而已……

    虽然陆舟自己也不清楚,在自己这混个脸熟,对他们的仕途究竟是否存在意义。

    看着陆舟与央视那边的人约定了采访的时间,目送着罗台长与何主持人离去,从头到尾一直没说话的颜妍,有些担心地看了陆舟一眼。

    “您的身体没问题吗?”

    陆舟笑了笑说“我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出去走走总比闲在这里发霉要好吧。到时候外出的申请,就麻烦你帮我写一下了。”

    虽然出于安全上的考虑,颜妍并不是很赞同他的做法,但犹豫了下之后,最终她还是叹了口气道。

    “那行吧……到时候,我陪你去好了。”

    陆舟轻咳了声“……其实你要是不想去的话也不用勉强,我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

    一对柳眉竖起,颜妍当即说道“这怎么能行!你要是再出了意外,我……”

    不知怎么的,这话说到了一半,她忽然就说不出来了。

    面对着陆舟询问的视线,颜妍咬了咬牙,最终深呼吸了一口气。

    “……没什么,当我啥都没说。”

    总不能可能告诉他,就因为上次那件事,上次她老爹差点把她赶出家门吧?

    说出来实在是太丢脸了!

    陆舟“……?”

    所以说,穿山甲到底说了什么?

    。

第568章 C站的采访() 
    上京。

    长安街。

    开了一上午的会议,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的华石油老总汪永平,看着手中的会议笔记,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的复杂。

    从月初开始,高层对于能源发展战略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而在先前的会议上,更是对国内几个能源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做出了详细的部署。

    就会议上决定的内容而言……

    至少对华石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是海外投资规模上限被削了大概一千三百亿美元,再其次是已经签订的合约维持不变,三年内停止海外油气田的扩张等等。

    而且不只是如此,还有“两年五万个充电桩”,“一年内高速路沿途加油站每个站点至少安装四个以上充电桩”等等一系列的硬指标。

    从种种迹象来看,国家似乎是铁了心打算将燃料这一属性,从民用石油产品中摘除了。

    其实,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高层做出的这种决策,毕竟华国每年在能源进口这一项上消耗的外汇储备,实在是太惊人了。

    然而理解归理解,要说心中一点肉痛的感觉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海外投资这块,可是油水最肥的地方。

    这么一刀下来,多少还是让他感到了些肉痛。

    不过他们还不是最惨的。

    至少相比起那一票子被干趴下的煤炭企业来说,他们还算幸运的了。

    别的不说,单是那一句轻描淡写地去产能,就不知道得让多少人捋掉一地的头发。

    尤其是下岗员工的安置、几个产煤大省的地方财政……

    这些问题汪永平只是替他们想想,都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除此之外,不只是他们这些能源开采公司,两大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也分配到了各自的任务。

    尤其对于聚变堆发电总装机量和工业电价与居民电价的调整方案,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不过相比起付出的那些代价,电力公司相对来说在这次会议上还是捞到了不少好处的。

    尤其是通往老挝、缅甸的跨区域输电项目。

    这工程要是完成了,能不能赚钱倒是其次,这可是红果果的政绩啊……

    向邻国输出能源,就意味着国家在该地区将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汪永平承认,自己眼红了。

    这简直是人坐在家里,功劳自动往头上掉。

    但没办法,谁要人家运气好呢?

    ……

    随着可控聚变技术的突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政。治局势,都将在这新一轮的生产力变革中,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而这其中,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发愁。

    然而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变革中,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就如同历史的潮流不可逆一样,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它的向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恐怕整个2020年都不会平静。

    不过,相比起在舞台上忙碌着的“演员”来说,为这个新时代拉开序幕的陆舟本人,倒是显得轻松许多。

    甚至还有时间,去旁边的电视台串个门。

    新年的前一天,科学之光节目演播室现场,观众席上人山人海。

    在一片掌声中走进了演播室,走上舞台的陆舟笑着向他们挥了挥手,随后坐在了事先为他准备好的沙发上。

    坐在沙发上的时候,陆舟简单地打量了台下的观众一眼。

    这些观众们的面孔都比较年轻,大部分看上去应该是本地大学的学生,也有的来自附近高中甚至是初中小学。

    在看到他的时候,大家脸上的表情都很激动,台下的掌声也相当的热烈。

    唯一不清楚的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电视台请来的群演……

    emmmm……

    就当不是好了。

    坐在陆舟的对面,主持人何莹看着陆舟,微笑着说道。

    “陆教授,您感觉身体好点了吗?”

    陆舟笑着点头:“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要不我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观众席那边传来了善意的笑声。

    和事先安排好的一样,悬吊在演播室上方的摄像机,给观众的表情来了几个特写。

    宣传部门那边希望他通过这个节目,向公众以及国际社会传递自己健康状况好转的信号。

    虽然不清楚这么做是否存在异议,但陆舟还是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毕竟自己的身体确实好的差不多了。

    让这么多人为自己的健康操碎了心,多少还是让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经过了一番活跃气氛的寒暄之后,何莹笑盈盈的向陆舟说道:“在节目开始之前呢,我想先替我们的观众朋友们问您几个问题。”

    食指在膝盖上交叉,靠在沙发上的陆舟笑了笑说:“问吧,只要是我能回答的,我肯定知无不言。”

    “这个陆教授您放心,对您来说肯定很容易。”说着,何莹翻了下手中的卡片,笑着说道,“第一个问题是来自一位苏省的网友。”

    “在提问中,他对可控聚变带来的热污染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表示了担忧,请问陆教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居然还有人知道热污染?

    眉毛饶有兴趣地抬了抬,陆舟的表情浮现了一丝意外。

    看来这一届的观众水平还不错啊。

    至少没问些“聚变堆爆炸威力会不会比裂变堆更大?”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了。

    靠在了沙发上,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笑了笑开口说道:“全球变暖是一个系统性的话题,咱们暂且先不去讨论这位朋友所说的这种可能性,单从科学思维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何莹:“科学思维?”

    陆舟:“没错,初中物理大概会提到,我们在研究一个运动物体时,首先要做的是选取一个合适的参考系,然后再研究该物体对参考系的相对运动。”

    “比如一个奔跑的运动员,我们讨论他的速度时,不会单独研究他步子的大小或者频率,也不会对他挥动手臂的速度进行讨论,而是将他作为一个整体,以跑道或者别的东西作为参考系,来探讨他相对于跑道的位移以及时间,进行同时讨论。”

    “对于一个庞大的系统,比如地球。我们在研究它的时候,不能只孤立地研究系统中某一个样本,而是应该从与之对等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去整体的讨论。”

    “将可控聚变单独拿出来,和地球环境放在对等的位置上,本身便是一种有悖于科学思维的做法。”

    “因为无论是火电还是核电,都只是发电途径。而决定社会生产生活总热值的并非发电途径,而是需求。”

    何莹:“需求?”

    陆舟点了点头:“没错。”

    一定程度上,可控聚变会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但没有核聚变生产力就不发展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要发展的需求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最终还是会发展到那一步,只是走得相对慢一些,在路上付出的代价更沉重了一些罢了。

    看着台下观众们脸上似懂非懂的表情,陆舟便猜到他们多半是没有听懂,于是便换了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回答道。

    “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可控聚变技术是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传统火电技术的能量转换效率取其中位数大概是3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生产1单位的电能,需要通过燃烧煤炭释放2。85的总热量,并且释放与之相应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含硫气体有等等。”

    “但可控聚变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根据STAR…2示范堆上的磁流体发电机组,目前理论能量转换效率已经可以达到50%,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谨根据50%这个数据来计算,生产1单位的电能,我们只需要释放2单位的总热量,同时不存在温室气体的排放。”

    “华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这个世界总消费水平的一半。如果我们在碳排放问题上做出了改变,整个世界都会因我们改变。”

    至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那就不仅仅得考虑人类行为了,还得考虑其他周期性更长的因素。

    比如,太阳活动的周期规律。

    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太阳活动有较大概率会进入蒙德极小期,到达地球的热量要比极大期要小0。3%。

    而这个0。3%是什么概念?

    参考竺可桢老先生的《华国气象史》,历史上四次小冰河期正好是殷周交替、汉末三国、唐末五代、明末清初这四个朝代更迭的特殊时期。以明末为例,根据史料记载,明武宗正德七年冬,洞庭湖结冰一尺,长江封冻匝月不解,便可见其威力。

    相对于太阳活动而言,人类活动所释放的那些热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至少目前,还差得太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