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均摊到全国各大高校,其实也没多少了。

    而且这条件,恐怕不只是国内的高校,就算是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的,看到了之后都很难不心动吧……

    经过了焦急的等待,在成功收到了面试的邀请之后,侯进力信心满满地坐上了高铁,从庐阳来到了金陵。

    然而当他顺着手机地图上的路线,打车来到金陵高等研究院时,看着眼前的一幕却是愣住了。

    此前在预定酒店的时候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现在看来,他的预感是对的。

    望着研究院楼下那人山人海的场面,他的心中还是第一次对自己的专业如此绝望……

    

第476章 人才安置() 
侯进力只是一个缩影。

    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站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楼下,与他经历类似的人还有很多。

    数万份简历经过筛选,最终收到面试邀请的不过千份而已。

    而最终能够通过面试的,也只有五分之一。

    无论如何,机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那就得看个人的本事了。

    当然,除了正式研究员之外,还有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等职位等着他们。

    虽然这些职位的待遇可能比不上正式研究员那么吸引力,但如果能留在这里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留下来的。

    至于为什么,原因无他。

    因为这里是诺奖大佬的实验室,哪怕是同样干着科研劳力的活,这里的机会也远比国内任何一家研究所都要多的多……

    ……

    招聘的把关由杨旭负责。

    对于他的能力,陆舟还是相当放心的,于是这件事情也就没有再过多过问,只是对材料学之外,那些物理、数学方向的简历进行了简单地审核。

    与材料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不同的是,从事这两个方向研究的研究员,陆舟要求在简历中附上申请的研究课题。

    如果面试通过,相应的研究课题申请将被视作开题报告,在入职的同时也同时开题。

    什么时候结题,什么时候从实习期转正。

    因此,相对于简历而言,陆舟更看重后者。

    从开题报告中能够反映出来很多简历上反映不出来的东西,比如申请科研基金的经验等等……

    另外,比起计算材料研究所200人的扩招,还未成立的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陆舟分别只招了二十人左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研究院也是一样。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规模扩张的太快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儿。

    虽然关于如何将普林斯顿的模式复制到国内,在陆舟的心里已经有一个大致的雏形,但具体的方法还在探索中。

    他希望在这种一边尝试一边前进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来建成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所。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值得一试。

    经过三天的面试与筛选,最终确定了正式研究员的名单。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两百名正式研究员之外,还有超过五百名PHD愿意以研究助理的身份留下来。

    扩张之后的计算材料研究所,已经从那个只有二十多名正式研究员的小型私人研究机构,摇身一变成了国内规模数一数二的材料学研究机构。

    当然,这里只论人数和设备,不讨论论文或者研究成果的数量。

    不过人才和设备都到位了,又有诺奖大佬带队,后两者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暂且不去说那些遥远的事情,现在人招来了,人才的安置就成了另一个问题,

    对于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建设,金陵市的市委领导相当重视。

    虽然没有直接给钱,但几乎是以白送的价格,给高等研究院在均价三万以上的大学城、高新技术园区附近批了一块地,用于建设员工小区。

    不过远水难解近渴,新开发的小区才刚刚完成工程招标,最快也得等到明年这时候才能交付。

    然而高等研究院这边,从1月份开始,通过面试的PHD们就要过来报道了。

    “暂时先租房吧,”在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道,“直到员工小区完成之前,正式研究员每人每月发放两千块的租房补助,解决住宿的问题应该不大。”

    大学城附近房屋租金均价大概三千左右,两千块的住房补贴还是相当有诚意的。至于助理研究员等非正式研究员岗位,一个月发个一千左右也差不多。

    不过这么算下来,高等研究院每个月光是在住房补贴这一块的开支,都得超过一百万了。

    杨旭摇了摇头说道:“全都租房的话人员太过分散,不便于管理,而且大学城这边房源紧张,要是租的远了,交通方面也是个问题。”

    陆舟:“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杨旭不好意思笑了笑:“办法……倒是也有,就是得看你这边了。”

    陆舟:“我这边?”

    杨旭的视线挪向了一边:“金大新盖的教职工宿舍好像完工了……”

    陆舟:“……”

    都不用问了,一听这话的开头,他就知道这家伙在打什么主意。

    显然,这种欠人情的事情,多半又得自己亲自去说了……

    ……

    次日,金陵大学校长办公室,陆舟拜访了许校长,在闲聊的时候简单地说到了高等研究院面临的几个问题。

    就在陆舟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该如何开口的时候,许校长却是先他一步,笑着开口说了。

    “这个好说,咱们金大新校区的教职工公寓已经完工,正好现在正好还空着。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们这边可以先腾个两栋出来。”

    陆舟:“这……不太好吧?”

    “没什么不太好的,”许校长笑了笑,“你们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市里的重点工程,更何况你们也帮了我们不少忙,借两栋教职工宿舍不算什么。”

    连化院的实验楼都借了一两年,两栋教职工宿舍确实不算什么。

    更何况金陵高等研究院对金大来说也不算是外人,双方在科研项目上一直以来都有合作。

    而且不止是这些,真正让许校长毫不犹豫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那个10亿美元的科研工程。

    1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换算成RMB那就是近70亿了。

    别说是金陵大学了,就是科研经费总量排全国第一的水木大学,一年经费也才50。79亿而已。(2016年数据)

    这10亿美元的大项目里随便分出点课题来,都足够喂饱不知道多少个实验室了。

    再加上物理又是金大的强势专业,能吃到的课题恐怕不少。

    相比之下,区区两栋教职工宿舍而已,而且只是暂时借出去,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怕借着不还了,都算不了什么。

    见许校长答应的这么干脆,陆舟也就没有再做推辞了。

    停顿了片刻之后,许校长笑着继续说道。

    “对了,正好你过来了,我也想拜托你一件事。”

    陆舟:“什么事?”

    许校长笑了笑说:“再过一个星期,又是咱们金陵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了。”

    年度人物这东西基本上985院校都有,入选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学霸,算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了。而每年的颁奖,也是学校里的头等大事之一。

    原则上这个奖项一个人只能评一次,不过陆舟记得自己好像拿过两次,一次是本科阶段,另一次是读硕士的时候。

    听到许校长提起这事儿,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轻咳了声说道:“我都毕业这么多年了,不会还要给我颁奖吧?”

    许校长笑着说:“你连菲尔茨奖和诺贝尔奖都拿了,还惦记着我们这个小奖啊!不是请你领奖,我就是想问下你有没有时间,如果不忙的话,到时候帮咱们金大的年轻学子们颁发一下证书和奖状什么的。”

    原来是颁奖啊……

    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打他电话的人太多了的缘故,现在别人一和他提奖牌的事儿,他就以为是要给自己颁奖,都快成一种条件反射了。

    “不是惦记,就是习惯了,”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那行吧,到时候通知我一下就行了。”

    许校长笑着点头:“嗯,那就麻烦你了!”

    

第477章 对我来说还太早了() 
人才安置的问题解决了,等元旦过后入职的研究员陆续到位,研究的计划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至于如何协调新研究员的工作,让他们迅速融入到自己的新角色以及岗位中,同时安排各研究小组的工作和项目,以及分配部分重要仪器设备的机时,这就得考验杨旭的管理能力了。

    走在校长办公室外的走廊上,陆舟掏出手机给王鹏打了个电话,让他把车开到行政楼外的路旁。

    然而就在放下电话的时候,陆舟的表情忽然有些古怪。

    说起来,忙活了这么半天,连员工的宿舍问题都解决了,倒是他自己在金陵这边还没个落脚的地方,整天住酒店里。

    想到这里,陆舟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等有空了,还是抽个时间去看个房吧。

    ……

    下了楼,坐上了王鹏的汽车,陆舟刚系上安全带,忽然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看到来电人是小彤,他便随手按了接通键,将手机凑到了耳边。

    “老哥,你在哪啊?”

    陆舟“马上打算回研究所,怎么了?”

    眼睛转了转,握着手机的小彤拐弯抹角地试探问道“元旦过后的晚会你会去吗?”

    陆舟“什么晚会?”

    小彤有些忸怩地说道“就是,那个年度人物的晚会。”

    听到那个年度人物晚会,陆舟不由笑了笑,轻描淡写地和妹妹装了个逼。

    “不出意外的话,你老哥还得上去颁奖。”

    小彤惊讶道“真的?!”

    陆舟“嗯……怎么了?”

    “没什么!挂了挂了,拜拜!”

    陆舟……?

    说罢,小彤也不给陆舟提问的时间,风风火火地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陆舟放下了手中的手机。

    一头雾水的看着屏幕,他还是没搞明白,这家伙突然打个电话过来,究竟是打算干啥?

    王鹏“妹妹?”

    收起了手机,陆舟随口应道“嗯。”

    扶着方向盘的王鹏感慨了一声“真好啊。”

    陆舟笑着摇了摇头“等你真有了,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给陆舟开了这么久的车,王鹏和他差不多也混熟了。

    再加上年龄差别不多大,两个人又都不是那种刻板的人,所以说起话来也都比较随便,偶尔闲扯吹牛的时候也会聊些私人的事情。

    当然了,陆舟没有问过他的具体职务,因为根本没必要问,就像王鹏从来没打听过他研究上的事情一样。

    王鹏“那可未必。”

    陆舟“你是独生子女?”

    王鹏叹了口气“家里是体制内的,基本上都逃不掉吧。”

    陆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说起来,他老爹的那个工厂,好像也是体制内的。

    当时老爹的工作和小彤是怎么保下来的,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听说当时家里的麻烦不小。

    王鹏“等以后结婚了,我打算要个二胎,你呢?”

    陆舟轻咳了一声“……这种事情,对我来说还太早了。”

    ……

    元旦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周五,金陵大学2018年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如期在新校区的大礼堂举行。

    在通往大礼堂的途中,陆舟意外碰到了一个熟人。

    “严师兄?”

    “陆师弟?”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去的严新觉眼睛一亮,“你怎么在这里?”

    “许校长的邀请,”走上前去,陆舟笑了笑,“倒是师兄,你怎么也在这里?”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就在自己拿到毕业证之后,这位同门的师兄也从卢院士那里毕业,拿到了博士学位。

    在此之后,他拿到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fellowship(可以理解为一种金额最高的助学金),于是便前往了瑞士,开始从事同步辐射光源以及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电子注入器等相关部件的研究,从纯粹的理论物理研究工作,开始转到强子对撞机(lhc)及未来的环形对撞机(f)的研发工作中。

    再往后来,因为两人的研究领域没什么重合的地方,再加上平时比较忙,于是联系的就少了。

    现在一见面,还是在金大的校园,顿时觉得格外亲切。

    严新觉笑着说道“我也是这两天才回国,正好赶上母校开年度人物晚会,就过来蹭晚饭了。对了,听说你打算回国发展了。”

    陆舟笑着点了点头。

    “嗯,最晚也就今年了,到普林斯顿那边的工作结束,我就打算辞去那边的职务,回金大这边任教了。你呢?在那边工作和学业都还顺利吗?”

    严新觉叹了口气,将下巴埋进了围巾里“牛人太多,压力山大,待在那儿的每一天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闹钟。”

    对于师兄这声叹气,陆舟深表同情。

    毕竟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圣殿,牛人多实在是太正常了……

    将话题转移到了不那么沉重的地方,陆舟用闲聊的口吻继续问道“那边最近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吗?”

    严新觉“最近没有,那边的实验室基本都放假了,不过8月底的时候,我们成功观察到希格斯波色子衰变成一对底夸克,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尤其根据ats和s两台探测器上的观测数据,置信度首次超过了五个σ!年底的时候几乎半个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都去了瑞士……我还以为能在那儿碰到你,结果你没去。”

    “当时我正好在斯德哥尔摩,”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

    严新觉拍了下脑袋,反应了过来。

    “我差点忘了,你连诺贝尔奖都拿了……呃,我以后要不要换一个称呼。”

    自己的师弟这么牛逼,他都不好意思叫师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