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上浪费时间。”
陆舟眉毛微微皱了下:“即便我愿意承担经费?”
盯着陆舟,布罗格教授不为所动地说道:“没错。”
眼见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察觉到这一点的拉泽尔松教授轻咳了声,连忙上来打圆场,并且将陆舟拉到了一边。
看着拉泽尔松教授,陆舟皱眉问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也许……”拉泽尔松教授犹豫了下,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他是盯上了科研账户上的四百万美元……”
虽然不想这么揣测自己的上司,但很明显就是如此。
“四百万?”陆舟微微愣了下,不过关注点却和拉泽尔松教授有些不太一样,“怎么还剩四百万没用完?”
听到这句话,拉泽尔松教授差点没被一口气给呛到。
还剩四百万?
怎么听你的语气还有点不满?
“一千万那是我随口报的价,事实上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我们的关系不错,那些淘汰下来的旧设备除了我们之外他们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买家。算上原来账户上的钱,我们总共只花了七百多万美元……”
说到这里,拉泽尔松教授的眼神有些躲闪,“问题不是在这里,而是在我们科研账户上的剩余资金。你知道的,虽然我们的日子看起来过的很舒服,但可控核聚变这种投资未来的技术短期内很难看到商业化的前景,国会的预算委员会一直在找我们的麻烦……”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陆舟头疼道。
拉泽尔松教授一本正经道:“当然有关系,如果砍掉了我们的项目,这笔经费就能挪到更有潜力的项目上去了。”
陆舟微微愣了下,心中忍不住卧槽了一声。
“还能这样?”
“谁想到你打钱的速度那么快,”拉泽尔松教授躲闪着看向了一边,轻咳了声,“如果当时我们签个协议,规定清楚这笔捐赠资金的用途,情况可能会对我们更加有利一些……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没有意义,我们只要成功就好。”
这笔经费在“he…3”项目组的科研账户上自然没人能动,但只要将项目组本身砍掉就行了。这么做虽然不道义,但也算是程序正义的一部分。
不过也正如拉泽尔松教授所说的那样,现在讨论这个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他们的项目一直出不了成果,就算没有那四百万美元研究经费的结余,布罗格教授也会想办法砍掉这个项目。
毕竟,pppl实验室有很多更有潜力的项目正在进行,不可能在一个没有潜力的项目身上浪费科研资源,哪怕不用承担这个项目的经费。
身为这里的负责人,他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所以,对于“he…3”项目组而言,他们需要一次胜利来证明自己!
……
随着陆舟的到场,在经过了简短的会议之后,拉泽尔松教授宣布了实验正式开始。
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生怕惊扰了那真空室内的等离子体,以及即将发射的氦3粒子。
当一切准备就绪,拉泽尔松教授没有说话,只是向陆舟投去了视线。
陆舟同样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竖起了拇指。
明白了他的意思,拉泽尔松教授深呼吸了一口气,伸手按下了那个按钮。
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
剩下的……
也只剩下祈祷了。
通过闸门的液氦逐渐浸泡了导线,处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导体,也渐渐逼近了超导的临界温度。
磁轨温度达到超导临界温度的瞬间,通过超导线圈的电流开始急剧上升,为轨道内盘旋着的氦3原子酝酿发射的初速。
在号信号灯亮起的瞬间,氦3原子的速度都被提升至极限,与此同时,“原子枪”也完成了它的装填。
一切就如子弹上膛,干脆利落。
拉泽尔松教授向陆舟投去了视线。
在无声的交流中,陆舟点了点头。
这一次,是由他来。
深呼吸一口气,陆舟走到了电脑前,按下了这第二个按钮,也是最后一个按钮。
就如同扣下了扳机,运动在轨道外侧的氦3原子,骤然脱离了加速轨道,移动到了与加速轨道相切的发射轨道上。
没有任何声音。
也看不见任何现象。
然而就在原子枪发射氦3的瞬间,那颗被加速到极限的氦3原子,就如一枚出膛的子弹,携带着庞大的能量,撞向了灼热的等离子体。
探测器上收集到的电磁波信号,泛起了一层层抖动的涟漪。
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之间,却如一个世纪那般漫长。
在这一瞬间,无论是陆舟,还是拉泽尔松教授和实验室里的其他研究员,亦或者pppl实验室主任布罗格教授,呼吸无一例外地顿住了半秒。
也正是在同一瞬间,击穿等离子体的氦3原子核,悄无声息地撞在了靶材料上……
那微弱的波动,迅速被靶材料背后的探针敏锐捕捉,将撞击数据反馈在了实验室电脑屏幕中。
时间,仿佛在这一秒凝固了。
而下一秒,实验室里便爆发了沸腾的欢呼声。
拉泽尔松教授将他的帽子狠狠地丢到了天上,用与他年龄不符的激动,挥舞着拳头欢呼。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第385章 数学已经够难伺候了()
成功了!
那欢腾的呼声是如此的美妙。
就在这一个瞬间,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汗水,全都被那闪烁的信号灯赋予了真实的意义。那些来自pppl实验室内部,关于他们在做无用功的质疑,也都将在顷刻之间化作泡影。
看着那闪烁的信号灯,陆舟捏紧的双拳缓缓松开,又因为胸中澎湃汹涌的激动而缓缓捏紧。
实验并没有因为欢呼声而结束。
有了第一次成功,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一颗颗被加速到极限的氦3粒子携带着庞大的动能,击穿了等离子体,以微弱幅度的偏移,轰击在作为靶材料的钨钛合金上。
一连串的数据被收集,并且叠加,以固定的格式被导入数据库中进行保存,等待着理论工作者将其整理。
看着电脑屏幕中的图像,拉泽尔松教授拍了拍陆舟的胳膊。
另一边,站在一片欢腾的人群中央,布罗格主任愣愣地看着屏幕上铺开的数据,久久没有说话。
“先前我和你说什么来着,”走到了布罗格主任的旁边,拉泽尔松教授拍了下他的肩膀,咧嘴笑道,“我说过,这条思路一定是可行的!现在你总算相信了吧。”
回过了神来,布罗格主任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板着脸纠正道,“……只是阶段性成果,现在说这话还太早了点。”
“是是是,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拉泽尔松教授哈哈笑了笑,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等我站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上,你可别羡慕我。”
“这句话等你接到诺贝尔奖的电话再说吧。”
赶走了得瑟着的拉泽尔松教授,布罗格主任沉默了好一会儿,向陆舟的方向走去。
走到了这位年轻的学者旁边,他呼吸了一口气,用歉意的声音说道。
“对于我刚才说的那些话……我必须向你道歉。”
虽然一开始听到布罗格教授那句话的时候,陆舟确实有点生气,然而当氦3粒子成功命中靶材料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坏心情都被成功的喜悦给冲淡了。
“这没什么好道歉的,你只是做了你该做的事情,”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积累的数据,陆舟用轻松的口吻继续说道,“就像我们,同样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感谢你能理解……我也衷心地祝愿你们,能取得更加惊人的成果。”
感激地看了陆舟一眼,布罗格主任转身离开了实验室,没有再提解散课题组的事情。
如果“he…3原子探针技术”问世,全球各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对高温等离子体的认知,将视线从“诊断”到“观测”的飞跃。
两者在精度上,完全属于不同的量级。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准诺奖级别”的发现!
如果真将这样的项目砍掉了,哪怕没有人来谴责他,他也一定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后悔一辈子……
……
当天傍晚,吃过晚饭的陆舟来到了卡内基湖旁边,如往常一样沿着湖边的小路慢跑。
心情舒畅的他跑着跑着,便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到了最后,放开速度全力奔跑的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仿佛只有那迎面吹来的寒风,才能让他的情绪平静下来。
然而,系统的药剂虽然改善了他的代谢功能,却并没有将他便成运动健将。
绕着湖边一侧的小路冲刺了不到五分钟,陆舟便气喘吁吁地停在了路边的长椅旁,抓着扶手慢慢坐下。
汗水从前胸后背渗出,黏在了贴身的衣服上,被冷冽的寒风渐渐吹冷。
那冰凉的感觉,冻的陆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然而依旧没法浇灭他心头的热血。
这时候,同样沿着湖边慢跑的莫丽娜,注意到了坐在长椅上喘个不停的陆舟,不由逐渐放缓了脚步,停在了长椅的旁边。
“……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莫丽娜用揶揄的口吻看着他问了句。
“没有,我现在感觉好得不得了。”双手撑着膝盖,喘着粗气的陆舟咧嘴笑了笑,表示自己现在非常好。
只是,好的有点过头了而已。
用看神经病一样的视线看了他一眼,莫丽娜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在长椅的另一头坐下,
从运动腰带上摸出了一瓶矿泉水,她优雅地拧开瓶盖凑近唇边抿了口,接着侧脸看了气喘吁吁的陆舟一眼,用闲聊的口吻说道。
“马上就是圣诞节了,你打算怎么过?”
“就在普林斯顿过吧,我的学生提议开个派对,然后……”想了半天,陆舟也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安排,“然后就回家休息。”
一脸无语地看着陆舟,莫丽娜叹了口气,“这样的圣诞,听起来还真是可怜……你就没打算找个女朋友一起过节吗?”
这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不过无所谓,陆舟都快习惯了。
“数学已经够难伺候了,女朋友这种生物,等哪天我闲下来再考虑吧。”用感慨的语气说到了这里,陆舟忽然意识到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由斜了莫丽娜一眼,“我倒是差点忘了,你自己不也是单身么?有啥资格说我。”
“我不一样,我是独身主义者,感情对我来说是累赘。”轻轻甩了甩被汗水打湿发梢的金发,那淡蓝色的眸子里印着漠不关心的神采,“而且,可能就如你说的那样,数学已经够难伺候了。”
陆舟一听这话,顿时乐了。
“可我也没见你把数学伺候的多好啊。”
从最初认识到现在,他已经从本科生变成了教授,而她依然跟着自己的导师扑死在黎曼猜想的哈代临界线上,以至于连篇博士论文都没写出来。
当然,陆舟不是在幸灾乐祸,相反出于善意已经劝过她不少次,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目标入手。
结果很明显,她从来没听过。
莫丽娜愣了下,回过神来之后,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
她本是打算反驳的,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反驳的底气,最后只能把银牙咬得咯咯作响,憋了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话。
“你等着……今年八月io大会的报告会,我会让你收回这句话!”
撂下了这句狠话,她便站起身来,愤然跑掉了。
“我静候你的佳音。”
冲着那渐渐消失在湖边小路上的背影喊了声,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还说我呢,现在看看到底是谁受了刺激?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受点刺激就能做出成果来的话,受点刺激也好。
抹了一把额前的汗水,恢复体力的陆舟从长椅上重新站起,心情舒畅地沿着湖边的小路继续跑了下去……
。
第386章 学习好的乐趣你体会不到()
实验完成之后,便是整理实验报告。
赶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在几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博士的协助下,陆舟将实验报告整理了出来,以“he…3”项目组的名义,发送到了螺旋石7…x实验室。
受理这份实验报告的是螺旋石7…x实验室负责人克雷伯教授。
在看完了实验报告之后,他立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依旧对“he…3”项目组能否成功利用那些数据电磁波数据分析等离子体湍流现象表示怀疑,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他们认可“he…3探针技术”本身。
毕竟这种直接观测手段,比起间接观测手段不但具备更高的灵敏度,而且得到的宏观、微观参量将更加精确。
身为可控核聚变工程领域的专家,他一眼便看出了这项技术的高明之处,向“he…3”项目组发出了邀请合作的邮件。
在接到回复邮件的第一时间,拉泽尔松教授便购买了前往柏林的机票,连圣诞节也顾不上过了,开始准备他的德国之行。
在pppl的实验室里,已经收拾好东西的拉泽尔松教授,看向正对着电脑分析着实验数据的陆舟,忍不住说道。
“你真的不打算和我一起去吗?我们的设备将在螺旋石7…x上进行测试,那可是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样机!”
停下手上的工作,陆舟摇了摇头。
“元旦过后,我还有一场会议要参加。”
拉泽尔松教授“会议?学术会议吗?如果不是有特别重要的报告,我真心建议你推掉。”
这个……
肯定是不能推掉的吧。
陆舟轻咳了一声“不是学术会议,但推掉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已经忙碌了一整年,也需要一个假期来放松自己。这次和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就拜托你了。”
拉泽尔松教授惋惜道“这太遗憾了。”
“没什么遗憾的,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