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班上的学生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上浮现了激动的表情。

    陆神!

    虽然当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陆神已经飞升普林斯顿,但他留下的传说,却被仰视着他崛起的学长学姐们口口相传。

    从周氏猜测到哥德巴赫猜想,再从柯尔数论奖到克拉福德奖,身为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教授的他,不到23岁的年龄便已经取得了无数人一辈子也无法取得的成就。

    没想到这计算材料学研究所的所长,竟然是这位大佬。

    难道这位大佬已经不再满足于数学上的成就,开始进军化学领域了吗?

    相比起那些陷入震惊的应化一班小伙伴们,韩梦琪在听到了这个名字之后,则是完全愣在了那里,半天没有一点动静。

    该交代的东西都交代完了,导员扔下一句“有兴趣的同学把名字报给班长”,然后便不再说话,将时间留给了学生们自己去讨论。

    教室里再次叽叽喳喳的热闹了起来,应化一班的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

    “我认识的学长说,说这种机会多参加比较好,以后写在简历上,也算是一份科研履历。而且这个研究所,好像还是国家重点工程的研究单位之一。”

    一哥们儿忍不住道“那竞争会很激烈吧?”

    “重在参与,”一个男生拍了拍旁边那位哥们儿的肩膀,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机会肯定是学长学姐们的,但报个名又不用交钱。”

    “不用交钱是不用交钱,但好像报了之后,还要多修两门数学课啊。”

    “学着呗?反正又不算学分,也不考试,最后去不去还不是随你。”

    低着头,韩梦琪思考了很久。

    她思考的问题,大概和同学们不同。

    虽然她一直有在很努力地追赶着师傅的脚步,但即便自己已经拼尽全力,却并没能改变什么。无论是柯尔数论奖还是克拉福德奖,每一项荣耀都是令凡人望尘莫及的存在。

    她依然坐在这里,哪怕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但也仅此而已。

    其实,在高考失利之后,她曾有试着向普林斯顿大学投过简历,但并没有得到留学招生官的回复。这件事情,即便是她姐姐,她也没有告诉过。

    她多少也是有些清楚的,想要在数学上追上师傅的脚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在数学之外的地方,说不准还有着一丝丝可能性……

    想到这里,韩梦琪的小手不由轻轻捏紧,瞳孔中的迷茫也逐渐散去了。

    见自己的好朋友低着头不说话,李芳有些担心地看着她问道。

    “梦琪?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眼中浮现了一丝坚定,韩梦琪忽然抬起头。

    “我打算报名!”

    ……

    碳纳米材料研究所,某间办公室里。

    看着手上的这份毕业申请书,李教授叹了口气。

    “在我的所有学生里,你的能力是我最看好的,不继续读博可惜了。说实话,我不舍得放人。”

    钱忠明摇了摇头,坚持了自己的观点“能做研究的地方并不只有大学,而且,我对计算材料学这门新兴学科很感兴趣,希望教授能够成全。”

    虽然嘴上说不舍得放人,但李教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在文件上签了字。

    “记得写一份自我鉴定,还有准备你的毕业答辩,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的。”

    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待遇还不错,除了实习合同之外也提供全职合同。按照公开的薪酬标准,硕士生底薪八千元附带奖金等福利,横向对比的话,比大部分同行还是要高一些的。

    虽然李荣恩原本的打算是,等他毕业了,给他安排中山新材的研发岗位的,但现在看来,大概是没这个缘分了。

    看着自己的学生,李教授顿了顿,郑重地说道“去吧,陆教授是个很有水平的人,我相信,你跟着他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收起了那份盖了章的文件,钱忠明诚恳地说道。

    “谢谢。”

    李教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旁边一直沉默着的刘波,忽然也做出了决定,开口说道。

    “教授,我也想申请毕业。”

    看着自己另外一个学生,李教授笑了笑。

    “申请拿过来吧,我给你签字。”

    刘波很是受伤道“教授,您都不带挽留一下的吗?”

    李教授开玩笑道“不毕业了?那行啊,我再留你一年。”

    刘波顿时慌了“这不能啊,教授,我都拿到offer了。”

    李教授哈哈笑了笑,摆了摆手。

    “行了,别在这儿和我闲扯了。”

    “两个人,一块儿滚吧。”

    。

第301章 购置仪器() 
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需要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人才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虽然通过高薪挖人能解决短期的需求,但没有造血能力的研究所是没有未来的。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陆舟需要一批有能力的研究员,帮他做实验。同时也需要用买来的仪器和研究员,帮他孵化出更多的人才。

    虽然不能保证这些来他这里实习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定会选择在他的研究所里工作,但只要能留下来三分之一,就不算亏了。

    对于这方面的得失,陆舟到不是特别的计较。

    和一般企业家的目的不同,他做这些事情并不完全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由。即便产生了那么一点,也仅仅是反应的副产物。

    他最纯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自己的研究,揭示系统隐藏的秘密,看见更遥远的未来。

    而这,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

    于是在和黎院长的谈话中,陆舟提出了要人的要求,表示自己的研究所除了打算招收一批博士生参与研究之外,还打算招一批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到项目中。

    黎院长将陆舟的提议反应到学校之后,许院士当即便拍板同意了。

    老先生本身便属于思想先进的“改革派”,不管金大颇具争议的“三三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至少体现出学校高层对改革进行尝试的决心还是相当大的。

    根据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与金陵大学之间的合作协议,每年会从化院招收0名本科生,10名硕士生,1…名博士进入计算材料研究所进行实习,从事一些基础性、辅助性的研究任务。

    如果方法证明可行的话,这个数字会进一步扩大。

    这些实习岗位非但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业,反而还能让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得到强化。

    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生,能接触到研究的机会本身就相当有限。

    也正是因此,学校的文件刚刚发下来,化院的学子们便踊跃的参与了进来。

    尤其是对于打算往研究领域发展的大三大四学生,报名率相当高,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通过专业课绩点排序进行筛选。

    至于大一大二学生,陆舟也分出了一部分名额。

    虽然学弟学妹们在专业知识上还有待加强,但都是潜力股,有很大的可塑空间。

    哪怕看不懂文献,做不了实验,只是混在实验室里帮着打扫下卫生,听听大佬们吹吹牛逼,也能多认两个药品,开阔下眼界。

    “咱化院的尖子生们,可都在这名单上了,”拿着一份名单,找到了陆舟,黎院士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咱们可得先说好啊,人才培养归人才培养,可别把咱们化院的宝贝疙瘩全拐去研究数学去了。”

    陆舟笑着说道,“这个您放心,我保证借来多少人,还回去的时候还是多少人。”

    计算材料学顾名思义,肯定得研究数学,但肯定还是以化学为主。前沿领域的研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本来就不是那么的明确,以后打算往研究方向发展的话,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把这句话记住了,”黎院长笑着说道,将名册郑重地交到陆舟的手上,“那就拜托您了!”

    到位的不只是名单,还有一栋闲置的实验楼。

    这栋新实验楼原本是打算作为材料力学实验室,用来放置新购置的动态力学分析仪、电子拉力试验机、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等这些新购置设备的。

    结果楼盖好了,仪器暂时还没有到位,便被陆舟借了过去。

    借到了实验场地之后,陆舟紧接着便拜托教务的人,让他们替自己收拾出来一间办公室,作为自己临时的办公地点。

    这些天来,他基本都是待在金大。办公在学校的实验室,吃饭在学校的食堂,至于住,则是在金大附近的酒店。

    虽然他有在大学城这边租了房子,但里面乱的根本没法住人,收拾起来也太麻烦,满屋子还都是小艾的机箱味儿。

    甚至于每次他打电话请电脑店那边的人帮忙做硬件维护,电脑店那边的人都向他吐槽,那屋子多久没有住人了。

    为了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事情,陆舟甚至特地给自己的学生兼助教薇拉发了邮件,让她帮自己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务写份申请,将假期延长了半个月。

    虽然教授的薪水他已经不是很在意了,但教授的工作可以为他带来研究上的灵感,同时也能让他时常去反思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否真的像它看起来那样显而易见。

    就这一点而言,他和费米老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做学问和培养学生并不冲突。

    与此同时,看着自己的学生成长成了顶尖学者,本身也是一件相当有成就感的事情。

    好在他的数论课得到的二月底才开始,秋季入学的面试可以视频进行,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

    人招到了,下一步就是给这些人安排工作了。

    实习生们可以暂且不管,等项目正式开始之后再坐安排。不过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招收的正式研究员,还是得尽快安排的。

    在实验楼的办公室里,陆舟久违地见到了钱师兄和刘师兄两人。

    一见面,他第一句话便问道。

    “李教授没有骂我吧。”

    刘表情无奈地道:“没有,只是友好地让我俩滚。”

    听到这话,陆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从李教授那儿挖人也是迫不得已,硅谷那边的实验室才刚刚整备完毕,分不出人手空降过来。而华国这边,在他认识的人里面,能拜托的也只有两位师兄了。

    尤其是钱忠明,虽然只是硕士,但他在材料学领域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博士的水准。尤其是在研究方面的经验,多次参与研发项目的他,即便是一些博士也无法与之相比。

    而事实上,李教授对他的器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师兄还是别叫了吧,我也是来拜师学艺的,以后怕是还得叫你一声师傅了。”可能是因为没穿白大褂的原因,钱忠明罕见地开了句玩笑。

    “师傅不敢当,我也从你那学了不少东西,咱们算是互相学习吧。”陆舟笑着说道。

    钱忠明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我教你的那点东西只是一些皮毛,你跟着任何老师做项目都能学到。但计算材料学上的学问,我只能向你请教,还望以后不啬赐教。”

    见钱师兄如此认真,陆舟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他将话题转到了正事儿上。

    “这次我们的项目属于国家新能源发展计划中的重点科研项目,说得具体点,就是解决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相信你应该已经听说过了。”

    钱师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了解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怎么样,有想法了吗?”

    “有一点儿,但还很模糊。”陆舟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过现在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仪器。”

    钱忠明和刘波两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仪器是一切实验的关键,没有设备什么实验都做不了。哪怕是通过数学方法推算材料的模型,最终也是要通过实验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停顿了片刻,陆舟继续说道。

    “我已经联系优美科那边,找他们的合作厂商,订购了一批仪器。虽然我让星空科技那边雇了几个专家去欧洲那边验收,但还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去那边签字才行。所以,只能麻烦你上岗的第一天,就往欧洲出差跑一趟了。”

    “没事。”钱忠明淡淡笑了笑说,“以前李教授买仪器也是我着去的,这种贵重的东西确实不能马虎,不单是钱的问题,还关系到测得的数据是否可靠。”

    陆舟点头道:“嗯,那就拜托你了。”

    见自己的师兄已经有了安排,而自己还没任务,刘波有些坐不住了,举手问道。

    “那我呢?”

    “你的话,我希望你陪钱师兄一起去,”看着一脸期待的刘师兄,陆舟笑了笑说道,“他一个人去,我也不太放心。”

第302章 我想听听他的意见() 
购置仪器的定金是直接从星空科技的海外账户打到欧洲仪器厂商的账户上,钱忠明去那边签了字之后,剩下的尾款便会打到对方的账上。

    与此同时,采购的那些设备也会通过专门的运输公司,送到金陵这边。

    这批采购清单上的仪器,总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换算成rb得三个多亿。

    考虑到这批仪器的重要性,钱忠明也没有拖沓,上岗的当天便订购了次日的机票,和刘波两人一起飞往了欧洲。

    而陆舟这边也没闲着,就在钱师兄前往欧洲的第三天,金陵大学便开了一场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的规格不小,不只是金大的教授,像是燕大、水木、折大、震旦等c9联盟的高校,以及金陵理工大等一批211理工强校的材料学、有机合成领域的教授,还有比亚迪等电池企业的工程师,也都参与到了会议中。

    与rs会议那种学术会议不同,这场研讨会属于半学术性质,并不交流研究成果,而是讨论研发方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