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彤在旁边吐槽了一句:“爸,你才五十岁就老眼昏花了,人家分明拿的是克拉福德奖。”
“咋说你爹的?这小东西……”老陆虽然嘴上训斥着,脸上却是乐得合不拢嘴。
看到了这新闻,他饭也不吃了,起身便去找手机,给儿子打了过去。
第一遍没打通,响了忙音。
第二遍打过去,这电话才算是打通了。
“喂,你这小子在外面混的可以啊,咋都不吭一声?”
听着手机里熟悉的声音,刚刚走下飞机的陆舟,哈哈笑着说道。
“这不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嘛。”
在电话里说多没意思,估计还得跟老爹讲半天数学没有诺贝尔奖,克拉福德奖和诺贝尔奖的区别。反正tv也会替自己科普,干脆就等新闻替自己科普得了,那样反而更有惊喜的感觉。
“我刚下飞机,手机刚才关着……有人在打我电话,先不说了,反正过两天我就回家了。”
老陆乐了,笑着说:“你小子到挺忙,谁打你电话?”
陆舟:“估计是学校吧,先挂咯。”
陆舟确实没有猜错,这电话还真就是金大那边打来的。
不过接不接其实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当他接通这个电话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正在打电话的秦院长,以及几个学生在机场入口处拉开的横幅。
【恭喜我校本科、硕士毕业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教授陆舟,攻克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并荣获克拉福德数学奖。】
这次的横幅有点长,陆舟想装没看见都难。
而且不只是金大的校长许老院士和数院的秦院长在这里,陆舟甚至还看到了金陵市的一把手柳书记,以及一些穿着西装对他笑脸相迎,但他却素未谋面的人。
不过其实不认识也无所谓,如果是一名国内知名学者,或许会需要花点心思和这些领导们打交道。
但陆舟现在的身份是克拉福德奖得主,是被宣传机器力推的青年学者,哪怕和菲尔兹奖的距离,所谓的距离也不过是等一个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间而已。
对于这种国际知名学者来说,很多对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的规则,对他来说其实已经不再实用。
一见面,许院士便热情地握住了陆舟的手,郑重地晃了晃。
“陆舟教授,你为我们金陵大学,为我们国家,为我们的数学事业带来如此大的一份荣耀,我代表金大的全体师生,对你说一声感谢!”
陆舟谦虚地笑了笑,说道:“校长您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身为一名学者我该做的事情。”
许院士是标准的科研出身,虽然研究的不是数学而是信息安全,但同样身为一名学者的他,知道陆舟并不喜欢在繁文缛节上浪费时间,所以也没有在机场废话太长时间。
简单地嘘寒问暖了两句,他便向陆舟介绍起了柳书记等诸位领导。
除了市里的领导之外,还有两位来自省里的领导,可见国家对他的重视。
不只是如此,省里的领导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这事不只是省里,连中央也是高度重视。
至于有多重视,省里来的那位领导只说是大好事儿,具体是什么却微笑不提。
在机场没有耽误太长时间,陆舟很快坐上了学校派来接自己的专车。
许院士和秦院长,自然是和陆舟坐一辆车上。
一番寒暄之后,许院士打住了话头,秦院长清了清嗓子,用不好意思的语气开口。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学校和院里的研究讨论,想授予你荣誉教授的头衔,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教授不一样,前者仅仅是一个荣誉头衔,而后两者则是有固定契约和教职的工作合同。
以金陵大学的名气和历史底蕴,荣誉教授的头衔绝对不会辱没了陆舟的身份,不过以金大数学系在国内都是小透明的地位,绝对是沾了一点陆舟的光。
不过陆舟也不在意,且不说金大帮了自己不少忙,能让母校对他的名字引以为豪,本身便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陆舟笑着说道:“当然没问题,不过手续方面不会耽误太久吧?我过两天就得回江陵了。”
马上小彤就要高考了,如果花的时间太久的话,他更愿意等到去美国那边之前再办。
他这次和普林斯顿那边请了一个多月的假,有的是时间。
秦院长哈哈笑着说道:“用不了多久,相关的手续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在你的报告会之后,把荣誉教授的证书和学位证一起授予你!”
听到这里,陆舟笑着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第255章 各自的前途()
男生寝室,20号。
自从陆舟走后,四人寝室便成了三个人的寝室。不过即便少了一位优秀的小伙伴,三人的大学生活也没感觉到太多孤单,甚至丰富多彩了许多。
如果说柯尔奖只是飞升的第一步,那么拿到克拉福德奖的陆舟,在数院学子们的眼中便已经位列仙班。至于破碎虚空,脚踏星河,似乎也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静静地看着陆舟从学弟变成学长,又从学长变成博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们,每每回忆起那个被神化的名字,便不由对自己凡人的命运一阵唏嘘感慨。
也正是因此,每逢学期末的考试月,便会偶尔有人来这里祭拜……哦不,是膜拜陆神。
这些人来了也不干别的,往往便是往陆舟的椅子上一坐,然后絮絮叨叨一些听不清也听不懂的句子。等过个几分钟,大概是觉得吸够了陆神的欧气,“香火客”们便拎起背包,心满意足的去自习了。
到后来这种风气甚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院,连隔壁的软件院偶尔都会有人过来,因为所有人都记得,陆神最早发的那篇关于傅立叶反演变换的论文之后,还霸气地在普刊上水了九篇计算机论文。
虽然陆神当初为什么要发那九篇计算机论文至今是个未解之谜,但总归是临幸过计算机这位小情人。
就这样,这么一来二去,陆舟的桌子椅子虽然这么久都没人用过了,却也没落上多少灰尘。
大多,都被那些“香火客”们的袖子给蹭干净了。
由于来的人实在太多,飞哥和黄光明有次寝室夜话的时候甚至开玩笑,干脆转行当神父,开宗立派,收个香火钱得了。
当然了,也仅仅是开个玩笑,真要这么搞就别想毕业了。
就在这时,寝室的门忽然又被推开了。
还没等一双双视线看过去,那熟悉的声音便从门口传来。
“20,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气氛莫名其妙就冷场了。
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看得陆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呃……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他本来以为自己学着小贱那诙谐的口吻说出这句话,20的兄弟们会倍感亲切,却没想到并没有。。。
刘瑞:“陆舟……”
黄光明:“肘子。”
飞哥深呼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你……回来了。”
“请不要这么煽情,搞的我都不好意思进来了。”陆舟干咳了一声说道。
学校在附近的五星级酒店,给他安排了下榻的住所,虽然他个人是反对铺张浪费的,但学校都已经帮他把房间订好了,他也就不好推辞。
不过,在回酒店之前,他想和自己的兄弟们聚一聚。
毕竟,也有段时间没见面了。
……
门口的小鱼庄。
把烤鱼端上桌的老板,意外地多看了陆舟两眼。
也许是因为觉得和新闻上看到的那个人有点像,也许是奇怪这家伙怎么又回来了。
不过这老板也没多说什么,就像陆舟几个不知道他的名字一样,他也不知道陆舟几个学生的名字,只是因为这三年常来比较眼熟罢了。
饭菜啤酒都摆上了桌子。
许久未见面,即便没有啤酒撬开话匣子,大家也有很多话想聊。
通过和飞哥几个口中,陆舟得知了他离开之后学校发生的事情,而他也应飞哥几个的要求,简单地讲了讲普林斯顿那边的生活。
毕竟是数学界的圣地,听的时候,三人都是一脸向往。
尤其是刘瑞,他大概也有出国深造的打算,不过不是在硕士阶段,而是博士。
一杯啤酒下肚,刘瑞表情惆怅,感慨道。
“等毕业了,我打算继续深造。”
陆舟:“应用数学?”
“算是,但也不完全是,”刘瑞摇着头,停顿了片刻,说道,“我打算去燕大读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实验室,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曾经也想过往这方面发展,不过半路出家研究起了数论,总之,加油吧!”
陆舟和刘瑞碰了个杯,送上了他的祝福。
这段时间以来,刘瑞的成长也很明显。
或许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也或许是他自己顿悟做出的改变。总之现在的他,给人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一个伪学霸了,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有理想有抱负的学霸了。
聊起了人生理想,自然少不了小贱,每到寝室2点,数他最喜欢起这个头。
“我也打算继续深造,不过数学我是搞不下去了,我打算换个专业。”
陆舟:“换个专业?”
“嗯,”黄光明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一笑,“计算我还挺擅长的,但再难点的理论我就不行了。我到时候打算研究生考个会计什么的,我家里人也是这么建议,据说这专业比较吃香。”
坐在旁边的史尚叹了口气,笑着说道:“你们都去深造了,看来就我直接毕业了。”
“不读了?”陆舟意外问道。
按理来说,他们寝室四个,飞哥的家庭条件应该是最好的。
“不读了,”史尚摇了摇头,飒然一笑,“书读够了,也该去社会上闯一闯了。而且,身为一个男人,我也得给静雅一个幸福的未来。”
雅静便是飞哥的女友,陆舟见过几次,是个好姑娘。
看得出来,这段感情让他成熟了不少。
陆舟:“你们打算结婚了?”
“是的,”史尚点了点头,用轻松却不轻浮的语气说道,“三年之后结婚。至于这三年,我会凭自己的努力,挣出一套婚房。”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不靠父母帮忙,三年挣出一套房子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只是首付,哪怕毕业自985。
但既然飞哥有说出这句话的勇气,陆舟觉得,光是这份勇气与责任,便是值得佩服的。
举起了酒杯,陆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祝你的事业一帆风顺,到时候别忘了给我发张请帖。”
两人碰杯,史尚笑着说道。
“一定!”
……
和寝室里的三个哥们儿喝得很晚,打车回到酒店之后,陆舟倒头便睡,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中午,被秦院长的电话催醒。
这时候他才想起来,下午还有一场报告会要做。
从容不迫的洗了个澡,去酒店一楼的大堂内吃完了自助,当陆舟回到房间换上正装,过来接他的车子正好到了。
很久以前系统抽奖送的药剂就强化了他的代谢能力,宿醉的影响并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
当他穿着正装走出酒店门口的时候,一身上下神清气爽,根本看不出来他昨天喝到了八九点钟。
坐着学校的专车,来到了金陵大学的老校区,陆舟理了理胸前的领带,抬头挺胸地走进了那座历史底蕴浓郁的大礼堂。
报告会的内容,自然是哥德巴赫猜想。
和在瑞典的时候一样,这里同样是千人规模的大礼堂,讲座开始的时候礼堂内座无虚席。而已经经历过一次的陆舟,这一次显得很平静,也很熟练。
到场的人不止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与纯粹数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甚至还有专程从燕大、水木、震旦、开大、华科院那边赶来的人。
尤其是水木那边,华罗庚学派的老人们几乎都来了。
当讲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不少人热泪盈眶。
从“群构法”中,他们能看到大筛法的影子,也能看到前辈们的心血在新的理论中重获新生。
大筛法从来都没有走到尽头,就像过去的人们一度认为埃拉托斯特尼于古希腊时期创造的筛法已经无可更改一样。
旧的理论从来不会完全过时,只是需要为适应新的问题,而做出些许改变……
第256章 终于到手的专利()
“……基于泽尔贝格教授于95年发表的那篇论文,我通过拓扑学原理对大筛法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改良。而后在证明波利尼亚克猜想时,为了解决将素数间距从2推广到无穷大的难点,我又在其中引入了群论的方法。”
“关键性的一步在论文第二页的前三行可以体现,至于前面关于群论的一些铺垫性工作,我会放到后面一并讲解。”
一双双视线汇聚一点。
感受着那求真的视线,陆舟面向着台下,将ppt翻过一页,从容不迫地继续讲道。
“我们记s1(q,α)=∑(α3q),1(q,α)=∑(α3q2),带入到td(,q)=∑s1(q,αd3)·|1(q,αd3)|·…aqqψ2(q),可以得到级数δd()=∑td(,q)绝对收敛。”
“这一步很关键,来源于赫尔夫戈特先生于13年发表的那篇关于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不过我们的目标与圆法不同,我们不是为了对圆周上的函数进行数论中的傅里叶分析,寻找不确定的上下界,而是为了对素数的分布进行近似估计。”
“从这一步开始,便是‘群构法’的关键……”
事实上,陆舟并不是第一个尝试将圆法和大筛法进行融合的人,就像他不是第一个将群论、拓扑学概念引入到数论问题中的人一样。
类似的尝试,赫尔夫戈特就曾做过,而且就体现在了他于13年发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