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奴才,你想死吗?”
“陛下,您先坐下,别气坏了身子。”
“砰!”
隆庆帝又踹了一脚冯宝,这才气喘吁吁地坐下,有些惭愧地不敢看罗信。
“陛下!”
“罗师!”
“陛下,臣知道您对理政有些……而且对朝廷的文臣有些……”
虽然罗信每次说到关键,都停了下来,给隆庆帝留了面子,但是隆庆帝再傻也知道后面罗信的意思,不由脸色一红,这不就是在说他懒政和对文臣厌恶吗?
“但是,您太过偏袒纵容太监,丝毫不重视大臣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您得到了消息,都是从身边的太监口中得到,偏听偏信之下,难免会造成对身边的太监更加的纵容,如此使他们无限滋长了骄狂的情绪,他们会傲视百官,欺压百姓,甚至会违背祖训,公然插手六部。而因为陛下的偏袒和纵容,六部堂堂九卿都抵挡不过一个小小的太监。
长此以往,百官很可能不会再坚持自己的本心,而选择归顺太监。便如同当初的王振,汪直,刘瑾那个时代。”
*
*
居阅读网址:
第1574章 隆庆的安全感()
罗信望向了冯宝道:“冯公公,你真的想要走向王振,汪直和刘瑾那条路吗?”
冯宝汗透衣衫,他可不想死,不想像王振,汪直和刘瑾那样死。而且自己此时想一想,如果真的任凭自己这样下去,自己真的会作死。
罗信又望向了隆庆帝道:“陛下还记得土木堡之变吧?”
隆庆帝便是脸上色变,土木堡之变距离他太近了,一直是大明的耻辱。这一刻,隆庆帝是真的害怕了。脸上的神色变幻良久,终于有些沮丧地开口道:
“罗师,你是在说朕偏听偏信了吗?”
罗信点点头道:“陛下最近是主动关闭了和外庭的联系,内心抗拒听到外庭的声音。”
“可是……”隆庆帝的脸上突然现出了一层潮红道:“你也看到了,他们是如何欺负朕的。都说皇帝是乾纲独断,但是轮到朕,完全不是。朝堂上,他们一个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甚至对朕谩骂,完全不把朕放在眼里。
朕是不懂理政,但是也不能够朕一开口,也不管朕说的对,还是不对,就引经据典地对朕指责。
这还有做臣子的样子吗?”
隆庆帝越说越气,站了起来,看来他也憋了很久,一直没有一个人聆听他,如今逮到了罗信,又是一个自己信任的人,便将心里的话都倒了出来。’
“那朕不说话,不上朝,这总行了吧?
但是,看看那些所谓的臣子是怎么做的?
他们有指责朕贪图享乐,荒淫无度,长此以往,必定大权旁落。
大明从就没有像朕这么窝囊的皇帝,朕是皇帝啊,想给妃子买点儿首饰,这能够花多少钱?但是那些所谓的臣子呢?
一毛不拔,户部一分钱不给。而且还指责朕浪费。甚至上本弹劾朕。
他们以为朕不知道他们的德行吗?
一个个贪污受贿,手伸得老长,却要朕做一个清心寡欲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他们枉读了圣贤书吗?”
“若不是罗师解决了市舶司和互市,让內帑有了些钱,朕到现在还没有钱给妃子们购置一点儿首饰。
如今朕的內帑有了些钱,想要去京郊散散心。他们却以安全为由,不让朕出宫一步。
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
把朕当猪养吗?
更过分的是,这些人竟然把朕宫闱的私事也拿出来,堂而皇之地议论,这是他们能够随意议论的吗?
放着国家大事不去管,却偏偏要管皇家宫闱私事,这是品德低下到什么程度?”
罗信默然,实际上他心中也知道,那些言官确实过分了。在嘉靖帝的强力打压下,他们憋闷的太久了,如今一股脑地都发泄在隆庆帝的身上。特别是当初徐阶为了打击高拱,将高拱赶出内阁,放纵言官。而高拱为了反击徐阶,同样放纵言官,双方弹劾彼此已经没有了下限。最可怕的是,这人一旦没有了下限,就会在没有下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徐阶已经被赶出了内阁,而罗信和高拱还没有真正的撕破脸,双方还都在克制。那些言官就找不到发泄的口子,便将枪头对准了性格宽厚而懦弱的隆庆帝。
说到底,一个巴掌拍不响,隆庆帝纵容太监,也是被言官逼的。
罗信默默地听着隆庆帝发牢骚,他知道要让隆庆帝将这牢骚发出来,否则憋着会让隆庆帝走上另一个极端。等隆庆帝发泄完,气喘吁吁地坐在那里,罗信才轻声道:
“确实有一些言官已经失去了士林品德,立身不正,哗众取宠。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责罚。但是,陛下您也不能够一叶障目。朝廷上的官员也不都是如此。而且言官的存在是太祖广地所设立,上课规谏皇帝,纠察百官,下可巡视地方吏治军政,所以说,从国家大事到民间小事,都在言官的监察范围之内。
他们甚至能够风闻奏事,而不受追究。太祖如此,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江山永固。
所以,历代皇帝对于言官所奏,都会抱着一颗宽容的心。
对言官的上书,陛下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但是却不可以不看,不听。
陛下对言官的认知有些片面,它只是陛下拓展视听的一个窗口,让陛下不至于呆在皇宫内,成为一个睁眼瞎。而是否认同却在陛下。”
隆庆帝若有所思,罗信也不急,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茶,等着隆庆帝自己搜索。
良久,隆庆帝舒展开眉毛,声音有些嘶哑道:
“朕确实是错了。”
“言官们错的更多。”罗信认真地说道:“现在的言官本质上已经要比太祖时候差得太多,有不少沽名钓誉,狗苟钻营之辈,这些人为了出名,为了讨好,已经没有了下限,玷污了言官的庄严,也是到了净化的时候了。”
隆庆帝闻言,顿生知己之感,但是随后又想起今天发生的事情,便望向罗信道:
“今天这件事怎么办?”
罗信没有丝毫犹豫道:“打了也就打了,皇上的威严重要。就将他以藐视君上的罪名降职外放吧。”
“好!”
隆庆帝心中大喜,从内心中觉得,还是罗信向着自己,是自己的依仗。便立刻开口道:
“那监军之事呢?《会典》里确实有中官监军的。”
罗信心中明白,别说是隆庆帝,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将军权放弃,这会让一个皇帝没有安全感。不让太监监军,这根本就行不通。后世军中还有政委呢。
而文官那叫外臣,是皇帝要提防的对象。皇帝信任的还是太监,因为太监是皇帝的家奴。
家奴,那就是家里人,自己人。
“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制约。”罗信望着隆庆帝,诚恳地说道:“陛下派太监监军,其目的就是监督武将,使其不会乱来。”
“是!”隆庆帝点头。只有将武将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会有安全感。
“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宦官在军中做大,也同样会乱来?”
隆庆帝神色一凛道:“就比如王振?”
*
*
阅读网址:
第1575章 冯宝心慌()
“不错!”罗信欣慰点头道:“当初就因为宦官在军中做大,武将全没有发言权,才发生了土木堡惨事。”
“那要如何做?”
罗信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首先要限定他们手中的权利,他们不可以经手军资,不可以插手军政,说白了,他们就如同督察院的御使一样,只有发现问题,上报给陛下,没有擅自处理的权利。”
“这简单。”隆庆帝笃定地点头道。
罗信摇头道:“这还不够。宦官监督武将,但是却没有人监督宦官。而宦官有着直达天听的权利,长而久之,必定会染指军资,插手军政。所以宦官也需要监督。”
“如何监督?”
“在军中设立御使监军。
御使监军和宦官监军一样,都只有监督的职责,都可以直达天听,却不能够插手军政,染指军资。而且他们还要互相监督。发现对方的问题,可以直接上皇上上书弹劾。”
隆庆帝不由点头,这种双重监督,确实能够解决专权的问题,只是一想到双方弹劾,需要自己圣裁,眉头就不由皱了起来,他可不是一个圣裁的主儿,一想到需要自己圣裁,他的脑袋就大。
但是,如今经过了罗信的提醒,他也不敢完全相信身边的太监,但是更不相信文官。想了想,自己最相信的还是罗信,便弱弱地说道:
“罗师,到时候还需要你来帮朕。”
罗信不由心中叹息了一声,轻声道:“皇上英明神武,哪里需要臣帮忙,到时候臣只是帮着陛下分析就是。”
隆庆帝不由心中大喜,立刻开心道:“那就草诏吧。”
草诏完毕,隆庆帝又道:“罗师,今日在中秋节,晚上带着家眷来陪朕一起过节吧。”
“好!”
罗信也没有推辞,答应了之后,便离开了皇宫。
冯宝代隆庆帝送罗信出了大殿,罗信顿住了脚步,望着冯宝,冯宝的脸上急忙挤出谄媚的笑容。罗信轻声道:
“冯公公,还记得黄锦吧?”
“记得!”冯伴伴心中一凛,难道罗信是想要将黄锦召回来?
“先帝在位四十几年,黄锦荣耀四十几年,而先帝驾崩之后,又能够安然在南京养老。你或许认为这里有我的原因,但是我今天告诉你,更多的是黄锦自己的原因,你回去好好想想黄锦这几十年的为人处世。”
冯宝望着罗信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这一想,心中也不由对黄锦深为佩服。不由心中暗道:
“有机会去南京,当面请教。”
回到了皇宫,见到了面沉似水的皇帝,便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可怜巴巴地喊道:
“万岁爷……”
隆庆帝阴沉着脸看着冯宝,脑海中想起以往的一幕幕,最终叹息了一声道:
“贪墨的银两你负责追究回来。”
“是,万岁爷!”冯宝的心中就是一喜。
隆庆帝淡淡地说道:“冯宝,你这次已经用光了我们从小到大的情分,这次饶了你,但是却没有下次了。如果再有下次,朕也不会杀了你,你就去给先帝守灵吧。”
冯宝的脸霎时间变得极为苍白,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隆庆帝摆摆手道:
“朕累了,你下去吧。去午门那边,将乱摊子收拾了。”
“是!”
冯宝走在前往午门的路上,两条腿还在哆嗦着。他从小就跟着隆庆帝,对于隆庆帝十分了解。方才隆庆帝说话的语气,让冯宝知道,隆庆帝的认真的。如果再有下次……
不!
不用有下次,自己这次已经恶了陛下,陛下在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已经十分恶劣了,只要有人向陛下歪歪嘴,恐怕就算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也会被陛下打发去守灵。
皇宫内缺少歪嘴的人吗?
怎么会缺少?
不知道有多少太监盯着自己的位子,想要替代自己。
不行。
必须想办法。
可是……想什么办法?
冯宝开始思索,双腿也不哆嗦了。心中想起方才罗信对他说过的话,不由暗道,如果黄锦还在京城就好了,自己可以去请教。
这黄锦还真是了不得啊!
一想起黄锦的生平,冯宝也不由感叹。先帝在位四十几年,黄锦不仅是内宫的地位无人替代,便是在外庭中的那些文官心中印象也不错,对黄锦很是尊敬。
记住!
这是尊敬,不是内心厌恶般的恐惧。而且据说黄锦在离开京城的时候,也是拉着十几辆马车,着实贪了不少,却能够去南京安享晚年。
他是怎么做到的?
冯宝溜溜达达地来到了午门,将万宏打发走,让他回去等着圣旨,目光一动,便见到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从远处走了过来。原来午门这边出事,刘守有派了锦衣卫过来,见到这么久还没有结束,便亲自过来看看。
冯宝心中就是一动,当初锦衣卫和东厂联手保隆庆帝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即便是不知道,刘守有能够在隆庆帝继位之后,依旧掌管锦衣卫,就能够看出来隆庆帝对他的宠信。
刘守有和黄锦,一个继续掌管锦衣卫,一个去南京安享晚年。
若说这里面没有什么机关,谁信?
想到这里,冯宝脸上便挤出了笑容,向着刘守有走了过去。
“刘大人来了啊。”
“过来看看。”刘守有笑着说道:“结束了?”
“嗨!”冯宝摇头苦笑一声道:“被万岁爷给骂了。”
“哦!”刘守有哦了一声,便向着冯宝拱手道:“那本官告辞了。”
刘守有很明显不想参与内宫的事情,冯宝便急了,上前拽住刘守有的衣袖道:
“刘大人,咱家请您吃饭。”
刘守有心中一跳,他不想得罪冯宝,但是也不想和冯宝走得太近,思索了瞬间,便道:
“冯公公,我们两个出去吃饭,被人看到了不好,你有什么事儿,就在这儿说吧。”
冯宝想了想,觉得也是,便轻声道:“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便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冯宝道:“方才罗大人见了皇上……”
*
*
第1576章 沙朗到了()
冯宝便将方才的事情捡了一些说给了刘守有听,说到最后,心中不由对罗信生出了怨恨道:
“姓罗的和其它文人一样,都瞧不起我们。”
刘守有想了想,最终还是觉得和冯宝保持一个比较友好的关系,毕竟隆庆帝不是嘉靖帝,而自己也不是陆柄。但是冯宝对于隆庆帝来说,就相当于黄锦。如果这次自己不和冯宝说点儿干货的话,恐怕冯宝会记恨自己。于是便道:
“冯公公,既然你今天问到兄弟我了,那我就和你说些实话。不过,忠言逆耳,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