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信皱了皱眉头,良久叹息了一声道:“那就先把他放在景王府吧,我自有人监视他。但是请何先生平时多和他来往,看看能够套出多少消息。”
何心隐沉吟了一下,却是摇了摇头。罗信神色就是一愣。
“怎么了?”
“我准备离开景王府了!”
“这个时候离开?会让景王警觉的,如此我们做的一切岂不是前功尽弃?”
何心隐抬头望着罗信道:“我当初答应你进入景王府,只是为了破坏徐阶的这次计划,而我已经完美地完成了这次任务,对吧。”
“对,但是……”
何心隐摆摆手道:“我完成了我的承诺,不亏欠你什么。而且我进入景王府的事情,因为时间短,没有人知道。我也是名闻天下的侠儒,不想毁了名声。最重要的是,我又赌输了,我要去劝说心学支持你……或者是说和你合作。”
罗信思索了片刻道:“那你以什么方式离开?就突然消失?”
“当然不会这样,那样的话,会让景王警觉,我并不想让我们所做的一切化为流水。我会和景王说,我要去游历天下,劝说心学支持景王。如此,拖了一两年,景王都不会怀疑我。如果在一两年内,你还不能够确定裕王的优势,那是你的无能,与我无关。”
“好吧!”罗信点点头道:“希望我能够和心学合作。”
罗信回到了府中,便见到父母和老婆孩子都在大堂内。见到罗信回来,陆如黛便兴高采烈地拉着罗信一边往卧室走,一边说道:
“相公,进去试试衣服。”
罗信脑袋里面还在想着何心隐的事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便道:
“什么衣服?”
这个时候,罗信已经被陆如黛拉进了卧室,陆如黛向着床上一指道:
“是相公的官服。”
罗信顺着陆如黛的手指望过去,便见到意见崭新的绯红三品官服上,胸前不着孔雀,双肩补着斗牛,正是他三品礼部侍郎的官服。
罗信的眉毛一扬,终于可以穿绯红袍了啊!这个时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自从自己当上了礼部侍郎之后,陆如黛就在悄悄地亲手为他做这件官袍,今日便是父亲也回来了,要看看他穿官袍的样子。
三品官啊!
这已经是部级高官了!
罗信在陆如黛亲手服侍下,将那身绯红的三品官袍穿上,长短肥瘦分毫不差,摸着身上的官袍,罗信向着陆如黛道:
“还是黛儿了解为夫的身体,竟然做得分毫不差。”
“流氓!”
陆如黛用小拳头轻轻地锤了一下罗信的胸口,然后又将官袍整理了一番,轻轻地推着罗信道:
“出去给爹娘看看。”
“好!”罗信背着手道:“还不去给本官开门。”
“小女子尊令!”
陆如黛笑颜如花地向着罗信施了一礼,然后将卧室的房门打开。罗信迈着八字步,四平八稳地走了出去,站在父母的跟前,昂着头道:
“我威风不?”
“这个臭小子!”罗平笑骂道,不过眼中却尽是兴奋之色。而罗母却是满眼的自豪道:
“我儿子就是威风。”
“嗯?”
罗信感觉到外面有动静,回头一看,便见到好几个脑袋趴在窗户外面,伸着脖子向屋里张望着。
罗母脸上的骄傲之色更盛,推了一下罗信道:“出去给他们看看,也让罗府的人为你骄傲。”
罗信点点头,他知道一个家族的凝聚力有多么的重要,自己升官,就是对家族凝聚力的提升。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谦虚的。便推开了房门,走了出去。
一推开门,外面便是一静,罗府所有的下人,此时都汇聚在这里,一双双眼睛放光地望着罗信,鲁大庆激动地搓着双手,望着罗信道:
“侯爷您……真帅,那个……就像侯爷说的……对了,是帅呆了,酷毙了!”
罗信抬手在鲁大庆的脑袋上拍了一下道:“就你会说。”
“嘿嘿……”鲁大庆兴奋地笑着。
“恭喜老爷升官!”万大全跪倒向罗信贺道。
“呼啦……”所有的人都跪倒在地道:“恭喜老爷升官!”
*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宴席()
牛大壮跪在后面,整个人都激动得发抖。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三品官,二等候的亲卫,自己也有爹娘,但是自从自己落草为寇之后,便一直不敢回家,如今也不知道自己的爹娘是否还活着。
只是他不敢提出来回家看看,因为他害怕罗信不信任他,以为他会逃走,但是他坚信,自己只要保持自己的忠心,总有一天,侯爷会允许他将自己的父母接过来。让父母也过上好日子。
罗信大手一挥道:“今日我们府中自己大摆宴席,举府欢庆。每个人都有赏赐!黛儿,你拿个章程。”
“是!”
这一天,罗府充满了欢笑声。便是最下等的下人,陆如黛也赏赐了一贯钱。
夜晚。
罗信搂着陆如黛躺在床上,黛儿见到罗信久不言语,便道:
“相公,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后天就是裕王儿子的百天,陛下已经下旨,会亲自去参加百日宴席。不知道这是不是陛下已经属意裕王为储君。”
“不管什么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是啊!”
裕王百日宴的日子转瞬即到,既然是陛下亲自参加的宴会,便是正式宴会,参加的官员都要身穿官袍。罗信船上三品绯红新官袍,来到了门前的天井内,一乘八台大轿便摆在了那里。罗信之前,只能够乘坐四台大轿,如今成为三品,仪仗便提升了,而且随行的护卫也从两个增加到了四个。
罗信坐进了大轿内,鲁大庆宏声喝道:“起轿。”
八个人抬着大轿便走出了大门,向着裕王府行去。
罗信闭着眼睛坐在大轿中,裕王的百日宴,也是一个交际宴会,罗信这些日子一直低调,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场合了。如今自己被刺杀的案子并没有结束,徐阶已经上书,说此案过于难查,陛下已经同意了放缓速度,看来这次的风波就要这样过去了。徐阶的计划完全失败了。所谓的一箭三雕,没有射中一雕。
没有得到陛下的宠信!
没有得到景王的信赖!
没有实现对高拱和罗信的打压!
反而是让陛下对他生出了厌恶之心,让景王对他生出了憎恨之心,让罗信升官为三品,让他自己在内阁的声誉再一步下降。
可谓一败涂地!
但是,这个时候,却更加不能够掉以轻心,张居正已经被调回来了,这就预示着徐阶从未放弃过。
罗信突然皱了一下眉头,他感觉今天的速度特别慢,便将轿帘掀开一道缝隙向外望去。当他的目光落在外面的时候,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久违的词。
堵车!
当然,这个车指的是轿子!
此时,在这条长安街上,简直人满为患。大街上有着太多的轿子,八抬的,四台的,两抬的,这些轿子都一眼望不到边儿。便是人在多,等级也凸显出来。像罗信这种八抬大轿都是走在路中间,四台的轿子便要靠边一些,两台的轿子更是靠边。但是,这也要比步行的人理直气壮。
再小的轿子也是轿子!就是要比靠两条腿走路的人有钱有势!
京城里面的穷官太多了,这些穷官不是买不起一个轿子,只要勒紧裤腰带,紧衣缩食一年,还是能够买得起一个两抬轿子的。但是,有了轿子就得有人抬啊,这就意味着要养两个轿夫。在京城的那些穷官,连自己的家人都养得磕磕绊绊,哪里还有钱去养抬轿子的人?
于是这些人便只好步行,美其名曰为安步当车。
今天这些官员行走的都是一个方向,裕王府。
景王生儿子,摆百天宴席的时候,嘉靖帝可没有去。如今却要参加裕王儿子的百天宴席,而且将自己日日把玩的黄玉如意赏赐给裕王。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嘉靖帝对于储君之位,已经倾向于裕王。
不同确定,只要倾向于就足够了,就足够那些一直摸不到头绪的官员做出决定了。所以,京城的官员中,几乎都前往裕王府贺喜。
在路过景王府的时候,罗信目光扫了一眼,见到景王府大门紧闭,门前冷落。目光再看看那些如今视景王府为凶兽,唯恐躲避不及的那些官员,便轻轻摇了摇头。因为他知道,就在这些如今躲避景王府的官员中,就有很多在不久之前,还在巴结景王,为景王走狗。
真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生大戏,没过官场!
罗信放下了轿帘,闭上了眼睛。又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轿子终于停了下来,罗信走出轿子,站在了裕王府的大门前。
此时在裕王府前,所有的车马都停在了西边,而东边却空旷如野,只有御林军一排排守卫在那里,那里将是嘉靖帝前来的方向。
八抬大轿已经属于高官得坐,所以罗信的轿子一到,就吸引了门前的目光。当罗信走出轿子,站在门口的冯宝便一下子看到了罗信,满脸堆笑,小跑着凑上来道:
“大人,您可来了,殿下都等急了。”
“胡说八道!”罗信笑骂道:“今天裕王府百官盈门,殿下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等我?”
“嘿嘿!”冯宝兴奋地笑道:“殿下想您也是真的,您也知道,皇帝这是第一次驾临裕王府,以前从来没有来过。所以殿下心中十分紧张,一紧张就问大人您来没来,只要您一来,殿下就有了主心骨。”
罗信便有些无语道:“不是都准备好几遍了吗?”
“准备和皇帝真正来是一回事儿吗?准备的时候,心中知道那是假的,但是这次是真的啊,一旦犯了什么错误,让陛下不高兴,谁承受得起啊?”
罗信便拍了拍冯宝的肩膀道:“之前准备的时候,怎么做的,先在就怎么做。殿下已经走了吗?”
“嗯,已经进攻快一个时辰了。”
“那我先进去了,又有客人来了。”
“您里面请!您来了,我们就都有主心骨了,保准出不了错。”
已经有一个小太监上前拜见了罗信,然后引领着罗信来到了东殿,东殿内摆放了五十桌,此时已经来了三十几桌的人。见到罗信走了进来,里面的人便纷纷站起,和罗信相互见礼,一路寒暄着来到了东殿第一桌前。
*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君临()
按道理,罗信是没有资格做东殿第一桌的。
皇帝,亲王和王妃等皇室中人,会在正殿内。不是皇室血脉,是没有资格坐在正殿的。而高官是要坐在东西两个偏殿内,至于更小的官,就只有坐在配殿中了。
以如今罗信三品礼部侍郎的官职是可以坐在东西两个偏殿内的,但是却没有资格坐在第一桌上。能够坐在第一桌上的都是国共和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但是罗信坐在这里,却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罗信不是以官职坐在这里的,而是以裕王的老师身份,以陪客的身份坐在这里的。老师也算作半个主人。
而且罗信的另外身份也让在座的人都不排斥。
在这一桌上做的人,实际上也分为两个阵营,六部尚书是文官体系,而国公是武官体系。而罗信呢?
詹士府左庶子,翰林院掌院,礼部侍郎,那是真正文官体系中的清贵。自然会被六部尚书看成自己人。但是不要忘记了,罗信如今还是一个二等侯爷,这自然也被那些国公看成是自己人。
最重要的是,谁都能够看出来,罗信小小年级,就能够成为三品礼部侍郎,可见陛下对他的恩宠,又是裕王的老师,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每个人也都对罗信十分客气。
和各位寒暄了一圈,罗信才道:“各位老大人刚才在谈论什么?有什么趣事让下官也乐一乐。”
“倒不是什么趣事。”英国公摇了摇头,脸色微微有些不悦道:“如今倭国已经被灭掉了,南方再也没有倭寇之乱。北方草原和我们大明建立互市,成为友邦,他们已经把兵力开始向着西域倾斜,高丽更是被不器你给打得伤筋动骨,如今四海清平,被誉为百年之内将无战事。所以,便有人提出要裁军。”
一旁的成国公接口道:“一旦裁军了,将来想要在形成战斗力,那便很难了。一个国家的安定,那不是靠文官的嘴说出来的,而是靠武将打出来的。”
“不能那么说!”户部尚书摇头道:“如今大明的兵太多了,国家养不起。”
“怎么就养不起了?北有互市,南有市舶司,国家现在缺钱吗?”
罗信心中就是一叹,实际上,罗信早就想裁军了。在他看来,大明武备松弛,武力衰弱。整个大明,也就北方马芳的嫡系军队,南方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军队算作强军,余下的都入不得罗信的眼中。
尤其是罗信觉得府兵已经落伍了。以大明如今的财力,已经完全可以养得起军队了。但是却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只是这个事情太大,以罗信如今的官职,不可能推动此事,更不好发表评论。正为难间,便听到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众人便停下了话题,纷纷站起身形,向着门外走去。一直走到裕王府的大门外,在徐阶,高拱和极为国公的带领下,百官迎驾。虽然官员众多,但是却是鸦雀无声。
等了大约半刻钟的时间,便听到整齐的马蹄声,众人循声望过去,在他们的视野中,便出来了整齐的金甲红披的御林校尉,骑着骏马,向着这边行来。然后纷纷下马,站在铺在地上的红毯两旁。
罗信看着这些御林军,心中不由感叹。
想当初汉朝建立羽林军,实力十分强悍,可谓汉朝中最能打的军队,羽林军的含义是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但是看看如今大明的将羽林军改名为御林军的这些人,就是一个仪仗队,放到战场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