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士- 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熙宮。

    “玉熙宮怎么又开始重建了?是高拱的主意,还是徐阶的主意?”

    一边思索着,一边走到了偏殿门前,这才收起了思绪,心中轻叹了一声道:

    “也许这对我今天要提出的事情有利吧?”

    正想着心事,便见到黄锦从门里走了出来,见到罗信,脸上便是难掩喜色,快走两步道:

    “罗大人,你回来了!”

    “回来了!”罗信含笑点头,轻声问道:“一切还好吧?”

    “不是很好!”黄锦摇头道。

    “怎么?”罗信神色一怔。

    黄锦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压低了声音道:“陛下又重建玉熙宮,如今被传播的沸沸扬扬,各地又有些不稳。压都压不住。”

    罗信心中暗道:“这怎么可能压得住?刚刚经历了流寇,起因就是重建玉熙宮。如今又重建玉熙宮,在怎么可能不让天下心乱?”

    “我来劝说一下陛下吧。”

    “不器慎言。”黄锦轻声道:“高拱就是因为在开始劝陛下,如今被陛下冷落。虽然高拱如今已经同意并且开始修建玉熙宮,但是恩宠和威望都降低了很多,徐阶又一次咸鱼翻身了。”

    “嗯!”罗信点点头道:“谢谢黄公公,待我了解一番再做决定。”

    “快进去吧,别让陛下久等。”

    罗信点点头,向着大门走去。走进了大殿,便看到嘉靖帝坐在御书案后,正望向他,便上前跪倒施礼道:

    “臣,罗信拜见陛下!”

    “起来吧,赐座!”上面传来了嘉靖帝愉悦的声音。

    “谢陛下!”

    罗信站了起来,黄锦已经安排小太监给他搬来了一个锦凳,罗信坐在上方。便听到嘉靖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北方战时已经结束了?”

    “说给朕听听。”

    罗信便详细的将战事讲述了一变,嘉靖帝心情大为高兴。

    “好!好!好!”随后微盾了片刻道:“为什么没有进攻高丽,给他们一个教训?”

    “没钱!”罗信双手一摊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边关的那点儿粮草也只够防御了。大明刚刚遭灾,根本就无力组织一场国战。”

    提到没钱,嘉靖帝脸上的神色便有些发虚。大明如今没钱,这谁都知道。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帝还要建造玉熙宮,他自己也知道这件事做得不对,他只是为了打压高拱。但是,如今事情已经做了,就不能够轻易收回。之前徐阶建造玉熙宮,已经因为流民和流寇停一次了。

    *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茶馆() 
    如果这次再停,那还叫金口玉言吗?所以,他此时心中有一种害怕罗信提出停建玉熙宮的话。

    但是,嘉靖帝毕竟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和大明官员斗了一辈子,那智慧是没比的,眨巴一下眼睛,立刻便改变了话题道:

    “你对东南市舶司可是有了解决方案?”

    “还没有!臣要好好琢磨一下。”

    罗信摇头道,实际上,他早已经有了办法,只是今日见到嘉靖帝又重修玉熙宮,他需要回去了解一下事情的原由。

    “那你便回去好好琢磨,时间不能够太久,十日之内,必须给朕一个方案。”

    “是,陛下!”罗信站了起来,取出一个折子道:“陛下,这是臣和马将军共同书写的奏章,是关于这次大捷对将士的奖赏。”

    “放着吧。”

    黄锦上前接过了折子,罗信便告退离去。离开了偏殿,罗信站在路上略微思索了一下,便掉头直奔高拱的值房。

    高拱值房内。

    高拱坐在房间里,正在看奏章,便听到敲门声响起,头也不抬地开口道:

    “进来!”

    罗信推门走了进去,反手轻轻将房门关上,便见到高拱依旧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本奏章上,便也没有打扰他,只是含笑地站在门口望着高拱。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匆匆地来到了偏殿门前,对站在那里的黄锦道:

    “罗大人去了高拱那里。”

    黄锦的脸色就是变,但是这是陛下安排他去调查的,他也不敢隐瞒,便叹息了一声,翻身进入道偏殿内。

    “陛下,罗信去了高拱那里。”

    嘉靖帝一语不发,黄锦的额头便渗出了冷汗,半响,嘉靖帝的声音淡淡地传出来。

    “知道了!”

    高拱终于看完了那本奏章,一边抬头,一边问道:“什么事儿?”

    然后他的神色就是一愣,随后欣喜地站了起来道:“不器,见过陛下了?”

    “是!”罗信拱手施礼道:“下官见过高大人。”

    高拱快步上前,一把握住罗信的手道:“来,快坐。”

    让罗信坐下后,又亲手为罗信沏茶,这才坐在了罗信的对面道:“陛下对你有什么安排?”

    “尽快解决市舶司的问题。”

    “那你什么时候走?”

    罗信不由苦笑道:“哪里有那么容易?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

    高拱便搓了搓手道:“不器,这件事要快啊,朝堂如今缺钱啊。”

    “既然缺钱,为什么还要重建玉熙宮?”罗信皱着眉头凝声道。

    “你以为我想啊?”高拱便向着罗信大倒苦水。

    听完了高拱的讲述,罗信心中也一阵无语。他此时已经明白了,嘉靖帝根本就不是想要重建玉熙宮。

    不!

    嘉靖帝当然也想重建玉熙宮,但是更多的却是打压高拱,这还是高拱书生气太重,步子迈得大了些,快了些,让嘉靖帝感觉到了忌惮。

    摇了摇头道:“我尽快吧。只是这玉熙宮”

    “我一直再拖着,每天倒是耗费不了多少银子。但是不可能就这么拖下去。”

    “下官明白了。我尽快!”

    高拱的脸上现出了喜色,神色也放松了许多,对罗信说道:

    “不器,你这次安排的官员都不错,大部分都将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比如周玉,张洵,罗智等人。便是有些人能力差点儿,却也能够做到清廉,用心。”

    罗信闻听大喜,便向高拱打听了复兴社的一些人如今在地方做的如何,高拱也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一向罗信讲述,这让罗信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如今看来,这些人做得还都不错。等着这一任做完,自己再运作一下,这些人应该都能够升迁。

    “徐时行如何?”

    罗信当初并没有带徐时行离开京城,而是将他留在了京城,托付给高拱。整个复兴社的人,罗信也只托付给高拱这一个人,他知道只要有机会,高拱绝对不会对徐时行置之不理。只是一个人的安排都安排不了,这便是不给罗信面子。如何还有脸和罗信合作?

    而且,罗信在地方给高拱的人安排了不错的位置,高拱就必须给罗信的人在京城安排一个过得去的位置。

    这就是交易!

    有交易的联盟才稳固,没有相互往来的交易,很快就会崩溃。

    显而易见,高拱懂得这个道理,闻言便笑道:“我将徐时行安排在都察院,做元驭的副手。”

    罗信点点头,对这个位置还算满意。又和高拱聊了两刻钟的时间,便告辞离去。然后直奔都察院。来到了都察院,自然不能不去见王锡爵,王锡爵见到罗信,非常客气。他的心中非常清楚,别看自己和罗信是同年进士。但是,无论是品级,还是地位,影响力和手段,他都和罗信不在一个层次。人家罗信是和高拱,徐阶这样的大能掰手腕的人。两个人友好地聊了一刻钟,替徐时行请了假,便和徐时行离开了都察院。

    走在大街上,徐时行问道:“不器,我们去哪儿?”

    “先去我家,换一身便服!”

    两个人的身材差不多,很快来到了罗信家里,换了一身便服,便又从后门离开,来到了茶馆,没有去包厢雅座,而是在大厅的角落里坐下,要了一壶茶,罗信低声道:

    “给我说说如今朝中的局势。”

    还没有等到徐时行开口,便见到罗信在唇前竖起了食指,徐时行也立刻闭上了嘴巴。他清楚罗信来茶馆的目的是什么,便是来听来喝茶的人在议论什么。能够来茶馆喝茶的人,都是一些官员,读书人,商人等人,他们代表着大明的权力阶层。

    而这个时候,周围的议论声正纷纷传来。

    “大明没有了希望!”

    “是啊,刚刚因为重建玉熙宮,引得天下大乱。如今刚刚平定,便又要重建玉熙宮。”

    “真是前有徐阶,后又高拱。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好官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罗信听了半个时辰左右,便示意徐时行给他讲述一下朝中局势,徐时行便详细地给他讲述了一遍,罗信微微点头,和他推测得差不多。徐时行叹息了一声道:

    “徐阶还真是老谋深算啊!不知不觉中,便将高拱给推到了捧杀的悬崖边上。一方面,让陛下对高拱起了忌惮之心,不得不打压高拱,扶持他徐阶。另一方面,也让高拱在民心方面失去了优势。

    原本徐阶因为重建玉熙宮之事,惹得天下大怨。如今高拱也开始重修玉熙宮了,而且是在刚刚平定流寇之后,这个影响大了,因为从百官到草民,都还没有从流寇的恐惧中走出来,这个时候高拱要重修玉熙宮,能不让天下人心中恐惧吗?”

    *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温水煮青蛙() 
    罗信点点头道:“如果在有人暗中推动一下,说不定就又出现流寇了。”

    “如今徐阶有什么动静?”

    “中规中矩!”

    “好一个中规中矩啊!让人完全挑不出毛病。高大人呢?”

    “高大人”徐时行苦笑了一下道:“还能够怎样?先弄几个人重建玉熙宮拖着。”

    罗信便摇了摇头道:“他以为陛下看不出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等着你这个财神爷回来,解决东南之事。”

    罗信摇了摇头,微微眯起了眼睛,坐在那里思索起来。

    茶馆内,又有议论的声音传来。

    “听说罗大人回来了?”

    “你才知道?大军就在城外扎营。”

    “这么说,北方高丽已经被平定了?”

    “那是自然,罗大人出马,打高丽还不是小菜一碟?听说八万高丽兵没有一个逃得掉,死的死,被抓的抓。”

    “罗大人威武。”

    “大明要是少一些徐阶和高拱,多一些罗大人就好了。”

    “也不能够那么说,高大人还是整顿吏治,惩罚和很多贪官污吏。”

    “杀了吗?罗大人可是杀得贪官污吏人头滚滚。”

    “就是,高拱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还不是谄媚陛下,不顾百姓死活,为陛下重建玉熙宮?”

    罗信抬起眼帘道:“玉熙宮暂时不能够重建,会出问题的。”

    徐时行叹息了一声道:“高大人也努力过,但是陛下心意已决。”

    “我来试试吧。”

    “这陛下他”

    “我们做官,总有有所谓,有所不为。”

    当夜。

    罗信的书房内,灯亮到午夜,罗信才满脸疲惫的离开了书房。

    第二日。

    罗信便一早来到了皇宫,拜见嘉靖帝。嘉靖帝看到了罗信的眼神,便让所有人都离开了偏殿,并且让人在偏殿之外把手,这才轻声对罗信道:

    “说吧。”

    “陛下!”罗信轻声道:“想必陛下也知道如今大明的状况。”

    嘉靖帝眼中便现出了一丝烦躁,点点头道:“所以,才让你尽快解决市舶司的问题。”

    “那不是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什么?”

    “陛下,老百姓都知道,鸡蛋不能够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大明将财政都依仗一个市舶司,一旦市舶司出问题,大明就会出问题。所以,朝堂应该从全国着眼解决大明朝政问题,不能够将目光仅仅盯着一个市舶司。”

    “哦?”嘉靖帝的眼中现出了兴趣道:“你有了计策?”

    “有一些想法,还需要陛下拿主意。”

    “快快说来。”

    “陛下,大明是由四个阶层构成。市农工商。

    士,是来帮助陛下管理大明的,是不产生税收的。而且还在吞食大明的税收。”

    嘉靖帝的脸色变得难看,他如何不知道这个问题?一个读书人一旦高中举人,便能够免税,而且会有大量的农户带着田产投献,如此也就不用交税。这便是大明在建国初期,有十成土地税收,如今便只剩下两成的原因。

    但是

    士这个利益阶层太过庞大了,便是连嘉靖帝也不敢去轻易触动它。他深知,一旦去触动它,大明的江山都会变得不稳定。

    “同样,工这个阶层也不产生税收。产生税收的只有农商。但是,如今农这一块,还有多少土地在交税?”

    嘉靖帝原本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语气中便有着不确定道:

    “你的意思是,要土地改革?”

    也不怪嘉靖帝这么想,历朝历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土地兼并,历朝历代的改革也离不开土地。但是,土地改革却鲜有成功,即便成功也是暂时的,而改革者没有好下场。

    罗信当即摇头道:“不!陛下,即便是您,也不可能触动这个利益阶层,那个结果太过危险。”

    “是啊!”

    嘉靖帝叹息了一声,心中有着轻松,也有着失望。

    轻松的是,罗信没有想去土地改革,如此也就没有了麻烦。失望的是,便是罗信,也没有那个胆魄。

    “这个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

    罗信默然不语。半响,嘉靖帝也从愤懑中冷静下来,心有所感道:

    “你是想改变商税?”

    “是!”罗信点头道。

    嘉靖帝摇头道:“哪里那么容易?朝堂也不是没有想过提高商税,但是却没有一次成功。只要一提出提高商税,那些大臣官员就会说,与民争利。呵呵”

    说到这里,嘉靖帝满脸愤懑道:“他们以为朕不知道?那些商人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