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够了,有数次攻上城头,虽然最终被打了回去,但是从战报上看,弥漫着绝望的情绪。不知道马大人到了之后,会不会重振军心。现在朝堂都在等着马大人送回来的战报。”
“这还只是一方面!”张洵接口道:“北方战事发生之后,东南的倭寇也开始大举进攻,东南地区一片糜烂,而且还有着无数流寇也有做大之势,如果朝廷不能够迅速地击退北方草药蒙古大军,恐怕大明要乱了。”
罗信的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半响长叹了一声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自有内阁处理,你们还是把精力放在重修《元史》上吧。”
听罗信说起《元史》,张洵朝着罗信拱手为礼道:“多谢不器向陛下推荐,让子玉有了这个机会。”
罗信摆摆手,神色凝重。大家也知道罗信的心思不在这里,不由都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周玉突然扬眉说道:
“不器,陛下为什么不派你去北方?”
张洵和徐时行也是眼睛一亮,霍然望向了罗信。北方曾经取得的大胜,都是由罗信取得。所以他们都有些不解,为什么嘉靖帝不派罗信前往大同。罗信摇了摇头道:
“陛下应该有他的打算吧。”
“不器,听说你去工部担任军器监了?”
“嗯,只是暂时的,主要是为大同边军制作一些火器。”
听到火器,周玉三个人眼睛都放出光芒。
“不器,有了火器,应该能够守住大同吧?”
“不知道!”罗信摇了摇头道:“但是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是如今不是守住大同的问题,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能够迅速地击败黄台吉,整个大明恐怕就乱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罗信叹息了一声问道:“《元史》重修到什么程度了?”
周玉三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笑道:“这几日根本就没怎么动,不器,真是没有心思啊!”
四个人又沉默了下来,大概有半刻钟的时间,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响起了敲门声,靠近门口坐着的罗信便站了起来,来到门口处将房门打开,便看到外面站着一个书吏,见到罗信便道:
“罗大人,你果然在这里。外面有你的随从求见。”
罗信闻听就是一愣,如今在他身边的就只有两个随从,一个是鲁仲连,一个是梁大柱。梁大柱去了阳林县,鲁仲连留在了府中。这究竟是府中有事,还是梁大柱回来了?
如果是梁大柱回来了,那岂不是说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进京了?当即向着那个书吏道谢之后,便匆匆地向着翰林院的大门走去。
来到了大门口,便见到梁大柱站在门外。罗氏才脸色就是一喜,几步就走到了梁大柱的身前。梁大柱急忙朝着罗信躬身施礼道:
“侯爷,老爷和老夫人等都已经进京了,侯爷的老师也带着家眷进京了。老爷和老夫人等都住进了罗府,侯爷的老师住进了陆府。”
罗信点点头道:“走,我们回去。”
“侯爷请!”
如今罗信已经进入翰林院,作为文人在京城通常是不骑马的,梁大柱已经给准备的轿子,罗信便坐进了轿内,梁大柱翻身上马,向着罗府匆匆而去。
一进入到府中,便看到府中的下人正在忙碌着,四处堆放着各种各样的行李。所有罗家仆从见到了罗信,一个个都神色恭敬中带着惊喜望向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罗信已经不是一个闲散侯爷,而是真正的入朝为官了,虽然只是六品官,但是可不要忘记了,这只是罗信初入朝堂,起步就是六品官,这已经是很高的起步了。今科状元,行走翰林院,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罗家是什么家底?
不过是一个农户,但是却因为罗信从贫瘠的阳林县来到了大明的中心,成为显贵。别说罗信的家人,就是这些仆从也因为罗信而身家增长了不少。
“拜见侯爷!”
“呼啦啦”一片仆从跪了下去,罗信却只是匆匆点头,便向着堂屋走去。
堂屋的大门是开着的,不时地有丫鬟进进出出,还未走进大门,罗信便看到了堂屋内坐着的罗平夫妇,还有大嫂。
见到罗信走了进来,一时之间众人都呆住在那里。此时罗信穿着一身六品绿色官府,年轻的脸上竟然已经有了一丝威严。
看着站在面前的罗信,罗平夫妇的脸上慢慢地爬上了骄傲。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信儿!”
终于,罗氏激动地站了起来,向着罗信走了过来。
“娘!”
罗信也紧走了两步,站在了罗氏的身前。罗氏伸出手握住了罗信的双臂,眼泪便流了下来。一个劲儿地说道:
“好!好!好!”
罗信此时也来到了罗信的跟前,满脸尽是骄傲,想要说什么,却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大嫂也双手捧着凸起的肚子,喜滋滋地站在了罗信的身旁。
罗信望着激动的父母,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自从过了正月十五离开家之后,如今已经八月初,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见到家人,半响,罗信才说出了一句十分没有水平的话。
*
万分感谢boyhoods99同学的打赏!
*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四章 焦急()
求订阅!
*
“爹,娘,孩儿已经入朝为官,以后再也不会让家人吃苦了。”
听到了罗信的话,罗平夫妇不由想起当初刚刚被分家的情况,罗氏忍不住抹着眼泪说道:
“是啊,娘以后可以天天吃炒鸡蛋了。”
实际上,罗家早就都吃腻了炒鸡蛋,只是此时想起过去的日子,每个人的心中都不由唏嘘。罗平想起了当初七岁的罗信想他说要读书的场景,心中更是感慨。
“罗家要兴起了!”
罗信扶着父母落座,这个时候才看到大嫂的肚子凸了起来,神色不由一喜道:
“嫂嫂有孕了?”
张芸娘激动地点头,能够为罗家剩下一男半女,这是张芸娘的骄傲。罗信不禁大喜,没有想到大哥回家过年的日子,竟然造出来一个人。
“可给大哥去信?”
“嗯!”张芸娘羞涩点头。
“嫂嫂,府中又买了许多丫鬟,多给你派几个!”
张芸娘便高兴地点头道:“谢谢小弟。”
“对了……大柱!”罗信突然向着外面大声喊道。
“侯爷。”一直守在门外的梁大柱立刻走了进来。
“有没有通知小叔?”
梁大柱脸色就是一红,嗫嚅地说道:“忘……忘了……”
“还不快去!”罗信皱眉道。
不管怎么说,罗智在自己的小叔,是罗平的弟弟。如今罗平夫妇来到京城,如果不能够及时通知小叔,那就是施礼,会被官场之人斜目,说不得就是一个潜在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人攻歼。
更何况……
如今的罗智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特别是当时乡试的时候,罗智能够和罗信共进退,罗信对罗智的那点儿芥蒂已经完全消散。
“是,侯爷!”梁大柱转身就跑。
罗信摇了摇头,坐了下来,由罗智想到了爷爷和奶奶。爷爷和奶奶这些年一直在弥补着和罗信一家的关系,对于爷爷和奶奶,罗信已经不是很计较。而且他知道,大明就是一个孝悌的时代,有着徐阶时刻盯着他,罗信不想给徐阶留下攻歼自己的借口,而且罗信的威望是在爷爷奶奶的眼皮子地下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心中也知道此时的爷爷奶奶不可能对自己做过分的事情,如果真的还要做过分的事情,罗信也不会客气。于是便望着罗平夫妇道:
“爹,娘,爷爷奶奶没有一起来吗?”
罗平认真地看着罗信,看到了罗信眼中的真诚,眼中现出欣慰中夹杂着轻松之色道:
“你爷爷奶奶觉得故土难离,所以便留在了阳林县。”
罗信点点头,坐在那里沉吟。看到罗信没有言语,罗平神色间现出了一丝尴尬,犹豫了一下道:
“其实……其实……你爷爷奶奶……很想……”
罗信望着罗平轻声道:“可是顾虑到我?”
罗平的神色更是尴尬:“是……”
罗信略微思索了一下,他想起了刚才在翰林院和周玉等人谈过的话。如果马芳也挡不住黄台吉,被黄台吉攻破的大同,那么也说不定那些草原部族会有一部分四处劫掠,也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劫掠到阳林县。如果真是这样,爷爷奶奶等人因此而死亡,这对于罗信来说绝对是一个污点,徐阶有着充足的理由弹劾罗信,只是将自己的父母接到京城,置爷爷奶奶于不顾。而且徐阶会很轻易地了解到当初罗信一家被分家,弹劾罗信对爷爷奶奶记恨在心,是为不孝。只是这一点,就会令罗信在士林无法立足。
看着罗信低头不语,罗信的神色有些不安,试探地唤道:“信儿……”
罗信霍然站起,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刻派人去将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全部接到京城,否则很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一场灾难。几步就走到了大门口,高声喊道:
“仲连!”
“侯爷!”回答的并不是鲁仲连,鲁仲连正在前面忙乎着指挥下人整理行李,守在大门外的是鲁大庆。
“去,让你父亲马上来见我。”
“是,侯爷!”
鲁大庆看到了罗信脸上的急迫之色,撒开脚丫子向着前面走跑去,还没有跑出去十几米,便撞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将那个人一下子撞到在地上。
“哎哟……”
那个人痛呼了一声,把鲁大庆下了一跳,看到被自己撞到正是从翰林院匆匆赶回来的罗智,脸上的汗就流下来了。他可是知道如今罗智和罗信的关系十分融洽,便急忙上前扶起罗智,口中一个劲儿地道歉。罗智看到是鲁大庆,也不好责备,只是没有好气地骂道:
“臭小子,信儿如今已经是翰林,你作为书童怎么还这么毛毛躁躁。”
“小叔!”罗信急忙从大门内走了出来,朝着鲁大庆一瞪眼道:“赶紧去把你父亲叫来。”
然后一手扶着罗智,一手为罗智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罗智见到罗信并没有训斥鲁大庆,心中便有些不悦,下人撞了他,罗信却没有一句训斥,这也太不把他这个小叔放在眼里了吧。
但是,罗信却在亲自为他扑打身上的灰尘,这又让他发不出火来。看到罗智郁闷的样子,罗信便道:
“小叔,进来说吧。”
看到罗信的眉宇之间有着隐忧。罗智心中就是一愣,他可是了解罗信的,不是十分急迫的事情,罗信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如今能够让罗信的眉宇之间显露出隐忧,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如此心中也顾不得生气了,跟着罗信走进了屋子里,拜见了二哥和二嫂,然后四下张望着问道:
“二哥,爹娘呢?”
罗平的脸上便现出了尴尬之色,期期艾艾地说道:“爹娘……不肯来……”
罗智神色愣怔了一下,随后心中便恍然,知道爹娘是顾忌着罗信不好意思前来。本想说二哥几句,但是想到之前爹娘和自己对二哥一家的事情,这嘴却怎么也张不开,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说什么,只有站在那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五章 参观大宅门()
求订阅!
*
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鲁仲连连跑带颠地进了大门。
“侯爷!”
“仲连,你立刻带着家丁前往阳林县,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我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全部接到京城。让爷爷奶奶和大伯门轻车简从,不要带太多的行李,这边都会给他们准备。你只有一个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给我接到京城。
十天!
我只给你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我必须见到我的爷爷奶奶,你能够做到吗?”
鲁仲连将胸膛一挺道:“十天之内,一定将太老爷接到京城。”
“好,我立刻修书一封,你带着信去阳林县。对了,我再给张树和林师写一封信,你将他们一并接到京城。”
话落,罗信便对已经赶过来的鲁大庆道:“笔墨侍候。”
很快,罗信就分别写了三封信交给了鲁仲连道:“你立刻挑选十名武艺高的家丁,即日启程。你记住,十天,只有十天。”
“是,侯爷!”
鲁仲连不知道罗信为什么这么焦急,下了死命令。但是他对罗信的命令是绝对服从,立刻急匆匆的离去。如今的罗府已经有很多家丁。在京城的这半年多时间,特别是他拜访了马芳,见到了江虎之后,便起了心思。自己的府中也需要一些会武艺的家丁。他没有麻烦马芳,当初罗信在北方边关作战的时候,可是带着鲁仲连和梁大柱,他们与北方边军很熟悉。回去之后和鲁仲连一说,鲁仲连便道:
“侯爷,其实有很多老兵已经不适合战场了,但是以他们的经验看家护院却错错有余。只要侯爷愿意,我们随时能够为侯爷挑选一些老兵。”
当罗信同意之后,很快鲁仲连便从他的途径挑选了二十个经验丰富,对罗信敬佩的老兵进入到罗府,成为了罗信的家丁。
鲁仲连带着罗信的三封信,挑选了十个家丁,风风火火地离开了京城,马不停蹄地向着阳林县飞驰而去。
堂屋内,罗智愣愣地望着罗信,心中有着欣喜,也有着担心。他欣喜的是罗信是一个孝悌之人,并没有责怪爷爷奶奶,虽然一直对爷爷奶奶有所疏离,但是本心没变。担心的是看到了罗信眉宇之间的隐忧并没有散去,再想到罗信如此着急地要将爷爷奶奶接到京城,便担忧地问道:
“信儿,为何如此焦急?”
罗信看了一眼罗智道:“小叔,你不知道北方边关之事吗?”
“知道啊……”说到这里,罗智的神色猛然一滞,然后差点儿跳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你你……你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