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的声音:
“孔孟合璧?”
“这下糟了!”罗信不由心中苦笑,如果只是陶兴彦和云知秋两个人知道自己编撰《孔孟合璧》之事,只要自己处理得当,这两个人还能够为自己隐瞒。但是如今被孙继先和吴同知二人知道,想要隐瞒便再也隐瞒不住。
不过,随后考虑到这卷书已经成型,自己正在考虑是否公布于世,如今不用考虑了,那就公布于世吧。有了决定之后,心中便也不再烦恼,便点头道:
“是!”
他这一承认,屋子里面的人,神色却决然不同。陶兴彦望着罗信的目光变了。原来还只是对罗信敬佩,但是此时望向罗信的目光已经是崇拜了。在他看来,罗信写的那卷《孔孟合璧》已经要比许多大家的思想高明很多,说是大儒都不过分。
云知秋却是一片茫然之色。他还没有看过《孔孟合璧》,不明白陶兴彦为什么会激动成这个样子,而且望向罗信的目光也变了,变得崇拜。不由向着鲁大庆手中的那本书望了过去。而鲁大庆此时是完全没有了精神,又不敢哭出声。只是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但是,孙继先和吴同知的脸色却是变得面沉似水。这两个人都是饱学之士,不用看那卷书,只是听到《孔孟合璧》这个名字就能够知道罗信写的是什么。
还孔孟合璧?
你才学了几年书?孔子的书你读全了吗?孟子是书你领悟透彻了吗?
别是都是研究孔子或者孟子,你倒好?还把孔子和孟子合璧了?
这都要狂得没边了!
只是这两个人都是城府很深之人,虽然对罗信这种狂得没边的事情很气愤,甚至反感,但是在没有看过《孔孟合璧》这个内容之后,还是没有开口。孙继先走到鲁大庆跟前道:
“拿来!”
鲁大庆便转头看向了罗信,罗信先是瞪了他一眼。然后才轻轻点头。鲁大庆便急忙将手中的那卷《孔孟合璧》递给了孙继先。
孙继先走到一张椅子坐下,那吴同知也坐在了旁边的一张椅子上,两个人便开始翻看。这两个人都是抱着一种随便翻翻的心态。
虽然刚才在湖畔罗信给了他们两个很大的惊喜,但是他们也不认为罗信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著书立传的程度。他们两个只是想随便翻翻,找到书中的谬误,然后批评罗信一顿,让他踏踏实实地用心读书,便弄那些狂得没边的事情。
但是……
这一看,两个人就失声了。刚开始的不以为意消失了,神色也从原来的不以为意变成了凝重。又变成了兴奋,再变成了激动。到了最后,两个人便开始拍桌子叫好了!
“好!好!好!”
“啪!啪!啪!”
罗信看到两个人拍桌子的那个狠劲儿,嘴角就是一抽。这也不嫌痛啊!
孙继先和吴同知两个人虽然达不到大儒的地步,但是也堪称大家。那眼光自然是高人一等,虽然这一卷《孔孟合璧》还没有看完,但是也明白这卷书代表着什么。
两个人看得速度越来越慢,足足用了大约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两个人才恋恋不舍地将头从书本上抬了起来。目光灼灼地望向了罗信。
那目光中有着震惊,有着赞赏,但是更多的却是不可思议。
之前他们也被罗信的学识震惊过,心中也对罗信的学识赞赏,但是那是站在前辈的高度俯视罗信。但是,如今却是不同,罗信在他们两个人的心中已经不是晚辈,而是可以和他们坐而论道的同辈。
甚至……
他们两个都觉得自己应该仰视罗信。
“不器,这《孔孟合璧》真的是你写的?”孙继先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
“是!”罗信轻应。
孙继先便微微闭上了眼睛,而一旁的吴同知也是如此。两个人再回忆刚才看过的《孔孟合璧》有没有不妥之处。
良久,两个人睁开了眼睛,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俱都是不可思议之色。这《孔孟合璧》之中竟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虽然理论似乎还不够完整,但是整个思想体系却是已经初具。吴同知凝声问道:
“不器,这本《孔孟合璧》似乎并不完整。”
罗信便点头道:“不错,这只是第一卷。”
孙继先和吴同知闻言精神就是一振,抢着开口道:“那第二卷在哪里?”
罗信便道:“还没有开始编撰,只是脑子里有着一些想法。”
孙继先目光炯炯地望着罗信,揽须微笑道:“怪不得你有着如此高的学识,能够写出《孔孟合璧》这样的书,哪怕只有一卷,你也超出同年太多。”
吴同知也欣慰地说道:“没有想到我们晋阳学府竟然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天才,这是我们晋阳学府的骄傲。
不!
是我们整个晋阳的骄傲!
不!
是我们正北方的骄傲!这回看那些南方士林再说我们北方无才子,哈哈哈……”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罗信想游历()
万分感谢博一生同学(588),rabit2011同学的打赏!
*
吴同知放声大笑,看来大明北方士林实在是被南方士林压制的厉害,猛然间出现了一个罗信,让他们喜出望外。
孙继先也喜形于色,只是心中有些遗憾,这样的大才却不能够加入心学,这是心学的损失。不过此时他也明白了,当初罗信和他师父陆庭芳为什么不肯答应加入心学,而拒绝了何心隐。这是因为人家罗信要自成一派啊!
想想当初何心隐气急败坏的模样,孙继先心中就觉得好笑。不过心中也有着安慰,那就是罗信不属于严党,虽然罗信不能够加入心学,但是也可以合作嘛!
就看罗信这个折腾劲儿,先是在朝廷上为圣上立功,击败阿拉坦汗,然后这又琢磨着在士林中扬名天下。
这一文一武真的操作成功……
这武的方面已经成功了啊!这文的方面……
有着这卷《孔孟合璧》还会不成功吗?
这么一想,孙继先和吴同知两个人心中都激动了,他们确实是像罗信心中所想的一样,被南方士林压制得太厉害了。这回总算找到了一个能够反击的人才。孙继先当即对着罗信道:
“不器,你准备什么时候出版这卷《孔孟合璧》?”
罗信便露出了一丝苦笑道:“学生正在苦恼,不知道是否应该现在就公布于世,还是等到我过了乡试以后再说。”
“没有必要等!”孙继先摆手道:“这样,由我和吴大人分别给你作一篇序,然后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这……”罗信只是略微寻思了一下,便知道这里面有着无尽的好处。由这两个人去运作,要比自己去运作不知道强出多少倍,便站起身形,朝着两个人深深一躬道:
“多谢两位大人。”
见到罗信答应,孙继先和吴同知也心中大悦。至此以后的七日之内。孙继先便每天跑到晋阳学府和吴同知,罗信一起论证这卷《孔孟合璧》。
想要作序也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出来,总是要对这卷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孙继先,吴同知和罗信三个人在此论道。那陶兴彦和云知秋也参与了进来。既然这两个人都参与了进来,罗信怎么可能忘记了周玉和张洵?便将这两个人也请了过来。
当张洵和周玉得知罗信竟然已经开始著书立传了,两个人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原本两个人心中以为已经很了解罗信了,但是如今却觉得罗信更加的高深莫测。
罗信这次也没有刻意隐瞒此事。而且这也不是能够刻意隐瞒的。他总是有些好友前来拜访他,像刘秀文,黄生,还有自己的小叔罗智等人。这些人见到孙继先和吴同知都在这里,然后便得知了事情的全貌,在震惊之余,便也狂热地参与了进来。这些罗信的好友,通过了辩论,哪怕有的人只是旁听,一言不发。却是在短短的七日时间内,都感觉到自己的学识有了一个质变。
七日之后。
这场因为《孔孟合璧》的论道结束,罗信并不想自己在学府太过出名,那样便会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局面,会和学府内的生员产生隔阂。所以叮嘱这些朋友暂时不要将此时外传,心中想的是能够拖一日算作一日。
又过了两日,罗信收到了罗青的来信,告诉他已经被圣上封为守备。在马芳帐下听令,罗信便兴起了游历的心思。虽然南方太远不能够去,但是宣抚距离晋阳并不遥远。而自己在晋阳学府也学不到什么。《孔孟合璧》又暂时告一段落,不如出去游历一番。
索性罗信便去找吴同知请假,对于罗信的请假吴同知还能够说什么?给假就是,愿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只要别耽误了乡试就好。
罗信带着鲁大庆离开了晋阳学府,向着公孙烈四个人所租的房子走去。公孙烈所居住的房子距离晋阳学府并不远,这主要是为了保护罗信方便。
罗信走在前面,鲁大庆背着书箱跟在了后面,行走不远,罗信目光一闪。却见到简明正带着一个书童迎面而来,也不知道他怎么还没有离开晋阳府,或者是正准备离开。这个时候简明也看到了罗信,眼中便冒出了仇恨的目光,直直地向着罗信走来。罗信并没有停下脚步,甚至不再去看他一眼。但是那简明却拦住了罗信,罗信便将目光冷然地望向了他。罗信这一望,简明这才想起来罗信的武力值虐他就像虐菜鸟一样,而且还刚刚在不久之前被虐过,脑子里便清醒了过来,这一清醒心中的恐惧便涌了上来,不由自主地便踉跄地倒退了几步。罗信的眼中便现出了不屑,脚步不停地向着前方走去。简明彷徨失措地闪到了一边,这时候他心中的愤怒早就被空间替代,直到罗信从他的身边走过去,他才反应了过来,朝着罗信的背影喊道:
“罗信,乡试之上我一定会报此仇!”
罗信根本连脚步都没有放缓一下,径直向前走去。这种被无视的感觉令简明心中羞怒异常,目光怨毒地瞪着罗信的背影,空中呢喃道:
“罗信,我不会放过你。”
罗信心中根本就没有把简明当作一回事儿,在他看来,以简明的学识是否能够通过乡试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受到如此打击,心态早已经失衡,想要考中举人更是比之前困难数倍,他连自己的绊脚石都做不到,以后就是一个路人甲。
“伯爷,刚才为什么不揍他?”跟在后面的鲁大庆还愤愤不平的说道。
罗信回头冷然看了他一眼,鲁大庆立刻就老实了,低下了头。自从他没有看守住罗信撰写的《孔孟合璧》,罗信就没有给过他好脸色,这让他的心中也一直忐忑不安。
默默地跟着罗信来到了公孙烈的居住处,当罗信将自己要去看望自己大哥,顺便当做游历的事情说出来之后,却得到了公孙烈激烈的反对。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再制火器()
求订阅!
*
“伯爷,你刚刚经历了被刺杀,阿拉坦汗已经下达了草原必杀令,说不定此时在晋阳府中就有无数的草原杀手在潜伏。如果你离开了晋阳府,你想到结果了吗?”
罗信淡淡地说道:“你的职责只是保护我,而不是参与我的行动。”
“可是……就凭我们四个人根本就保护不了您啊!在晋阳府他们不敢大举出动,我们四个还能够保护您,一旦到了城外,对方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杀手,别说我们只有四个人,就是四十个人也未必能够保护得了您啊!”
罗信微微皱起了眉头思索了一下道:“派人回去将鲁仲连和梁大柱换来,并且将我的关刀和弓箭也都带来。”
“伯爷……”
罗信冷然道:“难道让本伯爷一直躲在晋阳府?二十万大军本伯爷都敢去冲,难道几个杀手就让本伯爷做缩头乌龟?”
“不是……”
“公孙烈,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够躲回去的。乡试之后,便是会试。会试是要去京城的。那个时候怎么办?难道让我因为害怕放弃会试?”
“这……”
“有些事情早来总比晚来好,我倒要看看阿拉坦汗究竟派出了些什么人?”
“可是……太危险……”
“我知道!”罗信点点头道:“我知道你也是担心我的安危,我不怪你,反而要谢谢你。”
“卑职不敢!”听到罗信这句话,公孙烈的心中一暖,急忙弯腰道。
“所以我们总要做些准备。你先派人回去将鲁仲连和梁大柱换来。”
“是!”
公孙烈回答得有些无可奈何。此时他的心中也明白罗信所说的有道理,就算龟缩在晋阳府暂时躲过了刺杀,但是罗信总要去京城会试吧?那个时候难道自己还敢阻拦?
见到公孙烈一脸的纠结,罗信的脸上反倒现出了一丝笑容,站起身形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该死鸟朝上,不死万万年!”
听到罗信口中的粗话。公孙烈等四个人心中先是一惊,什么时候听到过一个秀才说过和他们一样说过的粗鄙语言?
更何况……
罗信还是一个小三元?
但是心中却偏偏有一种亲切感,一下子便拉进了他们和罗信之间的距离。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罗信可不仅仅是一个秀才。还是武术传家,更是亲自闯阵的人,如此说来,罗信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还有一半是武人。
这种语言也激起了他们四个心中的豪气。不由展颜道:“伯爷说得对,该死鸟朝上,不死万万年!”
“大庆!”
“在,伯爷!”鲁大庆急忙跑到了罗信的跟前。罗信走到桌子前道:“笔墨侍候。”
“是,伯爷!”
鲁大庆赶紧忙乎了起来,公孙烈四个人也好奇地望着罗信,便见到罗信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然后递给了鲁大庆道:
“按照纸上写的去把这些东西给我买回来。”
鲁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