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将军肯收留吾等,某家自然愿意,只是马将军不会瞧得起我们。”张成脸色黯然。
“也就是说如果有机会,张兄还是愿意重归朝廷?”罗信轻声问道。
“机会?”张成苦笑道:“我要的可不是一个重归朝廷的机会,如果重归了朝廷,最终却被奸臣所杀,这朝廷不归也罢。”
罗信便笑道:“如果张兄立下大功,被朝廷重用,那又如何?”
张成在不可置信地笑道:“那怎么可能?如果罗公子能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送给我们兄弟一场富贵,张成必定舍命相报。”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论战()
求订阅!
*
其余四人也都笑,在他们心里都认为罗信这是在开玩笑。但是渐渐地他们就不笑了,因为他们看到罗信的神色极为认真,一时之间不由心中忐忑,莫非这罗信真有办法?
“各位认为今年阿拉坦汗是否会入侵大明?”罗信神色一整。
“当然会!”高武毫不犹豫地说道。
“如果有机会让诸位击败阿拉坦汗,甚至有杀死或者活捉阿拉坦汗,最差也可以重创蒙古大军,从此拉开阿拉坦汗不断大败的序幕,你们认为这个功劳可够?这个功劳你们认为朝廷是否会重用你们?如此你们可愿意重归朝廷?”
张成和高武等人愣愣地望着罗信,就凭着他们山寨了两千多人重创蒙古大军?还有可能杀死或者活捉阿拉坦汗?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罗公子不是在开玩笑吧?”张成强笑道。
“不是!”罗信认真地摇头,此时他的心头越来越清明,脑子转得越来越快,心中甚至浮现出一个声音:
“马芳,马将军,罗信要夺取你的功劳了。”
张成认真地上下打量着罗信,最终认定罗信不是在开玩笑,一颗心也激动了起来,虽然此时他心中还难以相信,但是如果真的如同罗信所言,那么他就可以脱去山贼这个名声,重归朝廷,而且有着这等功劳,朝廷势必会重用,再也不虑自己的子孙祖祖辈辈沦为山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凝声道:
“罗公子,计将安出?”
“你们认为阿拉坦汗会在何时出兵?”
张成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道:“按照蒙古出兵的惯例和阿拉坦汗的习惯,应该是八月份左右。”
罗信的眼中便露出了赞赏之色,这张成还真是一个将才。当即便点头道:
“信也是如此认为。诸位兄长可知如今在宣府和晋阳已经出现了小股蒙古骑兵,不断地在各个乡村劫掠?”
张成的脸就是一红道:“不知!”
罗信点点头,却突然道:“但是大同却没有出现过一个蒙古骑兵。”
张成和高武等人神色一愣,继而陷入了沉默。半响,高武抬头道:
“明边关四大重镇就是辽东。蓟州,宣府和大同。阿拉坦汗每次出兵,必定总攻一处,骚扰其它三处。如今已经开始后骚扰宣府和大同。辽东和蓟州却无声无息,如此便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阿拉坦汗此次出兵会是宣府和大同,另一个可能就是辽东和蓟州。”
罗信望向其他四人,见那四人俱是点头。对于高武的分析。罗信没有任何吃惊,常在边关,而且边关只有这四重镇,如果连这点儿也看不出来,那也就是小兵的料。于是罗信便继续问道:
“那依你之见呢?”
这次高武却是沉默了下来,眼中目光犹豫不定。一旁的张成沉吟着说道:
“应该是辽东或者蓟州。”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阵失望,这张成的推测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完全是南辕北辙,张成看到了罗信眼中闪过的一丝失望,心中顿时浮现出一阵不平。心中暗道,就算你罗信是小三元,就算你知兵事,家学渊源,但你毕竟还真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也没有领兵打过仗,也许将来你会成为一代名将,现今你还嫩,难道还真以为如今的你在兵事上胜过于我不成?
如此心中有了不平,便脱口而出道:“阿拉坦汗连年入侵大明。边军连年溃败已经形成习惯,所以按照阿拉坦汗已经养成了骄狂性格,他根本就不会故弄玄虚,或者声东击西。往年历次入侵都是事先放出风来,然后也不隐瞒大军的方向,说打哪儿就打哪儿。”
罗信微微点头,以往阿拉坦汗入侵也却是如此,完全不把大明放在眼里。于是便问道:
“既然是如此,那阿拉坦汗就应该攻打宣府和大同。因为如今在宣府和晋阳已经出现了,蒙古骑兵,这不证明阿拉坦汗要攻打宣府和大同吗?”
“非也!”张成摇头道:“实际上如今阿拉坦汗的日子也不好过,草原这几年也开始遭受天灾,致使草原生存环境日下,他们急需和大明互市,而大明却关闭了互市。当初阿拉坦汗就是攻打到北京,兵临城下,迫使大明和草原互市,这次阿拉坦汗恐怕也抱着再次打到北京,以武力迫使大明再度开启互市。所以这场战争异于之前,阿拉坦汗势必集中兵力攻击某一处重镇,然后直插北京,兵临城下。”
*
此时在宣府总兵府中,马芳正在说着和张成一样的话。待他话落之后,副将赵勇微微皱着眉头道:
“将军,您认为阿拉坦汗这次会集中兵力攻打一处?”
“嗯!”马芳一双剑眉扬起,双目紧盯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如今蒙古骑兵已经出现在宣府和晋阳,是不是意味着阿拉坦汗会主攻我们宣府?”
“未必!”马芳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国字脸上露出了一抹自信:“不是我小瞧阿拉坦汗,他还真是未必敢来和我马芳硬碰硬。”
“那会是哪里?”赵勇心情一松,只要不是他们宣府就行,其他地方自然有其他将领镇守,与宣府无关。
“无非就是大同,辽东和蓟州。传令,派出斥候严密监视草原的异动,特别是大同,辽东和蓟方向。”
*
太行山寨。
大屋内,张成依旧在侃侃而谈:“所以我认为这次阿拉坦汗会采用声东击西之策,提前向以往一样派出小股骑兵劫掠宣府和晋阳一带,让辽东和蓟州放松戒心。如此突袭,便可以一举攻下辽东或者蓟州,然后直奔北京。”
闻听到张成的分析,高武等人双眸都不由放光,望向张成的目光变得敬佩。
“真是不愧为我们的大哥!”
然后这些人又倨傲地望向了罗信,却发现罗信眼中也露出了一丝赞赏之色,一个个不由暗道:
“怎么样?你这个小三元也服了我们大哥吧?”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微动()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打赏!
*
罗信心中确实对张成赞赏,能够从大势上判断出这次阿拉坦汗出兵不同以往,会采用声东击西之策,也已经是堪比将才,如果在扔进军伍之中锻炼几年,说不定会成为一代名将。只是毕竟为环境所迫,被锁在了太行山内,眼界自然不如那马芳,而马芳却不仅能够预判出这次阿拉坦汗出兵不同以往,会采用声东击西之策,更是将目光锁定了大同。想到了马芳,眼中不由现出了一丝迷离。
“马芳,你此时可是已经判断出阿拉坦汗会出兵大同,还是依旧处于分析推测之中?不知道那位徐先生是否将我的话带给马芳?”
“罗公子……”张成见到罗信失神,还以为被自己的言语震惊,眼底深处隐隐地带着倨傲唤道。
罗信目光一清,心道自己想多了,如今管那马芳做什么,还是想办法让赵成放自己离开。
“为什么不是大同?”
“大同?”张成神色一愣,然后断然道:“不可能是大同。”
“为什么?”
“因为大同就在宣府和晋阳的中间,如今蒙古骑兵已经出现在宣府和大同,想必用不了多久在大同也会出现小股蒙古骑兵,如此才能够完全实现阿拉坦汗声东击西之策,然后突袭辽东和蓟州。”
“如果大同一直不见蒙古骑兵呢?”
“不可能!”张成断然道。
“如果可能呢?”
张成沉默了下来,一旁的高武凝声道:“罗公子的意思是阿拉坦汗会集中兵力突袭大同?”
罗信轻轻点头道:“不错!这是声东击西中的声东击西。一边出兵骚扰宣府这一边,令辽东和蓟州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以辽东和蓟州守将的懦弱,如果他们认为阿拉坦汗会攻打宣府,他们只会暗自高兴,不会出兵相助宣府。就算有高人指点,他们认为蒙古骑兵出现在宣府是声东击西,很可能会突袭他们辽东或者蓟州,他们就更不敢出兵相助,只会坚守辽东和蓟州。
更何况……
没有兵部调令。他们根本就不敢随意调兵离开自己的驻地。如此阿拉坦汗就会彻底避开辽东和蓟州,然后又在宣府和大同之间施展声东击西之策,派出小股骑兵骚扰宣府和晋阳,唯独留下大同。随后却突袭大同,一举攻破,直逼北京。”
张成和高武等五个人脑子急速地转动起来,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想,却是依旧不相信罗信的判断。最后那张成苦笑道:
“就算如罗公子所分析的那样。我们这两千余人又能够做什么?用我们这两千余人去碰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
“碰碰又何妨?”罗信的脸上现出了昂扬之气。张成等人便如同看一个傻子一般,那高武更是气愤道:
“罗公子可是让我们去送死?”
“死亦何妨,我罗信也会在八月出现在那里,与尔等一起去碰碰阿拉坦汗。”
原本听到罗信说“死亦何妨”,大屋内的五个人眼中都现出了杀气,但是等到罗信说他也会去,他们的神色又是一滞。而罗信此时又开始忽悠道:
“前些日子我与宣府马将军手下幕僚徐先生见过面,据徐先生所言,马将军和罗信所想不谋而合。所以马芳已经决定到时候会突袭在大同的阿拉坦汗,有马将军在。尔等担心什么?难道真是怕死?如果真是如此,罗信也无话可说,断不可加入太行山,还是请张兄一刀将罗信斩杀,免得担心罗信将来引来官兵,将你们一网打尽。”
张成等人的一张脸腾地一声就红了,被罗信道破了他们想要杀死罗信的心思原本就觉得尴尬,又听罗信骂他们怕死,心中又是愤怒,那高武更是一拍桌子喝道:
“我们没有怕死。但是我们也不愿送死。你不要欺我等,我们也曾经驻守边关,军旅之事我们门清。马将军驻守宣府,没有兵部调令。他岂敢私自出兵大同?”
罗信淡淡地说道:“别人不敢,马将军却敢,因为他是马芳。”
屋子里就是一静,高武脸上的颜色变换,罗信缓缓站起道:“各位可以率先埋伏在大同附近的山里,如果发现马芳没有出现在大同周围。各位也可以立刻撤离,如此并没有性命之忧,只是空跑一趟。如果发现马芳,那就是各位的机会。当然,将军难免阵上亡,和蒙古鞑子交手,就要做好随时死亡的心理准备。这次各位唯一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待马将军击败阿拉坦汗,蒙古颓势尽显,那个时候就算你们投奔马芳,被马芳收留,也再无可能拥有足够自保的地位。
罗信今日实话实说,小弟断无可能加入到太行山寨,太行山寨太小了,在这里施展不了我的抱负,实现不了我的理想。这对你们也同样如此,难道你们就不想跃马疆场,击败阿拉坦汗,驱逐蒙古鞑子,名传千古?福荫子孙?甘愿窝在小小太行山,做一辈子山贼,子子孙孙皆为山贼?”
大屋内的五个人神色都在不断地变化,作为武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也都有一个为将封侯的梦想,没有哪个武人只想一辈子当一个小兵,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武人想要自己的子子孙孙皆为山贼。别看各路绿林好汉聚在一起的时候,都鄙视朝廷大军,嚷着有朝一日造反,推翻了朝廷,皆是一副反贼的模样,实际上心里却都有着一个山贼的理想:
杀人放火被招安!
就如同宋朝之时的水泊梁山!
罗信看到他们脸色变化,知道他们的心已动,只不过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毕竟自己说的有些太过玄幻,若不是自己有着一个小三元的光环,这个时代武人对读书人有着一个潜意识的敬重,恐怕他们绝对不会相信一个十二岁孩子的话,会立刻挥刀将自己斩杀。罗信将目光依次扫过五个人,朗声说道:
“如果各位兄长不信罗信,罗信也没有办法。机会小弟是给你们了,是否能够抓住,就看各位的决心。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连胜()
求订阅
*
“如果各位兄长不信罗信,罗信也没有办法。机会小弟是给你们了,是否能够抓住,就看各位的决心。当然,如果各位不信,想必之前已经打好了主意要将罗信永远留下吧?”
张成和告诉等人脸色俱是微红,这让罗信更加相信了自己的推断,脸上便现出了淡淡地笑容,这笑容中有着自信,也有着讥讽。
“各位兄长不要忘记,我虽然是一个秀才,但是也是一个武人。所以我不可能引颈就戮,小弟自信,就算最终死在这里,也会拉几个垫背的。”
张成和高武等人心中就是一凛,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罗信家学渊源,并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曾经杀过蒙古鞑子,而且刚才也听说罗信一枪击败自己的手下。
“哼!”这个时候,一直坐在靠近门口的一个汉子冷哼了一声道:“小娃娃,口气不小。”
罗信心中知道武人中的规矩,特别是绿林中的规矩,那就是以武为尊,想要获得对方的尊重,甚至相信自己的观点,只是依靠小三元这个光环还不够,除非是大家在一起久了,自己屡出奇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此时此地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