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星辰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的星辰大海-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感觉是被坑来撑场子的啊。”一出会场,走在最前面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感慨了句。

    他叫张复,是这次竞赛中胡南分最高的,也是最能吃辣的!

    吴斌曾亲眼看着他把炸脆的辣椒当零食吃,心里一句“p”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口。

    “也算是知道学了光学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嘛,不算亏。”龚成伟伸了个懒腰,转身对大家提议道“这么快回自习室也不好,要不我们去夜游未名湖?”

    “拒绝,我要去图书馆。”

    吴斌果断摆手,开玩笑!这么冷的天夜游未名湖,绕着湖走一圈他脸大概都冻麻了好吧。

    “冷吗?我觉得还好啊。”说着张复伸出手感受了一下风,“不冷啊。”

    “你们一天吃几吨辣椒当然不冷……”吴斌吐槽了一句,“反正我们几个准备去图书馆泡会儿,要不待会儿八点自习室会合?”

    “也行。”龚成伟也没打算勉强吴斌他们,于是便带着有兴趣去逛湖的同学们走了。

    剩下一票怕冷的则是跟着吴斌他们去了图书馆。

    骑车来到图书馆,吴斌拉下围巾哈了口冷气,不禁再次被眼前庞大而有些古老的建筑物所折服。

    北大图书馆,由总馆、医学馆、38个分馆、储存馆组成,总面积约90000平米,而吴斌眼前的这座总馆就占了一半多,一共约53000平米。

    第三天的时候吴斌就对这座图书馆有了个初步了解。

    整个北大图书馆,坐拥文献资源1100万余册,其中纸制藏书800万余册,国内外数字资源,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资源300余册。

    专业和精深度可以说可见一斑。

    而且吴斌第一次来的时候就get到了各种新姿势,原本他以为大学的图书馆就是比普通图书馆拥有更多专业的文献或者书籍。

    但他错了。

    参考咨询了解一下,关于图书馆的任何问题分分钟就帮你搞定,和淘宝客服差不多。

    文献检索了解一下,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分分钟也能搞定。

    知识图谱……嗯七彩可视化图谱了解一下,很刺激的哦。

    另外就是高深书籍特别多,不管你是搞语言的,搞物理的还是搞什么的,在这你总能有所收获,而且很可能就是北大限定的。

    所以说,大学里有这么多人整天泡在图书馆是有原因的,无论是书还是电脑上的数据库,大学都是最专业的。

    ……

    第九天,吴斌他们迎来了一位新教授,负责教的是……数学。

    这位北大数院的教授一进教室就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上来聊了聊dx,在物理里它叫无穷小位移,在数学里则叫余切丛。

    讲着讲着,就突然怒拍一下讲台。

    “就给我安排这么几节课!怎么讲的完嘛!”

    但到了第二天,这位教授刚讲解了一会儿复变函数,就突然画风一转,开始说自己的趣闻轶事,总觉得有种放弃治疗的感觉。

    当然,教学水平还是杠杠的,在留数定理和拉普拉斯变换这块,让吴斌有了新的概念。

    ps第二更,只用写书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应该能再来一章?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物理应用科技() 
下午,同学们又见到了一位新的教授,负责是光学这一块。

    当他刚走进来的时候,吴斌就感觉到一股强者的气息,因为他的一只眼睛……有种说不清的锐利感,被看着的时候会有种被鹰盯住的感觉。

    后来听他说是他的左眼在光学实验中受过损伤,瞳孔收缩度和常人有些不同。

    吴斌听完不禁在心里感慨。

    ‘大佬,大佬。’

    另外这位大佬教授讲课的内容也是大佬无比……量子光学!这真是吴斌听到现在最感觉云里雾里的课程,只有当这位讲授说激光光场是遵守经典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的时候,他才算有了那么一点领悟。

    负责教热学的是在颁奖典礼后台处和吴斌有过一面之缘的科大教授宋南峰,他算是吴斌认为讲课最好的讲课教授之一了,所谓的深入浅出,在他这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另外他的出题能力也很强,随便在黑板上列出一道题,都足够让底下的少年英才们想破头。

    所以这位教授上课时,底下的抬头率是最高的。

    但有一点这位教授让吴斌很蛋疼或者说受宠若惊……那就是教授每次上完课都要私下来找他安利一番华科大,那真是吹的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下无。

    今天也不例外,热学课刚结束,吴斌就又被这位教授拉到了他的办公室中。

    “昨天你去听那个照相机的讲座了吧?”宋南峰给吴斌倒了杯水后问。

    “谢谢老师。”双手接过水杯,吴斌才点点头回答“嗯,但干货好像没多少,好像主要是招生的。”

    “啧啧。”宋南峰晃了晃手指,“不止,其实让你们去听这座谈会,还要你们知道另一点,那就是学好物理,是很能赚钱滴~”

    “……”吴斌愣住,想了想问“不是说学术应该纯粹一点吗?”

    “纯粹就不用吃饭啦?”

    “……”

    吴斌无言以对。

    “看来你也对物理有很深的误解啊。”宋南峰随手抽了张白纸,接着说“所有的学科中,都很少有像物理这样研究领域这么广泛的,你看啊,小到原子、原子核、电子和夸克,大到星系和宇宙,快能快到阿秒,慢则慢至百亿年,这些物理都有涉及,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万……万金油?”

    “嗯……不对”宋南峰摇摇头,“应该说物理学及相关学科是探究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最前沿学科,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这不就是万金油嘛……’吴斌不敢吐槽出声。

    见吴斌不说话,宋南峰就接着往下说,“一谈到物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总觉得这是一门理论性而非实用的科学,搞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选择物理专业也是顾虑重重,甚至连有些学生都是,这完全就是误解嘛!”

    听完宋南峰的话,吴斌不禁点了点头,因为他也是“连有些学生”中的一员。

    这也没办法啊,他学到现在整天就是弹球,卡车,卫星的,怎么看都是各种不实用。

    这让他不禁想起蔡国平对他说的一句话,高中知识只是个基础,离学以致用还有着很远一段距离,这才带他去看了电子科技展会,虽然他看完之后依旧没有找清方向就是了……

    看到吴斌点头,宋南峰不禁拍了拍脑门,叹口气“啧,现在的教学也太为学而学了。”又摇摇头,“虽然以前也这样就是了。”

    “欸,吴斌,你先说说看,你觉得学习物理是为了什么?”

    “探索世界或者宇宙的本质?”

    宋南峰听完先是一笑,接着伸出手拍了拍吴斌的肩膀,“呐,给你免费上一课,让你明白一下物理在应用领域究竟有多重要。”

    说完就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材料】【电子】【化学】【生物】【金融】

    “不跟你吹牛逼哈,物理学早就已经渗透到绝大部分应用科学中了,物理的毕业生也受到许多应用行业的欢迎。”说着抖了抖白纸,“喏,就拿这些来举例子。”

    “金融?”吴斌一脸懵逼。

    看着吴斌莫名的样子,宋南峰有些得意的笑了笑,“先给你列个数据哈。”接着他边说边在纸上写,“就我们科大毕业生的统计来说,现在在it行业工作的占28,半导体和传统工业类的占20,金融、贸易、商务、咨询占13。”

    “为什么会这样呢?”见吴斌没说话,宋南峰就来了个自问自答。

    “在交叉科学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只学习单一专业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综合能力就是竞争力!”宋南峰强调了一句。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优秀的学习能力,且能迅速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的物理毕业生就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因此物理学也越来越多地融合到各行各业中。”

    “哦~”吴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啧,在帮你举点比较具体的例子。”宋南峰看吴斌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没完全明白,“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这句话,总听过吧?”

    “嗯。”

    “那信息科技的基石是什么呢?那就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存储设备,它们就非常需要物理学的帮助。”

    竖起一根手指,宋南峰接着往下讲“先以存储设备举个例,现在的硬盘原理是gr效应,也就是巨磁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变磁场方向,巨磁阻结构的电阻会发生明显改变,并且有两个稳态,从而……”

    “记录0和1!?”吴斌一拍手,悟了!

    “嗯……就这个意思,怎么,你对信息学也有兴趣?”

    “嗯,最近在学程序语言。”

    吴斌此刻的心情有些莫名的激动,明明是他觉得两门关系不大的专业,事实上却是息息相关。

    这就如他当初在物理竞赛上所说的获奖感言一样,当一些他在其他领域学到的知识在他学习物理再次被提及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愉悦。

    是的,这真的很愉悦。

    ps第三更,不用赶在12点前写完的感觉真好……大概还能写一章。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人() 
虽然宋南峰不能理解吴斌的“突然兴奋”,但既然吴斌感兴趣,那总是一件好事。

    “这一现象呢,是90年代初由物理学家先发现的,没过几年就取代了原有的技术成为了储存设备的主流。”

    “嗯嗯!”吴斌听的两眼发光。

    宋南峰将吴斌那张几乎快凑上来的脸推远了一点,继续说“而在今天,为了获得存储密度更大、读取速度更快的存储技术,业界又在和物理学家一道研究隧道磁阻tr技术,以及更为先进的sp  transfer技术,而这些进展中自然就少不了我们物理人的身影。

    “是少不了我们北大物理人的身影吧。”

    这时门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打开,走进来的是负责教电磁的北大教授罗文敏。

    “哎?罗教授,偷听人讲话,不太好吧?”宋南峰直接就白了罗文敏。

    “偷听?”罗文敏猛摆手,“您这慷慨激昂的,隔着两个教学楼都能听到,我这是听着你们科大都快天下第一了,所以才忍不住进来插句嘴,我们北大还活的好好的呢。”

    罗文敏作为物院的教授,自然是早就从范淑兰那听说了吴斌的名字,是他很看中的一名学生。

    所以罗文敏自然也很留意吴斌。

    后来在旁观了吴斌的电流实验之后,罗文敏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范淑兰这么看好这个学生,立即就和他一样坚定了一定要让这小子进北大物院的心思。

    越发关注的吴斌的情况下,罗文敏自然发现宋南峰经常在课后拉着吴斌去私谈,之前几次他们聊的话题还比较飘,所以罗文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这回不同,这宋南峰明显是露出獠牙了呀,估计他在不出面,科大就要被他吹成学术和吸金能力都最强的第一学府了,所以这才不顾礼仪的直接推开门闯了进来。

    看着两位有些剑拔弩张的教授,坐在中间的吴斌有些尴尬,他觉得他现在该立马撤离现场,但实用物理这一块他才刚听了个开头,哪里舍得离开,于是一双无辜的眼睛只好在两位教授身上来回游走。

    还好,两位教授还是很有涵养的,都深呼吸一口之后,罗文敏先找张椅子坐了下来。

    “吴斌啊,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在信息这一块,少不了我们北大的物理人吗?”

    吴斌摇摇头。

    “毛思宁,你可以在网上了解一下这个人。”

    于是吴斌便听话的掏出了手机,搜索了一下毛思宁。

    【毛思宁,被誉为“磁头之父”,现任全球最大的硬盘生产商希捷公司seagate  teology先进器件及磁读出头研究和开发部技术总监及负责人。】

    ‘哇……这开头介绍就一股王霸之气袭来啊。’

    “就是这个人吗?”吴斌将搜索出来的照片资料拿给罗文敏看。

    罗文敏看了眼吴斌的手机,笑着说“对,就是他,他曾经领着他的研发小组在gr和tr等一代磁读出头及传感器研究中做出了国际领先的突破,所以才会称他为‘磁头之父’。”

    虽然两个陌生的名词吴斌不知道它们是什么的缩写,但这并不妨碍他听出来这是一位巨佬。

    “另外研发出存储密度高达150gbit和170gbit的磁头及其硬盘驱动器也是他。”

    罗文敏乘胜追击,继续描述这位强人“在过去20年中他发表过文章14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23项。此外,他还获得70余次希捷公司的技术成就奖,并两次入选希捷公司‘名人堂’”

    “而他,就是在我们北大物理系毕业的。”

    看着罗文敏得意的笑容,宋南峰却是很淡定,拍拍吴斌的肩膀说“那你再搜搜张亚勤。”

    罗文敏听完脸色当即就变了,摇摇头说“这样的攀比,要不得啊,要不得啊。”

    宋南峰翻了个白眼,估计是人都知道他心里想的肯定是‘明明是你挑起的好不好?’

    而能让罗文敏反应这么大的人吴斌自然也是很好奇,便立马搜索了一下,而瞬间跳出来的词条也是让他吓了一跳。

    ‘千度的总裁???’

    吓一跳后吴斌继续看他的个人介绍。

    【12岁考华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届华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卧槽……原来这位就是蔡老师当时和他说过的妖孽12岁大学生吗……’

    【担任全球10多所大学的校董,荣誉或客座教授。】

    【数字视频和通讯领域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500多篇学术论文和11本专著】

    【他发明的多项图像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被国际标准采用,广泛的应用于高清电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