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想到是潘金莲,不管怎样,那也是大美女啊。跟她切磋,绝对是很爽。
“潘金莲在哪?呃,西门庆早出来了,潘金莲也出来了,这就有意思了。”罗乾想到西门庆就在黄县,还没有时间处理他。(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求打赏)()
“目前潘金莲出现在洛阳,宿主自己注意招揽。宿主目前还有两次召唤水浒的机会,奖励一员梁山地煞星,一员方腊手下。请问宿主是否领取奖励?”系统继续道。
“潘金莲竟然不在东莱郡,而是在洛阳,真是啊。自己刚开荤,还想要试试潘金莲的功夫呢。算了,先暂时不领取吧。”罗乾在脑海中遗憾的说道。
唉,张宁略有些羞意的拉过床上的被子,遮盖自己的身子,然后期盼的对罗乾道:“罗乾,听说你要出兵讨伐董卓,能否带我一起去,老是闷在太守府中。真是很无聊,你带我一起去吧。”
“嗯,宁儿,以后你就叫我乾哥吧。你真想与我一起去?征战沙场可是很危险啊。你不如还是留在太守府吧。”罗乾皱着眉头道,虽然说如今张宁的武力达到了78,算是三流武将水平。但是还不是很保险,这次可是讨伐董卓。
“不要,人家不想继续在府中无所事事。你又不在,甚为无趣。就让我跟在你身边。”张宁红着脸,双手在罗乾背后捏了捏。
“也罢,也罢。同去,同去!不过今天我要试试你的战斗力怎么样!也让你看看本太守的战斗力能不能爆表,再来!嘿嘿~”罗乾怪叫一声,立马在张宁有些惊慌和渴望中再此发动了猛攻。
罗乾沉浸在温柔乡几日之后,就和张宁一起练练枪法和剑法。两人有点如胶似漆,这样貂蝉和蔡琰有些不高兴了,罗乾赶忙去安慰两人。
就这样罗乾是早上练武,毕竟武艺不能放下,要经常练习才行。这也是为了能够有个强健的体魄,那才能去征服天下,征服更多的美人。然后在午时处理一下事务,在傍晚的时候与貂蝉、蔡琰等人一起玩耍,交流。等到天黑,那自然是跟张宁一起较量功夫了。
期间罗乾也时常去看望何后和唐姬,两人自从刘辩死后就十分伤心。倒是一直住在太守府中无所事事,当然也是罗乾暗中软禁了二人。不让她们离开太守府,让顾大嫂看着。
罗乾以为弘农王报仇,出兵讨伐董卓的理由,让他们安心等待自己的捷报。她二人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盼望着罗乾真的能够剿灭董卓,为刘辩报仇。二人现在唯一的期盼也就是能够除掉董卓,至于以后为发生什么,她们也没有办法了。
……
时光是过的很快的,一个月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罗乾手下东莱兵也已经整顿完毕,粮草后勤准备充足,汤隆也准备好了军械。就等出兵了!
各路诸侯也差不多出兵了,有些快些,有些慢些!
罗乾换了一匹黑马,同样也是换了一套黑甲,就是手中的枪也是很乌亮的那种。总之就是一改往常的白色风度,走黑色冷酷路线。白衣白甲实在是太风骚了,太引人注目。现在的罗乾已经是有地盘、有兵马,算是一方诸侯了。还是安全最重要。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残害生灵,祸乱天下!我等今日起兵,乃是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为天下除害,尔等也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改变尔等的命运,搏个出身!出兵!”罗乾在前面朗声道。
“奉天子诏,尊主公命!为国除贼,建功立业!”关胜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在罗乾左边一脸正气道。
“跟随主公剿灭国贼,建功立业!”云天彪骑着大宛白马,同样手持青龙偃月刀在罗乾的右侧。
关胜和云天彪两个长得差不多的红脸大汉,就像两员武圣一般,护着罗乾,这倒是显得十分的威风。
“是!跟随主公,剿灭国贼,建功立业!”李逵、项充等人齐声大呼。
“跟随主公,剿灭国贼,建功立业!”上万东莱兵,大声呼喊着,十分的威武,一股杀伐之气开始蒸腾!
“徐晃领二千人马为先锋,太史慈领两千军马为后军,云天彪令两千为右军,关胜领两千兵马为左军,晁盖领两千人随我当中军!出发!”罗乾长枪一指,大吼道。
“诺!”
众人齐声道。
长驱直入徐公明,一箭双雕长孙晟。徐晃领着二千人马为先锋,领兵出发!
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两人护着罗乾的大纛,和陈达、杨春一道跟在罗乾身后。
罗乾军浩浩荡荡的兵发洛阳!
……
天下诸侯,响应罗乾的讨董号召,共同起兵讨董!
第一镇诸侯,冀州牧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
第二镇诸侯,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东汉末年陈留郡人。
第三镇诸侯,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
第四镇诸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
第五镇诸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
第六镇诸侯,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
第七镇诸侯,东郡太守桥瑁,字元伟,睢阳人。
第八镇诸侯,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汝南汝阳人。
第九镇诸侯,济北相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
第十阵诸侯,东海相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
第十一镇诸侯,广陵太守张超,字子并,河间郑人。
第十二镇诸侯,上党太守张杨,字稚叔,并州云中人。
第十三镇诸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
第十四镇诸侯,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郡人。
第十五镇诸侯,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第十六镇诸侯,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
第十七镇诸侯,北海相孔融,字文举,鲁国人。
第十八镇诸侯,东来太守罗乾,字非鱼,东平国人。
罗乾在路上也得知了这一次响应号召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其中马腾正在凉州那里跟韩遂争权夺利,实力有所减弱。董卓进京之后,就拉拢马腾和韩遂。
因此马腾和韩遂虽未必会真心归顺董卓,但是也并没有竖起讨董大旗。同样徐州刺史陶谦也没有加入讨董声明的行列,后来陶谦还上表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推举盟主()
十八路诸侯兵发洛阳,在汜水关外不远处安营扎寨。
十八路诸侯会盟,其中兵马不一。
勃海太守袁绍统兵三万人、后将军袁术统兵二万六千人、冀州牧韩馥二万人。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各统兵一万五千人。
东莱太守罗乾、长沙太守孙坚、右北平公孙瓒、骁骑校尉曹操各领兵一万。
北海相孔融、东海相臧洪、上党太守张扬兵力较少,只带了八千人。
十八路讨董诸侯共计二十六万人马。营建的营寨有二百里。形成一股巨大的兵团,威胁着洛阳。
十八路诸侯,各有兵马虽然组成了一只庞大的军队,但是毕竟是来自各个地方,有十八个老大。所以看似强大,但若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的话。
那就是一盘散沙!
十八路诸侯会盟,烹羊宰牛,共同商议进兵之策。
罗乾扫了一眼十八路诸侯,其中以前见过的只有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四路诸侯,其他人或许在洛阳的时候见过,但是也就只是认得他们四个。
同样除了这四人认得罗乾外,其他人也只是听说过罗乾。知道此人乃是征剿黄巾起家,镇压过北宫伯玉的叛乱,与袁绍等人一同诛杀过十常侍。
而且这一次最先发讨董檄文的就是这位,也是十八路诸侯最年轻的,东莱太守罗乾。
众人互相寒暄,罗乾也只是跟坐在一旁的孙坚简单的叙叙旧,毕竟当初一起在豫州镇压过黄巾。孙坚倒是对罗乾比较有好感,而罗乾则是对他的女儿有好感。只时不知道人家女人出生没有。
虽然自己在天下有些名气,但是跟袁绍和袁术这种天下有名的世家子弟来说还差远了。真论影响力还是比其他诸侯差了不少。
“诸位,诸位,请听乾一言。我等奉大义,兴义兵,讨伐董卓。然我等兵马众多,不好调度。应当立一盟主,在中调度,方才好进兵。”罗乾在众人寒暄之时,站起来刷存在感。
“东莱太守之言有理!”北海相孔融点头道。
河内太守王匡站起来道:“对,先立盟主,再发兵攻打洛阳,讨伐董卓。”
“那谁来当盟主耶?”公孙瓒沉声问道。
这个,谁当盟主,那今后的名望可就很大啊。众诸侯的盟主,那就有点像诸侯霸主一般。实际在场的众人都想要当盟主。
其中以袁绍和袁术对盟主之位最为眼热,罗乾已经看见那袁术蠢蠢欲动,就差点跳出来说我来当盟主了。而袁绍虽然还是很镇定的坐着不动,但是那手紧握着腰间的佩剑。
以罗乾看来,十八路诸侯中最为镇定的就是自己和曹操了。
罗乾知道自己的实力还太弱了,十八人中有十一人兵马都比自己要强。不光是实力就是威望自己都远远不足以镇住众诸侯。
反观曹操虽然只是身高七尺,并不是很高。要知道刘备还七尺五,诸葛亮八尺。当然罗乾也是身高八尺。但是曹操那双眼睛却是非常有神,如果与之对视,仔细感受。便能从中看出,曹操是个十分有才能,谋略深沉之辈。
罗乾在其他人开口前,马上高声道:“袁太守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罗乾的话,立马使其他诸侯的目光扫向三人。
山阳太守袁遗!
南阳太守袁术!
渤海太守袁绍!
都是袁太守,不过主要还是袁绍和袁术二人最被人关注。袁绍是袁家的长子,但不是嫡子。袁术是嫡子但个人又没有袁绍有名望。
济北相鲍信不知是什么原因,站出来道:“骁骑校尉曹孟德曾行刺于董卓,虽是失败。然亦是天下闻名。吾举荐孟德为盟主。”
眼见袁绍和袁术两人脸色沉了下来,曹操赶忙对众诸侯道:“本初诛十常侍,怒斥董贼。又是名门之后,操举荐袁本初为盟主!”
随后其余诸侯也赶忙附议,认为袁绍可以但盟主。毕竟袁绍是在场诸侯中,兵力最多,是最为有名望之人。
除了袁术之外,众诸侯都赞同,袁术虽然很不爽,但也不好反对。
“诸位,绍年少德薄,威望不足,还请诸位另选高明。”袁绍一脸正气的摆手谦让道。
“叮咚……袁绍,字本初。武力71,统率80,智力78,政治82,魅力88。天赋属性“名望”爆发魅力+5。当前魅力93。”系统提示道。
罗乾好奇的发现。
袁绍在谦虚推让的时候,气度不凡,姿态优雅之中带有一股威严。说实话,袁绍或许性格缺陷比较大,被人称为好某无断,但是风度方面确实是众诸侯中最好的一个,再加上天赋属性一爆发,果然是让很多诸侯点头服气。
“盟主非袁本初不可。”袁遗道。
“对,某就服本初!”
众诸侯共同推荐袁绍,袁绍再三推让之后答应了下来,对罗乾和曹操比较有好感,袁术看曹操的眼神就有些不悦。倒是对罗乾没有什么表情。
第二天,众诸侯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焚香再拜。
然后袁绍就开始宣读盟约誓词。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渤海太守绍,兖州刺史岱、骁骑校尉操、南阳太守术、东莱太守乾等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读完誓约之后,就开始歃血而盟。
罗乾还以为是割自己的血然后拿来喝,那样的话就有些反胃,毕竟是人血啊。不过实际上只是将血涂在嘴唇上并不是用来喝的,而且不是人血,是宰了一头牛,用的是牛血而已。
然后袁绍就坐在帅台的主位上,其余十七位诸侯按照年纪大小分列两排就坐。结果罗乾对面并没有人,因为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诸侯。(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救援孙坚()
袁绍既已当上了盟主,自然是要做些安排。
“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袁绍强调了一下军纪,表明了一下自己盟主的身份。
“我等必尊盟主号令,共讨董贼!”众诸侯道。
袁绍扫了一眼众人,发现袁术看他的眼神有些愤恨,又见冀州牧韩馥犹犹豫豫的样子,便开口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韩文节佐之为众诸侯供应粮草。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罗乾都是没有什么意见,这一次来讨伐董卓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要提高自己的名望,只要这一次十八路诸侯能将董卓击败,那必然闻名天下。二来是要打击董卓,同时也是打击洛阳朝廷的权威。
事实上其余诸侯之所以能够响应罗乾的号召,也是因为嫉妒董卓。在他们看来董卓不过是凉州一匹夫而,哪里比得上他们这些人。
董卓最多也就是中等豪强出身,像袁绍袁术这些等级世家豪族来说,董卓更像是一个暴发户,他们眼红啊。
罗乾论出身比董卓还不如,因此他是一有机会就出来刷存在感,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名望。就好像袁绍他们要起兵,自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