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婉喂了她,看她精神还好,便抱着在屋里走来走去逗她玩,一边问奶娘:“大姑娘今日睡了多久了?”
奶娘是内务府送来的,早打听过知道方婉的凶名,来了府里都多带几分恭敬,此时在门边站在,恭敬的回道:“早上睡了一个半时辰,巳时二刻大爷吩咐抱出去了一回,回来喂了奶又睡了,刚才醒呢。”
怪道这样有精神,方婉抱了一会儿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终究睡得多,吃饱喝足,东看西看一阵子后,打了两个小呵欠,让方婉拍了一会儿,就又睡了。
方婉没叫奶娘把她抱去她自己的床上睡,就放在她这里的大床上,看她歪着身子,肉肉的拳头搁在胖鼓鼓的脸边,真是越看越可爱,忍不住低下头去亲两口。
一回头见绿芷在一边站着,就问:“叫个人去前头看看,王爷怎么还没进来。”
绿芷见她放下了大姑娘,有点疲累的靠在大引枕上,便上前来站在她身后给她捏肩,回话道:“刚才就打发双喜去前头了,只怕说话就回。”
果然不过片刻,就见紫萱进来回话道:“前头爷们还没散,都在喝酒呢,双喜不敢进去,在门口问了一回,说是刚才又叫膳房抬了两坛子酒进去。”
“那叫厨房煮解酒汤,等喝完那两坛子就送进去一人喝一碗。”方婉吩咐道:“不等王爷了,单给我叫膳就是。”
方婉今日招呼了一日,也没正经吃东西,几个丫头都清楚,提回来的膳四荤两素两个汤,还有两咸两甜四样点心,主食有米饭有粥还有饼,摆了一大桌子。
方婉看到就想起来:“回头王爷回来,喝了酒不要吃油腻了,叫膳房上甜羹。”
到了第二日早上她醒过来,才看到萧重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睡在旁边,看来她也是累狠了,萧重回来歇了她都不知道,方婉翻个身,移过去一点,看萧重睡着的样子,虽然眼睛还没睁开,可还是那么英俊。
他长的好像越来越好看了,方婉越看越喜欢,看那样的眉毛,那样的鼻子,那样的嘴,没有一处不好看,脸型也是配的刚刚好,萧重比刚见到的时候明显长大了嘛,而且还瘦了一点点,棱角更显得好看了,方婉轻轻在他脸上啵了一下。
看他没醒,又在他嘴上啵了一下。
方婉小声说:“我好喜欢你啊,越来越喜欢你了。”
萧重没睁眼,嘴角却弯了起来,一只手也搂住了她的腰。
方婉一点不脸红,她的手肘撑着自己,问他:“你酒醒了?”
“我昨晚没喝醉。”萧重闭着眼睛笑道:“他们闹的,喝醉了几个,我没喝多少。”
“嗯,没什么酒气。”方婉说。
萧重看她这么撑着自己,就把她往下拉,方婉却不肯:“哎呀,别叫我压到你了。”
她觉得自己生孩子胖的有点厉害,哪哪都是肉,现在喂奶也不能不吃,还好大家都说,她还年轻,断了奶很快就能瘦回去,不过这会儿,她觉得自己像座山一般。
萧重怔了一下,然后喷笑:“就你这点儿分量?”
他一把用力把方婉搂进怀里,然后一翻身,把她压在下面,在她耳边说:“你能有我重吗?”
(大家继续自驾游啊!)
巳时才用早膳,方婉觉得自己简直荒淫无度,为了不显得太过分,她一边吃早饭,一边把昨天的礼单帖子拿过来翻。
这一翻就翻出点意思来了,昨天请客只请了宗室亲戚们,可礼单却不一样,有不少压根没发帖子的人家,也都送了礼来贺景王的小郡主满月,这样送礼的不好不收,如今都归到她这里来了。
方婉筷子上夹着一个生煎包子半天没吃,诧异的问:“这些人家什么时候这样殷勤的?”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萧重夹着花生米慢条斯理的吃着;听方婉这样一说;就接过来看了一下后头落款:四品太仆寺少卿马骏具贴拜。
“这些啊;门上收的;你叫人收进来就是了。”萧重给她夹菜:“你吃完慢慢看;这会儿看什么;又不是要紧事。”
方婉娇嗔:“都怪你。”
萧重想了一下才明白方婉指的是什么;还颇为自得,他调戏似的在方婉的脸上摸了一把,笑了一声;又添了半碗粥,吃了一块儿蜜豆糕,就搁下了筷子;坐到一边儿去了。
方婉吃了半碟生煎包子;一碗鱼蓉粥,又吃了两个素春卷才罢了;见萧重拿着本倒看不看的样子;她坐到萧重身边去;这会儿她也明白一点了:“这些人家;都有子弟送到你那里了吗?”
萧重捡起刚才看的那一张帖子:“这家的老大今年十七;我亲自看过;倒还懂事稳重,倒没在我跟前,我给了他们家一个御前侍卫的缺。”
他随意的拣了拣:“这些都差不离;有的到我跟前来了;有的有别的去处,这些人家,是我挑过叫人把帖子送到你这里来的,你跟前使的人少,又都是些丫头,屋里使唤罢了,外头就不顶事了,你挑两家看着顺眼会说话懂事的,平日里使使倒也还好。”
原来是给她的?
方婉笑道:“你这也太周到了。”
然后看萧重还看着她,赶紧又道:“你真好!太好了!我们家王爷就是天下第一好夫君。”还附送一个甜的腻死人的笑容。
萧重满意的出去外头书房去了。
大家都挺满足的,萧重觉得,他的媳妇,当然他要护着宠着,替她周到才是啊!
而他这媳妇,偏偏又不大需要他来周到,所以替她做点儿事,看她这样又是惊喜又是崇拜(?)的样子,萧重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方婉在屋里拿着帖子翻着,这个倒也算是他们这些皇子王孙的惯例了,屋里当然要人使唤,外头其实也有许多事要办,就如苏太太的例。
方婉看好武莺今后必定也好使,就是人家才定下来,暂时还使不上,萧重这样替她办,倒是刚刚好。
之前她新婚,事情还不多,现在她都开始生孩子了,跟前的人也都在开始放出去了,那今后事情慢慢就会多起来,不能事事方婉都自己做,萧重便替她想到了。
当然,不是每一家王府都有这样的排场,一般的闲散王爵,太平王爷,外头无非有一二旧人使唤罢了,说来说去,终究还是权势重要,不然为什么人人都削尖了脑袋的往上钻,明知道上头风险更大,也要往上爬呢?
就如皇子们,明知道争那个位置是风险很大,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却没见几个皇子退,历朝历代都争的鲜血淋漓,那无非就是那一个位置跟其他的位置是天渊之别,上一步是主子,退下来就是奴才,生死操于人手,是以不得不争。
其他阶层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但爬一层上去,脚下就能多踩许多人,当然也拼了命的往上爬。
这里的这些帖子上的人莫不如是。
方婉这个时候感触都挺大的,在她上一世,要找个人靠得住又能替她办事的,实在是难得不得了,而且还要格外小心,一则不能声张,二则还要担心被人卖了,有许多事情,她都不得不亲自办。
就这样,还是因为她在温郡王府得宠,才能使唤的动一些人,可像萧重这样,随随便便就有这么多人家拿来给她挑,这当然是因为权势的不同,萧重递出一个手条子,就能把人安排进御前侍卫,或是宫禁卫,或是五城兵马司等处,都是美差美缺,有多少人办得到?
满月之后过了三四日,大约外头人都估摸着府里该收拾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郡王妃也歇过劲儿来了,这些帖子上的人家,都开始错落着递帖子进王府,要来给郡王妃请安磕头。
方婉也把这头武莺和宋薇的事都定了,她们的年龄比绿梅春兰大了一两岁,又有一个太妃赏的标签在头上,萧重不纳她们,方婉就越发要给体面,这个分寸是要有的,方婉深知,任何关系都是处出来的,要是仗着如今萧重喜欢她,她就可以什么都不在乎,那今后就难说了。
看她连董莹绣都能这样好呢。
武莺那边问过了,便答应了韩九,韩九得了信儿,第二日就往里头送了一盒金锞子,足有五十两,方婉一边觉得他实诚,一边想,这韩九跟着萧重,还是攒了不少家底呢,便叫人给针线房送去,倒把武莺闹了一个大红脸。
不过武莺脸红归脸红,还是欢喜的,晚间收拾了差事,盯着人收了东西关了院子门,回去屋里就去找宋薇说话。
她们两个一起进来,一起在那林子边上苦熬那么些日子,算得上同病相怜,如今各握着一头事,没有了竞争关系,两人倒是越发好了,她们这样的例,就她们两个,这交情就与别的丫鬟不同。
不过她还在屋里头,就见宋薇倒是先来了,从窗子看出去,宋薇走在前头,衣服首饰都鲜亮,后头一个小丫头子捧着食盒跟在一边,武莺忙去开了门就笑道:“我还说等会儿去找你呢,没承想你倒来了,你不伺候主子们晚膳,这么早就下来了?”
宋薇叫小丫头把东西搁在桌子上就打发了她出去,然后笑道:“王爷打发人回来跟王妃说了不在家里用晚膳,王妃就叫了膳了,我已经盯着做好了交到前头去了,这才有空儿来,回头晚点儿再去看看,预备着里头叫宵夜就是了。”
她揭开食盒,里头有酒有菜有点心,宋薇轻声笑道:“我听说王妃叫人把韩爷送进来的东西给你的事了,特来贺你。”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微笑着,武莺便道:“这是主子的恩典。”
“是啊,这是主子的恩典。”宋薇说的再真心实意没有了。
在那林子边上的时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日子。
宋薇的夫家是方婉替她挑的,是个工部五品主事的小儿子,那主事姓许,也是个大族的旁枝,不过隔着嫡支至少七八代,没什么来往,许主事五十几了,基本没有再往上的路了,可家里一家子五个兄弟,都是一母同胞,不说个个都有大出息,但都不是那等混吃混喝胡乱过日子的人,靠着当爹的大小是个官儿,还是在职主事,自有种种门路。一个工程除了工部监办,当然还需要许多辅助,他们家老三就在陕西呆了有三年了,据说也送回家上千银子。
一家子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这些年陆陆续续置了也有一百多亩地,两三个小铺子。
这最小的儿子,年龄与宋薇差不多大,只大着月份,是因为祖母没了守孝耽搁了说亲,没承想落在后头还得了个好的,一听说是景王妃跟前的大丫头放出来的,且还不是孤身一人,家里几辈子都是内务府伺候的,如今家里姐姐还在燕王府里伺候,这样的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这一回进来请安的就有这一家的大媳妇郭氏,带着老二媳妇李氏,带着礼物,一人也有一个丫鬟跟在伺候,在门房坐了一个多时辰,才叫带着进去,她们怕叫人说拿大,也不敢叫丫鬟跟着,只留在门口等,带来的礼也都交给了门房,那郭氏眼见得门口的小太监提着这些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起进去,还有点儿忐忑不安,怕自己是不懂规矩。
但是王妃很和气,跟前伺候的姐姐们也都一个个穿的戴的都比她们还强些,方婉问了几句话,便吩咐赏点心。
这是方婉特意给的方便,让宋薇和许家媳妇们都见上一面,今后就是妯娌了。
那大媳妇郭氏回去只满口里赞好:“王妃和气的很,待咱们这些人都这样好,实在是咱们的福气。给五叔说的那个姑娘我们也见了,模样儿不必说,咱们这些人拍马也追不上,只那举动和淑,行事周全,都是难得的。这是王妃的恩典,特特的让咱们见一回的,可见王妃实在是宽厚仁和的。”
只有那许家还没出阁的姑娘在心里想,听说这位王妃娘家其实还不如自己家,这嫁了王爷,就变成天仙了
隔了有半个月,方婉把这些人家都见了一回,先挑了几家人使,萧重名下的庄子、铺子、宅子等原本都是有人管着的,这些人是伺候萧重的老人了,只要他们没大的问题,方婉就不打算换,她挑的这几家人,有两家是去管萧重这边新得的一处庄子,一处宅子,另外许家这大媳妇郭氏,方婉看她实心又灵醒,就用了她,在外头办事说话递东西。
那郭氏第二日就来给方婉磕头,方婉还听说她进来就便儿给宋薇带了一匹缎子两样首饰来。
这些事方婉不大理会,她出了月子后,各处要去的地方就多了,宫里的太后娘娘是嫡母,她每月总得去请个安,送两样东西问候一回,袁太妃处虽然不见人,也一心向佛,那清洁的供奉总也得送一些表示一下,然后各处的宴请,有些要亲自去,有些只送礼,有些就不必管了,都全靠方婉自己把握。
也幸亏她对京城的人家大都有了解,上手的快,还算从容,热热闹闹一个夏天过完,到秋天换季的时候,皇上病倒了。
皇上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比不得当年了,不过方婉知道,皇上还有得是日子呢,但皇上病一次,尤其是病到卧床,不能理事,还是一个大事。
对有些人来说,甚至还是一个大机会,当年萧祺谋逆,也是因为皇上病重,传出来预备立五殿下为太子,才动的手。
这会儿还早,方婉的印象中,这一次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很平静的就过去了,皇上慢慢的好起来,好像皇上好了之后有朝臣请立太子,搞的萧祺天天脾气忽上忽下,但皇上留中了帖子,后来就没人提了。
但是皇上在病的休朝会的时候,传了口谕,叫萧重进宫侍驾,方婉还是担心的不得了。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三章
现在的形势;跟她印象中已经大不一样了;尤其是袁太妃、五殿下被关起来的之后;方婉就觉得松了一口气。
她回想上一世的脉络;结合这一世所格外知道的那些;总觉得萧重的死必定跟他们脱不了干系;所以她觉得萧重现在应该是没有上一世那么危险了。
但就是这样;谁知道现在会发生什么事呢?皇上病重,宣景王殿下伴驾,反而皇子们请安都只在殿外磕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