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和杨明他们几乎同时回到海眼泉子旁边,杨明和马年壮每个人都抱着五六块红瓤地瓜。桃花岭村山地多,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只能种植地瓜和谷子。不过,谷子种植起来要比地瓜麻烦多了,所以大家图方便便把山地都种上了地瓜。当地地瓜品种有两种,白瓤的和红瓤的,白瓤的产量高,红瓤的口感好。俗话说的烤红薯,便是指红瓤地瓜。
王铮衣服上兜着一些野菜,手里捧着一把花椒。
吴花花已经把火生着了,然后王铮将挖来的野菜和花椒塞进了被掏了内脏的野兔肚子里面。王向忠将一根野桃树枝扒了皮,只留下光溜溜的杆子,然后将拇指粗的桃木枝从头到尾插到了野兔上,然后又在野兔肉外面抹上了一层细盐,便在吴花花生的火上开始烤了起来。
篝火烤着野兔,发出滋滋滋的声音,不一会儿,烤兔肉的香味便在整个峪子飘了起来。
埋在篝火里面的红薯,也开始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王向忠烤熟了两只兔子,而埋在篝火里的红薯,一个个烤的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午饭便是烤红薯加烤野兔,在场的人一人一根烤兔腿,一块烤红薯,一个个吃的满嘴都是油。吃完了,趴在海眼泉旁边喝一口甘冽可口的泉水,感觉浑身都舒坦。
酒足水饱,王铮看着一个个心满意足的同伴,休息了十几分钟,便一声令下,继续开始收获之旅。
上午王铮他们已经收获了二十只野兔,这下午的收获更是让王向忠更加吃惊,竟然又收获了二十四只野兔。
王铮他们六个小孩,每个人背着四只野兔,一个个累的都快走不动了。
第0012章 曹秘书()
♂,
回家之后,王铮的小伙伴每人获得了五块钱的辛苦费,都高兴地跟吃了蜜一样。
当然了,最开心的肯定是王向忠一家子了。
总共四十四只野兔,光兔子皮的收入就是二百二十块钱。
王向忠还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赚过这么多钱,这下他算是对自己的儿子刮目相看了。
然后,王铮挑了五只个头最大的兔子,剥皮掏内脏,便带着老爸来到了崔二婶家的小卖部。
王铮拿出曹洪庆给自己的纸条,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在崔二婶家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在1991年的时候,安装一部座机电话的初装费就是两千块钱,在整个桃花岭村,实际上也只有崔二婶家和村支部里分别有一台电话。
电话接通,王铮问清楚曹洪庆现在刚好在乡政府办公室里面,便让父亲王向忠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带着自己去了趟乡里。
王铮父子两个来到乡里的时候,实际上乡里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了。曹洪庆现在还是单身,就住在乡政府办公大院后排的单身宿舍里面。
说实在的,这年头的乡政府办公大院可有些简陋。院子倒是不小,只不过院子里面都是平房,连栋两层的小楼都没有。大寨乡在G区属于贫困乡镇,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万的样子,要想拿出这些钱来把乡政府建造的体面一点,实在是有些难度。
王铮从乡政府门口的传达室里面问明白了曹洪庆的宿舍位置,便同老爸提着兔子,敲开了曹洪庆的宿舍门。
开门的时候,看着一个三十岁的山里汉子站在自己的宿舍门口,曹洪庆有些疑惑。
“你们这是?”
王铮仰着小脸,看着曹洪庆问道:“曹大哥,你不认识我了吗?”
想起刚才的电话,曹洪庆认出了眼前的小孩就是昨天带着自己在山上抓兔子的小鬼,忙笑着说道:“原来是你这个小鬼呀,快进来吧。”
他看到同王铮一块来的男人身后背着一个编织袋,便忙将他们两个让进了自己的宿舍。
曹洪庆的单身宿舍是一个自带小院的独间小屋,在政府大院最后一排。
进屋之后,王铮便说道:“曹大哥,我和我爸说起你们来了,我爸听说你喜欢吃野兔肉,就给你带过来几只。”
王铮说话从容有度,看着倒不像是个七八岁的小孩。而他的父亲王向忠,则看起来很紧张,张口结结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
“曹秘书,兔子都处理好了,你看。”王向忠杵在小院当中,提着编织袋,不知道如何是好。
曹洪庆笑了笑,对王向忠说道:“你就是王铮的父亲呀,你看你们客气什么,快到屋里喝口水吧。”
曹洪庆也没问他们此行的目的,接过了王向忠手里的,扔在了门口,便将王铮父子让进了屋里。
王向忠十分拘谨的站在门口,在他眼里,乡政府大院里面的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生怕说错一句话惹得对方不高兴了。
王铮怎么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前世的时候省一级的领导也打过几次交道,所以在他内心里面根本就没把这个乡长秘书放在眼里。实际上在他眼里,这个曹秘书就跟吕不韦眼里的嬴政一样,是个奇货可居的商品罢了。他知道将来这个人是要当大寨乡乡长的,所以能和他拉拢好关系,以后自己在桃花岭村干什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请坐,我去给你们倒杯水。”曹洪庆说完便转身到里屋去给王铮父子俩倒水去了。
“爸,咱们坐吧。”王铮对有些扭捏的父亲说道,然后两个人便并排坐到了曹洪庆房间的双人沙发上。
“你们爷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呢?”曹洪庆一边端来两个水杯,一边问道。
“没。”王向忠脱口而出,不过他说完估计也有些后悔,脸上有点发红。
“啊,是这样的,我们家是桃花岭村的苹果园承包户,我们家的苹果园就在你昨天打猎的山峪子下边。”
这时,王铮看到面前茶几上摆着三个红富士苹果,便继续说道:“曹大哥你家的苹果就是我们苹果园种的。”
头几天乡政府办公室让王向忠给乡政府送了十几箱苹果,到现在还没有结账,这些苹果王向忠也认识,就是自己家的苹果园种的。
曹洪庆听到王铮的话,哈哈笑起来。
“你这小鬼头真是机灵,连我的苹果是哪里的都知道,不过,你还没说来找我有什么事呢。”
“嗯,是这样的,曹大哥,你也知道这两年苹果行情不好,我们看着偌大的苹果园都荒着,**家苹果园承包户的苹果都烂在地里,挺可惜的,我们全家商量着看看能不能把那三百亩的苹果园都转包给我们,让我爸来管理,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能让那些疏于管理的苹果树得到统一的管理。”
一边听着王铮的话,曹洪庆若有所思得点了点头。
“桃花岭村是咱们乡里重点扶持的红富士苹果种植村,这两年苹果的行情确实不怎么样,你们不怕把全部的果园都承包过去,苹果都卖不掉?”
王铮胸有成竹的说道:“不怕,我们有自己的销路。”
“要是有销路就好说了,那几家承包户我们倒是可以去做工作。不过,这承包费……可不是个小数目呀。”
“这不是正打算来和你商量这件事嘛,我们想着把一次**齐三十年的承包费以后改成按年交,我们还可以在原先的承包费的基础上加倍给承包户转包,你看这事能行得通吗?”
听完了王铮的话,没想到曹洪庆猛地拍了下大腿,看着他说道:“聪明,你这小鬼头真是机灵。实话跟你们说吧,乡里面也意识到桃花岭村苹果园的抛荒问题,今天下午乡里班子开会的时候还专门提过这件事。乡长也确实有想着把所有的苹果园转包给一家的想法,你们算是来的正是时候,明天上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向乡长汇报一下,我看问题不大。”
第0013章 果园承包户大会()
♂,
周三上午的时候,桃花岭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那个啥,下个通知,咱们村的苹果园承包户听好了,明天上午十点呢,你们到村支部来开个会。那个啥,我念下那个承包户的名单,有不在家的承包户,左邻右舍的也帮着传达一下。王向忠、崔成才、崔成亮、刘方平、杨世国、马焕华、赵锦、王攀义、郭海、吴福良。那个啥,点到名字的明天不管家里多忙,都要到村支部来开会。”
村广播里面连着播放了好几遍,全村老少爷们都听到了。
崔二婶的小卖部里,正好有几个村民在买东西,便议论起来。
“他二婶,这喇叭头子里面广播的啥呀?”
“他大娘,说是让苹果园承包户明天开会。”
“让那些苹果园承包户开什么会呢,这不是耽误俺那口子明天卖苹果吗?”说话的是桃花岭村的苹果承包户刘方平的老婆。
“哎,他大娘,今年的苹果行情怎么样?”崔二婶这是明知故问。
今年的苹果许多都烂在地里了,能好到哪儿呢?
“好,好着呢。”刘方平的老婆没好气地说道。
第二天,所有十户苹果园承包户便都早早地来到了村支部。
桃花岭村村支部,在整个桃花岭村算得上是最高大上的建筑了,一排十间的红砖瓦房,墙面刷上了粉白的石灰,地面是水泥的。在整个桃花岭村,也就是马村长家的房子能和这个村支部大院相媲美了。
马村长名叫马焕昌,从二十三岁便开始在桃花岭村干村长,这已经是第二十五个年头了。虽然说桃花岭村在大寨乡不算什么重要的行政村,但是因为马村长多年经营,在乡里也有些人脉。
马焕昌手里捧着一个搪瓷茶缸,茶缸上写着“牟汶河会战1980年留念”。看着搪瓷茶缸口上掉的瓷,便知道这茶缸有些年头了。原先公社的时候,每到冬天便会集中各村的劳力干一些河道清淤,修垒河坝的工作,乡里每次下的通知都是某某会战,口号也喊得很响亮。每次会战完了,公社都会发一些毛巾茶缸什么的当做留念,马焕昌手里的搪瓷茶缸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那个啥,今天把大家伙叫过来,是要把咱们苹果园承包的事情和大家再商量商量。这位是咱们乡的曹秘书,咱们大家鼓掌欢迎。”
马焕昌转头一脸笑容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曹洪庆,带头鼓起掌来。
大家跟着村长鼓了几下掌,便有人有些着急地问道:“大哥,俺们的苹果园有啥问题不,俺们可是都跟乡里签了合同的呀。”
说话的是马焕华,和马焕昌是本家兄弟。
“你看你老四,就是你着急,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嘛。那个啥,咱们先让曹秘书传达一下村里的精神,大家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着大家说完,马焕昌又看着曹洪庆说道:“曹秘书,人都齐了,咱们开始吧。”
曹洪庆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翻出一张文书,然后说道:“乡里了解到咱们现在桃花岭村的苹果园承包户的经营有困难,所以就有个想法,想要把咱们全部三百亩的果园,都承包给一户有能力的,让他集中管理。”
马焕华一听这话,立马就不高兴了。
“曹秘书我打断你一下,这算什么话?我们的苹果园好好的,干嘛要都给一个人去管理?”
其余人好像也不赞同刚才曹洪庆的提议,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俺们都是有合同的,乡里也不能说啥就是啥。”
“这事不在理,耽误俺一天卖苹果不说,还要让俺把苹果园让出来?”
看着大家伙都不赞同曹秘书的提议,马焕昌脸上有些挂不住,他瞪了自己的本家曹焕华一眼,说道:“老四你瞎白话什么,你还苹果园好好的,你的苹果园不是早撂荒了?你今年不是跟着焕青干建筑去了?大家都别议论了,听曹秘书把话说完。”
马焕昌在村里威望很高,被他一顿呵斥,大家很快又静了下来。被自家大哥凶了一通,曹焕华满脸通红。
“咱们先听我把话说完再议论,你们看好不?”
曹洪庆看到大家静下来,便继续说道:“这样,把这三百亩苹果园交给一户管理,他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这样便于集中统一管理,管理上了台阶,这个苹果也能种好,收益也会提高。其次,集中统一管理之后,这也方便乡里扶持。最后,集中统一管理,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也可以解决以前农户之间相互恶性竞争的问题。”
马焕华还带着刚才的气,问道:“那我们交的承包费怎么办?给退不?你们要是把我的承包费都退给我,我就交出果园的承包权。”
“就是,退承包费才算合理。”
坐在一旁的王向忠听到大家的议论,心里暗暗佩服儿子的分析,原来这些承包户真的就只打算要那些承包费就肯让出承包权。
“好,现在咱们再说说这个承包费的问题。原先咱们不都办理了三十年的承包合同,每亩地的承包费是二百块钱,对吧?”
“可不就是,俺们家借了好几家亲戚才凑够承包费的。”
曹秘书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承包户,点了点头,接着说:“一亩地三十年的承包费是二百块钱,一年的承包费也就六七块钱。三十亩地一年的承包费也才二百块钱,乡里研究决定,现在按照三十亩地每年的承包费五百块钱转包给一个人,你们看看这么办合理不?”其实这十户承包户承包的苹果园都一样多,都是三十亩,这样直接算个总账,大家听起来也方便。
曹焕华一听,伸着脖子问道:“哦,我明白了,你是说原先的承包费不退了,要是谁把所有的苹果园都承包过去,一年给俺五百块钱?”
“对,就是这个意思。”曹秘书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而曹焕华却连连摆手,回头看着大家伙说道:“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俺们啥都不用干,一年就净赚三百块钱?你们谁傻谁承包,反正不管谁承包我都愿意把俺那累死人的三十亩果园送给你。”
“我可不承包,光俺那三十亩果园都快累趴下了。谁愿意承包,我同意把俺的果园让出去。”
王向忠坐在角落里,听着大家说的话,一言不发。
第0014章 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