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也是,在1995年的时候,农村里面有许多有祖传本事的能人,但是因为这些人在当年动乱的时候都被整过,所以很多都无心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后人。不过,已经有许多有本事的人开始见到赚钱的好处了,然而又因为这方面那方面的原因,慢慢地等到老手艺人去世之后,许许多多的手艺就都失传了。
前世里面王铮的记忆里,像青冶行村专门治七天风和百日风的老手艺后来失传了,胡家宅村专门治羊癫疯的手艺也失传了,像清泉岭村专门治月子病的老手艺也失传了。
这些手艺人,学的知识可能很不系统。你让他治个感冒,他们可能治不了,但是他们学的很专业,针对一种特殊的病症,具有非常好的神奇效果。
如果让自己的二姑父沈英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也有了谋生的手段了。
这种老方子,老手艺,一旦失传,对于整个中医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王铮父子俩都支持沈英跟着老爷子把这些老方子,老手艺学到手。不过,王铮有些担心的是一向脾气执拗的二姑父会不听自己的话,然后爷俩商量着,如果沈英实在有些顾虑的话,那公司出钱,给沈英开工资。这样,让张建行的老手艺能传下来,也能了了老人家的心愿,而王铮,也算是报答了当年老人家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而同时,自己还能接济了穷亲戚,又让老手艺得以流传,滋备后世,也算是一种功德了。
烧完了纸,然后王向忠和王铮将鞭炮和轰天雷一块都点着了,鞭炮噼里啪啦响着,震天雷轰天而响,估计这会儿老祖宗见到此情景,也吓得赶紧该回哪里回哪里了。
第0284章 王铮的姑姑和姑父们()
♂
初二晚上的时候,刘家人给王家打来电话,说是刘灿路儿子退烧了。王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
然后第二天,王家便准备安心走亲戚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而鲁中市大部分地区却都是正月初三回娘家,这也算是鲁中市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了吧。
俗话说,三里地变风俗,十里地改口音,不同的地方又不同的风俗,这也算是正常现象。
大年初三这天,王铮先开车将母亲吴秀芬和妹妹王宁送到了姥姥家,然后又回来了。
因为今天他和父亲还有一项重任要做,所以打算今年初三就只让母亲和妹妹在姥姥家吃饭,而自己和父亲则一方面陪三个姑姑和姑父,另一方面一定要想方设法说服自己的二姑父沈英去跟他的老姨夫学中医。
王铮三个姑姑,其中大姑和二姑都比自己的父亲年龄大,然后三姑年龄最小。大姑父叫胡立海,是胡家宅村的村长;他的二姑父叫沈英,是南仓峪村的一个建筑工人;他的三姑夫叫崔成海,现在也在在王家的公司工作,负责财会工作。
三个姑姑家,数沈英家最穷,而从小到大,王铮记得,就这个最穷的姑姑,反而是最疼自己的亲戚。
所以,王铮有心让自己的二姑父沈英学中医,将来自己帮着他开一个中医门诊,绝对会很赚钱。
王铮的二姑父一家最先来到王铮家,看着二姑父家比自己大了三岁的表哥来了,王铮很高兴。
沈英和王铮的二姑姑王向敏就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沈悦,后来99年的时候考上了海洋大学,后来留学去了美国,然后后来在那边拿到了绿卡,成了外籍华人。
小时候,王铮经常住在二姑家,然后跟着表哥的屁股后面爬到南仓峪西边的小山上,一玩就是一天。
而长大后,山隔地远,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少了。甚至于自己在挂掉之前的三年里,都没有见到过表哥一面。
大姑家的表哥现在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年初三已经去了他自己的丈人家,成家以后表兄弟也很少见面。
三姑家的表妹比自己小四岁,现在才上一年级,现在就在自家资助建立的小学里面上学。
一家人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相互之间话着家常,其乐融融,显得温馨而又甜蜜。
坐下之后,聊着聊着,王铮便将话题扯到了让二姑父学中医的话题上。
刚开始沈英是一百个不愿意,不过全家都觉得让沈英跟着他的老姨夫学中医是个好事,到最后,沈英也被说动了。
这时王向忠又提出来,如果沈英学中医的话,会耽误干活赚钱,家里可能紧张点,然后提出每年资助他两万块钱,贴补家用。
这件事一开始沈英态度很坚决,不过倒是王铮的二姑王向敏说话的意思有些活路。
王铮知道沈英的态度坚决,而且很有骨气,别说要王家赠送的钱了,就是当初王向忠让他到公司里面来工作,他都觉得不合适,所以到现在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
最后王铮实在没辙了,提出让王向敏到公司里面来上班,然后爸爸给她开两万块钱的年薪。
再说王向敏到王家公司上班也方便,王家第二个姜酒厂就建在南仓峪村,王向敏抬腿就能到公司上班了,家里面什么也耽误不了。
而且,两万块钱的年薪在王家的公司里面也绝对不算是高的,这也不算是多么照顾,让沈英也觉得不至于太难以接受。
农村里面,有些人的脾气特别犟,他家里面可能很穷,但又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甚至于就连最亲的亲戚,他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不过,如果当别人遇到了麻烦的时候,这样的人却又总是全力以赴的帮助别人。沈英就是这样的人,这一点王铮比谁都清楚。
甚至于说,他对沈英的了解,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的父亲。
沈英跟王向敏结婚只不过十来年的时间,而王向忠跟沈英的交往时间,也只不过十来年而已。而王铮,却跟沈英交往了三十多年,对于自己这个脾气倔强甚至有些古怪的二姑夫,自己是有着很深很深的了解的。
不光自己对沈英很了解,对于自己的大姑父胡立海,三姑夫崔成海,王铮都很了解。
胡立海的贪婪,崔成海的精明,王铮都心知肚明。
而二姑夫沈英的脾气,自己更是了解。二姑夫一家为了供自己的表哥上学,可以说是历尽艰辛,而后来表哥有了出息之后,在美国定居。然后生了小孩,就把自己的二姑接到了美国照看孩子,而二姑夫则被扔在了国内。
没人照顾的二姑夫家里面弄得是一团乱遭,有时候王铮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喝母亲吴秀芬到沈英家里给收拾收拾。
不过,前世里面大家都是穷人,虽然能帮着收拾收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现在,王家有能力了,所以王铮想要改变二姑夫家所有人的命运。甚至于说自己的表哥,他也希望他以后别到国外去定居。
现在王铮的表哥沈悦已经上初三了,学习成绩非常棒,今年很有机会考鲁中四中的实验班。
如果说能考上鲁中四中的实验班,下一步考大学,就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而前世的记忆里,自己的表哥在学习方面可以说是一路凯歌,一直是自己的榜样。当时,1999年,当时沈悦以标准分841分的高分被青鸟海洋大学录取,在当时全家也是非常振奋的事件。
不过后来,王铮考取的大学要比沈悦的还要好。
只不过王铮上了大学之后,因为为情所困,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而表哥沈悦则一直埋头苦干好好学习。所以后来沈悦出国了,而王铮则在齐鲁省省会城市泉城艰难的生存着,甚至于在2016年的时候,英年早逝了。
正月初三,一家人聚在王铮家。王铮看着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奶奶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王铮心说:真希望,这亲戚朋友们每年都有机会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得吃顿饭,拉拉家常啊。
第0285章 失意的刘家兄弟()
♂
山村的年味延续的时间要久,城市里面一到初七上了班,忙碌的身影便冲淡了过年的心情。而在山村里面,不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就没算过完年。
正月初六这天,山村里面不时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和偶尔响起的鞭炮声,往来看亲戚的人推着自行车在化了冻泥泞的山路上走着。王向忠打电话找到了吴福海,然后让他先别走亲戚,自己有事情找他。
然后,王向忠便亲自到了吴福海家里,问他愿不愿意下一步干这个公司下属的建筑队的队长。
吴福海今年三十五岁,比王向忠小两岁,所以以前见了王向忠都是叫哥,而现在则早就改口叫王总了。
吴福海一听,非常高兴,当然答应了。
这个建筑队队长在公司里面可是个中层正职的职位,基本年薪是两万五千块钱,加上奖金一年拿个三四万都不成问题。光从待遇上说,当了这个建筑队队长就比在生态农业公司那边当副手强了一倍。而且,这还不说当这个建筑队队长有油水这件事了。
吴福海答应了,然后王向忠没有着急去跟刘灿路说这件事,而是先找到刘灿堂,跟他说了说。
王向忠跟刘灿堂说的意思,是说不让刘灿路干这个建筑队队长呢,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湿地公园那边开工早,离了人不行,而刘灿路家里孩子小,老婆孩子都得照顾,所以就想着给他找个轻快点的活计。
王铮走后,刘灿堂皱着眉头,跟老婆说道:“你说,是不是王总知道老二和他们吴家闹得关系不好了呢?”
“这还用说,刚才王总说的那些理由都是托词,我看不让老二当队长,绝对跟吴家有关,要不然,你不看王总怎么会让吴福海当这个队长呢?我看,肯定是吴家的人背后告咱们黑状了。”
刘灿堂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很有可能,不过好在吴总也没亏待老二,让他干那个冷库管理员,这个待遇也没有降。”
而刘灿堂的媳妇却白了他一眼,说道:“当家的你怎么不会算账呢?当那个冷库管理员,每天进出多少生姜都是个死数,往家里拿两片生姜来就算是沾了光了。哪像这个建筑队队长,管着这么多人,进出多少料,谁干了多少工,都是由老二说了算的,那油水多大。你没见老二生儿子的时候,咱们全村的人都给他随份子?大家为的是啥?为的不就是老二手里的权力吗?现在老二手里权力没了,你说老二会高兴?现在权力成了人家吴家的了,你说他们会跟咱们一心?”
刘灿堂一听,有些紧张起来,忙说道:“那啥,我得去跟老二商量商量去。”
然后,刘灿堂便让自己老婆熬好了小米粥,用保温桶盛着,然后骑着摩托车,到620医院去找刘灿路去了。
刘灿路的儿子一天天好起来,让刘灿路两口子的脸上也见到了笑容。
而自从年初三大家开始走亲戚之后,刘灿路也让嫂子将自己的女儿从王家接到了嫂子家里,现在由自己的嫂子照顾着。
再过两天的时间,刘灿路一家差不多就可以出院了。
初六的中午,刘灿路的哥哥刘灿堂来到了病房里面。看着哥哥提着保温桶来,刘灿路知道哥哥是送饭来了,忙站起来,笑着说道:“哥,俺嫂子又给俺们做的啥好吃的?”
刘灿堂白了刘灿路一眼,说:“整天让仨孩子就给折腾得头大了,哪里有多少功夫做好吃的,这是给他婶子熬的小米粥,你呀,就吃这个油酥火烧吧。”
刘灿路被哥哥凶了一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乐呵呵得将哥哥拿来的保温桶和油酥火烧接了过去,然后忙活着给自己的老婆倒了一碗小米粥,让她喝。
这小米粥可是好东西,对于坐月子的人来说,几乎成了每天都喝的营养品。
孟青的儿子刘如意刚打完吊瓶,现在躺在医院里的婴儿床里,正在睡觉。
孟青接过了丈夫递过来的小米粥,便放在病床上用来吃饭的搁板上面,吃了起来。
看着自己的弟媳妇开始吃饭了,然后刘灿堂对刘灿路说:“老二,你出来一下,我跟你说个事。”
刘灿路有些疑惑得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然后疑惑得跟着自己的大哥走向了阳台。
“今天早晨的时候王总找我谈了个话,意思是今年不让你干建筑队队长了。”
刘灿堂从口袋里面摸出一盒烟,递给了自己的弟弟一颗,然后刘灿路接过烟,忙掏出打火机给哥哥先点着了。
“为啥呢?”刘灿路皱着眉头,很着急的样子。
“说是因为你家里孩子小,孟青和娃都得人照顾,所以给你找个轻快点的活计。”刘灿堂吸了口烟,然后吐出烟,说道。
刘灿路犹豫了半天,方才把哥哥递给自己的烟点着,然后狠狠地吸了一口。
“那王总打算让俺干啥去?”
刘灿堂低头看到自己的鞋带开了,然后将烟叼在嘴里,弯腰一边系鞋带,一边说道:“说是让你去管冷库去。”
刘灿路哭笑不得地转了一圈,很无奈得说道:“冷库?现在冷库还需要人管?我说哥,是不是咱们和吴家的事情让王总知道了呀?”
刘灿堂系好了鞋带,站起身来,没有回到弟弟的问题,而是问道:“你知道这次王总安排的建筑队队长是谁吗?”
刘灿路一听,忙紧张得问道:“是谁?”
“吴福海。”
刘灿路听到哥哥说出自己继任者的人选,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什么?吴家的人?也就是说,王总肯定已经知道咱们和吴家之间的矛盾,故意安排一个吴家的人当队长了。哥,以后你在工地那边单枪匹马的,可不容易对付他们吴家的人呀!哥,你得想想办法,让王总改变主意,让我继续当这个建筑队队长呀!”
然而刘灿堂却摇了摇头,说道:“哎,王总已经决定了的事情,我也一点办法也没有啊!也罢,以后你清闲一点,待遇又不降,在家老老实实伺候老婆孩子就是了。”
第0286章 千头万绪皆有序()
♂
王向忠本以为刘灿路知道了给他调整工作的消息之后会找自己来抱怨,然而没想到,正月初八全公司上班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