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连骅想想也是,“听闻盛亲王府里收藏十方绝色,若论盛亲王相貌,着实替那些绝色不值。”
节南笑而不论。
“六姑娘。”江杰早接到庄里小厮禀报,在作坊门口等半天了,“来得正好。”
节南不慌不忙,招来小厮,让他带着赫连骅到会客的偏厅待着。
赫连骅问,“为何我不能跟去?”
节南瞥一眼,看穿他的心思,“这是造弩坊,南颂官府征用,不能对民间开放。你说为何不能跟?”
一个北燎的探子。
赫连骅摸摸鼻子,走了。
江杰跟在节南身旁,穿过摆样子的长石屋和靶场,走进二道高墙内。
二道墙里一大片山丘翠林,翠林深处有些红墙青瓦,看不太真切的屋舍。丘叠山,山峰高耸,一眼望不进山中。丘途山道时而有三两人走动,远处有流水冲岩的哗哗声,鸟儿成群飞起又飞回,似静似闹。》【本站手机app器上线了!器同时支持免费在线、离线,爱好者的必备神器。免费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zuopingshuji(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手机客户端!
第262引 都水监丞()
江杰道,“这位难应付的客,挑三拣四,还嫌价贵,又不肯走,非赖着咱们给他百筒开山炮,还要能穿石的三十六架弩床,赠送三百六十支大钢箭,咱们得送到他指定的地方……”一大段说这个客人怎么磨嘴皮子。
节南听得笑,“哪位官老爷,这么大胃口,这么穷小气?”
王泮林用文心阁的名义扩大了这家弩器坊,客人都来自一家——南颂官府。
不过,因权责不同,上门看货的客人也分三六九品。当然,禁军武司这些老大级别的,多从军器司和箭司订取兵器,轮到官认民办的,类似文心阁这种官商合作,要么就是对方单子大又急,军器司来不及完成,要么就是二级三级的小司小局,军器司懒得接,一路推下。
王泮林能直接撂手不管,当然是因为节南熟知这一行。
江杰其实担心这姑娘外强中干,想一女儿家,便是看账好手,理家好手,经商好手,也未必应付得了弩器坊。一来官府对于民造武器的征用有一套极其繁复的规格,二来管他三六九品,对于作坊里的人来说都是官老爷,谈买卖绝不似寻常营生,得罪不起,又不能亏了本。
然而,节南这声玩笑,逗得江杰心里松快,同时暗想这位原来懂得不少。
江杰笑答,“都水监丞范令易,正八品。”
这就是弩坊里的特有了。报客,要报官职官衔。倒不是势利眼,而是为了接下来怎么做一笔买卖。
节南心里盘算一下,“都水监丞主管水利工程实施,所需物资都水司列单,由三司批准核实并拨出预算,再经他上官都水司知事盖官印,他一个照单子点物资的,跑来作甚?”
江杰彻底放了心,“可不是嘛。咱一直都只接弩司的活计,来去也就那几位大人,但都水司的大人咱还是头回招待,可他有官印官凭,不招待也不合适。”
节南点头,“我先瞧瞧人再说。”
两人说话间就进了一个四方小院,简单的回字廊,三面有屋,院中和雕衔庄其他院子一样,没有多余的摆设,青石红砖铺得平整。
正屋敞着大门,节南能瞧见一位青衣八品官正喝茶,大约三十出头,看不出半分赖样,却十足沉稳。
节南跨过门槛,淡然一笑,“这位就是范大人吧?”
范令易放下茶杯,起身作揖,“敢问姑娘哪位?”
江杰如实作答,“这是我家公子请来坐镇工坊的——”
节南截话,“账房。”
范令易打量节南好一会儿,“那就是说姑娘还做不了主?”
“正是。”节南一眼觉得这位难应付,“东家不在,暂不接活,对不住范大人,让您白跑一趟。”
范令易却回了座位,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好的纸,墨透出纸背,“一位是工坊大匠,一位是工坊账房,一切以东家的话为先,那就好办了。”
节南顿时两肩担山,心想这是着人的道儿了。
偏江杰拖后腿,“六姑娘您瞧吧,俺大字不识几个。”
节南只好展开纸来读,读得双目瞪亮,抿唇咬牙,最后呵笑,“原来范大人同东家是旧识,早说就好,不至于怠慢了大人。”
纸上写:今朝打秋风,明日还君情,白纸就一文,我认三百金。
一张借条。
一张王泮林写的,有他落款的,借条。
这年,金价贵,一两黄金就值十几两银子,三百金要四千银。
“不知东家向范大人白讨了什么,欠下这么大笔银子?”节南忽想,姓王的,排九的,其实不是避暑,而是避债去了?
范令易诚答,“前年九公子与我上巴州花楼,第一花魁恰巧抽中我的签,愿意随我出行一日,九公子以此交换,充作是我,同那位巴州名姬游玩去了。”
这么个打秋风?
节南要笑不笑,“怪不得贵呢。能与第一美人同游山水之间,的确千金难换。”这人不用画山水之后,喜欢实地采风了!
范令易也许没听出其中讽意,语气不变,“我方才已同江大匠讲明,先期需要百筒开山炮,三十六架弩床,三百六十支钢箭,摇车五十台,云梯五十架,千斤吊车五十架,黑火粉万斤——”
节南忙道,“范大人且慢!摇车这些我们工坊本来就不造,弩床钢箭开山炮,这张欠条足够支付,但这黑火粉万斤,大人还加上一个先期——”抢得比土匪还狠!“范大人要知道,朝廷严禁武器私卖,您就算是当今宰相,我们东家自己欠了您几万几十万贯钱,我们也不能卖这些物件供您私用。”
范令易看着节南,“谁说我自己用?”
节南自有准备,“不是私用,那就是用于水利。就我所知,因去年不少地方大修水利,工期漫长,今年朝廷暂无任何新工事,除非紧急抗灾,而范大人所需的物资多用于工程初期。既非公,则为私。”
范令易那张官样面谱脸卸下,换上诧异,“姑娘知道得不少。”
节南不说自己特别关心南颂朝堂,平时有事没事读文心小报,一字一句仔细研究。
“你说得一点不错,朝廷暂无新修水利的打算,以正在进行的工程为重,只是今春巴州雨水多,江水上游暴涨,我已向上面提议造堰。”范令易开始解释。
这些话,他没跟江杰说,原来也不觉得有必要说,想不到眼前这位女账房当真不含糊,连都水司今年的部署都知道。
节南哦了一声,缓道,“范大人该知,从提议到过议,再到三司发钱购买物资,没有一年半载是下不来的。更何况巴州江水常决堤,已成久患,多少年也没动上一动。如今您那边才提议,这边就要我们出这个送那个,我们实在不好做。当然,若您能拿出三司使盖印公文,确认要造江堰,我们该出力时肯定出力。”
范令易表情终显一丝无奈,“不瞒姑娘说,我上官不肯受理,除非当地已筹齐先期物资,才愿意往上递折子。”
所以,这位正八品的大人就自己贴钱?
第263引 轻松挥霍()
北都沦陷,颂朝在都安建起新都,连皇帝都另立了一个,更不提官场更替。然而换来换去,换不掉为官之道,换不掉等级分明。
像范令易这般,想为地方做点事,但上司不肯冒险,叫他筹齐先期物资,根本就是让他知难而退的借口。
节南看得出来,范令易却死心眼子,正儿八经来筹备。
“范大人做了多久的都水监丞?”节南想,看看这傻官能不能救吧。
“今春刚从巴州调上。”范令易回道。
“范大人巴州人?”
范令易摇头,“不是,在巴州当了三年县衙主簿,三年知县。”
“哦,那巴州第一花魁所在的花楼一定不属范大人管辖。”节南看范令易笑得尴尬,“我没别的意思,范大人既然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且容我给你讲个都水司的规矩吧。”
“愿闻其详。”范令易并非死板之人。
“都水监知事虽然负责工事,却没有在哪儿进行水利的直接提权,你就算筹齐先期物资,他也不会上报,范大人你不过白费工夫罢了。”
范令易一怔,随之笑道,“惭愧,我也犯了人生地不熟的忌讳,为官六年,竟还要由姑娘提醒。”
节南对这位自愿筹资的官员搞不了恶劣,“这事你大概可以找主管农桑的巴州地方官。农事最重,江水决堤泛滥,淹没农桑,秋收惨淡。”
范令易叹口气,“早在我还是知县时就已经向上官提过,知州只道银钱紧缺,阁部不理三司不允。今年我调任都水监,还以为终于能促成此事,想不到仍无从做起。”
节南鬼主意多,“范大人肯定是举子出身,不知是否看过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
范令易道,“自然看过。”
“范文正公一文红了岳阳楼,也红了滕子京,却有多少人知道范文正公当时是看图作文,滕子京根本没有重修岳阳楼,倒是借了这篇《岳阳楼记》完成政绩,升官走人之后,由后来继任者重修的。人人赞滕子京,我笑人云亦云。不过,反过来看,像这般一首诗一幅画一篇文而红遍天下的事情,当真不少。巴州地处偏远,众州府中默默无名,若范大人找些当朝名人,诗词歌赋赞一赞叹一叹,没准传到皇上耳里,修堰之事或许也就水到渠成了。”最近的吹捧例子就是刘彩凝这位才女,节南因此有妙想。
范令易眸中惊奇,从未想过这个法子,“……姑娘见地不凡。”会有用吗?以名人宣扬之力?而且熟知官场之道!
节南哈哈一笑,“范大人别这么夸我,我这人不读正经书,就爱找旮旯角落,不知《岳阳楼记》这背后的故事真还假。不过名赋名画意义深远,范大人可以参照一下。水利工事动辄百万,你东凑西捡,搭上自己家产,买到的物资也只是杯水车薪,我们损失不算大,可惜大人一片良苦用心化为泡影。”
范令易连连点头,“听君一席话,我茅塞顿开。今日来,原是想听听九公子高论,见他不在,才要兑了他那张借条。九公子不重诺,尝尝率性而为,我真怕他不认账。”
节南听了,眼儿转一圈,“这么,范大人,买卖上的事我做不了主,却管账房。钥匙就在我这儿。你拿着九公子写的借条来讨银子,按理我当还银子给你。三百金换五千贯钱,您要觉着好,我立刻给你取去。”
江杰直眼。
范令易良心官,所以会犹豫,“好是好,就怕九公子怪罪你……”
节南马上接话,“怎么会啊!九公子很讲道理的,只要账本和借条对得上,又是他亲笔写下的欠条,事关安阳王氏之高名,应该夸我还来不及,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也了一桩心事。”
说罢,也不等范令易深思熟虑,节南就到库房里取了钱箱,当面点清五千贯的钞子。
范令易见节南如此爽快,也不多说了,接过道谢,“这银子我绝不私用,等到将来修堰,就当九公子捐给这项工事的,为他刻碑纪念。”
节南笑得眼眯成线,“这个好!钱财身外物,哪及名留芳。再说,范大人要真拿下修堰公事,给九公子送上买卖生意,也是返还了嘛。”
“呃——我本不好意思真拿钱两,才提出换成实物。如今却拿了钱,若需物资,可能就要在巴州当地购入了,不能以公谋私,为友人谋利。”
节南心里笑不动,“范大人高风亮节,我相信九公子一定明白。”
送走范令易,花出去五千,节南快乐地锁上库房门,一回头瞧见江杰神情古怪看着自己。
“六姑娘,咱账面没多少钱。”才想这姑娘懂行,眨眼白送人五千贯。
“九公子不在乎钱。”原来挥霍是件很爽的事,而更爽的是,光明正大胡作非为!
江杰不知怎么接话。
节南轻巧转移话题,“江师傅,带我瞧瞧新造的火铳啊。”
“行。”江杰一想,九公子那么能干的人,敢把库房钥匙交给六姑娘,轮不到他瞎操心,“六姑娘上回给咱的图纸太妙。传闻古有神器飞天鸦,如今早已失传,但六姑娘的旋式发射器倒似飞天鸦之形,而且半空发箭,解决火铳炸手的毛病。”
节南没得意,“火铳这东西毛病太多,威力有限,只有你家九公子当宝。”
走过丘顶,漫步入山,茂林之后山路陡下,很快来到一座山谷。
山谷人为挖成,谷地开阔,造着好几个大棚。大棚里工具琳琅,好多奇形怪状,见所未见。匠人数十,热汗挥洒,专心致志。
离大棚较远的平谷,几人围着一大架的木轮铁弩,忽然砰一声,一物如大鸦嘴,飞上半空,往下喷出五六发铁箭,铁箭空中爆火,落地炸起泥石,惊了隔山鸟群。
江杰喜道,“嘿,六姑娘一来,大家伙就争表现,这坑炸得肯定大。”
节南抱臂远观,“记得别把功劳再归到九公子身上去,以床子弩改良过的攻城器发射火铳箭,就不能称之火铳了。”
江杰不含糊,“九公子说了,这东西要成功,那得算作炮。”
炮,颂朝早有其名。
……
今天大年夜啦,祝大家过得开开心心,除了春晚和抢红包,还要记得看文哦!哈哈!
第264引 拔脑找打()
右手还很灵敏的时候,节南和其他人一样,笑过火铳,瞧不起火炮,觉得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经不起考验,也难怪各国官部的态度先热后凉,一度热闹的火器沦为笑话,最终还是回归平常百姓家,逢年过节放烟花。
然而,跟着王泮林打交道,也许周而复始之中瞧出了些不寻常,也许出于对匠工们孜孜不倦的钦佩,她那颗对工造冷淡的心时不时会热起来,甚至无力的右手也生痒。
节南到底还是走过去看坑。
江杰亲自丈量尺寸,兴奋地报,“一丈七到两丈,石头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