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洪听到这话,不由面露惊异之色。他当然知道,说到“异教的天葬习俗”,指的当然就是拜火教。只不过,这参水猿说的,不知是泛泛指那黑白两派,还是专门指那白袍人所在的一派。
可是,擅长炼度法术,为什么就能对抗拜火教?这当中又有什么联系?
萧洪正在奇怪,又有两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冲着萧洪点头微笑。这其中一人又对其他星官说道:“没错……若是能够从中选出天师嫡系,那就更好了……”
这时,那亢金龙经这几人提醒,怒气也似乎消了一些。
她静下心来,又将萧洪重新打量了一番,然后突然有所醒悟似的,自言自语地说道:“哦,难怪了!我之前没有认出他来……”接着,她问萧洪道,“那你说说,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萧洪本来还在思索,前一位星官提到“天师嫡系”,又是什么意思。现在他听到亢金龙问自己问题,也就顾不得自己的想法,连忙将自己偶然遇到此次法坛的经过说了。
那亢金龙却不满意,又追问了几句。萧洪便尽可能简要地,把自己由玉虚宫来到永乐宫的经过,和想要去龙虎宗寻找“天师箓”的打算,都讲给众人听了。
萧洪刚把这些情况说完,那二十八位星官中,已经有不少人笑出声来。
角木蛟哈哈大笑道:“你?要去找龙虎宗?还要寻‘天师箓’?你这真是……哈哈……”
萧洪见到众人这样反应,变得更加糊涂起来,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这时,又有一位星官往前走了几步。这位星官是虚日鼠。她长发披肩,面容娴静,神情温和,气质持重。
虚日鼠用右手将一只幼鼠托于胸前,左手轻轻地抚在这幼鼠身上,眼睛则望向萧洪,语气和善地说道:“他这样也不奇怪,因为这许多事情,他自己并不记得……”
女土蝠和胃土雉两位长者,便在一旁议论说,既然是这样,这些事情,还是应该让萧洪自己明白,那样才会更好些。
女土蝠和胃土雉这两个老头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把站在一旁的尾火虎听得着急起来。尾火虎粗声粗气地说道:“为什么不能告诉他?只要把这事情的经过,都给他讲清楚,不就全都解决了?”
这时旁边有人说道:“那也不能解决问题……还是得让他找到对付异教的办法才行!”
又有另外一人说道:“我看,今天这样情况,就先他们进入仙境走一趟,这样一来,他自然能够找到办法……”
“嗯,我觉得这个办法好……”轸水蚓微笑着说道,“还有,假如不让他由此进入仙境,那么就算他找到了龙虎宗,他也是还缺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轸水蚓说着,抬起手来,向着法坛下方轻轻指了一下,微笑着对萧洪说道:“哦,对了,你可千万不要忘记,去往龙虎宗,一定要有她陪在身边……否则,那事情解决起来,恐怕还是有些麻烦……”
“谁?”萧洪奇怪,顺着轸水蚓手指的方向,也向法坛下面看了一眼。他看到,轸水蚓伸手所指的,正是曼儿所在的方向。
“你说呢?”轸水蚓笑着反问萧洪,“她一路陪你来到这里,你以为那只是巧合,而不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萧洪不解其意,想要追问,那轸水蚓却转过头去,与其他星官议论起其他事情,而不再理会他了。
萧洪在脑海中,把这些星官说过的话,仔细整理了一遍,仍然觉得困惑不已。显然,有一些极为重要的事情,这二十八星宿的星官们,早都已经知晓,而他自己却偏偏并不记得。
他忽然记起何融曾经说过,自己在身受重伤的时候,曾经提到过“龙虎”二字。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他早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现在回想起来,尤其是回忆起最近这段时间的一系列经历,萧洪几乎已在心中确定,自己当时所提到的“龙虎”二字,说的一定就是天师道的龙虎宗。
只是,自己与这龙虎宗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背后有什么秘密的事情?就连这二十八星宿的星官,在说起此事时,也总是语焉不详,又说要等他自己明白才好,这实在是让人有些奇怪。
还有,若是自己当初说到的“龙虎”二字,指的就是“龙虎宗”,那么自己受伤的过程,难道也与龙虎宗有关?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萧洪有着满腹疑问,却一时无法找到答案,正在努力思索时,他又听到眼前的那些星官们,开始议论起仙境之中的事情。
萧洪听了一会儿,对这些星官所说的内容,也隐约听懂了一些。
正如之前高璿方丈所说的那样,这拜火教的黑白两方,各自都有自己敬奉的神祇;而后来万寿宫的高玄也曾解释过,那白袍人所信奉的善神,和黑衣人所信奉的恶神之间,要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而按照这二十八星宿星官们的说法,现在在那仙境之内,那善神与恶神两方之间,早已展开一场混战。而且,那里道教的神仙们,也早就受到这场混战的影响。
因为在洞天福地中,黑衣人已经夺取了不少道观,并且强迫不少道众信奉恶神;所以,在这些香火之力的支持下,那仙境中的恶神一方,势力也就日益嚣张。
后来,有不少道观,因为感受到黑衣人的威胁,又纷纷加入了信奉善神的白袍一方。
如此一来,在那仙境中的道教神仙,实力更是逐步衰败。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那仙境之中,就会完全被这善恶二神控制。
到那时,整个这处洞天福地,恐怕也就不再是道教修仙的去处了!
(本章完)
第248章 法坛:仙境()
诸位星官在议论一番之后,便一致同意,此次萧洪算是通过了法坛的试炼,可以进入仙境。
而按照这法坛的规矩,那王承、冯天礼与曼儿三人,因为是与萧洪结伴而来,也都因此获得了进入仙境的机会。这倒是有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
那些星官之中,有人提醒萧洪,如果一同进入仙境的人数太多,而其中又有人法力有限,那反而会成为累赘。进入仙境之后,时常也会遇到一些危险,这样的情形会对他极为不利。
萧洪倒是对此并不在意。一则,曼儿自然是要与自己同行的;二则,说到那王承与冯天礼二人,他估量自己法术水平,实际也没比他们高明多少。
所以,能多一个人一同进入仙境,萧洪认为那显然还是利大于弊。
萧洪与那二十八星宿星官的对话,那法坛之外的道士们,完全都没有听到。这也包括王承、冯天礼与曼儿三人。
王承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进入仙境之后,是否能有得道成仙的机缘。可是对于这件事情,萧洪也不知道答案。他只告诉王承,那些星官说,这次进入仙境,对他们去往龙虎宗至关重要。
这仙境中的环境,也是苍松翠柏、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对于萧洪与曼儿来说,因为曾经在“援天梯”上见过这样的情境,所以倒并不觉得特别新奇。
可是王承则不一样。这仙境内的一草一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
几个人走了没多远,王承就看到一棵巨大的参天古树。他走上前去,伸出两臂,试着比划了一下。结果发现,他这两只手完全张开的距离,比起那古树的直径来,显然还差得远。
“看看!这样的古树,你们有谁见过?”王承啧啧地称赞道。
他这话还没说完,忽然从那树上掉下一颗果子,落在他的脚边,险些将他砸到。
王承正要弯腰去捡,就听那古树上有人吼道:“别动!那是我的!”
王承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了几步。与此同时,那古树上面,有一个人跳了下来,顺手捡起了地上的果子,然后又转过身来,站在王承和萧洪几人的面前。
王承一看眼前这人,青年模样,虽是生得短粗身材,却是面色红润,器宇轩昂。
冯天礼立刻恭敬施礼道:“今日有幸得至此云林森眇之地,又遇仙圣,实乃……”
“咳咳……!”那人咳嗽两声,打断了冯天礼,“你这说的是什么?我一点儿也没听懂……你直说吧,有什么事?”
王承说道:“我们正巧从这儿经过,结果这果子从树上掉了下来……”
“我们没问你果子的事,那个果子是我的……我是问你们有什么事……”
“我们没有什么事,只是从此路过而已……”
“可我在树上睡得好好的,你们吵了我的觉……”
冯天礼连忙赔礼道:“我们初至此处,无意间打扰了上仙,还望上仙莫要怪罪……”
“嗯,我可不是什么上仙……我跟你们一样,因为偶然有点奇遇,就进了这仙境……我都说不清楚自己来了有多久了……”
“那我们怎么称呼你?”王承立刻不像刚才那样敬畏这人了。
“我叫陶玄清……”
“哦,原来是陶道长……”萧洪说着,也向这人施了个礼。
陶玄清突然向着萧洪跨了一步,问道:“你是谁?为啥你一说话,它就跳得更厉害了?”陶玄清,拍了拍胸口,说道,“本来我在树上睡着,就是让它给跳醒了……估计那也是因为你给闹的!”
陶玄清说完这话,更是走到萧洪面前,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
萧洪被他说得愣住了,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喂,我问你呢,你快说,你到底是谁?为什么它老是跳个没完?”陶玄清见萧洪不答话,有些不耐烦起来,连声催促萧洪,同时还用手拍着自己胸口。
“这个,我叫萧洪……至于你为何会心跳得厉害,我也不太清楚……”萧洪尴尬地回答说。
陶玄清愣了一下,仿佛这才刚刚睡醒一样,从胸口摸出一小包东西,说道:“咳……我说的是这个……你给我解释解释,为啥它老是跳个不停?”
萧洪一看,那陶玄清摊开的手掌里,托着一个丝绸布料的锦囊。这锦囊的袋口牢牢地系着,里面不知装着什么东西,一直在簌簌地抖个不停。
萧洪将这锦囊接了过来,抽开袋口,一手拎着袋底,把里面的东西倒在另一手中。原来这是一枚小小的玉制玺印。
这枚玺印,形状上圆下方。
印的上半部分为兽形印钮,粗看时,形状接近圆形,其实那却是一只玉琢而成的辟邪神兽。这神兽独角巨目,扭首睥睨,两只前足,踞于印台之上,身背向后下倾斜,借势于印材。
印的下半部分则是方形印台。这印台部分,玉色青灰,且色泽温润而暗,如同其中包着一团光亮一般,含而不露。
在玉色较亮的位置,隐隐现出片片白色,浮于本色之上,如云布天空,似凝似行;而在玉色稍暗处,细观又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
整枚玺印只有核桃大小,模样极其精致。
萧洪将这玺印翻过来,发现在这玺印的印面上,只刻了几条阴线边栏,那倒也是印面常见的格式;但是,在这印面的中心,却是平平整整的,什么字也没刻。
萧洪于是说了一句,这枚印上,怎么连个字也没刻,说着,还随手在这印面上抹了一下。
只这一抹,这枚微微抖动的玺印,突然停止了颤动,紧接着,形状也起了变化。
这整个印的体积,瞬间就增大了数倍,原来它只是萧洪掌心的精致玩物,现在却要五指张完全张开,才能将它握住;
接着,那印钮部分的辟邪神兽,也如同刚刚睡醒一般,将脑袋扭过来,张开大嘴,打了个呵欠,然后又摇头摆尾地浑身抖动一阵,像要把什么东西从自己身上抖落,然后它身上闪了几闪,突然就变成了相互缠斗的一龙一虎;
最后,那印面上噼噼啪啪地闪过一些光亮,光亮熄灭之处,便有印文显了出来。
(本章完)
第249章 法坛:天师印()
萧洪细看,那印文的笔画,纤细圆转,伸展舒缓,就仿佛有人手握毛笔,将其直接书写于印面,笔意强烈。
而那印文中的几个字,写的是——“张天师印”。
王承瞪大了眼睛,惊讶道:“哦!萧道长,你这个戏法变得不错!”
萧洪连忙解释道:“我可什么也没做,是它自己变成这样的……”
陶玄清看到这样的情形,一把就把那枚印抓在自己手里,翻来覆去地察看。可那印玺刚一回到他的手上,很快就又变回了原样,而且,它又像之前那样,一刻不停地颤动着。
其他几个人都觉得惊奇,又依次把这印拿在手中观看,来来回回地试了几次,结果发现,这枚印,只有在落到萧洪手上时,它才会停止抖动,印钮的形状才会变化,并且印面上才会出现“张天师印”几个字。
“看来原因就在你身上!”陶玄清指着萧洪说道。
萧洪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冯天礼说道:“这印到了萧道长手上,印钮就变成一龙一虎,又写着‘张天师印’,莫非,这就是那传说中,龙虎山天师道的‘天师印’?可是,那‘天师印’,是龙虎宗张天师代代相传的重要信物,怎么又会落到这里来?”
萧洪等人听了冯天礼这话,都满心疑惑地看向陶玄清。
陶玄清大大咧咧地说道:“你们别都看着我,我也不知道这枚印是什么来历……有人把这印交给我,让我把这印转交给他的主人,然后他用了‘还神咒’,就不见了……”
冯天礼奇怪道:“怎么?难道他把这枚印交给你时,没有交待些什么?”
陶玄清说道:“嗯,他说过,这枚印如果到了它的主人手里,那印面上的字,自然就会显出来……”
王承立刻说道:“啊,那这么说,萧道长就是这枚印的主人……”
“不对,不对……”陶玄清摇头说道,“他明明叫做萧洪,可这印面上写的是‘张天师印’,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王承争辩道:“可是,是你自己说的,这印如果遇到主人,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