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融想让萧洪再说得清楚些,萧洪却又昏过去了。
何融想想,师叔这样坚持,命令自己带他闭关,恐怕是有重要原因。没有办法,他只好吩咐其他弟子照办。
(本章完)
第22章 初入梦境:闭关()
萧洪的伤正好是在胸口上,此处离道观又有些距离,弟子们担心会加重他的伤势,所以不敢直接背着他上山。
幸好一同跟来的弟子人数不少。大家一起动手,从附近的马尾松上砍下一些枝干,又扯坏一件大褂的前襟撕成布条,很快就绑出一副简易的担架来。
大家就轮流用这临时担架抬着萧洪,小心翼翼地把他抬上山,运回了道观。
何融说完这些,停顿一下,歇了口气儿。
萧洪则感谢说:“大家一路把我抬上山来的?那真是辛苦大家了。”
何融答道:“辛苦倒没人觉得。大家当时都十分紧张,担心您的安危。您的伤势实在太重,很有可能没法坚持到回观。甚至说得严重点,如果我们再迟些才找到那片松林呢?恐怕连抬您回观的机会都没有了!”
萧洪听何融说得关切,心里更是感激。
魏凌峰也赞许地说道:“嗯,这次何融和前去救人的弟子们都有大功!”
何融却说:“其实我一直觉得,当时那样情况下,师叔如果愿意念一段‘还神咒’,先施法传送回来,等脱离险境之后再慢慢疗伤,那才是最好的选择。当时如果这样做了,一来,不用等上这么多日子,身体也一样能够复原如初;二来,即使失去些记忆,也不过就是受伤前的那一小段经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记得……”
“这些话现在先不说了,”魏凌峰说道,“你师叔这样选择必是另有原因,等以后再想办法慢慢弄清楚吧。再说,以当时的情况看,也想不到会是现在这样结果……”
“结果也许还会更糟呢!”韩显又大声说道,“要是二哥的一身修为受到很大影响,那岂不是更让人窝心了?我也觉得二哥当时还是该用‘还神咒’!要说闭关,关键要看为的是什么事,冒这样的风险值不值得。”
“是,当时我也是这样觉得。”何融回答韩显道,“所以,后来在回观的路上,萧师叔他又暂时清醒了片刻,我就抓紧时间问他,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重伤还要冒风险闭关?但是萧师叔当时已经虚弱得完全没有气力回答,只是伸手在自己腰间摸索。我帮着找了一下,原来是一块‘雷神令’的腰牌。萧师叔说不出话来,就将这腰牌塞在我手里,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遵令而行。”
韩显追问道:“‘雷神令’?塞你手里?”看到何融点了点头,他又说道,“哦,这还真是为了件重要的事儿。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事?”
众人都看萧洪。
萧洪仍是十分为难地说道:“我还是记不起来。听何融说起这些事,我感觉就是在讲述另外一个人的经历。”
大家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曼儿轻轻地叹了口气。
萧洪问何融:“那么后来呢?接下来怎样了?”
何融听萧洪问起,就把他闭关的经过又详细讲述了一遍。
当时,何融率众人将萧洪抬回观内,立刻就安排弟子为师叔处理伤口,又给他换上干净衣物。收拾停当之后,他就指挥大家将萧洪抬至道观后院,放在日池与月池的池水旁边。
因为此时正值寒冬,日池和月池本来都已彻底冰封,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
但是,因为萧洪在昏迷之前曾用真力召唤,孟章神君与监兵神君二位护法神将已经将青龙白虎派至这日月二池上空,二者此时在空中绕着日池、月池上下翻腾,池水上面封着的冰雪也因此早已融化。
池水上方雾气重重,青龙白虎亦在雾气中忽隐忽现。
有不少弟子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阵势,纷纷向着空中的青龙白虎俯首跪拜。
何融喝令众弟子,不要浪费时间,迅速将师叔抬至日池和月池之间的空地上,帮他盘腿坐好。
这些弟子将萧洪放下时又有了意外发现。
平时那日池与月池二者,除了池潭形状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分别。此时两潭池水都被雾气笼罩着,看起来也是一样,但其实,这日池与月池两边,却是大不相同。
只要人一走近,立刻就会发现:月池一边,水雾寒气逼人,池水冰冷彻骨;而另外一边的日池,却是热气蒸腾,水若沸汤。刚才看到笼罩着池水的那片白雾,原来一边是寒雾、另一边却是蒸汽。
在何融的指挥下,众人帮助萧洪盘腿坐稳,然后就退离了池边。
这时,原本在空中盘旋飞腾的青龙白虎俯降至萧洪身旁,绕着他转了几圈,然后将他托起,轻轻投入日池的池水之中。
何融于是安排几名弟子轮流值守池边。
几个时辰之后,萧洪被从日池中托起,投入月池之间。此后每隔几个时辰,便会如此反复一次。
直至七日后,萧洪才被托上了池岸。
青龙白虎随即升向空中,不见了踪迹。日池和月池上笼罩的雾气立刻就全部散去了。
可是萧洪却没有醒来。弟子们便抬他回了厢房,让他慢慢休养。
这时,魏凌峰已经回观。
他听值守的弟子报告说,萧洪虽然已经离开日月二池,却仍然是昏睡不醒,便急忙前来查看。他为萧洪试了脉,又帮他配出丹药,让照看他的弟子每日按时喂他服用。
在这之后又过了十来天,直至今日,萧洪方才醒来。
萧洪听了何融说的这些事情,心中暗自惊讶。
——原来事情发生之后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而自己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在闭关时,那闭关之人需要以真力施法,才能请龙虎殿的二位护法神将派出青龙白虎,助他闭关。这需要闭关之人有很高的道行,绝非是人人可以为之。而想想自己,现在竟然连如何运行体内真气也不记得,这怎么不让人着急!
——至于自己当时闭关所冒的风险,何融已经说得挺明白。一则,闭关要在日池月池,哪有人还在山下就开始施法请神的?万一弟子们寻他不着,昏迷之中怎么回来闭关?二是,那闭关的过程,要在青龙白虎的守护之下重炼真阳,因此需要反复沉入那一冷一热的两潭池水之内,这对每个闭关之人都是巨大挑战,何况自己当时伤势如此之重?自己当时为什么要闭关?
(本章完)
第23章 初入梦境:法术()
萧洪这样暗自思索着,其他几人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了几句,大意还是感叹此事奇怪。
这时何融突然又说道:“对了,讲起这个经过,我还记起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
何融说,当时大家为了将萧师叔抬回观中,曾在附近砍下松树枝干,将其绑成担架。
砍那些马尾松时大家就发现,那些松树毫无生机,刀落在上面就像在劈干柴。于是有人就说,这样的枯枝能不能经得住重量?特意试了试,还挺结实,这才又用在担架上。
回到观里之后,有个平时做些木匠杂活的弟子偶然提起此事,连说事情古怪。
古怪之处在于,那些松树虽然看上去像是早已枯死,但树上的枝干却都是干而不朽。这些被砍下的树枝又干燥、又紧实、还不开裂,所以才能够承受重量用作担架。
不过,这种干而不朽的松树,却不太可能是自然枯死的。
要知道,木匠在制作物件前,要把先已破成板材的松木送进烘房,接连不断地烘上几日,才能得到适合的木料。与经过这样工序处理的木材相比,那砍来的干燥松枝竟然没有多少差别,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逊色。枯木哪会是这样?
这些树枝难道是被周围的烈火烤成这样?看那均匀的干燥质地,似乎又不太像。
这名弟子所说的话恰巧被何融听到。
何融也觉得好奇,便叫那弟子将当时砍下的树枝找来察看。
情况果然是弟子说的那样。用那弟子的话说,这样的木料,不用再做什么处理,只要锯锯削削,就能用来制作物件了。
何融更起了好奇心。于是,第二日闲下来时,他带上几名弟子,又去松林查看。
到了马尾松林中,另又砍了几棵松树一试,竟然与之前砍作担架的几棵一样,每一棵都是木质干燥紧实,就像被人精心烘制过。
只要用刀砍过几下就能发现,这样的松树与正常成活的马尾松完全不同。一般的马尾松,一刀下去,刀口的断面上总会有些松油松脂;而眼前这些松树,把它们的枝干用刀破开细看,却根本连个小小的油囊也找不见。
何融在仔细察看之后确认,这些松枝的质地也与经过烘房烘烤的木料非常相像。同时,他也觉得,虽然相隔不远就是萧师叔受伤之处,许多草木都被烧焦,但是,如果认为这些松枝也是被火烤过,理由却不充分。
这些松树离火场有些距离,火还没有烧到这里。而且,就算是被火烤过,那些从同一棵树上砍下的松枝,因为长在不同部位,有的向着火,有的背着火,烤出的木料按理说也该质地有所差别才对。又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干燥程度没有分别?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在同一树枝上,明明枝干极其干燥,那枯萎易燃的马尾松针叶却仍然能够保持形状完好!
要是用火烤出来的,得如何巧妙掌握火候,才能得到这样效果?
难道这些不过只是巧合罢了?
大家又在四周查看,结果发现了更多枯树。
以萧洪受伤之处为圆心,一丈范围之内,俱是焦土;向外两丈,冰雪消融;再向外十六七丈的更大范围内,在冰雪覆盖之下,居然全是这样的枯树。
说起当时情形,何融对大家解释道:“那些离火场比较远的马尾松是最好的证据,可以说明我们所见情形不是因为树木被火烤过,而是因为那些树原来就已枯死。因为很多树上都覆盖着松软的积雪,只要有人一碰,就会簌簌地往下落。如果这些松树被火烤到,那树上的积雪肯定早就化了。既然远处有积雪的枯松也是一样了无生机,反过来也就说明,干燥坚实的木质与烈焰炙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听何融说到这里,大家都觉得想不通。韩显更是追问道:“这么说又是开始说的那样,这些树都是枯死的?又不是火烤的啦?可你刚才说这些树‘干而不朽’,又说砍下的树枝能经重量,那又是怎么一回事?你这样来来回回地说,可把我搞糊涂了!”
何融答道:“那些马尾松是在突然之间一下就枯死了。而且,在我们发现时,这些松树并没有枯死多久,因此木质也就没有朽坏。”
“突然枯死的?”大家都很惊讶。
“嗯!正是这样。”何融又解释说,他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当时大家还有其他发现。
有弟子在四处寻查时发现,林间雪地中躺着一只死兔,那模样完全就是一具动物干尸。距离这只野兔极近的地方就是兔穴,不知它为何正好死在洞口。
大家于是挖了挖,发现地下大约半尺深度的兔穴里,还有另外一只死兔,也是干尸模样。
后来大家陆续又有新的发现。在枯树所在的半径近二十丈的圆形区域里,奇怪的现象可有不少。
有飞鸟掉落地上成了干尸,但还保持着展翅飞翔的样子;在马尾松根部贴近地面的部位,躲在树干缝隙中越冬的松毛虫幼虫,扁缩成了虫干儿;就连石头下面长着的那层苔藓,也干成了毛绒绒的草碴。
总之,在这里的一片皑皑白雪之下,找不见一丁点生命气息。
由此看来,无论草木、还是虫兽,它们突然死去的原因应该是相似的。
“你觉得那是什么原因?”魏凌峰问何融。
“弟子见识太浅,不敢妄论。”何融答。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无妨!”
“我猜测,这样场景,恐怕皆是因人施法所致。”
“也许吧。”魏凌峰眉头紧锁地说道,“如果真有人会这样的法术,看其影响范围如此之大,那施法之人也真是修为了得!再说,二哥被烈焰所伤,恐怕也是有人施出火法,此人亦是法术高强。只是不知道这两者有无联系,或许就是同一人也说不定!”
韩彰说道:“火法倒是听说过,但是另外那种法术,恐怕就是妖邪之术了吧!是什么人,竟然会用这样的妖术?”
韩显也说:“对,一定是些旁门左道!三哥以前可曾听人说起过?”
魏凌峰摇头说:“从来没有。火法我倒是听过、见过一些,只是也没这么大威力。而且我在想,刚才何融提起,二哥苏醒时曾经说起‘圣火’二字,是不是说的就是这法术?”
“萧师叔确实说过‘圣火’,但是不知是何意思。”何融说道。
“嗯,‘圣火’这名字听来令人费解。”魏凌峰又说,“听说现在外面世事混乱,那些是非之人往往有些古怪习俗,其指人代物之法也尤为奇特,不知这‘圣火’的称呼是不是与他们有关……”
(本章完)
第24章 初入梦境:三人()
此后几日,萧洪多次回忆起自己醒来之后的这段经历。
从自己在山洞中遇见玉鼎真人,一直到与大家用完斋又回厢房,这当中的每个细节,萧洪都印象深刻。
因为目前来说,这就是他的所有记忆。
对于自己以前的经历,萧洪也不是不感兴趣。对于大家提到的所有疑问,他当然也想弄清原因。
所以,等过了两日,感觉自己身体又恢复些,他还专门让何融带自己去那片马尾松林转了转。
曼儿也一路陪着。
这期间又下了雪,松林中央的焦土已经被新雪盖住,一眼望去,看不出什么特别的痕迹。因为又经过不少日子,周围那些枯死的马尾松已经落光针叶,再也蓬不住许多积雪,就更显得枝丫突兀。这些一大片死树戳在那里,让人感觉十分荒凉。
不过,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并没有影响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