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的死亡已经开始,但是永远不会结束也就是说。我将一直处于死亡状态……”
“永远都是正在死去的人这就是我这个假设的中心。是不是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在提出了这个假设之后,我突然发现,这好像就是我所追寻的无我”
“在这个状态中,我的意识已经开始消散了这是死亡的开端,是有向着无转变的开始……”
“正常来说,死亡一旦开始就无法逆转了所以,我假设,我将永远定格在这个从有至无的过程,”
“在这个永恒的状态中。有已经不成立了有正在奔溃,并且正在朝着无转化;在这个神奇的状态中,无同样也不成立尽管有正在朝着无转化,但是,这是我的假设,所以,无永远不会到来……”
“有既然不成立,那么,我也就不存在了;无既然也不成立,那么。我也将永远不会消失……”
“我既不存在,又没有永远消失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在生于死之间,我究竟身处何处?”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我深深地被她吸引了。我突然想到,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就是我一直在追寻的无我?”
“我们之所以一直没有找到这个调皮地藏着的孩子,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无法进入我并不存在的状态?很遗憾,以前进入这个状态的人都已经死去了,而我也即将死去……”
“我能感觉到,生命正在从我的身体中溜走她溜得好快啊……”
“她会给我留下多少生死之间的时间嗯?”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
“我即将去享受属于我的无我了再见……”
…………
这张写满了呓语的“研究手记”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这个问题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很多人都在寻找这张充满了艺术与想象的便签。但是并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消息。
“传言”说,这张便签落到了另外一个痴迷于“无我”的富翁的手中;“传言”还说,这个富翁还是一个研究了“无我”大半辈子的研究人员;“传言”最后说,正是这个富翁提出了所谓的“物化”理论。
人是没有办法在“生与死之间”这样的奇异状态中滞留太长时间的一旦进入了这个状态,也就说明,这个人离彻底死亡已经不远了。
就算有人能够在这个状态中滞留,他也不可能从死亡中走出来,并且将“无我”的消息带给其他的人能够复活的人都是没有真正进入“死亡”的人;没有真正进入“死亡”,也就无法进入真正的“无我”。
“死亡”就好像是一道天堑一般,横在人们和“无我”之中;所有人都知道“无我”就在死亡的前面,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去触摸她。
&nbs
p; 直到有人提出了“物化”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保证“有”的同时,尽量地向“无”靠拢
这是“生与死之间”的疑问带给研究人员的启示:既然无法逆转死亡,无法恒定“生与死之间”的状态,那么,就想办法模拟那个状态吧
怎样去模拟死亡?这就是随之而来的疑问,而且是个难以解决的疑问。
这个疑问就好像是在问“生死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儿”一样对所有人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厄待解决,但是却没有一点儿头绪的“绝世难题”。
“既然不能模拟死亡,我们为什么不能模拟物?”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研究人员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他的见解:“我们都太过于执着所谓的生与死之间了。所以,我们的目光都被局限住了。”
这个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的研究人员一开口就为大家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所谓的生与死之间,其实就是一个我既不存在又存在的诡异状态……”
“我们为什么不去追寻这个本质?我们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地去追寻所谓的生与死之间?”
“刚刚出生并没有真正建立自我的新生儿;没有一点儿思维活动只有身体的本能的重度植物人这些难道不是很接近我即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吗?”
“就算这两个例子很牵强,那么,物呢?”
“没有生命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物如果我们能模拟出物的状体。我们是不是就能进入到无我的境界了?”
这个之前并不出名的研究人员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可能并没有想到,他所说的这一番话会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整个多远宇宙传播;他肯定不会想到,他所说的话会成为所有痴迷于“无我”的人的研究方向;他应该不会想到,在说出了这样一番极具“历史性”“突破性”以及“开创性”的话之后,他依然没有出名在流传于整个多元宇宙的“传言”中,他依然是一个没有露出名字和相貌的路人甲。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物化”理论的起源吧至少,“传言”是这样说的。
当然,能够流传于整个多元宇宙的“传言”肯定不会只有这些内容事实上,关于“物化”理论的起源只是这个“传言”中极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著名的“传言”中,最主要的内容其实是整个多元宇宙的路人对“物化”理论的实践与及他们所取得的结果。
譬如说这样的:“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室女座超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次集团>银河系>猎户臂>古尔德带>本地泡>本星际云>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传来的消息: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台治。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而为道教正一教祖。”
“上面那段看不懂没有关系,因为观察员我也看不懂我只知道有一个叫张道陵的男人刚刚尝试物化,并且取得了成功。羽化升仙这是土著的说话,意思是**长出毛来。精神进入了另外的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像大家所寻找的无我?”
又譬如说这样的:“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室女座超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次集团>银河系>猎户臂>古尔德带>本地泡>本星际云>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传来的消息:更正上一次上传的消息更正上一次上传的消息”
“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师;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上一段看不明白同样没有关系,因为我同样的糊涂我只知道,那个被我认为是进入无我状态的男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变成了宗教意义上的神仙了”
“大家知道这以为着什么吗?”
“告诉大家,这意味着。这个男人已经死了彻彻底底地死了就在那些土著的眼中,他也是一个死人了,因为只有死人才能成为所谓的神仙”
“我找遍了这个星球也没有找到他那具长满了毛的尸体我只能如实上传最新的消息:那个男人死了……”
从这两条“小道消息”中,你就可以窥视出那个著名“传言”的主要内容了你完全可以将这个传言当成是睡前故事来看,如果你对那些“小道消息”中透露出来的“真实”不感兴趣的话。
尝试通过“物化”进入“无我”状态的人,最终都变成“物”了这就是那个著名的传言中的无数的事例所证明了的“真实”。
进入“物化”不难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逐渐地削弱“自我”,将自己变成一个只剩下纯粹的“理性思维”的“非我”,从而进入到一个类似于“物”的“物化”状态;难的是如何从“物化”中退出来想要进入“物化”,就必须先放逐“自我”;既然失去了“自我”,又怎么能够“醒来”?
“人是无法进入完全的无我之境的……”在听过了无数的“坏消息”
之后,哪怕是最乐观的人都忍不住灰心丧气起来:“退一步是生进一步是死生死之间从来都不存在……”
“所谓的无我就好像是所谓的生死之间一样,都是他妈的不存在的”
这样的认识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事实胜于雄辩嘛
当然,“无我”还是有死忠的这些人都相信,“无我”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证明她存在的事例而已。
这些死忠并不知道,在一个叫“斯提尔”的原始星球上,有一个叫陆昊的人刚刚才从“无我”中苏醒过来。。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破碎的梦境(三十五)()
痴迷于“无我”的人并不知道陆昊曾经进入过那个传说中的境界,陆昊自己则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无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哪怕他刚刚才从“无我之境”中退出来。
在他的感觉里,他只是小憩了一会儿而已他并不知道他这个盹儿打了足足好几百个世纪
他能够记得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他做出的那个决定:他要将这个世界还给先民。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的“世界”就瞬间变成了一片绝对的“虚无”,然后又一瞬间,他就清醒了。
让他从那片连观测的主体都不存在根本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虚无”中苏醒过来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
在陆昊漫长的记忆中,斯提尔这个星球上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这种“气息”,所以,陆昊认为它是“陌生”的;但是,当这个“气息”突然闯进陆昊的感知中,将陆昊从“虚无”中拉回来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熟悉”在感知到这个“气息”的一瞬间,陆昊的灵魂都开始为之颤抖;他的灵魂疯狂地叫嚣着,不停地告诉陆昊,这个“气息”非常重要
“这究竟是什么?”
刚刚苏醒过来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睁开自己的“眼睛”,想要“看一看”那个触动了他的灵魂的气息到底是什么。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堆“骨头”,以及依附在这堆“骨头”上的即将消散的黑色“烟雾”。
“这是骨头?”尽管是用的疑问句,但是,陆昊非常肯定,他“看到”的东西就是所谓的“骨头”:“这并不是斯提尔能够拥有的东西啊……”
“碳基生命的骨骼这并不是斯特尔的自然环境能够孕育出来的;这个星球上唯一的生命就是硅基生命体先民……”
“那么,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巢穴里?”
自言自语的陆昊并没有奢望谁能够回答他的问题“自己问自己”只是他的一个习惯,并不代表他就需要知道他问出的问题的答案;在他问出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已经不在那些“骨头”的身上了比起那两个问题,他更在意那些依附在“骨头”上的“烟雾”
半透明的“烟雾”并没有死死地贴在骨头上它们轻轻地“漂浮”在骨头上。就好像是一层“纱”,又好像是一团微弱的“火”;大部分的时候,它们都很安静,只是偶尔会动一下。就好像是有风吹起了那层“纱”,吹动了那团“火”。
让陆昊惊奇的是,当他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烟雾”的身上的时候,“烟雾”居然对他的“视线”做出了反应它们更剧烈的颤动起来,并且伸出了很多的“触角”;所有的“触角”都伸向陆昊所在的方向。就好像是无数祈求救援的“手”。
在看到这些“触角”之后,陆昊莫名地心疼起来;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他只是非常想伸出手去握住那些正在向他求救的“手”
因为陆昊此时的生命形态的缘故,他并没有所谓的“手”;他能够驱使的只有无尽的讯息流,但是,讯息流无法握住那些“触角”,更无法拉那些“触角”一把。
在陆昊的驱使下,无数的讯息流将“烟雾”层层地包裹起来,但是,这就是陆昊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当他想要更进一步。想要“握住”那些“烟雾”的时候,讯息流就会穿过那些“烟雾”这些讯息流甚至不能像一阵风一样吹动这些“烟雾”,就好像“讯息流”和“烟雾”就好像身处于不同的维度一样。
“烟雾”似乎对讯息流一无所知尽管它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穿梭着海量的讯息流,但是,它们一无所觉;它们并不知道陆昊正在做出的努力它们只是拼命地伸出“触角”,想要“触碰”到天涯之外的陆昊。
对那些“烟雾”来说,它们和陆昊之间的距离是一个绝望的距离那些挣扎着的“触角”拼尽了全力也只不过是缩短了万分之一不到的距离
尽管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但是,那些“烟雾”并没有放弃努力在陆昊的注视下,它们剧烈地颤动着。不断地伸出“触角”;“触角”尽可能地拉长,尽可能地拉长成一根极细的“线”;“线”的一端牢牢地抓附在“烟雾”的本体上,另一断不断地向着陆昊所在的方向蠕动。
陆昊控制不住地为那些“线”担忧起来,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细了陆昊很担心。这些“线”会在不断地拉伸中突然断裂
“停下”
他大声地对那些“烟雾”喊:“快停下”
可惜的是,那些“烟雾”并没有听到。
他不断地驱使讯息流去阻挠那些“烟雾”。
可惜的是,那些“烟雾”对他的努力一无所知。
终于,陆昊担心的事发生了“线”在越来越细之后,终于无法稳定住自己的形态,从“根部”断裂了。
明明是悄无声息地“断裂”。陆昊却好像是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声音”就好像是一记重锤一样,重重地敲打在陆昊的心头,让陆昊感到一阵痛苦;让陆昊感到更加痛苦的是,那根断裂了的“线”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消失了就好像是一阵青烟一样,慢慢地消散在空气中。
这幅沉默的画面在陆昊的意识深处打开了一条口子,他突然就知道了这些“烟雾”的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