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文魁-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起居,就是在外朝时记录皇帝言行,如此每日跟在皇帝身旁,天子也可就国事,亲自向起居官顾问。

    这是十分显赫的职位啊。换了以往这是内阁大学士干的活,但内阁现在几乎已是开署建衙,早没有时时刻刻在天子身边顾问的机会。

    所以天子对外朝的事,只能顾问起居官,日讲官了,这无疑才是天子真正的小内阁。

    不过眼下小皇帝还未正式亲政,没有什么权力,说是小内阁,其实也就是翰林进身之阶。

    在外臣看来,林延潮直起居,是与一个天子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极高的荣誉。

    但在林延潮看来远远不止如此。小皇帝迟早是要亲政的,若是天子真正掌权之时,那么日讲官,起居官,就是真正的天子的大秘,御前顾问。到时候就算六部尚书见了自己,也需卖自己几分面子。

    “陛下之信任,讲臣不知如何报答才是。”

    小皇帝笑着道:“君国大事,以后朕要多靠你来帮忙,以后你就是朕的张良,陈平。”

    林延潮道:“讲臣谢过陛下信任。”

    正在林延潮与天子说话时,忽秉笔太监张宏入内。

    林延潮随便一睹,但见那张宏脸上虽是勉强保持镇定,但仍有几分惊慌之色。林延潮不由奇怪,张宏也是宫里的老人了,什么事让他到这个样子。

    但见张宏至天子身旁耳语了几句。

    小皇帝闻言忽面无血色,侧头不可置信地看了张宏一眼。但见张宏确定似地向天子点了点头。

    林延潮见这一幕,早就知机起身道:“陛下,讲臣先行告退。”

    见林延潮要走,小皇帝稍稍犹豫了一下,伸手示意林延潮留下。

    林延潮这又重新坐下。

    这时张宏又与天子耳语了几句,然后小皇帝方缓缓点头。

    然后小皇帝道:“朕刚说过,拿林卿家当张良,陈平的,眼下正有事让你参详。”

    小皇帝定了定神,重新斟酌了一番,然后屏退其他太监,东阁里只余下张宏,张鲸与林延潮三人。

    林延潮心道,眼下自己在小皇帝心中,已是与张宏,张鲸一般的亲信了。

    小皇帝道:“几位都是朕信得过的心腹,方才传来消息,张先生病倒了。”

    林延潮心底有些准备,但乍然闻之消息,脸上也不由抹过一丝惊骇之色。

    他惊骇一是张居正病倒,二是自己这一次作为顾问大臣,为天子参赞枢机,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张鲸在旁道:“张先生不一直都在病中,怎么突然就病倒呢?”

    张鲸的反应很快,丝毫也没有因张居正病倒,而影响情绪。

    张宏言道:“是方才去张府请票拟的文书房太监回禀的。之前张劳先生虽是有恙,但这一次据说是病得不轻,连几位张公子都是哭了。”

    小皇帝脸色苍白道:“若张先生真病倒了,这该如何是好?”

    说完小皇帝手足无措地垂下泪来。

    张鲸即道:“万岁爷保重龙体,张先生虽是病倒,但眼下已不比万岁爷刚刚登基之时,眼下万岁爷正可将朝权收回,乾坤独断。”

    张宏,林延潮都是斜瞧,林延潮不由心道,张鲸话说得真太露骨。

    小皇帝一巴掌扇在了张鲸脸上,泪水未试又惊又怒地骂道:“你这狗才,你是不是说朕盼着张先生早点去?你这狗才私下仗着朕的名头,在外招揽闲人,你以为朕都不知道吗?”

    林延潮坐在一旁,他见小皇帝听张鲸进谏时,脸上先有喜色,但随即大怒。

    至于张鲸挨了天子一巴掌后,则是连连叩头道:“陛下,饶命,内臣是有私心,但对陛下唯有忠心,心底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您打算啊。”

六百六十六章 执笔() 
林延潮不由心想,虽说张鲸这急急立功的样子,触了天子的心忌,但这就是太监的好处,此话自己身为大臣不好说,但是太监就可以说。

    小皇帝一边用脚踹,一边骂道:“朕踹死你这狗才。”

    张鲸抱头求饶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对于小皇帝此举,林延潮不知有几分是真怒,几分演技,亦或者是心虚?

    不过天子动粗,这等有失圣仪之举,张宏,林延潮唯有装着没有看到,正巧二人目光对视一眼,又马上挪开。

    小皇帝又踹又骂了一阵,似有些累了,然后坐下对张鲸道:“不知死活的狗东西,滚到一边去。”

    张宏肃容奏道:“万岁爷,张鲸言语不当,但还算有几分忠心,还请万岁爷息怒。”

    小皇帝点点头道:“看在你干爹面子上,饶了你这一次。”

    张鲸连连叩头道;“谢过陛下。”

    张宏续道:“内臣以为眼下张老先生病情如何,才是陛下第一关心之事,应请御医前往探视,既可表陛下关切之心,也可知张老先生病情之状。若张老先生不能理事,那么国事不可一日无人,陛下应乘此机会,一振纲纪。若是无碍……那么原来如何,依旧如何。”

    小皇帝点点头。

    林延潮心道张宏才是持重之见,情况都没搞清楚,你就着急着抢班夺权,也太操切了。

    林延潮见张宏奏对已合天子之意了,他也不愿再作发挥了。

    林延潮起身奏道:“讲臣亦附张公公之见,再遣太医之余,也可派中官先安抚,元辅家人,另外此事惊动不小,不日元辅之病情,恐怕会惊动朝野,还请陛下暂令宫人封口。”

    张宏听了赞许地看了林延潮一眼道:“林中允真心思细腻。”

    小皇帝叹了口气道:“张先生此事,令朕一时慌了手脚,还好有几位卿家替朕分忧。既是如此,张宏你替朕往张府走一趟,再从太医院里选几个医术精湛一些的,告诉他们不管开什么药,就算是仙丹,朕也要替张先生求来。”

    张宏称是。

    最后小皇帝道了:“朕要往太后那走一趟。”

    张宏领命告退,稍后林延潮也是起身离去。林延潮离开乾清宫时,但见小皇帝仍是一脸忧色。

    林延潮出了乾清宫时,天边已有暮色。

    身为穿越者,林延潮当然知道,从历史记载中,知道张居正这一次病情如何?

    林延潮坐在马车里左右权衡了一下,立即取出笔纸墨匣来,仓促地写了一封字条,对陈济川吩咐道:“你持这纸条找府外的亲信,让他持纸条往申府上交给申九,让他交给我恩师,切记不要让任何人看见。”

    陈济川称是一声,林延潮当下将纸条交给他,然后在一偏僻巷口将陈济川放下。

    之后陈济川即揣着字条,消失在巷口。林延潮放下车帘,微微松了口气对展明道:“回府。”

    “是。”

    随即林延潮回至府中,对于伯等几个门房吩咐道:“几日后,会有不少人来府上见我,但不论是谁一律挡着。”

    于伯道:“老爷,今日有一位临川的汤老爷拜见,老爷见还是不见?”

    林延潮喜道:“此刻他在哪里?”

    “正在门厅里候着。”

    于是林延潮立即赶到门厅中。

    汤显祖见林延潮正要俯身行礼,林延潮快着几步上前,托住汤显祖道:“义仍兄,你我乃至交,不必行此虚礼。”

    汤显祖见林延潮对此待他也是感动道:“杭州时状元公赠序一别,汤某得君期许,在家发奋读书,以求明年春闱,科第登名。到了月前见状元公手书,说有事托付汤某,汤某听了就立即赶来了。”

    林延潮听了不由点点头,汤显祖接到自己书信时,从筹谋,动身,再加上杭州至北京的路程,不到一个月即是赶到,足见他对自己情谊。

    林延潮笑着道:“先不忙在此细说,让我为兄接风洗尘。”

    说完林延潮设下家宴请汤显祖,二人互道别来之情。

    林延潮得知汤显祖之前家里失火,以致家道中落,靠着书稿收入与好友接济生活。这一次来京见林延潮还是借钱而来。

    林延潮闻言顺势道:“义仍兄,我请你来京是因我办了一报房,请你来执笔。”

    汤显祖闻言问道:“莫非是事功刊吗?我来时曾在通州,见不少学子讨论,风评甚好。只是事功刊重于经学,杂评,汤某不长于此道。”

    林延潮心道,科举考得还不是经学吗?说自己对经学不擅,托词而已。林延潮也知事功刊一出后,认同事功学的是倍加赞誉,不认同事功学的则是视为洪水猛兽,惑乱人心之学。

    而汤显祖师从罗洪芳,是颜钧,王艮心学的一支。

    林学的行而后学,与颜钧的学问在日用之用,相互冲突。汤显祖不愿为事功刊执笔,也是不想陷入学术的争议之中。

    林延潮笑着道:“义仍自谦了,不过我让义仍入京,不是为了在事功刊执笔,而是正在筹措中的燕京时报。”

    “燕京时报?”汤显祖对这个词很新鲜。

    林延潮点点头道:“正是,燕京时报有数版,有时政,时事杂评,也有诗词,经学,文章,另外还有小说连载。”

    “何为小说连载?”汤显祖好奇地问道。

    林延潮笑着道:“就犹如戏曲一出,或者是民间话本一章,此小说每章载于报中,若是文章写得好,读者会想看下一章,如此就买得报纸了。”

    汤显祖有些意动道:“这可是听来新鲜,只是汤某对戏剧还算略有所长,但小说一道不知可否。”

    林延潮听了不由一笑,戏剧可是比小说更难的。戏剧都能掌握,又何况小说,汤显祖又不逊色于文采。

    林延潮笑道:“我对你有信心。”

    汤显祖听林延潮细说,心想自己在燕京时报上载诗词,文章,对自己扬名也算大有好处。

    另外还能得一笔稿酬,供他开支,支撑到明年春闱,还有就是写小说,戏曲之事,本就是他的爱好。

    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六百六十七章 众人来助() 
对于汤显祖而言,写小说虽有此三好,但也有一不美之处,就是读书人写小说,被时人认为是低俗之事,不登大雅之堂。如蒲松龄写聊斋时,就被昔日的同案,好友一路不解,质疑,嘲笑下来。

    但汤显祖感念林延潮的赏识之恩,仍是一口应承下来道:“既是如此,汤某先试一试。”

    林延潮见汤显祖答允,十分欣然,不知他是否有了牡丹亭的初稿,若是有这经典压卷,那么自己的燕京时报是不火也难啊。

    林延潮问道:“义仍马上应承,胸中可有初稿?”

    汤显祖点点头道:“确实一篇,数年前寓居京师,汤某读书之余,闲暇无事,读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于是一时手痒改写一戏剧。”

    林延潮微微有几分惋惜,不是牡丹亭啊,但霍小玉又是哪一篇?霍小玉传自己自然是读过,讲得是才子佳人,最后才子负心,佳人含冤而逝的事。

    不过这个结局太虐了,连载完会毒走不少自己报纸的读者的,这适合文青路线,不适合商业性质的报纸。

    于是林延潮建议道:“汤兄,余亦读过霍小玉传,读后心底不忿,喜小玉之痴心,恨李益之负心。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矣,现实既是如此,何不在小说中,给世人一个美好的念想。”

    汤显祖听了不由大喜道:“宗海与我真不谋而合,我也以为此结局不好,唐人小说,佳人之忠贞是不错,但才子怎多是负心汉?此太抹黑我读书人了。”

    “故而宗海你放心,其中二人虽有波折,但结局时一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林延潮听了放下心来心道,这就好了。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东西方两大戏剧大师。

    但林延潮想起莎士比亚的四大杯具,实在部部属于'致郁系'系经典,看完后把你虐到不要不要的。

    相较下,还是汤显祖厚道多了,简直是良心作者。

    哪知汤显祖话锋一转:“没料到宗海与我一般喜好无二,难怪你我二人如此意气相投,说起虐心,你们闽地有一白蛇传,那简直……”

    林延潮一时失语问道:“汤兄看过?”

    汤显祖无限惋惜地道:“当年我在应天,杭州时都听过,最后竟是白娘子被镇雷峰塔,许仙出家,有情人未成眷宿,当时闻者不说汤某,连老幼妇孺都是落泪,这戏本之笔者实在是……”

    林延潮不由咳了两声心道,自己是不是要和谢肇淛商量下,补完白蛇传,把许仕林二十年后高中状元开塔救母的一幕补上去。

    正在汤显祖与林延潮说话时,陈济川禀告说屈横江等人来访。

    林延潮心想,燕京时报创办后,这几人都是骨干,正好介绍认识一番,于是就让数人进来。

    不久屈横江,郭正域,同行还有一名中等身量的年轻士子,这名年轻男子容色有几分憔悴,面上还有些淤青。

    林延潮不由疑道:“这位是?”

    屈横江,郭正域正要开口,但见那名士子先一步拜下,向林延潮叩了个头梗咽地道:“学生卢万嘉,跪谢状元公救命之恩。”

    林延潮这才恍然,原来是他,当初卢万嘉以及西园文社等十几位学生被抓入刑部,这才引起了后来的叩阙之事。

    叩阙之事后,林延潮虽被夺职,但一直试图营救卢万嘉等人。

    这一次林延潮再度成为日讲官,张居正也没有再追究自己的意思。刑部的官员生怕与林延潮结下梁子,不仅主动来府上示好,还立即放了卢万嘉他们。

    故而卢万嘉这才见了自己就跪下叩头,说谢过救命之恩。

    但是林延潮对卢万嘉还是有几分愧疚的,若非当初自己暗中谋划让西园文社的人,往洪鸣起的车上泼粪,那么一切后来之事也不会发生。

    林延潮见此连忙将卢万嘉扶起道:“惭愧,若非是因我之事,哪里会连累到你坐牢。”

    卢万嘉连忙道:“陷害我的全是洪鸣起这狗官为之,与状元公没有丝毫关系。学生感激你的救命之恩,愿效犬马之劳。”

    郭正域向林延潮道:“先生,这卢公子乃我的好友,当初我在京师落难时曾蒙他收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