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广场和文华东方酒店开业的第二天,香港大部分报纸头版头条用来报道此事,事实上,之前一段时间,就有很多媒体报道相关新闻了,甚至有记者偷偷潜入时代广场拍照并刊登在报纸上。
经过媒体的报道,时代广场和文华东方酒店成为了香港奢侈生活的代名词,吸引了不少高消费人士前往消费。
文华东方酒店开业头一个月,入住客房费用打八折,还有部分顾客签下长期租约,尽管如此,入住率刚刚达到八成。
等到了二月份,文华东方酒店客房不再打折了,客房入住率下跌了一成多,不足七成,如果不是有很多顾客手里有可以打九折的卡,那客房入住率肯定会更低。
自从文华东方酒店开展后,假日酒店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客房入住率降低了,餐饮部收入也降低了。
对于假日酒店被文华东方酒店抢了生意,李华虎并没有在意,他现在把心思放在银河娱乐公司的经营上,他住在澳门的时间更多一些。
第102章 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1963年1月20日,农历除夕。
这天早上,天刚亮,李华龙和陈思思被睡在婴儿床里的李琳欣吵醒了。
“我起来看看。”李华龙迅速起床,将女儿抱在怀里,解开尿裤一看,笑道,“孩子拉屎了。”
李华龙轻车熟路地位女儿换了尿裤,哄了一番,女儿就不哭了。
“辛苦你了。”陈思思嫣然一笑。
“傻瓜,琳欣是我闺女,我为她换尿裤,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男人不愿意为自己的子女做这些事情的。”陈思思微笑道。
“哇哇……”李琳欣又哭了起来。
“可能孩子肚子饿了,交给我。”
陈思思解开睡衣,接过女儿,开始给女儿喂奶。
看着陈思思胸前白花花的嫩-肉,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还没有看够啊?”陈思思含笑娇嗔道。
“你说呢?”李华龙笑着反问道。
陈思思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女儿,过了一会儿,抬头望着李华龙,微笑道:“你再睡会儿吧!”
“天亮了,我就不睡了。洗漱后,我去看会儿书。”
“今天除夕,你还看书啊?”
“看书不挑日子的。”李华龙一边穿衣,一边说道,“等会儿,三哥和四弟两家人都要过来,我们家就热闹了。”
“圣诞节之前,盛全就放假了,他什么时候回伦敦读书?”陈思思问道。
李盛全是李华文的长子,如今,他已经长大成人,牛津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学校放假了,他回到香港。
“他是大四学生,最后一个学期,根本没有功课,只要完成论文答辩就行了。我听他说,他准备等到三月初,才去英国。”
“牛津大学可是世界名校,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够进入世界名校求学。”陈思思感叹道。
“我们这么聪明,基因优良,我们的孩子能不聪明嘛。”李华龙嘿嘿笑道,“进世界名校读书,不难的。”
“你别这么说,我可知道进世界名校读书很难的。再说了,我可不聪明。”陈思思微笑道。
“谦虚过分可是骄傲。”李华龙打趣道,“不过,盛全真的挺有本事的,每年都能拿奖学金,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你读大学的时候,拿过奖学金吗?”奚重仪好奇问道。
“我也是每年拿奖学金,不过,钱很少,不像盛全拿到奖学金,生活费不用问家里要了。好了,不和你聊了,我去洗漱了。”
陈思思点点头,含笑望着李华龙走进卫生间。
两个多小时后,李华文带着家人来到了李华龙家。
打过招呼后,李华龙开玩笑道:“盛全,几天没见,你又变帅了。”
“三叔,和您相比,我差远了。”李盛全嘿嘿笑道。
“长大了,会怕马屁了。”李华龙打趣道,“这几天忙什么呢?”
“在久安公司实习。”李盛全答道。
“有何感受?”李华龙又问道。
“呃……”李盛全含笑看了父亲一眼,“我爸很有本事,公司管理的很好。”
“呵呵!”李华龙乐道,“大哥,有没有觉得盛全在拍你马屁?”
“没有啊,他说的是事实啊!”李华文嘿嘿笑道,“四弟呢,他说什么时候过来?”
“昨天通电话的时候,他说吃过早餐就过来。”
李华文话声刚落下,李华虎呵呵笑道:“大哥,你就这么想我啊?”
李华文寻声望去,见到了刚进客厅的李华虎,笑道:“是有点想你了。想和你聊聊成立航运公司的事情。”
“就算你不说,我也要和你们聊聊此事,我已经选好船了,只要资金到位,注册成立公司,我就可以拿钱去卖船了。我算过了,最多三年的时间,大家就可以收回成本。”
李华文爽朗笑道:“好事啊,要庆祝一下。今天中午,还有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要多喝几杯。”
十几天之后,过完元宵节,李逸松、李华文、李华龙和李华虎四人合资成立了信德航运有限公司,李华虎是控股股东,持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其他三人每人持有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这个时代的香港远没有后世发达,但愿意去澳门赌钱的香港人并不少,另外,香港和澳门两地之间,走亲访友、商务公干的人也不少,信德航运公司买入新船,投入营业后,生意一直很好。
……
5月24日下午,李华龙正在假日酒店总经理办公室看文件,电话铃声响起。
“喂。”李华龙接起了电话。
“阿龙,是我!”
李华龙听出是奚重仪的声音,微笑道:“重仪,想我了啊?”
“每次打电话,你都是这句话。”奚重仪呵呵一笑,“阿妈让我给你打电话,让你回家吃晚饭。”
“知道了。”李华龙微笑应道,“是不是家里有客人啊?”
“大哥大嫂要过来吃晚饭。”
“好的。我等会儿就回家。”
“那我不打扰你工作了,挂了。”
“别急着挂电话,我们再聊会儿……”
“回家再聊吧!”奚重仪笑着打断道,“拜拜。”
“拜拜。”
半个小时后,李华龙就下班回家了,回到家时,母亲和奚重仪坐在院子里聊天。
下车后,李华龙笑着打招呼道:“阿妈,重仪,聊什么呢?”
“闲聊。”李宋母微笑道。
李华龙走到母亲身边,低下头在母亲脸颊上亲了一下,笑着说:“阿妈,想我了吗?”
李宋氏扑哧笑道:“你这孩子,孩子都读书了,还这么没正紧。”
“我怎么没正紧了,儿子亲妈咪很正常的啊,我可很想您的。”李华龙走到母亲身后,将双手按在母亲的双肩上,开始按摩起来,笑道,“阿妈,我乖吧?”
“别弄了。陪你媳妇好好聊聊吧。”
“噢!”李华龙应了一声,含笑凝视奚重仪。
“看什么看啊,还没有看够啊?”奚重仪嗔道。
“一辈子都看不够。”李华龙微笑道,“重仪,今天有没有不舒服?”
奚重仪已经怀孕四个月了,两个多月前,她完成了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后,回到家中休养。
“没有,挺好的,能吃能睡,下午睡了一个多小时。”奚重仪甜甜笑道。
过了一个多小时,李华文和周丽云来到了李华龙家中的客厅。
“琳钰怎么没来?”李宋氏问道。
“今天她有个同学生日,去同学家吃晚饭了。”李华文微笑道。
此时,李华文的两个儿子李盛全和李盛华都不在香港,而在英国伦敦。
李华文坐在李华龙的身旁,笑着问道:“你听说大埔林村发生枪战了吗?”
“没听说,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今天的事情,好像死了三个,伤了十几个。”
“我看你的表情,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李华龙苦笑道。
“没有了。”李华文淡淡一笑,“这事情对我而言,就是一件不相干的事情,没有必要幸灾乐祸。听到此事,就像听到一个故事一样,没有太多的感受。”
“还是有点感受好,平时出门,小心一点,这世道不太平!”
“这些年,我没少听你说这句话啊。”李华文笑道,“放心吧,我现在很珍惜自己的性命,出门都会带着保镖的。”
第103章 抓住赚钱的机会()
李华文喝了一口茶,转而对李逸松说:“阿爸,你和阿妈,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李逸松微笑道,“盛全快回香港了吧?”
“他本来可以回香港了,不过,他想等盛华放暑假了,再一起回香港了。”
“那他在伦敦干什么呢?”李逸松问道。
“他和女朋友在欧洲旅游。”
“女朋友?”李逸松脸上流露出一些笑意,“不会是洋婆子吧?”
“不是洋婆子,是华人,和盛华是高中同学。”
“那个女孩也去伦敦留学了。”李华龙好奇问道,他记得李盛全初次前往伦敦读书时,是一个人独行的,没有女孩子陪着。
“没有。那个女孩在香港大学读书。刚完成论文答辩,就跑去伦敦和盛华相会了。”李华文答道。
“你见过那个女孩?”李逸松问道。
“我没有见过,丽云见过。”李华文答道。
周丽云接过话题说道:“那个女孩子长得挺漂亮的,和她一起吃过一顿饭,我挺喜欢的。”
“嫂子喜欢就好,盛全的眼光不会差的。”李华龙笑道。
“等盛全回到香港,我可不能让他再玩了,安排他进久安公司工作,从底层干起,明年再给我当助理。”
“大哥,你的要求也别太高了,这么优秀的孩子,你应该为他骄傲!”李华龙微笑道,“牛津大学,可不是什么野鸡大学,盛全每年能够拿到奖学金,这说明他真的很出色!”
“他是很优秀,但我希望他能够不断进步,更加有戏。他大学毕业了,走向社会了,以后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学习成绩好,他未必能够做好工作。”
“我还是觉得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你想想,他五岁以后,就不能好好玩了,每天都要学习。小学,中学,大学,这些年,他都一直在学习。好不容易,他大学毕业了,你对他的期望值又那么好……”
“打住。”李华文打断道,“每个人还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他总不能让他先玩几年,再让他去工作。再说了,我也没有要求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只要上班的时候,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至于下班了,只要他玩的不过分,我才懒得去管他呢!”
“做父母的心情很复杂的。”李华龙笑着点点头,岔开话题问道,“最近忙吧?”
“还是老样子,每个星期工作六天,休息一天。”
“你比我努力。”
“我也想卸下担子,好好享受生活,天天待在家里休息,可要忙的事情太多了。阿龙,我不得不佩服你啊,看人的眼光太准了。当初,你问我包云山的时候,我应该拒绝你的,放过这样的人才,比少赚一千万,还让我心疼。”
“要不,我把包大哥还给你,你给我一千万?”李华龙开玩笑道。
李华文笑着打量了李华龙几眼,说道:“如果你同意的话,我没有问题的。”
“开玩笑的。”李华龙灿灿一笑,“包大哥可不是物品,不能让来让去的。再说了,他在家乐福工作的很愉快,没有他帮我管着家乐福,我要操很多心。”
“包云山的能力是一流的,最重要地是责任心,他帮你管理家乐福,他把家乐福当成了自己的生意。我手下的人才不少,我自问没有亏待他们,但是,有些事情,我不得不自己盯着……阿龙,你说我是不是不太容易相信人啊?”
“我觉得你在这方面,还好。我旗下公司有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公司的总经理有很大的权利,但他们心里很清楚,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一切事情要在制度的框架中去做。”
“盛全和我说过此事,我和他说过了,等他工作一段时间了,了解公司的情况了,再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闲聊了几句,李华文把话题扯到了干旱上。
过去几个月,香港持续天气干旱,陷入水荒。
李华文问道:“后天,一群和尚和信徒要在跑马地马场举办求雨仪式,你知道吧?”
李华龙微微点头道:“知道,很多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新闻。”
李华文轻叹道:“现代社会,还人这么迷信。求雨根本就没用,还不如筹集善款帮助一些人解决吃水问题。”
“这不算迷信,算是宗教信仰。就算你不信,也不能反对别人信。”
“我可没有反对的意思。”李华文微笑道,打量了李华龙几眼,“你没有宗教信仰吧?”
李华龙不置可否一笑,转移话题说道:“你听说了没有,政府可能要限制供水了。”
“听说了,我觉得肯定会限制供水。现在这么干旱,不限制供水的话,可能会有更大的麻烦。对了,我记得几年前,阿爸的一个朋友缺钱,希望他能够入股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当时,阿爸手里自己不宽裕,你入股了,最近几年收益怎么样?”
“还不错,每年的分红比银行存款利息高不少。”
“那家公司叫什么来着,我就记得那家公司生产的塑料产品以‘红a’品牌命名。”
“星光实业。”
“星光实业,这个名字不错。呵呵,如果政府限制供水,那这家公司生产的塑料水桶肯定热销。”
“对啊。还是你有远见!”李华龙说着站了起来,“我去给老梁打个电话,让他这几天多生产一些塑料水桶,说不定可以借此次机会赚点钱。”
“这绝对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周丽云微笑道,“阿龙,限制供水,除了塑料水桶,还有很多产品会热销,星光实业公司可以试着研发生产新产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