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恩达儿斯挨个打开主引擎,当摁到第五个的时候,光显没正常的亮起来,他心里抖动了一下,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出什么问题。恩达儿斯虽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可是他进入这行比较早,塌陷的事他也听说过,反正不管什么,眼下离开得越远越好。他再次摁下那个按钮。还是没有反应,他试着摁下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直到第九个的时候,光显才显示正常。恩达儿斯向船长报告了这个情况,科罗尔斯摸着脸上的突起,狠狠说把动力指数调整到最大,想尽一切办法脱离该区域。科罗尔斯决定暂时先把占动力输出分配很大部分的飞船内部附属操控系统关闭,全力保障飞船脱离这个区域。真是倒霉透了,逃亡已经够倒霉了,还遇到了很是罕见的塌陷。飞船的主引擎又有三个发动不了。这些倒霉的事情几乎全凑到一起了,科罗尔斯用手狠狠砸了砸驾驶舱的门。身后的奥丹斯一直没说话,这个时候忍不住问船长,是不是遇上**烦了。船长叹口气,像是安慰这个小姑娘,也像是安慰自己,说还有希望吧?好在只有四个引擎没办法启动,其余的都很正常。飞船发动机全开之后,整个船身都开始颤抖。飞船开始迟缓的离开塌陷的边缘,恩达儿斯一直没有放松下来,他死死盯着操控台上的动力指数显示。他担心的是,这个加力的时间到底需要维持多久,飞船才能获得足够的速度逃离这里。要知道,尽管这艘船是很先进,可毕竟是条货运飞船,没有战斗飞船那种加力超强的发动机。时间在一分一秒得过去,飞船的速度没有太大的变化,船身似乎没有远离塌陷区多远。恩达儿斯向船长提出预警提示,动力输出指数长期处于高位,这本身就超出了飞船的设计标准。接受这艘船的时候,恩达儿斯清楚记得,有一条提到过如果长期超出标准输出动力,动力系统会发热并自动停机。可是再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机,就意味着飞船将很有可能被吸进塌陷区。最坏的情况总是最容易发生的,发动机带动船身抖动着,其中夹杂了数次猛烈的抖动,但是很快都结束了。科罗尔斯在舷窗前亲眼看到了四个巨大的主引擎,打着滚从船身的后方冲进了塌陷区,在塌陷区里与其他被吸进去的实体物质形态发生碰撞之后,发出耀眼的火花,接着就没有了。他试图安慰自己,只是少了四个引擎而已,船上不是还有二十八个呢吗?步履沉重的科罗尔斯慢腾腾走到操控台前,在恩达儿斯的肩膀上拍了几下。他问助手,我们还有希望吗?恩达儿斯没有回答,这使得问话更像是自言自语。少了四个引擎的飞船因为长时间处于动力输出高位状态,其他引擎不堪重负之下,边缘已经开始变得通红。奥丹斯的一声惊呼,把操控台附近两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那边,又是一个引擎打着滚离去了。看起来这是个两难的命题,如果降低输出指数,飞船会被吸进去。而不降低,又很快会有第六个第七个引擎脱离开去。可是结局是一样的,都是逃不开。科罗尔斯扭身,他觉得自己需要再次寻找些麻醉,三个人在飞船不同的部位,科罗尔斯端起了酒杯,奥丹斯紧紧握住驾驶舱大门把手,恩达儿斯把输出指数降低。飞船船体抖动程度降低了,缓缓向着塌陷区靠了过去。不时有体积小一些的星体快速掠过时,刮擦到飞船的船身,激起一片片的火花。船身后退着钻进了塌陷区中,强劲的吸力使得飞船翻滚起来。飞船的自动平衡系统失去了作用,船里一片狼藉,科罗尔斯已经红了眼,酒水从杯子里撒了出来,杯子掉在地上。恩达儿斯平静闭上眼睛,奥丹斯被从门那里甩了出来,脑袋重重磕在操控台的边缘,昏了过去。
第十二章 迷航(2)()
即使不灌给自己含有高度二价碳氢无机苯的酒水,也会晕头转向的。自从科罗尔斯从飞船制造厂接回了这艘新船,航行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遇到过此类情景。上下左右的翻滚,把科罗尔斯甩到了房间的一角。他闭上眼睛,眼角分泌出一滴粘稠的东西,大概这场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就此可以结束了。只是对不起助手和那个无辜的姑娘,可是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科罗尔斯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把那两个跟此次逃亡没有什么关系的无辜者送出飞船。可是话说回来,就是送出飞船,又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吧,科罗尔斯把心情放松,団缩在了角落里,四肢团团抱住身体,就像是个睡着的孩子一样。在控制舱里,恩达尔斯握着紧握着扶手,自己感觉此生从来是默不作声、默默无闻。什么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其实自己的内心是火热的,可惜此生也就如此了。他知道,这种塌陷起先是急剧的向内收缩,被吸引的物质实体不断靠拢,空间物质的密度通过挤压变得异常稠密,最周密的时候,密度能达到纳不拉星系密度最大的绕位二星球岩石密度的一万四千倍。他抬头看看翻滚的飞船,这艘普通的货用飞船能撑住这么大的挤压吗?他回头看看奥丹斯,小姑娘已经昏迷了。大概当年父亲带着母亲和妹妹故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吧。如今,他也要去见他们了。想到这些,恩达尔斯反倒有些放松了,他的手指轻轻敲打了几下控制台,随他去吧。
飞船没有船上的人想象的那样,不知道翻滚了多少圈之后,飞船不动了。透过已经被挤压变形的舷窗看出去,大块小块的物质实体,把飞船挤压的严严实实。甚至还有非常奇妙的物体在蠕动,毫无疑问,这是有生命的实体,那个实体想要的一头已经紧贴着飞船的发动机喷口,它蠕动身体,想要挤进来。恩达尔斯是在飞船停止翻滚的那个瞬间反应过来的,还不错,飞船被引力摆弄的正好正面朝上。恩达尔斯扭头看看身后,透过舷窗,他看到了那个灰色的长条家伙,这家伙想进来。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啥,不过来者肯定不善,心里这么想着,突然冒出一个恶作剧般的念头,他仔细数一下,是二十三个引擎,接着他打开了那个引擎。呼啸的响声在恩达尔斯很满意,就是这个声音,往常觉得都是噪声的发动机轰鸣声,这时是那么的悦耳。发动机轰鸣了大概十几秒之后,那个蠕动的家伙不见了。很好,恩达尔斯放心地扶起了奥丹斯,扶她坐在椅子上,为了防止她滑落到地上,还特意系上了安全带。船长到哪里去了,想想自己的这个上级也真够可怜的。虽然是个贵族子弟,可是难免宫廷斗争。逃亡吧,还遇上了罕见的大塌陷。他穿过走廊,到了船长的房间外面。
舱内,科罗尔斯船长正在慢慢爬起来。虽然喝多了些酒水,可是天生的敏感能力,叫他感觉到飞船发生的变化。打开门进来的恩达尔斯扶起了船长,轻松的告诉他,飞船不动了。不再被吸引着翻滚了,可是恐怕也再难以出去了。船长苦笑,吐出几个字,随他去吧。恩达尔斯想问问船长这个他是谁。最终他没有问,估计船长也不知道。好吧,随他去吧。飞船内一片狼藉,好在货舱里边有货位固定系统,食物还摆放得好好。落得满地的都是船长的非常爱好,挂在走廊里的各种装饰品。科罗尔斯现在没有工夫看过去从各个星球收集来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他边走边用脚把这些东西扒拉到一边,问恩达尔斯飞船的受损情况怎么样,恩达尔斯报告还没有做全面的检测。
驾驶舱,奥丹斯还在昏迷中。船长和助手开始打开飞船故障指数评估系统。系统从船尾开始扫描和评估,随着扫描结果的逐渐累积,船长自嘲了一句,看来情况还不算糟糕。损失了若干引擎,飞船的密封状况还是很理想的。虽然舱壁上那些凸起和凹陷,叫他看着很不舒服,毕竟还没有破掉。船长甩甩脑袋,说出了个叫恩达尔斯吃惊的想法。他要出去看看去,助手极力反对。不明地区的塌陷地点,随便出去看看,这跟自杀每什么区别。可是船长的主张什么时候被助手改变过,助手按照船长的嘱咐,为船长做好了出舱的准备。他特意多加了一条保险缆,鬼知道船长出去会遇到什么。上一次不就是船长出舱检修引擎外喷口的时候,呼啸而过的其他飞船,翼尖把保险缆划开了,要不是船长及时联系助手,估计那次船长就飘到宇宙里的什么角落去了。船长准备好之后,费力得打开了有些变形的一号出舱口。反正起码暂时走不掉,干脆出来趁着检查地形的时候,散散心也好。科罗尔斯心里这么想着,迈出头一步。
因为这个时候,塌陷区的这些物质实体的密度非常大,引力也非常大。科罗尔斯没法直立行走,不得不四脚着地爬行起来。这个姿态可真不优美,不过很实在,除了脖子抬得有些发酸之外,科罗尔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走了没多远,科罗尔斯就被拽住了。扭头一看,该死,助手给他系的保险缆短的可怜。而且还是两根,他只好再走回去,他解下来一根,把两根对接在一块,这下好了,长度增加,可以走得稍微远些了。
挤在一块的物质实体都是从哪儿来的?科罗尔斯实在看不出来。很难说眼前这些东西有没有生命。他伸手抚摸了一下他认为可能是生命的凸起,对方真的动起来了。软乎乎的动作却非常之快,直接缠绕到了他的胳膊上。科罗尔斯想要用手拽下,这些灰色的东西却滑腻的根本抓不到。对方反倒从这只手上爬到了另一只手上。就在科罗尔斯在跟这个东西赌气似得展开斗争的时候,震动发生了。科罗尔斯脚底下的实体出现了裂缝,科罗尔斯放弃跟软体的搏斗,扭身往飞船方向爬去。原来两根保险缆的长度真的很长,科罗尔斯费尽力气才到了舱口,就差一直前臂的距离,助手已经打开了舱门在迎接他。
身后一股巨大的推力,接触到了科罗尔斯的后背。科罗尔斯一下子就扑到了舱口。助手顺势把他拽进了飞船,飞快关上了舱门,做好了密封。这股子里大到飞船也开始颤抖起来。吱吱呀呀的声音之后,一股子力道传来,飞船开始了第二次翻滚。这次比上次翻滚的更厉害。科罗尔斯看清楚了,这次他们从塌陷区被弹射了出来。飞船打着滚飞向了黑暗深处的宇宙空间。是不是那些跟科罗尔斯一样倒霉的船长们也是这样被弹射出去,到了未知的空间?在神秘莫测的宇宙面前,人类渺小的无法形容。飞控台那边的仪器光显剧烈闪动。科罗尔斯注意到,飞船的速度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数值。这个速度几乎是飞船三十二个引擎全开情况下速度的几十倍,不过飞船是翻滚着飞出来的速度,飞船上的人实在受不了。
翻滚把人搞得肚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快要吐出来了,才渐渐不再翻滚。可是绝对速度没有减低多少,科罗尔斯知道,一旦被弹射出来,速度达到宇宙中一定速度指数之后,就很容易达到一种巡航的状态。也就是说,飞船会以很固定的速度在宇宙里四处游荡,知道被更大的吸力所俘获。既然现在跟普通的飞行没有什么两样了,两人的心情也放松起来。也许他们也能跟同样倒霉的人一样,多少年之后,传输信号给纳不拉。
奥丹斯苏醒过来,对飞船被弹射的事显然一无所知。她看看窗外,问起船长这是在哪里。船长摇摇头,对她笑笑。她问船长他们要到哪里去,船长同样摇摇头,而恩达尔斯也只是摊开双手,耸耸肩。科罗尔斯简单分工,由他跟助手轮流收拾船里的狼藉局面和监控自动驾驶,而奥丹斯负责准备食物。不光飞船到底飞到哪里,一日三餐还是要吃的。三个人忙碌起来,恩达尔斯提出他来专门监控自动驾驶,由船长收拾残局。科罗尔斯知道,这主要是因为助手跟他的审美观非常的不一样,对船长的收藏,他有些时候甚至是无法直视的。船长笑笑,开始摆弄起自己的小玩意来。
在漫无边际的宇宙里航行,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可是聪明的恩达尔斯借助中央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开始收集飞船进过地区的各种数据,来补充航图。可是因为速度太快,收集的效果非常有限。后来在船长的建议下,恩达尔斯建立了一个系统性的收集程序,交给电脑来自动运行,收集的效果好了不少。现在,全系的航图里,有些数据已经能现实出来,只是这些数据在人们看来,是那么得陌生。仍旧不是乐观的现象。三个人呆在驾驶舱里,顶着前方仍旧黑暗的航区,陷入沉默。
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他们正在逐渐驶入一个特殊的星系。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个星系由大量恒星组成,彼此之间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电脑系统初步估计这个星系同纳不拉星系一样,由不同结构的亚星系组成。这些亚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这是个庞大的星系,其所包含的亚星系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科罗尔斯仔细观察数据,发现,星系里最多的就是椭圆形亚星系:这种星系外形呈正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亮,边缘渐暗。按外形又分为e大致八种次型。中心区最亮,亮度向边缘递减,距离较近的,用大型可以分辨出其外围的成员恒星。同一类型的亚星系,质量差别很大,有巨型和微型之分,其中以椭圆星系的质量差别最大。质量最小的矮微型椭圆星系和球状星团相当,而质量最大的超巨型椭圆星系可能是科罗尔斯见过的最大的恒星系统,质量范围约为纳不拉主恒星的千万倍到百万亿倍,光度幅度范围从绝对星等-9等到-23等。椭圆星系质量光度比约为50~100,这表明椭圆星系的产能效率远远低于旋涡星系。椭圆星系的直径范围是1~150千秒差距。总光谱型为k型,是红巨星的光谱特征。颜色比旋涡星系红,说明年轻的成员星没有旋涡星系里的多,由星族荼天体组成,没有或仅有少量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椭圆星系中没有典型的星族溢天体蓝巨星。据此科罗尔斯大胆的推测认为,椭圆星系是由两个旋涡扁平星系相互碰撞、混合、吞噬而成。数据说明,旋涡扁平星系盘内的恒星的年龄都比较轻,而椭圆星系内恒星的年龄都比较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