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威-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的不说,光是那一千匹战马,便足够让人眼红。听到消息后,无论狄青还是种谔都瞪大了眼睛,言滕子京也垂涎三尺。

    没办法,西军着实太缺马匹了,哪个武将都希望自己驻守的州县,自己麾下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平时想要一次弄到千匹战马几乎是痴人说梦,但这次孟韬轻易做到的,这份功劳便不可抹杀。相信政事堂和枢密院都会有赏赐,官家肯定会更加青睐。

    眼下作陪的西军将领,对孟韬的态度更是客气,争相交好,甚至有巴结的嫌疑。孟家商行独家代理了与陇南羌人茶马互市,这次是一千匹,往后还会有

    年年岁岁,茶马互市不绝,这才是孟韬最大功劳和价值体现,因为白龙羌说的很明白,只与孟家互市贸易。

    所以尽管有人垂涎三尺,却染指不得,陇南这块大蛋糕首先属于孟韬,怎么分配由他说了算。但凡想要得到马匹,不和孟校尉搞好关系怎么能行?眼下是校尉,但不久之后,恐怕会有进一步升迁,连升三级都不奇怪。

    范仲淹最为清楚,以孟韬现有的功劳而论,甚至可以封爵,公侯伯子男里面该有他一席之地。

    白龙羌归附大宋,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那个打开陇南,图谋陇右,获取牧马之地的大蓝图正在逐步实现。

    这一切因孟韬而起,往后更离不开孟韬,因为白龙羌压根不相信旁人,孟韬是中间至关重要的纽带。

    他已经得到消息,白龙羌前来送马匹的勇士叫泽让,曾是孟韬平叛时左膀右臂,关系亲密。泽让更有明确的表示,只有见到孟韬,才可以交割马匹,确定以后的互市时间和方式。

    一句话,短期内大宋想要在西陲有所图谋,根本离不开孟韬。人的价值因他的贡献,以及不可获缺性而言的,那么孟韬的价值可想而知。

    何况孟韬还带回了兴平公主,辽夏之战一触即发,这也是孟韬的功劳,而且是天大的功劳。

    这可是多少能臣猛将不曾做到的,如今一个少年出马,有如此喜人的成果,不知道有多少人该汗颜?

    不过官家和正直的宰相们一定会很高兴,大宋得此少年英才,可喜可贺啊!

    也正是因此,官家才会直接给自己传旨,范仲淹笑道:“孟韬啊,虽说你在陇右一路奔波辛苦,但眼下恐怕暂时还不能休息。”

    “哦,范相公有什么吩咐吗?”孟韬和范仲淹的接触很谨慎,所幸当着众人的面,范相公的言辞始终没有特别之处。

    “是这样,兴平公主既然入我宋境,那么就得先到东京汴梁,朝廷和宫中会有接待,然后再由辽国使臣接走。”

    范仲淹悠悠道:“从庆州到汴梁这段路,需要有人护送,虽说随便去个人即可,但旁人似乎不太了解兴平公主的脾性,未免不便,一事不烦二主,还得辛苦你走一趟。”

    去汴梁?

    虽说突然,但孟韬并非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护送兴平公主这个理由太过冠冕堂皇。可能更多还是为陇南之事吧,这样重要的事情,朝廷肯定要了解清楚。

    不经意间,自己终究要走向大宋的中心地带,兴许这才只是个开始,以后会参与的更多

    “下官遵命!”孟韬欣然道:“早就听闻东京汴梁繁华胜景,一直想要去见识下,多谢范相公成全。不过在临去之前,小子需要先办两件事。”

    “何事?需要本官帮忙吗?”

    孟韬摇头道:“多谢范相公,不必。小子一来是想去趟好水川,拜祭家父;二来是去一趟郿县横渠,奉祖母之命去世交府上拜访。”

    “嗯!”范仲淹点头道:“你父子两代有功于大宋,乃忠义之家;奉祖母之命拜访故交也是应该的,对了,郿县横渠你在当地还需办事否?去岁有个横渠的书生前来见我,好似叫张载,乃饱学之才,胸怀壮志”

    “张载?竟如此巧合?”孟韬不由感慨道:“小子正是要去横渠拜访张世兄,应该是同一个人吧!”

    “原来你们两家是故交,难怪都是难得的少年俊杰啊!”范仲淹也觉巧合,更是连声称赞。

    范仲淹赞道;“孟韬你年纪轻轻,有勇有谋,擅长经济之道;而张载熟悉经史子集,学问一道颇有见地,故而他虽有从戎报国之志,但本官依旧鼓励他读书做学问,将来成就更大,如今他大概在家中读书吧!”

    嘿嘿!孟韬心中一笑,不得不说,范仲淹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而且待人中肯。若不是他劝导鼓励,张载头脑一热从戎,兴许边陲会多一个战死亡魂,大宋乃是华夏后世会失去一个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儒。

    “原来如此!”孟韬道:“小子只是早年与张世兄有过一面之缘,此番拜会,定要好好请益。”

    范仲淹敦敦道:“年轻人上进是好的,你聪慧敏达,年少有为,但还是要多读点书,有好处的。”

    “小子谨记范相公教诲。”孟韬谦虚点头。

    一旁的滕子京笑道:“千匹战马就快到了,这如何分配呢?”

    提到这个问题,种谔和狄青都瞪大了眼睛,而今陕西四路各州县的将领恐怕都在翘首以盼。

    “这个恐怕要枢密院商议之后再行分配。”范仲淹没有表态,可能是一时没主意,也可能碍于和滕子京之间的关系,有避嫌的考虑。

    种谔笑道;“这次轮不到,多等等也不打紧,有了孟公子在陇南这条茶马之路,战马总会有的。”

    孟韬突然神情一动,沉吟道:“诸位,其实小子有个想法,骑兵若是分散开来,只能起到探查之效,于作战益处有限。若组织起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则效果非同凡响,奈何眼下战马匮乏”

    “有道理,不知孟公子有何高见?”对此,狄青很以为然,当即表示赞同。

    “不若先不着急分配!”孟韬道:“虽与陇南互市,但眼下刚刚开始,商路是否稳定还有待检验。为了稳妥起见,我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在关陇寻找牧场,自行养马,扩充战马数量”

    “想法不错,只是这养马之地”

    “古有汉武帝在上林苑养马旧事,关中该能寻到一块小牧场吧?”

    滕子京摇头道:“孟校尉有所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关中人口众多,泾渭沿岸多是农田,牧场恐怕不好找。”

    “这”孟韬灵机一动,说道:“据我所知,陇州(县)有地名曰关山,山坡谷地水草丰茂,或可做牧场之用。”

    “果真吗?那真是太好了!”虽不明详情,但种谔已经忍不住叫好。

    孟韬淡淡一笑,自小喝的奶粉名曰“关山”,关山牧场在秦陇一代小有名气,应该错不了的。

第一〇六章 好水川祭父() 
泽让来了,没过多久就来了,带着一千匹战马从陇南而来。

    他们沿着白龙江东进到了武都附近,然后经过兴州,穿越金牛古道进入关中,直接到了渭水河边。

    茶马互市的商道至此正式建立起来,孟韬没得及从两河口带走的那些货物,自然而然落到了白龙羌手中。所以他们很慷慨地送上了马匹,作为兑换。

    至于泽让带队前来,是谨慎,是重视,更是为了传话。孟韬相信扎戎寨主和阿黎肯定有话带来,实际上孟韬也已经等候多时。

    “孟公子!”泽让见到孟韬时,一脸微笑,态度十分恭敬。

    孟韬笑道:“泽让大哥,一路辛苦了!”

    “一路畅通无阻,风景秀丽,不辛苦。倒是孟公子你远赴兰州,危机重重,扎戎寨主,海棠夫人和我们,都好生担心”泽让态度诚恳,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孟韬心中泛起一股复杂的感觉,轻声道:“有劳挂念了,我这不是好好的站在你面前嘛!”

    “嗯,孟公子果然吉人自有天相,多亏你在兰州的手笔,我们才能顺利回到两河口,据有整个白龙羌。”泽让笑道:“扎戎寨主让我务必向您致谢,以后白龙羌和府上的商队一定精诚合作,与大宋茶马互市以后您在陇南有任何事情,白龙羌上下都会配合。”

    “好的!”孟韬笑道:“替我谢谢扎戎寨主,我已经见过大宋西军官将,他们会保护白龙羌属地,并且支持你们在陇南立足,甚至是扩张。”

    “好的,多谢孟公子!”泽让再次道谢,说道:“这次我们整合了黑虎羌,先行送来一千匹战马,扎戎寨主说了,以后尽可能保证每年三千匹。您也知道,陇南多山,白龙江一代牧场有限,所产马匹不多”

    “好,我明白,三千匹已经很不错的。刚刚和范相公他们选了关山作为牧场,地方有限,也养不了更多马匹。数量太多,恐怕没有多余的养马之地的”孟韬心中一笑,想要养马,发展骑兵,光靠陇南白龙羌的供应肯定不足。

    还是那句话,需要依靠白龙羌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在陇南势力范围,直到最终获取牧马之地。

    接下来是短暂的沉默,泽让没有说话,孟韬也是沉默。

    许久之后,孟韬才终于忍耐不住,当先开口道:“对了,看眼下的意思,你们以后全部留驻白龙江是吗?那宁羌寨呢?”

    “是这样打算的,待陇南稳定下来,会让寨民迁居。”泽让道:“不过宁羌寨肯定会有人留下,不愿意走,或者是年纪大了到时候还请孟公子帮忙多照顾。”

    “那是自然!”孟韬点点头,脸上的笑容不经意间黯然了。

    泽让瞧在心里,轻声道:“到时候,释比麻吉会亲自率部前往白龙江,本来海棠夫人打算回去接他们的,奈何扎戎寨主旧伤复发,夫人留下来照顾,抽身不得。”

    “哦!”孟韬木讷地回应一声,表情有些呆滞,目光里有些失望和遗憾。

    泽让依旧瞧在眼里,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忍,沉吟道:“海棠夫人让我带话给公子你,他说谢谢您帮他杀了野利翰朵,她很感激,至于其他人就算了,太过危险她不希望您冒险!至于她的身世,也希望您不要对外提起,以免给您带去麻烦。”

    “不必客气,不过请你转告夫人,既然答应过她,会尽力做到。当然,做这些事也有其他的原因”孟韬想都没想,这些话脱口而出。

    “好,我会转告夫人的!”泽让沉吟道:“夫人还说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可能看不到的,还是请您一个人欣赏吧!”

    “好,我知道了!”孟韬淡淡应了一声,他知道这便是阿黎的回答。她选择留在陇南白龙江,留在扎戎寨主身边。

    也罢,这无可厚非,毕竟他们相遇的更早,毕竟他们本来是夫妻。所以,只能感慨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送走了泽让,孟韬又去了好水川。

    这里是当年的战场,哪怕战事已经过去了三年,但走在这里,仿佛依旧能够闻到死人尸体的腐臭味,依旧觉得阴森森的。

    陪同孟韬前来的西军将士说,自打当年激战过后,这里根本没多少人愿意踏足。倒是常有野兽出,夜晚似乎还有阵亡将士的哭诉与哀嚎,甚至还有人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

    总而言之,鬼神之说,怎么灵异怎么说!

    孟韬并不想在他们面前强调什么唯物主义,一个死亡成千上万人的战场,阴森诡异并不奇怪。

    因为站在这里,便有种悲凉的感觉袭来,让人后背生寒,唏嘘感叹。

    老爹孟诚就死在这里,好好的出来经商,莫名其妙成了任福的军需官,莫名其妙就死在了这里。

    也不知当年那一战具体经过如何,万余大军怎么就被李元昊冲击开,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当真是

    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虽说父亲孟诚是死在西夏人手里,这笔账记在李元昊头上没有错。但上次那样责问韩琦,其实也没错,毕竟战败是事实,与大宋的将领岂能没有关系?毕竟大宋将领的指挥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虽然素未谋面,但到底是这具身体原本主人的父亲,父子之情是割舍不断的,前来拜祭是应该的,而且孟韬的心情确实颇为沉重。

    当年阵亡沙场,除了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将领会被收敛安葬,寻常士兵大都都草草掩埋,甚至曝尸荒野,最终成为野兽果腹的食物。

    孟诚遗体不存,家乡兴元府祖坟里只是一座衣冠冢。至于在好水川,更无坟茔,所以只好在川道里,摆上祭品,上香祭拜。

    孟韬三叩九拜之后,还认真跪在地上,向孟诚在天之灵叙说一番。告知他家里近况,并且承诺会照顾好祖母和妹妹,既然成为这具身体的主人,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这个时代,好似是普世认同的原则,所以不能饶过李元昊。不过,报仇之事也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从长计议

第一〇七章 何等男儿得青睐() 
好水川祭拜过父亲孟诚,陇南之事也告一段落,孟韬没有理由,也暂时不想继续在关中逗留。

    既然范仲淹吩咐让自己护送兴平公主的入东京,走一遭便是了,正好趁机去见识一下东江汴梁的繁华。另外,孟家商行的生意也是时候向东扩展了。

    得知孙子从西北回来,孟陈氏特意派了阿旺前来看望,并带来了家中最新消息。孟韬西行陇右的这段时间,陈茂清也没闲着,除了稳固在兴元府的基业外,也在扩展生意。

    向南,孟家商行在蜀中成都府已经有了分店;沿着汉水向东,金州很多地方的茶园被孟家收购,或者成为孟家的供货商;沿着汉水的襄阳、附近的南阳,最远到达江夏,都开始有孟家的分店。

    看着摊子不小,规模宏大,但孟韬觉得,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商行,就必须进驻东京汴梁。那里是都城所在,人口最多,舆论和影响也最大,只有在汴梁站稳跟脚,才能真正崛起。

    对此,孟韬颇有信心。

    茶叶、烈酒,蜀中的丝绸,以及从陇右来皮革,毛毡等人物,孟家都有一手来源,甚至是独一无二,能不赚钱吗?

    此番前往汴梁,正好趁机开设店铺,孟家商行也正式打入都城汴梁。得知此事,种谔也饶有兴趣道:“孟公子,如果可以的话,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