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仙-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原闻言,不禁一怔,但瞬息之间便回过神来,脑海中在刹那之间闪过无数个念头……酒友?

    姜柏鉴?

    黄公子?

    清原眸光微凝,道:“他是什么人?”

    玄松子说道:“这便让你自己去猜了。”

    清原顿时沉默,略微点头。

    他早已猜测过,这位以仙酒招待过他,让他节省了数十年苦修的黄公子,或许不是俗世之辈。

    但封神之世,仙家不能下界,因此这个猜测,他一向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只是如今看来,相半仙是下界仙人,而玄松子也是下界仙人,那么黄公子……甚至是他身旁的护卫,也不见得就不能是仙人。

    紫霄大仙灭了相半仙,但却并未对玄松子出手,也未有对黄公子出手,再经过先前玄松子一番话,清原已然明白,当今封神之世,虽然严令仙人不得入世,但其实在暗地里,仙人未必不能下界,只是要分作多种方法。

    玄松子及黄公子的方法不算违逆了规矩,而相半仙这一种下界的方式,便是为诸圣所不容,因此被抹杀在了今日。

    “他原身该是仙人……只不过,仙界茫茫,又是哪一尊仙家?”

    刹那之间,清原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而再看之时,玄松子摆了摆手,逐渐远去。

    清原看着他的背影,再看了看那幻狐丹,眼底有着一抹叹息之色。

    /》

    他抬头看去,茫茫云空,一望无际。

    白云已散,紫气消隐。

    蓝天清澈。

    无风无雨无阴云。

    平静得使人心悸。

    但清原似乎隐约从云空之后,看见了更深处的风起云涌。

    “该来了。”

    清原看着那幻狐丹,微微闭目,站立良久。

章六一八 风云欲出() 
守正道门。

    掌教真人接了仙界祖师圣喻,神色变得极为严肃。

    片刻之后,山门之间,响起了钟声。

    钟声之响亮,遍及山门,无比剧烈强盛,震耳欲聋。

    钟声连响三十二声!

    但凡守正道门弟子,不论手中何事,不论是否闭关,俱都动身,各自化作流光,来到大殿之前。

    不过眨眼功夫,便见漫天流光,无数剑芒。

    “拜见掌教。”

    众长老弟子,尽数跪伏下来。

    有年长些的老道士,互相对视一眼,各有疑惑。

    守正道门自从立宗以来,仙钟响来三十二,乃是极大的变故。

    自立宗之后,直到数年之前,也不过响了一次。

    而近几年来,接连两次。

    前一次是魔域出现大魔,祸乱人世,这一次又是何故?

    “祖师有令,今人世出现变故,我守正道门乃是当世之正道魁首,自当拨乱归正,责无旁贷。”

    守正掌教貌若花甲,仙风道骨,他负手而立,又显露出几分威严之色,道:“本门维持天地秩序,护持封神大事,几乎倾尽本门底蕴,只有诸位……还算本门暂且保留下来的几分余力,可应对诸般变故。前次荡平魔域,亏得是诸位出手,而如今,祖师有命,还须再请诸位出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道士上前施礼道:“不知祖师所示,事情何故?”

    守正掌教说道:“诸位请看……”

    他伸手一挥,当即法力凝成,化作一幅画像。

    画像之中那人,身材颀长,出尘脱俗,但看他面貌清秀俊朗,眉宇淡然如水,颇有几分仙风气态。

    那老道士不禁赞赏道:“观此画像,乃是有道真人。”

    “他道行确已踏足真人境,也确实是正统道家法门,然而……”守正掌教沉声道:“今日祖师所令,便是要诛杀此人!”

    老道士不禁愕然。

    不待他开口,守正掌教已然将这画像之人的来历,尽数说来。

    出身紫霄宫。

    习得仙法。

    所学底蕴,不亚于守正道门真传弟子……此外,另有机缘,善于斗法,初成阳神便能一日力敌七真人,其中一位八重天,一位则是守正道门临近八重天的真传弟子。

    这般说法,令得众人无不骇然。

    “此人踏足世间,便是大恶。”

    守正掌教低沉道:“诸位荡平妖魔归来,尚未歇息多久,但此乃祖师授意,还请诸位再多烦劳。”

    诸多道人齐声应是。

    过得不久,许多道光芒迸射出来,朝着山门之外而去。

    ……

    正仙道。

    作为中土两大道门之一,正仙道的底蕴不见得比守正道门低了多少,然而,与守正道门不同,正仙道对于人世,向来少有干涉。

    关于清原的事情,这里也已知晓,只是声势并不如守正道门那边来得惊人。

    “诸圣决意,诛杀清原此人。”

    正仙道掌教沉声道:“本门祖师淡然无为,虽无示意,然而本门作为祖师道统,正道之一,不可坐视,烦请诸位出手,相助于守正道门。”

    ……

    东海,先秦山海界。

    齐师正看着手中的光芒,露出几分古怪的笑意。

    “金龙先行一步,看来我也该往中土走上一遭了。”

    ……

    浣花阁。

    大殿之上。

    正位上那女子,身着白衣,面带轻纱,淡若白花。

    她正是浣花阁当代阁主。

    在她手上,一道光芒闪烁,幻化为清原的模样。

    “此人名为清原,亦是近期的七杀真人,他祸乱人世,祖师已有授意,命本门前往中土南梁境内,全力诛杀此人。”

    浣花阁主说道:“关乎此人一切,适才均已说得清楚,若无异议,便尽快动身罢。”

    而就在此时,便听一个清冷的声音说道:“弟子尚有疑惑。”

    浣花阁主看去,眸光微凝,道:“你有何疑惑?”

    这清冷声音之人,往前迈步而出。

    但见她衣衫似雪,容颜绝丽,神色间更有几分冷若冰霜,正是陆瑜霜。

    “据弟子所知,清原此人不曾作恶……”陆瑜霜深吸口气,道:“漓江一事,亦是他心怀仁善,不知为何诛杀此人?”

    浣花阁主平静道:“祖师圣喻,此人乃是妖魔,自当诛杀。”

    陆瑜霜微微咬牙,道:“弟子只听闻过魔域大魔,也曾见过坠入魔道之人,但清原此人,似乎未有坠入魔道,他一身仙家法力,仍是道家正统,未有更改,何以是为妖魔?”

    浣花阁主淡淡道:“太上有言,异于常者即为妖,不利人世便是魔。”

    陆瑜霜闻言,顿时沉默,未有再度开口。

    “看来你是不会去了。”浣花阁主说道:“本座也不为难于你……今日你去后山面壁,不成真人,不再出世。至于斩杀除魔一事,本门自有诸多长老弟子动身。”

    说着,阁主看向了一旁的小女孩儿。

    玉灵依然如旧,还像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眼神流转,狡黠机灵。

    浣花阁主平静道:“玉灵,将你师姐领去后山。”

    “这个……这个……”玉灵苦恼道:“人家也是不服的啦。”

    浣花阁主淡淡看了她一眼。

    玉灵顿时低下头,看向了陆瑜霜。

    陆瑜霜神色依然冷淡,点了点头,道:“弟子道行微末,既不能斩妖除魔,也不能违逆阁主,这就往后山去,不成真人,此生不出。”

    ……

    白乡。

    千丈崖下。

    那庐中,清原盘膝而坐,闭目不语。

    外界各方暗流汹涌,清原自是不知详细,但也大约能猜得一二。

    时日终究是不多了。

    “幻狐丹……”

    清原闭着眼睛,心中想道:“玄松子所言,不无道理……我道行至此,也无半点悸动,这幻狐丹之中,并不像是包藏祸心。”

    他对于玄松子,并无什么恶感

    ,实则也信了几分。

    但信了几分,却并不是十分。

    若是按照以往谨慎想法,便是有一分犹疑,他也不会服下幻狐丹。

    然而时至今日,终究都不同了。

    “且看这丹中,究竟有着什么机缘造化了。”

    清原沉默良久,忽地叹了一声。

    幻狐丹虚影如白狐,怀中抱丹,白如霜雪。

    他略微张口,送丹入口。

    ps:晚饭没吃,写了一半,跟着老爹出来吃宵夜,躲在角落里码字,总算搞定了。

章六二零 无上祖师() 
“进来。”

    一个声音,平淡虚无。

    道玄仙尊踏足其中。

    清原也随之见到了这位道门祖师。

    那是一个朦胧虚影,迷雾笼罩,看不真切,但清原曾经在明源道观看见过祖师的神像,在他眼前,这个朦胧虚影也就化作了一个道袍老者。

    老者平淡朴素,比起紫霄大仙来,少了一分高深莫测,多了一分简单朴素。

    道祖之辈不可测,无法分辨孰高孰低,甚至此刻所见,也不见得就是真相。

    清原并不拘泥于此,只是心中凛然,大约明白了,玄松子这一粒幻狐丹之中的机缘,多半便是应在这里。

    “祖师是在闭关?”道玄仙尊施了一礼,问道。

    “不是。”无上祖师平静道。

    “那是在感悟天地乾坤,人伦道理?”道玄又问道。

    “也不是。”无上祖师道。

    “那是在修持本性?”道玄仙尊道。

    “算是,也不是。”无上祖师说道:“只在静坐。”

    “哦?”道玄仙尊露出疑惑之色,只是静坐,而非修行?

    “道玄。”无上祖师忽然开口,问道:“你可认得这么一个静字?”

    道玄仙尊低声道:“弟子自是认得。”

    无上祖师问道:“什么是静?”

    道玄仙尊怔了一怔。

    无上祖师见他未有即时答话,也无催促,只是沉默。

    过得片刻,便听道玄仙尊开口说道:“静,乃是……”

    “错了。”未等他说完一句,无上祖师便开口说道:“你不识得。”

    饶是道玄仙尊这等仙家,也不由得露出错愕之色。

    而隐在虚空之中的清原,更是愕然难言……道玄仙尊尚未开口,便已是错了?

    “静坐,意在一个静字。”

    无上祖师说道:“当你想着什么是静,心中便有了思绪,也就谈不上静……”

    道玄仙尊怔了半晌,旋即躬身拜倒,道:“祖师教我。”

    “也无不可。”无上祖师平静道:“静坐,本意也只在领悟一个‘静’字诀,你且过来,我先教你如何入定。”

    作为仙家,修行不知多少年月,道玄仙尊自然知晓什么是入定,然而他心知这次不同,连忙附耳过去。

    清原也细细去听,但却并未听见一言半语。

    或许是这幻境之中根本没有将这细微之处记入其中,也或许是玄松子不愿这静功外传,特地隐去了这里的细微之处。

    但清原更倾向于另外一种,无上祖师传法于道玄仙尊,那么这天地之间,便也只能有道玄仙尊一人听得。

    ……

    十年之后。

    道玄仙尊从自家行宫出来,再返清静宫,拜见无上祖师。

    “弟子静功难成,敢问祖师何故?”道玄仙尊问道。

    “你修行至今,静功未能入门,于是心生烦躁,如何得静?”无上祖师答道。

    对于道玄仙尊的处境,其实作为旁观之人的清原,大约能够看出一二,但或是当局者迷,道玄仙尊反而未能察觉。

    只见仙尊沉吟片刻,又问道:“那弟子修行之始,尚未烦躁,何以不成?”

    “你欲求静功,故而心有所求……既有所求,何以未静?”无上祖师平淡道:“心有不静,怎能静坐?”

    道玄仙尊怔了一怔,隐约有了几分明悟之色。

    而清原听在心间,似乎也有了什么领悟。

    “思,念,欲,事,语,笑,愁,乐,喜,怒,好,恶……此十二者,俱是伤人,长久而断人根本。”

    无上祖师平静道:“生灵在世便有智慧,有了智慧便有想法,有了想法便有思虑。倘如世人能减少此十二项,可延年益寿,其性情淡然脱俗,堪比圣人。”

    “静坐此功,便可能减少十二项。”

    “而此静坐之大功,乃杜绝此十二。”

    “然而……”

    无上祖师缓缓道:“但凡有灵慧神智之物,要杜绝此十二项,便是难之又难,即便是神仙,也是极难的。”

    道玄仙尊抬起头来,问道:“想来,祖师已是杜绝这十二项了?”

    无上祖师摇头道:“不,我只是初得小成,难得大成。”

    道玄仙尊震惊道:“连祖师都未能修得大成?”

    清原亦是惊讶到了极点,道祖之辈渊深莫测,作为天地化身,一言即为天下法,竟然也有尚未修成的功法?

    无上祖师看着仙尊的震惊之色,也只是微微一笑,道:“我意欲求此静坐之功大成,本就是有了心意所求,自是难成。”

    “你有问话,我有答话,这是有意为你解惑……你有不解,我也不静。”

    “待我真能空静,也就不拘泥于一切,不论自身,不论法力,不论道行,不论天地还是乾坤,那就该超脱出去了。”

    无上祖师呵呵笑道:“你再回去,十年后再来见我。”

    ……

    又过十年。

    道玄仙尊再来。

    时至今日,他依然未能入门。

    “你盘膝打坐时,一心追求安静。”

    无上祖师说道:“有了所求,就已动了念,就已用了意,思绪已是不静。这一次,你确是未有进展,这遇到的阻碍实则与十年前那一回相似。”

    道玄仙尊微微皱眉,低声道:“倒似是西方佛祖所言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似,也不是。”

    无上祖师说道:“佛门四大皆空,属于五蕴之中的色蕴,其实佛门亦有五蕴皆空之说法,然而,因为这一门静坐,求得是一切皆空。”

    “六根清净,五蕴皆空,俱都算在其中,但却远远不仅局限于此,细细算来,该是一切的一切,尽都清净,尽都空澈。”

    “佛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