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霸天下-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奇怪,晋军占据优势,为什么不趁势攻城,而是灰溜溜的撤退。”叛军将领顿时一头的雾水。

    “将军,晋军已经退了,我军要不要出城追击。”小校开口问道。

    “不不不,万万不可。”叛军将领摇了摇头,道:“这也许是晋军的诱敌之计,想把我军引出城,而后一举歼灭,你们难道忘了,在胥浦城时,我军左右两翼被全歼的教训了。”

    “将军英明,卑职万万不及。”小校恭维了一句。

    叛军将领将目光从城外转移,看向脚下的城墙,见一具具士兵的尸体躺在城墙之上,眉头立马蹙成了一个大疙瘩。

    “来人,将阵亡和重伤的将士全部抬下城墙,清理城墙损伤,统计伤亡。”

    很快,叛军的损失便统计出来了,全军三千将士,阵亡近两百人,重伤三百多,轻伤五百,同时,城墙上用于防御箭矢的布幔,九成以上都被摧毁,女墙也有几十处被北伐军的重型霹雳车砸开豁口。

    叛军的损失算不上十分巨大,但也不算小,尤其让叛军将领郁闷的是,北伐军只是躲在远处抛射石块,士兵是一个损失都没有,而且,打完了直接撤走,丝毫也不恋战。

    其实,最让叛军将领郁闷的事情还在后头,北伐军虽然撤走了,但第二日午后,三万北伐军再一次出现在了九德城的北门外,而且仍旧采取霹雳车抛射的战术,向九德城的城墙抛射石块和霹雳弹。

    而且,这一次,北伐军准备的更加充足,各种石块的储备比前一日多了一倍多,而且,经过前一日的实战抛射,士兵们抛射的更加精准了,打击的精度提高了许多,这给守城的叛军再一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前一日,叛军临时修补的女墙破损之处,在第二日的抛射中,大部分又被击毁,各种用于守城的物资被砸的七零八落,烧热的滚油被巨型石块砸翻,滚烫的热油浇在了叛军士兵的身上,将叛军士兵的铠甲和皮肤都烫在了一起。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军主将的忧虑() 
叛军再一次损失惨重,伤亡一点也不比前一日少,不过,经过连续两日的抛射,叛军对北伐军的伎俩已经有所了解,待北伐军第三日,继续进行投石抛射时,叛军已经变得聪明了,只留下少量兵力坚守城墙,主力人马全部撤到城下,以躲避北伐军霹雳车抛射的石块和霹雳弹。

    叛军如此布置,伤亡一下子减少了许多,北伐军的霹雳车再也不能对叛军造成大规模的伤害了,不过,叛军的这些反应完全在华安的预料之中,而华安早有后招。

    “大哥,叛军主力人马全都躲到城下去了,城头上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这正是攻城的良机啊!”铁牛向华安请命,要求攻城。

    华安笑了笑,道:“攻城可以,不过是佯攻,吓唬吓唬叛军就可以了,不要真的攻城啊!”

    “大哥,那多不过瘾啊!干脆直接攻下城池,抓住叛军主将,逼迫其投降,那不就行了。”铁牛有些抱怨。

    “不,攻心之计,在于以武力和仁义,让敌人主动臣服,我军斩杀的叛军士兵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大规模的增加仇恨了,况且,南征以来,我军士兵阵亡足有两三千人,不能再阵亡几千人了。”华安反对攻取城池。

    “是,大哥,佯攻就佯攻。”铁牛大声应道。

    华安看了看九德城方向,大声下令道:“霹雳车调整射程,向九德城城**击,全军击鼓,准备进攻。”

    很快,在华安的命令下,五百辆霹雳车调整角度,对九德城延长射击,将一块块石头和燃烧的霹雳弹射入九德城的城内,而后,全军击鼓,铁牛率领一万步兵,在大量盾牌的掩护下,簇拥着十二架倾斜式六轮攻城云梯,向九德城的城墙缓缓移动。

    自从北伐军击鼓的那刻起,躲在城下的叛军就意识到情况不妙,而坚守在城墙上的幸存叛军士兵,则透过女墙的瞭望口发现了北伐军攻城的行动。

    “将军,晋军攻城了,晋军主力攻城了。”城墙上传来了士兵的呼喊声。

    “上城防守,快,快上城墙。”叛军将领大喝一声,率领麾下数千士兵,向城墙上急奔。

    待叛军的数千人马奔上城墙的时候,北伐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城墙一箭之地。

    “放箭,快放箭。”叛军将领大声疾呼,让麾下士兵放箭。

    “嗖嗖嗖……”一阵急促的箭雨,射向城下的北伐军军阵,但全都被北伐军军阵前方的巨型盾牌挡住了,没有一枚箭矢射到北伐军士兵的身上。

    但盾牌是挡不住滚木礌石的,继续向前进攻,难免会有许多士兵伤亡,而华安此战的目的并不是杀伤多少敌人,也不急于攻陷城池,所以,在叛军大批人马上墙驻守的时候,华安果断下令,让铁牛的佯攻军团立即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同时,命令五百辆霹雳车,再次调整角度,向城墙上抛射石块。

    经过两日的实战抛射训练,士兵们的抛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打击精度提高了许多,所以华安对士兵们有信心,抛射的石块一定不会砸到自己麾下士兵的头上。

    叛军大队士兵刚刚上城驻守,便遭到北伐军霹雳车的攻击,但晋军的攻城人马就在一箭之地,若是再次撤离城墙,北伐军攻城步兵一定会推进到城墙下方,从而趁着自己大队人马不在,占领城墙,最终大队人马一拥而上,占领整个九德城。

    为此,叛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坚守,尽管这样做损失会很大,但总比丢失城池要好得多。

    在北伐军一连串的攻击下,叛军士兵又一次损失惨重,城墙上一片狼藉,各种破碎的石块和叛军士兵的尸体夹杂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

    在抛射完最后一块石块后,北伐军人马陆续撤离九德城下,只留下了目瞪口呆,却也无可奈何的叛军士兵。

    “将军,不能再这么打了,我军伤亡越来越多,而晋军一个士兵的损失都没有,这么打下去,我军必败,城池必丢啊!”一名小校向叛军将领说道。

    叛军将领闻言,没有说话,但脸色却是极其的难看,似乎有一肚子的怨气要发泄似的。

    “看好城墙,本将前去大帐与主将商议对策。”叛军将领扔下一句话,大步离开城墙。

    九德城叛军主将的中军大帐之内,叛军主将陷入了深深的忧虑,由于在胥浦城外损失了六万主力人马,他如今已经是戴罪之身,而当前九德城的形势又很是不乐观,北伐军连日佯攻,给防守北门的守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交广二州的主力人马也屯集在东门外,意图不明。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叛军主将的心头,如今,他所掌握的军队力量很弱,根本不足以出城与晋军主力决战,唯有坚守才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但最终能否守住城池,叛军主将自己心里都没底,但若是放弃城池,继续向南撤退,则会将整个九德郡拱手让给晋军,甚至自己撤退的部队也会遭到晋军骑兵的追击,从而损失惨重。

    而且,九德郡的南面就只剩下日南郡一个郡了,若是晋军继续追击,自己的人马还能往哪儿撤退,日南郡往南就是茫茫的南海了。

    “大将军,大将军。”就在叛军主将思考如何解决当前困境的时候,防守北门的叛军将领大步走了进来。

    “怎么样,北门的情况如何了。”叛军主将见部下一脸的黑气,忙问道。

    部将暗叹了一口气,道:“还能怎样,晋军的石头攻击比昨日更猛烈,末将的人马损失很大。”

    “损失很大,本将不是让你把主力隐藏在城墙下方,只留下少量兵力坚守城墙吗?怎么还会损失惨重。”叛军主将有些不解。

    “末将倒是照着将军的计策做了,不过,晋军见我军主力撤下城墙,立即击鼓攻城,一万人马推着十几架云梯向北门城墙杀来,末将岂能让晋军攻破城池,于是,率军登上城墙防守,可恨,晋军人马在城下一箭之地停了下来,漫天的石头砸向城墙,末将是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哎!”叛军部将说着叹了口气。

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床弩() 
叛军主将听了,心中顿时更加忧虑,晋军霹雳车的数量、射程和威力都大大超过了他原先的设想,而步兵的协同进攻也大大出乎他的预料,照这么打下去,九德城真的是很难守住。

    “大将军,得赶快想想办法,城内有几百间房屋,都被晋军发射的霹雳弹烧着了,而且,晋军的攻击越来越强,要不了几日就会全面攻城了。”部将接着说道。

    叛军主将眉头一蹙,道:“晋军如此逼迫,难道我军又要后撤,九德郡南面,可就剩下日南一郡了,若是晋军继续追击,我军又要往哪里退呢?”

    部将闻言,也是低头叹息,顿了顿,鼓足勇气,道“大将军,末将这些日子一直在想,我们起兵反晋到底值不值,我南越族世代生活在交广一带,自汉武帝以来,一直服从中原朝廷的统治,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如今,为何突然要反叛朝廷,我们的族人为此死了好多万,为了大南越国的虚名,我们这么做真的值吗?”

    “闭嘴,这种话也能乱说,若是传到大酋长的耳朵里,那可是杀头之罪啊!”叛军主将忙斥道。

    “杀头又如何,大将军,为了我南越族的将来,末将顾不了这么多了。”部将一脸正气的说道。

    叛军主将觉得部将说的有些道理,蹙了蹙眉,道:“那以你之见,我军当下该如何?”

    部将抱拳道:“大将军,我军起兵之前,蜀国使者曾答应我们,只要我们起兵反晋,蜀国的数万精锐就会增援我军,可我军自从交趾城战败以来,蜀国大军近在咫尺,却见死不救,晋军主力南下,交州北部空虚,蜀国大军亦按兵不动,现在,仅依靠我军人马是抵挡不了晋军的进攻的,城破已是迟早的事情。”

    见部将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弯抹角的指责蜀国的失信,叛军主将有些疑惑,大声道:“不要拐弯抹角了,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大将军,趁着我军还有一点资本,与晋军和谈,这是我军最后的机会了,若是城池被攻破,我军想和谈也没有机会了。”部将说道。

    “和谈,谈什么,投降吗?”叛军主将有些不耐烦。

    部将凑到叛军主将的耳旁,道:“大将军,为了我南越族的未来,我军只能投降,我们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叛军主将当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麾下的乌合之众,不仅在野战中是难以抵挡晋军的优势兵力,同时,在守城战中,也难以对抗晋军大规模的霹雳车攻击,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一旦失去九德城,就等于是失去了整个九德郡,仅剩的日南郡孤立无援,更加无力对抗紧随而来的晋军主力。

    最可怕的是,晋军采取海路运输,粮草和各种物资都源源不断的运向前方,这使得晋军没了缺粮之忧,同时也自然不会去抢夺附近村落,坞堡的粮食,这样一来,那些不愿反叛的南越族人,以及一些独立的坞堡都会保持中立,从而大大减弱了晋军受到的麻烦,而他们的人马则会失去很多助力。

    “大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事要立即决断,绝不可拖延。”部将催促道。

    叛军主将抚了抚额头,道:“大酋长待我不薄,起兵之前就曾答应本将,只要我军占领番禺城,大酋长加冕南越王,便封本将为护国大将军,胥浦城下,由于本将指挥失误,导致主力人马被晋军全歼,大酋长不但没有杀我,仍旧委以重任,在此危难之际,本将岂能做此不义之事。”

    “个人名誉与南越族的未来,孰轻孰重,大将军要三思啊!”部将急道。

    叛军主将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让本将仔细想想。”说完背过身去,思索了起来。

    “末将告退。”部将抱拳退出大帐。

    部将走后,叛军主将一个人在大帐中踱起了步子,此时,他考虑的事情很多,既想到了南越族的未来,也想到了大酋长待其不薄,既考虑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也考虑投降之后,大晋朝廷会如何对待他们。

    思考了许久,在坚守、后撤,还有投降之间,叛军主将总是拿不定主意,内心极度的煎熬。

    接连两日,北伐军依旧进行猛烈的投石攻城,给叛军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北门城墙的女墙更是被砸的面目全非,东门附近的邓岳军团,也时不时的对九德城发起佯攻,城内的军民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但叛军主将仍旧没有下定决心,他还在逃避,幻想着城池不会被晋军攻破,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这种幻想。

    连续五日的持续攻城,叛军仍没有投降的趋势,华安不禁有些着急,看来他是低估叛军将领的心里承受能力了,叛军主将不肯投降,说明晋军进攻的还不是很剧烈,给叛军造成的损失太小,没有引起叛军将领足够的心疼。

    第五日傍晚,华安握着手中的撤军旨意,深深的蹙起了眉头,他接到的命令是立即撤军,但此时,他已经抗命五天了,若是京城附近没有叛乱,并且赵国的大军也没有南下,抗命几日也无大碍,但若是京城处于危险之中,而自己却在九德城下浪费时间,这就太糟糕了。

    华安不太担心内部叛乱,因为,大晋主要的军权都在忠臣的手中,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的大部分将领也都是忠心耿耿的将领,但对于野心极大的石虎,华安却是放不下心来,石虎灭亡大晋之心由来已久,这次,借着大晋君主交替,起兵南下,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大哥,我军已经连续进攻五日,叛军并无投降的意思,这么僵持下去不是办法,要不明日一口气攻破城池,剿灭城内的叛军。”王三见华安心情忧虑,上前说道。

    “大哥,我看这群彪悍野蛮的蛮夷之辈是不会投降了,直接攻破城池反而省事。”雷暴也是如此说。

    华安当然也对攻破城池抱有极大的信心,但叛军足有两万人马,城内的百姓也都是南越族人,一旦死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