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七年-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着前方的原野,董策嘴角噙起一抹冷笑。

    前方一站,就是镇羌堡了。

    镇羌堡守备,侯家伟!

    ……

    镇羌堡。

    田刚‘蒙’‘蒙’亮,一骑快马从远处的官道上飞奔而来,直直的冲向镇羌堡的西‘门’,还隔着远远的,那马上骑士便是大吼道:“快开‘门’,开‘门’!”

    这会儿天还未亮,按道理来说还不到开‘门’的时候,城上负责守御的兵丁大部分都缩在城‘门’楼子里头睡觉,只有两个年轻些的抱着长枪,坐在地上,头靠在垛子上打盹儿。这会儿已经是入秋,北地的天‘色’很有些凉意了,他们身上穿的也单薄,身子都蜷成一团。

    这两天‘露’重,兴许又要下雨了,两人身上都被打了一层‘潮’湿的晨‘露’。

    他们睡得正香,却被那骑士吵醒,气儿都是极不顺的,那个子矮些,大约二十来岁上下,脸上长了几个麻子的士卒站起身来,‘揉’了‘揉’眼睛,向下看去。

    此时那骑士已经到了城下,仰头喊道:“快些开‘门’!”

    “这大清早的嚎什么丧啊?”士卒冲着下面懒洋洋的喊道:“你算是什么东西?让咱们开‘门’儿就开‘门’儿,时辰不到,死也不能开!”

    他旁边的那个刚看清楚下面那骑士的长相,顿时是脸‘色’大变,想要捂住同伴的嘴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下面那骑士的脸‘色’顿时变得‘阴’冷起来,他冷笑一声:“好狗胆!爷爷是守备大人家丁,有重大军情汇报,你这厮胆敢阻拦,贻误军情,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那之前说话的矮个子士兵闻言,有仔细的端详了一下这骑士,顿时是一哆嗦。

    他身边同伴把头偏向一边,满脸的不忍和怯懦。

    城‘门’缓缓打开,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老旧难闻之声。

    那骑士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年纪,留着短须,肤‘色’是健康的古铜‘色’,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活泼泼的力量。他策马而入,从两侧的士卒队伍中发现了之前那个敢对他出言不逊的矮个子,他的眼睛一扫过来,周围的士卒立刻便是哗啦啦散到两边去。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毫无惹祸上身的意思。

    看着那骑士如毒蛇一般的‘阴’鸷目光,矮个子士卒脚一软,噗通一声便是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哀求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饶你一命,我说了可不算,贻误军情,这是重罪!”

    那骑士打着马转了一圈儿,冷笑一声:“罢了,便带着你去见大人就是。”

    话音未落,腰间刀哐然出鞘,寒光一闪,那士卒脖子便是被生生斩断,鲜血因着巨大的压力瞬间消失而立刻喷溅出来,喷的旁边的墙上满是放‘射’状的血迹。那颗头颅落在地上,骨碌碌转了两圈儿,满脸的不敢置信。似乎是没想到,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儿自己就会被杀。

    尸体轰然倒地。

    那骑士一刀杀人之后,已经是策马扬长而去,鲜血一滴都没有溅在他的身上。

    有几个士卒面有‘激’愤之‘色’,而更多的则是满脸的麻木,过了好一会儿,那看‘门’的甲长才叹了口气:“把尸体收了,用席子裹裹,便埋了吧!总不好让野狗吃了。”

    他扫了一眼那几个脸上有不忿之‘色’的手下,警告道:“不许去闹事儿,不准四处传,咱们的命,不值钱!闹到守备大人那儿,死的不是他!”

    那骑士打马到了守备衙‘门’前头,战马还在奔驰中他便是翻身跳下马去,身子只是略一踉跄而已,显示了一手儿‘精’湛的马术。

    满口守卫的士兵都认得他,赶紧上去牵马,恭敬道:“侯景大人。”

    侯景连点头都懒得,便是大步进了府中。他身材高大,肩宽腰细,行走步履轻盈,像是一只敏捷的大猫。

    不到一盏茶时间之后,他被带到了侯家伟的面前。

    侯守备眼圈儿有些发黑,满脸倦意,显然没怎么休息好。

    他盯着侯景,面‘色’急切道:“如何,确切的消息传回来了?”

    “嗯!”侯景沉沉点头,道:“咱们买通的谢鼎坤那手下,也知道这事儿不小,死咬着不松口,属下前前后后送了一百两银子上去,他才说了。”

    “如何?”

    “谢鼎坤昨夜给他们下的命令:本官杀谁,你们便杀谁!”

    “要杀人?”

    侯家伟眼睛一缩,眼中忽然‘露’出一抹疯狂,双拳狠狠的砸在了桌案之上,桌上的东西都跳了起来,他满脸扭曲的吼道:“刘若宰要对老子动手了!他是要杀我啊!要杀我!”

    他的双拳疯狂的捶打着桌子,眼中满是绝望和疯狂,面目完全扭曲,一片狰狞。

    一边捶打,一边不断的嘶吼着。

    侯景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沉默不语。

    这个时候,说得多错的就多。

    过了好一会儿,侯家伟终于是发泄完了,颓然的坐倒在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侯景这时候才道:“也许未必如大人想的那般糟糕。”

    “不然,我想的定然是不会岔的。”侯家伟苦笑一声,喘匀了气儿,摇摇头道:“只是清除冗兵,他何须如此大费干戈?我又岂敢对他动手?他之前那所作所为,我听闻之后还以为不过如此,便是清了冗兵,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却没想到,这书生当真是用心险恶,之前种种,不过都是麻痹于我!原来已经是起了杀心!”

    侯景闻言,低声道:“那咱们该怎么做?”

    “他要老子的命,老子也不能让他好过!在了刘若宰,一了百了!”侯家伟重重的一拍桌子,眼中‘露’出一抹刻骨的怨毒:“五十个家丁,都是信得过的!士卒里面,有多少能信任的?”

    侯景沉声道:“我这就下去安排。”

    他顿了顿,道:“宰了刘若宰,咱们怎么办?”

    “去投建奴!奴酋黄台吉对待来归降人素来仁厚!前一阵子入寇的时候,大同监生张文衡只身徒步从大同跑到宣府,投靠建奴,献策相助,黄台吉即刻便封了他的官,赏黄金五十两,还赏了十个包衣奴才给他。我是大明堂堂五品守备,又熟知大同镇内情……不比那监生更得看重?”

    侯家伟咬着牙道:“顺便把那董二也宰了,他杀了建奴些人,怕是那边儿是挂了号的人物,带着他的人头,也是一笔好买卖。”

    “好!”侯景也是目‘露’凶光:“待会儿动手的时候,让他们先杀几个,也就没了退路。”

    侯家伟重重点头,摆摆手:“下去准备吧!把那些不可靠的都安排到外围去,留咱们的人在校场上,到时候来了,便一举发动。”

    侯景正要向外走去,侯家伟忽然又把他给叫住了:“那松口的人呢?”

    “我答应饶他一命,放他去南方做富家翁。”

    侯家伟冷笑道:“不须得留手了。”

    侯景摇摇头:“我答应他了。不能食言!”

    ……

    刘若宰本来想要在镇川堡休整一日,养‘精’蓄锐,而后一大清早便即出发。但是董策给他的建议使他改变了想法。

    董策给他的建议是依照往常,傍晚抵达。一来是不会引起侯家伟的怀疑,二来则是到达之时乃是傍晚,怕是发动之时就已经是入夜了。越是夜间,人数占优的一方就越是发挥不出人数优势来。君不见多少夜袭都是以少胜多而大溃之!另外,董策手下这些人这些时日营养都补充的好,基本没有夜盲症,他们晚上作战受影响不大。

    红霞漫天之时,已经能瞧见镇羌堡的高大城墙了。

    前面路边数十人矗马而立,正是侯家伟等人。

    等到车队近了,侯家伟赶紧迎上来参见。刘若宰从车里出来,侯家伟下跪见礼,说了几句客套话,只是总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意思。

    董策在一边瞧着他这般神‘色’,反而是放下心来。

    看来侯家伟果然没有起疑心他知道刘若宰只是为了清军而来,也知道刘若宰奈何不得他,更知道自己的手段是没什么用处的,是以现在都是敷衍了事,略略做些表面文章而已。

    刘若宰对他也不怎么客气,只是淡淡说了两句话,便又回了马车上。

第141章 一四零 古典狙击() 
一四零 古典狙击

    董策和谢鼎坤都和侯家伟见了礼,只不过神‘色’都冷淡的很就是了。

    侯家伟被那数十个家丁簇拥着,头前带路,后面车队跟着。他的家丁数量比一般的守备多出一倍去,刘若宰把这一幕瞧在眼中,冷哼一声:“跋扈!”

    众人却是未曾进城‘门’,而是绕城而走,向北方向而去,直奔校场。

    镇羌堡地界儿小,校场却是安置在城北的。

    车队相当庞大,刘若宰的马车是由董策等人护卫着的,但是后面的大车则是由镇河堡中带出来的一部分军兵所看护。后面的行进速度慢了不少,逐渐就跟前头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镇羌堡周围不过一里七分,就算是从西‘门’绕到北‘门’也没有多远,不过是半个时辰左右,便是已经距离地头儿不远。

    董策还是第一次来到镇羌堡北‘门’,见了此地形势,立刻便是喝了一声彩。

    北‘门’之外大约三十米,有一片规模颇大的建筑,外面有高大的围墙,跟一座小型堡垒也似。围墙上呢有城碟‘射’口等等建筑,虽然其高峻不如镇羌堡城墙,但是也坚固厚重,绝非能够轻易攻下来的。

    这里想必就是校场所在了。

    而在校场的西北方向大约半里开外,则是一片连绵的土丘,怕不得有七八里长,三五十米高。上面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细细看去,依稀还能找到几座敌台的痕迹。

    董策乃是知兵之人,一眼就看出,这土丘、校场、镇羌堡城池之间为互相之间依托。敌人若是要攻打镇羌堡,那么就得一点儿一点儿的啃下来才行,若不然的话,舍弃了其中两处,而去单单攻打一个,另外两个则如芒刺在背,刺得他疼痛无比。尤其是那一片连绵的土丘,若是于其上架设红夷炮,西洋炮等大炮,那么控制范围即涵盖了整个镇羌堡,又远及周围数里之外,堪称以战略要地。

    如此看来,这镇羌堡才是最为坚固,易守难攻之地。

    侯家伟策马过来,大笑道:“大人,诸位,前面就是校场,是这般进去,还是下车步行?”

    “还请侯大人稍待。”董策笑答一句,策马去刘若宰马车边儿上问询了一下,回头道:“兵备道大人吩咐,便这般进去吧!”

    “也好!”侯家伟皮笑‘肉’不笑道:“大人上了年纪,怕是见不得风。”

    他摆摆手,手下那些家丁便是散在两侧,排出两道人墙来,他们策马而立,人人甲胄‘精’良,武器锋锐,纷纷拔出腰间马刀,齐声大呼道:“恭迎兵备道大人!”

    声音远远的传出去,四野皆闻。

    若是换做别人这么做,刘若宰会认为是讨好,但是此时侯家伟摆出来,他只觉得是示威。

    冷哼一声:“且让你得意这会儿,待会儿有你的死地!”

    董策盯着侯家伟,眉头皱了起来。

    这厮当真是越来越猖狂了,难不成是找到了什么依仗?所幸今日就要宰了他,若不然的话,夜长梦多,迟早要坏事。

    众人簇拥着马车继续前行,侯家伟的家丁便随在两侧,一同进了校场的大‘门’。

    侯景正躺在校场西边城墙的‘女’墙后面呼呼大睡。他身上裹了一层厚重密实的‘毛’毡,整个人蜷缩成一团,连脸部都包裹在内,只‘露’出了眼睛和鼻子。沐浴着傍晚暖暖的阳光,他睡的很香,甚至发出一阵轻微的鼾声。

    那校场口的大喊把他给惊醒了,只不过他并不着急做起来,而是翻了个身,整个人躺在毡子上,舒舒服服的伸了个懒腰。他的整个身体都伸展起来,浑身的骨头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爆响,这种懒洋洋的姿态,让人无端端的想起抻长了脖子,抻长了四肢,打浑身的‘毛’发都炸起来,张大嘴打了个哈欠的老虎,虽然慵懒,看似不经意,实则那雪亮的獠牙利爪,却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充满了杀机。

    他又晃了晃脖子,活动了一下肩膀,腰肢,‘胸’腹,双‘腿’,直到肢体所有的地方都是热滚滚的一团了,他才起身。却不是站起来,‘女’墙不高,若是站起身来,则一定会被发现。

    他只穿了一件儿薄薄的青衣,不过材质甚是名贵,是江西产的上好青溪绸。他半跪在地上,透过‘射’口向外观察,刘若宰的马车已经进入了校场,正向校场西边儿那片树荫下行去,想来是会停在那里。

    侯景目光一缩。

    他身边那穿着一身紫‘花’罩甲,里面鼓鼓囊囊显然还穿了不知道几层甲的高大年轻人,想必就是那董策董二郎了吧!

    天下无双董二郎?

    “笑话!”侯景发出一声低低的冷哼。

    旁边放着一个大包裹,他把包裹解开,里面是一副甲包,一张大弓,一个箭‘插’,一个八瓣儿明盔,一副铁护臂,一个铁骨朵。

    侯景从箭‘插’中‘抽’出一支大箭,这大箭比之明军常用的羽箭长出至少一尺半开外,足有四尺多长,换算成后世的单位,差不多得有一百三十厘米左右的长短。箭簇更是足有五寸长,超过一般羽箭一倍以上。在箭杆的后面,粘着四个鹅羽。

    明朝制式的羽箭都是三羽箭,所谓三羽,指的乃是粘羽的方式。明朝制式的三羽箭,用后世的说法就是把一根圆的箭杆一共周围三百六十度,分为三等分,每隔一百二十度角粘一片羽‘毛’,粘三片羽‘毛’,这就是所谓的三羽箭。据说三羽箭在‘射’出后,会自动修正箭轨迹的错误。

    宋朝时候还有无羽箭及木羽箭,据说是因为丢失传统的畜牧地,导致没有羽‘毛’。不过此言不可信,在古代上等的箭羽自然是战略物资,但即使契丹西夏等国不卖羽‘毛’给宋人,难道宋人不吃‘鸡’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