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但对朝廷来说是大坏事。大量的户口和田地消失在朝廷的鱼鳞黄册中,开国之初统计的全国耕地有九百万顷左右,到了万历年间就只剩下了四百多万顷,哪怕是张居正改革之后,也不过是只有七百多万顷而已。
但事实又怎会是如此?国朝升平数百年,太平盛世之下,荒地不断被开垦,许多湖泊都被填上成了耕地,耕地总数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越来越少。
消失的那些耕地,自然都被地方上的豪族士绅们给隐瞒下来了。
这事儿,朝野上下都知道,但谁也不敢办,谁也办不了。
崇祯皇帝都不行。
因为那样一弄,得罪的是整个文官士绅集团,得罪他们的后果是极其恐怖的。谁敢动,谁就会被毁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唯有改朝换代,才能根治此事。
董策继续道:“不但现在是这样,以后咱们磐石堡规模越来越大了,就更要这样。”
“这些保长,要三年一换,定期审核,看看他们差事做的好是不好。别再把他们看作是以前的那种保长里正,要把他们看做朝廷的官员。”董策看向李贵:“这是你的差事,要好生做。”
“是,属下明白。”李贵道:“回去之后,属下便好生琢磨琢磨,拿出个章程来。”
“嗯。”董策点点头:“该当如此。”
他又强调了一句:“唯有像咱们这般做,动员能力才能加强!一声令下,保长们那里立刻动作,百姓被很快的组织起来,要做什么,都是很方便。”
“对了,还有。”董策对李贵道:“一定要定期清查隐匿的丁口,隐匿的田亩。”
“是。”李贵应道。
“你们自家没隐匿田地吧?”董策环视一圈儿,半开玩笑道。
大伙儿赶紧道:“没有,绝对没有。”
他们每个人都分了不少田地,多的二百亩,少的也有一百四五十亩,这是董策分给他们的,也是为了让他们多增加一些收入,日子过得更宽绰一些。不过,董策手下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家里人丁都不是很兴旺,而像是张寒这种,就更是孑然一身,分了田地也没法子种。
不过董策有办法。
他当初允许这几家,每家手下都收纳一些佃户,当然,全凭自愿,愿意来我这儿种地就来,不愿意来也不勉强。不过还有有人愿意来,因为他们身份终归不一样,给人的感觉,托庇于他们门下,会更安全,更稳当一些。
这些流民们流离失所,历经辛苦,心里都很有些不安全感,能托庇于官人的府下,便有人觉得很是安心。
“不隐匿就好。”董策笑了笑:“你们俸禄不低,本官也时常有赏赐,还分了田地,以后分给你们的田地也会更多,光靠着这些田,便足够养活一家老少了。”
大伙儿都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赶紧应诺。
“行了,今日就到这儿,都散了吧。”董策站起身来,摆摆手道:“大伙儿回去之后,也都琢磨琢磨,动员能力这个词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包含什么,都好生想想。”
“是!”众人齐声道。
董策摆摆手,绕过屏风,出了这大厅。
厅堂中众人也纷纷散去。
“动员能力!”
大伙儿今日又学到了一个词:动员能力。
这会儿已经不用董策解释了,大伙儿都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虽然他们没法子用很概括的语句描述出来,但不影响他们的理解。
想起董策方才的话,都是若有所思。
董策回了内宅,已是中午,饭菜都备好了,大伙儿都瞪着他。
董策陪着母亲和红袖吃了顿中饭,下午又是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已是日落西山,红霞漫天。
院子的凉亭里,石桌石凳擦拭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着一盏清茶,董策站在桌边,看着这初冬时分那灿烂的云霞,心中有异样的情绪在涌动。此时天地暗沉,除去红霞所在的西边儿天空外,其它地方的天空都是一片青黑,在这青黑色的天幕下,抬头一望,有大树的枝杈横生出来,光秃秃的,平白多了几分凄凉枯败。
四周一片宁静,唯有时不时一阵乌鸦的叫声撕碎这宁静。
董策轻轻吁了口气,有多久,自己没有这么看过天空了?
只是此时,内宅的门被轻轻敲响了,外面响起长随白忠旗的声音:“大人,您之前吩咐我,这个点儿提醒您去签押房处理事务的。”
董策哑然失笑。
这俗事事务,便如一张大网,自己就像是那网里的蜘蛛一样,在里头爬来爬去,却也爬不出来,只是,这张网,却是自己织就的。
似乎,还乐在其中。
他微微一笑,沉声道:“本官知道了。”
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十这一日,一大早,董策就来到了磐石堡新兵大营。
磐石堡新兵大营却并不在磐石堡里面,而是修建在城北,青锋山东边儿。
本来这新兵大营是要修建在城中的,但让大伙儿都没想到的是,想要进入磐石堡的流民们来的这么多,这么快。来的流民多,可以挑选出来充当兵丁的自然也就多,没多久的功夫儿,竟然是挑出来一千多合格的预备兵员。
本来按照董策当初的构想,这新兵大营,是一批批对新兵进行训练的,一次也就是几百人,因此不用太大,城内完全建的下。
但现在就,一下子要作训这么多的新兵,就要更大数倍的地盘儿,城内没有这么大的地界儿了。
只好就修在城外。
还好,董策走之前并未对新兵大营的位置有过什么特别明确的说明,位置也未曾定下来,所以建在城外,也不算是违背命令。
一大早吃过饭,董策便叫了王羽,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出了北城门。
第958章 九七六 新兵大营()
本来磐石堡规划的时候,自然是有四门的,但初建的时候,董策为了加强防御,也为了节省工料时间,便只开了一个南门,其它三门都没开。不过新兵大营建立之后,由于新兵大营位于磐石堡东北的位置,若是走南门的话,要在磐石堡外面绕上大半圈儿才能过去,很是麻烦,所以便开了个北门。
不过这北门不大,比南门差远了,大约只有三尺宽,也就是能容纳两个人并肩而过而已,董策等人骑着马,一次只能过去一人。
城墙很厚,足有六七丈的厚度,而北门很窄,也不高,因此这不像是大门,反而像是个地道。
不过这样对防御是有很大好处的,敌人就算是打破了门,也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的往里头添兵,不可能一次性派进来多少。
出了北城门,董策便感觉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一般。
抬头一看,二十丈之外,便是高耸巍然的青峰山。
磐石堡说是背倚着青锋山,其实离着青锋山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不过这段距离,其实大致可算作是青锋山的山脚范围。
出了北门儿,地面就是石头地面了,崎岖不平,不算多么好走。
面前有两条明显是人为开凿的道路,一条通往正北,这是通向青锋山的,一条则是通向东北。
董策等人策马向东北方向走去。
青锋山占地并不是极大,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他们就从山南绕了过来,而后董策便瞧见了新兵大营。
青锋山东边儿这一块儿,本来是一片乱石岗,这里土层特别薄,大部分地方甚至就是裸露着光秃秃的岩石,只能长点儿野草,种庄稼,那是想都不要想了。在这青锋山的东边儿山麓,还有不少小溪流过,将合理切得支离破碎,地上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儿。
但是此时,却是已经变了个模样。
相当大的一片地面被平整出来了,那些乱石该搬走的也就都搬走了,地面上垒起来一道高耸的城墙,这道墙乃是用大青砖和大青石建造出来的。大青石显然是就地开凿的,而大青砖额都是二尺长,七寸厚的那种,一块块儿非常规整,想来就是自家窑厂里烧制出来的了。
墙高一丈,看不出来多厚,上面有人在不断的走动巡伺。
董策微微点头,不过并没说话。
面前只是这一道墙,也看不出这新兵大营到底有多大。
王羽带着董策很快便来到了正门,这正门极是气派,一座高大的辕门巍然屹立,足有三丈多高,两侧围墙蔓延出去不知道多远。
“倒是很气派。”董策笑道:“你这新兵大营,可比磐石堡里的大校场还要气派。”
王羽不知道董策这话是夸是贬,尴尬一笑,没有说话。
院门前面摆放着拒马等东西,王羽吩咐人过去说了一声儿,便有门口守卫的兵丁过来,赶紧将拒马给挪走。
董策直接扬鞭策马而入,众人赶紧跟随。
进了这新兵大营,董策第一个感觉就是大。
入门便是一个极大的校场,董策瞧着,起码是城内大校场的三倍大!校场南边儿是围墙,其它三面,则都都是连绵的营房屋宇。那些营房,一眼看去不知道多少间,但董策估计,数百间总是有的。
而且似乎北边儿那块儿还没有完工,这会儿正有许多百姓在那里干活儿。
“当真是好大的规模。”
董策感叹道。
这座新兵大营,格局跟城内的很像,但规模要大了起码三倍,这大校场瞧着似乎都看不到尽头一样。董策估摸了一下,和新兵大营差不多相当于整个磐石堡面积的七成。
王羽道:“当初建造和新兵大营的时候,便是预想的,里头起码要能容纳三千余人一起操练才行。毕竟咱们磐石堡规模日渐增大,以后兵员也会越来越大,属下想着,建的大一些,还以后也好省些力气。”
“嗯。”董策点点头。
他指着北边问道:“那边,还没有建好?”
“是。”王羽道:“还有一截围墙和两排营房未好,不过最多也就是半个月就能完工了。”
“好。”董策淡淡道:“其实建的大些,倒确实也不错。而且此时正是农闲时候,那些今年刚来,虽然分了地但却没粮食的百姓,也总要有个伙计做。如此以工代赈,发给粮食,也很好。”
王羽赶紧点头应是。
而后,王羽便是陪着董策在新兵大营中转了一圈儿,董策四处都瞧了,看的很是仔细。校场的地面是否平整,营房是不是干净暖和,通风情况如何,甚至连被褥是不是整洁,脸盆怎么摆放的,都很是关心。而到了最后,他甚至连厕所都去了。
一圈儿转下来,总体来说,董策还是很满意的。
王羽把这里维持的很不错,该达到要求的,都算是达到了。
这新兵大营中的规矩,都是从堡中大校场那边搬过来的,一样的要求,一样的严格。
这一点,董策很满意。
中午在这里的食堂吃饭。
饭菜还不错,有鸡有肉,跟大校场里面的差不多。
董策跟寻常士卒一般,打了些饭菜,和王羽寻了个偏僻地界儿,两人脸对脸的吃。只不过跟一般士卒不同的是,他周围有些家丁在神色冷峻的戒备而已。
董策就着烙的油饼吃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大口嚼了一阵儿,咽下去,舒坦的叹了口气。
“还是这饭菜吃的舒坦,实在。”董策笑道。
王羽笑道:“大人您爱吃,便常过来。咱们这食堂里的厨子,可不是大校场食堂里那一批,想来做出来的饭菜也是有些差别的。”
“倒是不用常来,今日走了这一遭,大体都看的清楚明白了,本官也就放心不少了。”
董策微微一笑,道:“王羽,你这新兵大营,经营的是很不错的,只不过,还是有些不足。倒也不能怪你,因为有些事儿,我能看到,你看不到。我能想到,你想不到。”
王羽赶紧道:“请大人教诲。”
“你这新兵大营,方才围墙我也瞧了,有一丈高,五尺厚,建的很是坚固。只不过,只是这样还不行。”
董策道:“围墙要加高加厚,至少要两丈高,一丈厚才行。而且上面要修建凸出来的敌台,要修建箭楼。那座辕门,也别要了,改成瓮城吧。当然,若是你舍不得那辕门,可以在辕门前面建造瓮城和城门楼子,那样的话,瓮城就凸出一块儿,倒也是刚好,并不影响什么。”
董策点了点他:“你那辕门建的气派,我就知道你舍不得。”
王羽嘿嘿一笑,他却是舍不得那座辕门。对于董策忽然提出来要加高加厚城墙,他心中很是不解,不过并未多问,而是立刻答应下来。
董策道:“我知道你心里不解,来,我便给你说说。”
王羽腰板儿立刻挺直了一些,侧耳聆听。
“在你眼中,新兵大营只是一座大营,但是在我眼中,新兵大营却是一座堡垒,一座和磐石堡一般无二的军堡!新兵大营若是能经营起来,则磐石堡旁边,就又有了一座坚实无比的军堡,里面可以训练新兵,也可以屯驻兵丁。”
“磐石堡和新兵大营距离不过数十丈而已,从这边城墙上往那边城墙上射箭,都可以射到。这两座军堡,便是互为犄角。一旦敌人攻打其中一座,另外一座随时可以支援,两者遥相呼应,导致敌人很是难受。要攻打其中一座,就要防着另外一座军堡中的兵丁杀出来偷袭其侧翼或者是腹心。而若是两者都打,除非兵力极多,否则反而会分薄了兵力,导致哪一座都打不下来。”
第959章 九七七 第三座()
“而若是敌人正好在两座城的夹缝中进攻,那就更好了,两边城墙上都能箭如雨下的射击,定叫来犯之敌苦不堪言。”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那就是,新兵大营要足够的坚固!”
董策盯着王羽,道:“你明白了么?这新兵大营不能只是新兵大营,本官要你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军堡!”
王羽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董策的真实意图。他心里感叹,自己和大人的差距确实很大,大人能看的这般远,而自己,却大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