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三百两,本官也不让你们一个月了,四十日吧!”董策看着他们两个:“只要是按时完成,本官升你们二人做三级工匠!”
“小的谢大人恩赏!”两人自然都知道三级工匠意味着什么,都是喜出望外,赶紧磕头道谢。
董策笑呵呵的摆摆手,便是转身离开,带着人去了武库。
营建家丁营,并非是他突发奇想,他心中早就有这个思量了。现如今家丁都住在府中前院儿,终归是有诸多不便,而且人多房子少
,他看着都觉得那些家丁们住着‘挺’难受的。是有必要给家丁们修建一座他们在磐石堡的基地了。
以后家丁们大都会迁到这磐石堡家丁营中,而安乡墩,则是会作为训练基地存在。
到了仓库,董策在刘大库和苏大成的陪同下去了武库区。
磐石堡发展到现在,规模越来越大,物资也越来越丰富充盈,仓库早就由一个小小的单体仓库变成了一大片仓库区。就是一片片不大的院落,有的院子里面存的是金银,有的是粮食,有的是不好出手的珠宝首饰,有的是棉‘花’……
而毫无疑问,规模最大的那个院子,便是仓库的武库区。
一个面积很大的四合院,正房厢房里头存的都是各‘色’各样的武器甲胄,董策或是买来,或是要来,或是有一些什么其他不光彩手段的来的那些心爱家当全都存在此间。苏大成和刘大库对这里也很是重视,常年派两个库丁守在这里。库丁配的都有竹哨,只要是一有情况便吹哨子,援兵转眼的功夫就能到。
到了这儿,刘大库带着两个库丁进去,很快便是把董策要的东西给搬了出来。
其实昨儿个刚刚入库,放在哪都记得清清楚楚,省的找了,自然也就格外的快一些。
库丁们哼哼悠悠的抬出来一个大木头匣子,跟个小一号,长一截,薄一半儿的棺材也似,足有一丈长,五尺宽,却只有一尺来高。
这木头匣子显然是刚刚打造出来没多久,一看木头的颜‘色’都是簇新的浅白‘色’,甚至表面一些木刺儿还没有磨平,‘毛’‘毛’扎扎的,显得很是粗糙。库丁们把箱子重重的放在地上,只听到砰的一声,同时里面传来金属的碰撞声,似乎是里面什么东西磕到了一样。
董策立刻皱了皱眉,神‘色’间有些不悦。
刘大库在一边察言观‘色’,顿时心里一哆嗦,立刻便是快步上前,穿着上好头层牛皮大靴子的脚便是狠狠的向着那几个库丁踹去,那库丁又是猝不及防又是不敢反抗,而刘大库却是身宽体‘肥’,几脚下去便是把这几个库丁都给踹翻在地上。他兀自不肯罢休,还是一脚脚狠狠的踹过去,口中骂道:“你们这个杀千刀的穷骨头,手都打‘鸡’摆子么?连个箱子都搬不好?知道里面是多贵重的东西,还敢往地上摔?!你娘的,老子今日打死你们这些贼厮鸟!”
沉重的牛皮靴子踹下去,那库丁只穿着小衣的身上便是一个显眼的大脚印儿,夹杂着库丁们求饶惨叫的哭喊声。
而一边的苏大成还没醒过怎么回事儿来,呆呆的看着刘大库,不知道他为何忽然暴怒。
董策看了他一眼,暗自摇头。这苏大成比起来刘大库来,论眼力见儿,甚至是论起管理仓库的能力经验,都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但是也有个好处也是刘大库永远都替代不了的一个好处他是跟着自己起于寒微的老人,忠心耿耿,忠诚度上完全没有问题。刘大库具体干活儿,他来监督,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罢了,罢了。”董策摆摆手,道:“他们也是无心之失,别打了,都起来吧。”
“是!”刘大库脸上的暴戾凶狠立刻不见了,低眉顺眼儿的向董策哈了哈腰恭敬的应了声是。一转过头去,立刻又是变得凶神恶煞一般:“你们这几个贱种,还不赶紧谢过大人的恩德!”
他人情通达,自然是很清楚,在这个时候,好人一定要上官来做,这个唱白脸儿的,自然是能是自己了。如此上官即出了气,又不用自个儿做恶人,还能顺便让下面的人对他感恩戴德。
几个库丁忙不迭的向董策磕头谢过,董策摆摆手,打发他们出去了。不过他的脸‘色’,终归是稍稍好看了一些。
苏大成这会儿才醒过神来,看了董策一眼,再看看刘大库,神‘色’间有些尴尬。他本就拙于言辞,虽说这些日子强了许多但也不知道这会儿该说什么,便干脆闭口不语。董策却没心情管他,而是‘摸’出一把钥匙来递给身旁的董勇振,示意他去打开箱子。箱子上上了一把大铜锁,锁鼻子锁扣都很是结实粗壮,看样子等闲百八十斤力气是绝对扭不开的。董勇振接了钥匙,上前把铜锁打开,掀开箱子盖。这箱子的箱板儿箱盖儿都足有两寸来厚,看样子若是没钥匙,想要打开是要很费一番力气的。
第475章 四七四 漂亮()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人来偷的话,他们就只有一个选择要么连着箱子搬走,要么就放弃,反正没太大可能把里面的东西搬走一部分。
箱子底部铺着厚厚的毡子,上面正自躺着四杆硕大无比,似乎放大了数倍的鸟铳一样的大枪。
正是昨日董策从赵满仓那里得来的四杆大抬枪。
只不过这抬枪比起昨日来,可是完全变了一个样子。昨日董策被赵满仓带到仓库里面,从角落里把这大抬枪寻到的时候,它们身上满是灰尘,甚至还生了不少蜘蛛罗网。枪杆子上,木质的枪柄上,一切零部件上面,全部都是厚厚的灰土,跟在地里买了许多年一样。而且有的地方灰土都结了壳,是那种黄褐‘色’的颜‘色’,正是铁块在地里被水土侵蚀生了锈的痕迹。董策看了看枪口,四杆大抬枪里头有两杆枪口里面都已经被堵住了。
董策看到这般情况也是一阵心凉,也以为这四杆大抬枪怕是至少有两杆是不能用了。他都不知道赵满仓是怎么保存的,这得是多么厉害的保存手段才能让当初朝廷‘精’心铸造的大抬枪锈蚀成这个样子?
清朝中后期,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起义,嘉庆年间的白莲教大起义,清军四处扑火镇压,几千斤重的大炮在复杂的地区根本无法顺利的前行,而同时一般鸟铳的威力又有些小,清军很需要一种威力中型以上,有一定的攻坚能力,同时又比较轻便,方便移动携带的武器,因此便大量的制造抬枪。在清朝中后期,很是兴起过一阵儿抬枪热,甚至在清末同光年间各大武器制造局还都大量的铸造这个。
普及在清朝,但实际上这种超重型前膛枪在大明朝就已经出现了,神器谱中有记载,军器图说中的翼虎炮,跟其也有类似之处。
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实用‘性’极强的大抬枪并未广泛使用,流行开来。储存在镇河堡仓库中的这几杆大抬枪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铸造的,董策大概能推算出来是万历朝,不可能更往前的了。而且万历朝时期国力鼎盛,朝廷也重视火器,曾经有过好很多次大规模铸造火器的记录,甚至曾经一次铸造过六十万支铁炮这是日本的说法,他们口中的铁炮就是大明朝口中的火铳。
像是立‘花’雷神的宝贝儿‘女’儿,有筑前白梅,白慈观音之称的立‘花’千代,手底下便有
一支号称“立‘花’早击‘女’”的速‘射’‘女’子铁炮队。
其实就是火铳队。
但是董策翻遍自己能找的的典籍,却是寻不到有过批量铸造大抬杆枪的记录,但是他可以断定的是,肯定不可能只铸造了这些。因为大抬枪这种武器,便是大同镇也是无法铸造的,只有京师里头才有这技艺,这能力。所以一定是京中铸造,而京中铸造的话,那就肯定不是大同镇某个高官一时心血来‘潮’的个人行为,而应该是出自于工部的授意那就更不可能开工一次,只铸造这么点儿了。
成本未免太高。
所以根据董策的判断,当初应该是铸造了一批相当数量的大抬枪,分发到了大同镇或者是还有其他镇的一些军堡,他去年从安乡墩中找出来的那一杆大抬枪理当也是在此之列但是显然这一番心思是白费了,各个军堡怕是都把这些东西放在仓库里任其锈蚀腐烂。
想到此处,董策便是心里一阵兴奋,兴许自己还能再搞到一些这大抬枪。
对他来说,这玩意儿有很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而言,就更是如此。
昨日把那四杆大抬枪运回来之后,董策便‘交’代了刘大库要好生洗刷,又‘交’代他,清洗干净之后,用干布把上面的水渍擦干净,然后涂上油,好生保养着。现在看来,刘大库对于自己‘交’代的事儿确实是很上心,这四杆大抬枪比之昨日已经是焕然一新了。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上面一丝灰尘都不见。
董策从里头拿出一杆来端在手中仔细的查看。
这杆大抬枪足有九尺四五寸长,也就是两米八多接近两米九的长度,比之董策在安乡墩中发现的那第一杆大抬枪还要长上那么不短的一截,但是枪管却跟那一杆差不多的粗细,也就是直径在一寸三四分上下,如小儿手臂一般粗细。一般的粗细,却是要长一截,可见这杆大抬枪的‘射’程理当比那一杆还要远一些。
董策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昨日枪身布满灰尘泥土,也看不大真切,今日清洗干净,打上了保护油,这杆大抬枪便整个变了个样子。抚‘摸’上去,枪管细腻而光滑,表面并无凹凸不平的情况出现,董策又看了一下内壁,也是如此。他这便放下心来,这说明这枪保存的算是很不错
,没有被泥水锈蚀过。
又看了一下其它的部件,也还完好,虽然不是崭新,但多了些岁月的沉淀,反而是呈现出一种深沉厚重的老铁的颜‘色’,竟然让董策有些着‘迷’。
枪托的表面光滑,光泽柔和,呈现出一种带紫‘色’的浅黑褐‘色’,经过这些年,上面的‘花’纹都看不太真切了,但依稀能看出来,是一层层的‘波’‘浪’‘花’纹,很是漂亮。
董策挑了挑眉‘毛’,这是黑胡桃木跟他前世那辆宝马车里面的一处内饰一个样子。胡桃木虽说在大明也并不少见,但多是白胡桃,却少有黑胡桃木,这倒是稀罕的紧。
然后董策把剩下的三杆大抬枪也都挨个儿检查了一遍。
这些大抬枪的做工都‘插’不多,虽然有细微的差距,但是看得出来,用的手法都是一样的,这就更验证了他之前的猜测。枪托都是胡桃木打造的别一听胡桃木就以为是欧洲的玩意儿,这名字听着洋气,其实中国打汉代那会儿就有了。
胡桃木,其实就是核桃木,汉代的时候跟番石榴一块儿传入中国的。在大明朝,胡桃木可不少见,尤其是山陕地面上,种胡桃的不知道多少。这种俗称叫核桃,原产于中亚的木头,细致坚硬而不容易开裂,是制造枪托的最佳木材。不过国内的胡桃木颜‘色’略浅,也称为白胡桃,李白还写过《白胡桃》一诗。
不光是这会儿大明了,后世闻名遐迩的德国‘毛’瑟步枪还有欧陆其他一些强国的名枪,很多都是用胡桃木做的枪托。
很可惜的是,有一杆大抬枪已经完全不能用了,董策看到,那杆枪的铳筒中段,有一块儿已经完全给腐蚀透了,‘露’出了一个三寸多长的柳叶儿形大窟窿,而铳筒乃是一杆枪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位,眼下枪管出现了损伤这就相当于废了。
一边刘大库看的心惊胆颤的,赶紧道:“大人,昨日得了您的命令,小人几个带着库丁们细细清理擦拭,有些锈迹的地方,都给打磨的干净光亮。小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任何错漏,只是这杆,这杆大鸟铳这处实在是锈蚀的厉害,一大块儿铁疙瘩钉在上边儿,小人没法子,只得给掰开,结果,一掰就透了……”
董策摆摆手:“不妨事,这也怪不得你。”
刘大库这才松了口气,他既然把身上责任都抖掉了,自然便不愿意再多说,自
退到一边。
另外两杆,保存的倒还算是完好,只是也不如方才看的第一杆,上面有些地界儿,可以看得出来有过锈迹,不过都给打磨掉了,理当是不妨事的。
不过,这完好的三杆,也都得好生测试一下才能确保。
他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大抬枪的枪管长短不一,但是口径却是出奇的一致。
这也很好理解、
这大抬枪虽然个头儿很大,但怎么着也算不到火炮的范畴里面去,从名字就看得出来,还是算在火枪里头。打造火铳跟铸造火炮可不一样,一个是打,一个是铸,这就能看出区别来。火炮尽可以浇铸,因为火炮炮壁很厚,而且还可以加厚,可以承受相当强的压力,不用怕至少是不用像火铳那样怕炸膛。
所以火炮很容易统一规格,用一个模子就成了。
但是这一套在火铳身上根本行不通,如果火铳也用模子来浇铸的话,那炸膛率肯定是百分之百因为枪管可不像是炮管那么厚。说白了,是钢铁质量不合格不过关,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水准。直接用铁浇铸出来的枪管根本达不到承受火‘药’冲击力的强度,不炸膛才怪。所以打造枪管,关键就在一个打字,千锤百锻,排出铁中杂质,提升钢铁质量,如此一来,才能达到合格的水准。在东方是千锤百锻,而在西方,却还有个可以略微取巧些的法子,不过也只有英国人这么干。按照英国人的经验,制造枪管需要选择软铁,而最好的软铁就是用过的马匹的马掌。这种马蹄铁把马儿踩在脚下不知道给踩踏了多久,论其强度来,日复一日被不知道承受了几百斤巨力的马蹄子踩踏,效果比一定就会比铁匠的锻打更差。
第476章 四七五 马蹄铁()
所以在当时有不少英国的穷人就沿着大路搜寻马匹落下的马掌,然后再卖给造枪械的工匠,价格是每壹佰壹拾贰磅也就是一英担为十个先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