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河流早就已经封冻,涛声不再,只有一片冰白。
这会儿是大约下午四点钟左右的样子,太阳已经隐去,整个天空都是一片阴沉沉,乌蒙蒙的,天地间一丝风都没有,一片沉寂。而且更反常的是,气温比之昨日,似乎还要高了一些,寒意不那么凛冽了。
有经验的老人却都知道,这便是新的酷寒即将到来的征兆,通常下雪之前都会如此。
不过晋北大地的百姓们是盼着下雪的。
瑞雪兆丰年,今年下了雪,明年开春之后的旱情,多少就能缓解一些,能多打些粮食,那就是老天爷开恩。
这日子,实在是没法儿活了。
而在河的北岸,大约一百多步的距离之外,地势便是陡然增高,然后一直增高,最终形成了一片丘陵山地混杂的复杂地形,上面布满了密林。这片山地密林,会一直延伸到安乡墩附近,然后一直往北,直到塞外。
此时正是寒冬,四野空旷,一眼望去,一个人影都瞧不见。
只是此时若是有人进了那片密林之中,定然是会瞠目结舌。
虽然枝叶多半已经光秃秃的了,但是密密的林子,尤其是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大松,使得这树林遮掩住其中隐藏的一些人还是没问题的。
进了密林之中十几步,外面的情景便是被层层遮挡,再也瞧不见了。
此时,数十人正自隐匿其中。
他们都是一样的打扮,外面穿着青色的棉甲,身上鼓鼓囊囊的,一个个看上去有些臃肿,想来里面还穿了鸳鸯战袄之类的衣物。他们手中持着弓箭,腰部悬挂着巨大的箭插,里面露出来密密麻麻的箭羽。
而在每个人的旁边,都有一匹战马,上面马鞍肚带,一应俱全,在战马的一侧,还有伸出来的挂钩,上面挂着一支骑兵长矛,在另外一侧则是挂着一把骑兵刀。
人马如龙,非常的精神。
此时,这些士兵们多半都训了棵树,背靠在树上闭目养神。战马则都是上了辔头,不会发出什么声音来。
在队伍的最前方,三个头领模样的人簇拥着一个年轻人,除此之外,旁边还站了三个人。
四人中有三个都是穿着一身铁甲,铁甲厚重异常,甲叶的边缘极为厚实,看的出来,定然是防御力惊人的。另一个身材干瘦干瘦的,似乎是撑不起铁甲来,只穿了一身儿皮甲。而旁边的三人中,也是有两人同样铁甲铿然,另外一个却是套着一身宽大的棉甲,这绵大衣也似的铠甲套在他的身上,看上去空空荡荡的,直发飘。
不消说,这一行人,自然便是董策及其麾下家丁了。
他们一大早便是从安乡墩出发,不到中午便到了此处,已经在这里隐藏了足有两个多时辰了。
此处,山水相夹,中间只有一条通路可走,若是不走此路,要么就要在山林中跋涉好几日,要么就得跳河。而最重要的是此地是从蓑衣渡回到六棱山的必经之路。
董策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蓑衣渡遭遇土匪之事件,彻头彻尾的就是一桩阴谋。董策在很早之前就为磐石堡的物资而担心,这么多的人,一天不死要穿,一日不死要吃,吃穿用度都从哪里来?还不是董策供给!磐石堡的建设从哪里来?还不是董策供给!
第220章 二一九 阴谋()
更别说一旦练兵,被服兵器就要大量消耗,每顿最好是都要大油大盐,见鱼见肉,这样士兵才有气力,才能真正练出效果来。而且现在的铁匠工坊,每日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总归,到处都要用钱,吃粮。而董策手中的银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用光之后又当如何?
他倒可以把家里的银钱拿来补贴,问题是攒下家业不容易啊!母亲和红袖也要吃穿用度,而且董策力图把最好的给她们,岂能短了钱财?再说了,就算是把自家那些家底子砸进去,又够几日用的?
而董策也很清楚,再从刘若宰那里要,也不大容易了。说句良心话,兵备道刘大人作为一个文官,一个翰林出身的清贵文臣,能做到现下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人万不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徒然惹人生厌。
董策心一横,那就只好去抢!
既然定下方向了,下一步就是寻找目标去抢谁?
在晋北大地,这个目标是很容易寻找的。
军户们一个个穷的像乞丐,农户们一个个穷的像军户,连续不断的天灾,前些年的人祸,朝廷这几年的折腾,让整个三晋大地几乎是一片疮痍。
就一个字儿:穷!
但是有一种人富啊!不但是富,而且是很富,非常富,富得流油儿的那种!
那就是士绅。
明朝的士绅,往往都是有着几百年的传承的地方大族,基本上是从开国之初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势力,几百年传承下来,已经完全成为了当地的大族,手中掌握了巨量的土地和财富。而且明朝的地主,还和其它朝代的不一样,说是地主,其实已经不是完全指望土地活着了。
明朝几乎可以说是历代封建王朝之中对于基层政权建设最差的朝代,秦汉之时乡间尚且有亭长之类的设置,而到了明朝,县一级就已经是最低一级的了。县再往下,就已经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明朝有锦衣卫,有东厂,西厂,正德年间还设立过一段时间的内厂,看似特务遍地走,缇骑不如狗,天下大事无论巨细皇帝都能知道,其实这完全是扯淡,都是样子货,吓唬人的。
对于基层控制的薄弱使得政府的动员能力大为减弱甚至不如两宋的三分之一,若是能达到两宋那个水准的话,也就没建奴和起义军什么事儿了。而同时,由于对于民间控制的薄弱,使得明朝的商业极度繁荣,民间资本的流通非常快,其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
在明朝一个普遍现象是土地是士绅地主们的根本和最基本的保障,而开设店铺,进行商业,却是主要来源。像是南北二京,经济最为繁华的扬州苏州广州,乃至于临清这种大运河畔的繁华大城,里面的许多店铺,大部分都是属于这部分人的。
放眼天下,都无例外,便是这晋北也免不得。
盖因他们经商有着天然的优势有本钱,有门路,有功名而不用交税或者是只要交极少的税,同时在地方上有地位,那些泼皮无赖,乃是与官府的衙役都不敢上门勒索打秋风。
普天之下,生意能做大的,无不是后台够硬,和官府有着足够良好关系的人。
几百年积攒下来,其财富已经是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程度。
大明朝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的手中。
就算是在晋北这种算是荒僻穷困的所在,这些士绅地主也是一个个儿肥的流油。像是那八大皇商,哪个没有几十万白银以上的身家?
便是如苏家这种,跟豪门大户比起来只算是乡下小户的世家,几代传承下来,家中没有几万两也是打不住的。
这简直就是一座座的金山银海,早就看的董策眼馋十分。
不过还在他还没疯。这些士绅世家,明抢是绝对不行的。他们一个个背后的关系庞大复杂,哪一个身后都能扯出一堆官儿来,说白了,他们就是大明统治阶层的基础。而那些高层的官员和中枢朝廷,不过是他们中间产生的杰出者而已。
本为一体。
董策若是敢动他们,那就是和整个天下的所有官员作对,就成了和李自成张献忠一般无二的流寇之行径!
董策辛辛苦苦爬到这个位置,可不是为了引来朝廷剿灭的大军的。别人不说,现在刘若宰一句话,冀北道的上万大军就算是用人海来淹,就足以把他这小小的势力给彻底碾成罹粉!
那就只好来阴的了。
若是土匪去抢了你们,我再抢了土匪,那应该就不算什么了吧?这可是正大光明的缴获贼赃!
至于事后你来找我说这是你家的东西,抱歉,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这是我缴获的!想要追赃,去找那些土匪去!以董策的手段,有无数种法子能堵得那些苦主说不出话来。
董策已经率人在这里等了不断的时间了,而现在,到了收割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待会儿作战的时候,你们三人,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不可擅自离开,呈一腔血勇,独自冲杀!要知道,你们现在也是军官了,得学着带领手下,发挥出所有人的战斗力,都明白么?”
董策说这话的时候,特意盯着耶律斡里和。
“知道了!”三人应是,耶律斡里和也是跟着悻悻的应了一声,分明是有些手痒了。
董策还不放心,警告道:“你这一次若是敢违反本官的命令,本官便学那建奴的做法,让你带着死囚营,每次打仗冲锋在前,冲死为止!”
耶律斡里和知道董策不是开玩笑,赶紧身子一挺,板着脸道:“属下遵命!”
董策点点头,又向一边的石进和周仲道:“待会儿你两人,便跟在本官身边,好生瞧着。顺便做督战之事宜。这是咱们第一次把人马拉出来打,其中定然有许多之不足,正当一一总结。你们也要多想多看,一旦有什么想法,直接盯住白忠旗记下来便是。”
“是!”两人知道这是董策可以栽培,齐齐应是。
此时,距离董策等人埋伏的地点五里之外。
董忠贤骑在马上,策马向前小跑着,马速并不快,一来是没这个必要,二来则是董忠贤知道,待会儿说不得得有一场恶战在,马力却是得好好留存珍惜。
他是董策派出来的探哨。
虽然有刘发成和邱平这两个潜藏在六棱山高层的内奸在,也知道自己所埋伏的那一处实在乃是六棱山土匪们归程的必经之路,但是董策向来是心思缜密的,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疏漏,因此还是往外派出了探哨。
探哨一共有三路,分别是西、北、东三面,至于南面,则是由于需要过河,所以没有派人去。这天寒地冻的,土匪们又是运送着许多粮食辎重,还有许多大牲口,他们肯定是不会过河的。
派出这三路探哨,其实覆盖的面积非常大,这样一旦有了什么纰漏而邱平二人又来不及传讯儿,则还是能靠着机动力追赶上去。
派出去的三路探哨,都是马术精熟,人也机灵的家丁,而且每一路中都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马贼出身的家丁。也算是一带一了,西边这一路,是董忠贤和董毅英。
董忠贤在前,董毅英在后,两人一前一后距离大约五十多步,拉的挺远,这是万一前面那人被突然袭击,后面的还来得及跑出去。
前面是一个土坡,坡度很缓,直接策马就能上去,董忠贤却是减慢了速度。
他打马慢悠悠的上去,却是忽然身子一僵,赶紧在马上被身子给伏低了,朝后摆了摆手。董毅英见状,心中一凛,知道前面有情况。他顿时便是心里一激灵,手心儿紧张的出了汗,但同时又是激动非常。
人生的第一次实战啊!
董忠贤一手拉着马缰,缓缓打马,双腿夹着马腹,那马往前又走了两步,快要达到坡顶的时候,前面的马腿缓缓弯曲,整个马身便是侧趴在了地上。而董忠贤整个过程根本没下马,此时也是坐在马背上,只是抻着脖子往远处探看。
董毅英看的羡慕不已,却又没有这种骑术,他打马到了前头,便老老实实的翻身下马,拉着马,弯着身子往土坡上头爬过去,半跪在董忠贤的身边。
视线越过土坡,便看到一队黑压压的人马向着这边前进而来,距离已经不算是很远了。
这队人马非常的庞大,有上面物资摞的高高的大车,还有骑着马或者骡子或者驴子的土匪,更多的则是走着。他们非常混乱,没有任何阵型,也没有任何的几率,隔着这距离,兀自能够听到那边传来的一阵阵喧闹声,叫骂声,甚至还有惨叫和哭骂。
董毅英看到这一队人马的时候,心里立刻涌起了四个字:“乌合之众!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对手么?”董毅英眼中闪过一抹不屑,本来刚才短暂消失的自信也立刻回到了身上。
第221章 二二零 巨人()
这也是董策的用意之所在,若是把自己这些从未经过实战的家丁们拉出去和很强的对手开干,死伤惨重且不说,也不利于他们自信和经验的培养——
柿子,总要先挑软的捏。
由于土匪们的虚实刘发成早就已经接着出外探哨的机会给董策送来了,所以探哨们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确定这些土匪没有逃脱就成。
董毅英看了一眼董忠贤,低声道:“董大哥,咱们撤不撤?”
董忠贤摆摆手,示意他先别说话。
董毅英知趣儿的住了嘴。
董忠贤眼睛一眨不眨的瞧着远处,嘴皮子还微微翕动着,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方才点点头。他提了提缰绳,胯部往上抬了抬,战马便是又扑腾扑腾的站了起来,往坡下退去,退下去这几步的时间,董忠贤便是已经调整好了姿势。董毅英也赶紧翻身上马,两人向着来路打策马而去。
“贼人一共有一百八十来个到二百个之间,其中骑马的有十七个,想来都是头目。除此之外,其它的土匪全部都是步行。大车的数目在十五辆到二十辆之间,上面驮运了许多物资,走的很慢。另外还有走骡和驴子五六十头。初步判断,这些土匪行军速度很慢,属于那等追不上敌人,跑不了自己的货色。”
走出去好一段距离之后,董忠贤吁了口气,语速极快的向董毅英说了一连串的话。
董毅英听得目瞪口袋,满脸钦佩道:“董大哥,这你都能看出来?”
“要不你以为我放在在那儿瞪着个大眼珠子是看啥呢?”董忠贤淡淡一笑:“你方才跟我说话,差点儿把我打断了。”
董毅英赧然道:“董大哥,我……”
“哎,这也没啥,第一次做探哨的活计,能如你这般已经不错了。”他笑道:“一回生二回熟,慢慢来。”
“家主老爷并未让咱们探查敌人的数目多少,但是咱们当斥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