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姐就有这种本事。”郭奋发连说道。
段无丙、秦龙等人也点头,这种一眼记住人模样的人,他们也听说过,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可也从没深究过。
“一眼便记住人的样貌,和我一眼记住黑板上满屏文字一样,都是将整个画面一下印入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图案。”秦朝沉声道。
前世的科学研究,阅读分两种读法,一为左脑阅读,一为右脑阅读,左脑主要处理的是计算推理,语言文字,逻辑思维等,人是先学会语言才开始识字读书,所以正常情况下都会用左脑来读书。
但人没学会语言之前,却是大多用右脑的判断记忆的。
“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是最原始,最本能的,婴儿左脑受伤,依然会自己寻找吮吸**乳汁,可是右脑受伤,这种本能就丧失了,最要的是右脑记忆力远比左脑强大。”
前世的研究中,右脑记忆能力是属于‘过目不忘’类型,单以记忆量来比,左脑和右脑比例为1:100万。
正是因为用了右脑记忆,才能一眼记住人的相貌。
“而右脑阅读,出现是因为脑科学的研究。”
秦朝前世20世纪右脑阅读便已经非常多了,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右脑开发,右脑阅读,右脑学外语的专家,像日本的七田真,美国的保罗·席利(le)……,那时的‘光速波动读法’,‘影像读法’,‘照像读法’都是很风靡了一阵,可单纯的右脑读,虽然利用了右脑‘图像’记忆的强大功能,左脑的理解却跟不上。
理解跟不上,读了有什么用?
所以,又出现了全脑速读,而后一直发展。
到了21世纪,也就是2024年,摄像记忆跟超速理解第一次同步了,形成的全新的快速读便也进入了世界脑力锦标赛。而一进入,这种全脑超速读法便开始席卷整个世界,而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步,一次次改进,也造成了这种全脑超速读,有时会因为方法改进,左脑理解速度超过右脑记忆,可下一次改进,又右脑记忆太快,左脑理解跟不上,不断交叉前进,到了秦朝那年代,已经比较完善了。
“一眼记住人脸,将画面印入脑中。”秦虎嘻嘻一笑,“我也来试试。”说着转过头看向那黑板,看了几眼便闭上眼,秦启、秦树、郭奋发、秦龙、段无丙也连跟着做。
“不行。”很快秦虎睁开眼,“我这一闭上眼,脑中大概映像倒是有,可太模糊了。”其余少年也睁开眼连摇头。
秦朝不由一笑,若这么容易便能记住,那岂不是天下都是天才。
“这如何记图,如何一眼记住任何印入眼中所要记住的图,和上次记无规律的数字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训练。”秦朝沉声道。
“训练!”众少年眼睛发亮。
“而这训练首先是从眼睛开始,看图和你们以前的阅读不同,而这,首先你们必须知道以下的概念:焦距,对焦,散光……”秦朝走到黑板前,擦掉上面的字,开始讲解了起来。
“焦距?对焦?散光?”
“眼睛居然要这样看……”
“绝对不能读出声,甚至在心里默读不可以……”
“根本不能看字,一眼望去,明明是一丈之内的,要像看十丈之外的一样……”
一样样新奇,甚至巅覆常识的东西被秦朝接二连三抛出,全脑阅读,是用右脑读,左脑思索,所以必须抛弃众人已经习惯的左脑思索和阅读,而这就像正常右手挟菜,左手端饭,突然让你左手挟菜,右手做其他事一样。
可上次不同。
无论秦朝的观点有多么新奇,甚至不合常理,众少年没一个怀疑,而是全力照着秦朝所讲去记去做。
在这种情况下,全脑超速读的训练很快便开始了,不过和上次的记忆训练一开始就有效不同,这一次一整天下来,众人并不是没长进,可那长进和要求差得太远,而后——
第二天!
第三天!
……
一天天疯狂的训练着,全脑训练是对左脑和右脑潜力进行最深度的挖掘、开拓,就像负重跑马拉松一样,一次下来整个人大脑都处于木然状态,也幸亏郭奋发对秦朝的话言听计从,郭府负责太极社的伙食,而这些伙食都是按秦朝吩咐置办,再加上各种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冥想休息,众人又都会内功修习。
可就这样,太极社这一帮人,每天的疲劳,吃饭时无精打采的程度比上次还要夸张。
与此同时。
太极社成员发出狂言,要在年考中冲入前六十四名的消息也疯狂一般席卷整个天龙寺,传遍整个大理城,向着周围传出去。
“狂,太狂了!”
“太极社疯了么?段海峰疯了么?”
“听说天才都是疯子,这段海峰,真是让人无语呀,天下第一狂人,哈哈!非他莫属!,只是他已经拜郭圣人为老师了,怎么郭圣人也……”
“郭圣人确实已经收段海峰为弟子,而且不止收了他,还收了太极社所有社员为弟子,看来郭圣人也老糊涂了,难怪他家那呆九要拜他人为老师,圣人也是会老的……”
……
大理城百姓很开心,因为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个话题,能够看到高高在上的圣人也做出糊涂事,看到聪明透顶的新寺生段海峰等人闹出笑话,让他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间从一个凡人变成了聪明人,突然间在读书人面前,也能挺起腰杆了。
一时间,大理城的书生们都发现自己在外说话,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受人重视,那么权威了。
夜深沉,正是无数百姓已经酣然入梦的时候。
天龙寺东屋的灯才刚刚熄。
“海峰!无病!”张九才仰面躺在床上说道,“你们这一次,年考入六十四有多少年把握?”
“九才。”这时那甘逸夫淡淡出口,“你这不是废话吗?真以为状元楼、好汉堂闯得不错,就天下无敌,海峰兄他们这是逼自己,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有道理。”杨启先也笑道,“海峰兄和无病兄这么逼,弄得我们现在每天想偷点懒都不行,躺在床上都是背着书入梦的。”
“哈哈!”阎小柔一声笑,“还是我们学武的好,虽然学问也得读,可终究比你们悠闲呀。”
“九才,这一次我们确实重的是过程。”秦朝也开口道,“人这一生,越是年纪小,学习的效率就越高,不趁年幼时逼自己,大了后想逼都事倍功半,至于结果,进不进六十四,能进最好,万一失败,只有更加努力洗刷耻辱而已。”
“越是年纪小,发狠的效果就越大!”张九才嘀咕着,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既然如此,也罢,我决定也和你们一样,明天便向外公布,年比要闯入前六十四。”
“什么?”
一片声音响起,王忠和尖叫起来,“九才,你也疯了,海峰,无病他们这一闹,你是不是知道,现在整个外面普通百姓一片‘肉食者鄙’的声音,那些读书人嘲笑得更是厉害,你要是……”
秦朝也是脸色一沉。
“九才,这事你没必要参予。”秦朝说道。
段无丙也是连道:“九才兄,你别跟我们一起发疯。”
张九才这时反而轻松一笑:“你们能逼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我当然知道这次就算逼,也闯不进前六十四,可是就和海峰兄说的一样,胜了固然可喜,败了,唯有今后更加努力而已,怕什么?”
“对,我也加入!”一道声音响起,是杨启先的声音。
“启先,你……”王忠和叫道。
“其实我也想加入。”段昌业的声音也低低响起,随即一叹,“不过我主攻书法,一旦加入,这练书法的时间便不够了,所以,只能放弃。”
“你们……”关诗皓叹了口气,“我文武齐修,要想跟上进度都难,才不跟你们疯。”
“海峰……”段无丙看向秦朝,声音有着苦涩,他们太极社做出疯狂举动,是因为有秦朝的特殊培训,可张九才、杨启先,凭什么?光凭一股毅力,方法不对,效果就是天地之别。
“我有全脑超速读,超速理解,浸入式学习……”秦朝也头痛,这个宿舍的众人,哪一个不是极有主见的,不然张九才等人也不会只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排斥秦朝的方法,张九才、杨启先打定主意了,再劝,只会更加坚定他们的想法。
“希望他们能想通,明天不要做傻事。”秦朝摇了摇头。
第四十九章 快,更快!()
“嗯?”秦朝看着窗外远方的视线忽然一凝,随即笑了,外面的院子中一道轩昂人影背手缓缓走来。
“老师!”秦朝连拉开门。
郭叙真含笑一点头便渡入了这教室,眼一扫正认真攻读的众少年,脸上露出欣慰。
“老师,拜托了!”秦朝恭敬说道,系统学习除了方法和工具外,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套标准答案,以供众人随时进行纠错和反馈,大理购自大宋的书籍虽然都是加注释版的,可终究也有注释不到,或者没注释的书。
幸亏有了郭叙真这个老师。
郭叙真点了点头,好奇的打量着众少年,只见这些少年,有的坐在桌上读书,有的则是在一旁走来走去,还有些则是边读边在纸上记载着。
“咦?”郭叙真眼神落在几个捧着书的少年身上。
此时已经有了线装印刷书,秦龙、秦启、郭奋发三人手里都是捧着一本厚厚的线装书阅读着,可这阅读,和孟述圣,郭叙真他们这些阅读时要看老半天才翻一页不同。
“哗啦!哗啦!”
只见纸页翻动声不停,这三人几乎就是手指在不停的在翻页。
“好小子!”郭叙真眼神微微一眯,“发儿说他们的‘过目不忘’又有了大长进,几乎一眼便记住,看来是真的,只是这样记住能理解么?”
郭叙真不动声色在房中这边走走,那边瞧瞧。
太极社众少年学习方法,他自然是看不明白,也看不懂的,可不妨碍他好奇的推衍探索,这么兴致勃勃的研究了一个上午,直到快午饭时期。
“老师,这‘五阴无德’是何意思?”秦虎走上前询问。
“五阴无德?”
郭叙真一笑:“有丰,就学到这里啦,不错,嗯,这句话的意思是……”郭叙真开始讲叙,秦虎离开后。“老师,请问这‘只可未值’……”其他少年也陆陆续续不时有人上前请教,郭叙真一一回答,很快便一天过去了。
“好一个太极社。”
郭叙真背着手走在自家的花园中,“那瞿有丰第一问是‘五阴无德’,可下午第二问到就了‘在天天德’,‘五阴无德’是第六篇十一节,可‘在天天德’却是第二十七篇第三节,这跨度这么大……”
郭叙真眼睛里都是开心。
“学习速度真是够快的,瞿有丰快,我家奋发也不比他慢,最快的还是张鹏阳、段无病,不过就算张鹏阳、段无病也没达到那段海峰写在墙上的进程表程度,不过,够了!”
在郭叙真看来,众少年只要保持着今天这种飞一般的速度学习,年比中,绝对能冲到所有新生的前面,甚至冲到老生的名次中,只是要冲进前六十四,那还是差得远,毕竟,新生最后一名和第一名之间的相差是非常巨大的。
“唯一奇怪的是那段海峰。”
郭叙真眼里有着一丝疑惑,秦虎、秦龙、段无丙等一个个前来询问,可是秦朝从来就没过来问过他经义上的疑惑,而一看秦朝读的书,难度都已经远远超出其余太极社众少年。
“段海峰到底到了什么程度?”郭叙真摇了摇头。
次日郭叙真依然给众少年解惑。
“览余于与初,这句话的意思中我觉得……”依然秦虎第一个询问。
“览余于与初?”郭叙真呼吸一滞,‘览余于与初’在郭叙真昨天的推算中,秦虎要学到这,至少要到今天傍晚时期,可这才是早上。“好,好,没想到有丰你这孩子就学到这了。”郭叙真开心点头,秦虎一离开,没多久秦启过来,而后秦龙……一个个过来,每一个前来,每一次询问,郭叙真的眼睛便瞪大一次,他惊讶的发现,和昨天相比,六个少年的学习速度又快了一截。
“这么快会不会基础不牢,这些可不是背,而是要理解,还要把理解深入骨子里,形成直觉。”郭叙真怀疑着,可是——
第三天!
第四天!
……
太极社众少年既然把郭叙真当‘活字典’,随时来询问,他们的学习进度自然都被郭叙真看在眼里,可以说,这些不仅要背熟,还要理解透的典籍知识,仿佛在这些少年学来都是和小儿识字一样轻松简单。
一天比一天快的学习速度完全将郭叙真给弄懵了。
“怎么会这样!”
“这些兔嵬子们,这样下去,二个月后,怕是攻一本论语只要半天时间?”
就在郭叙真都有些心脏承受不住时,第九天,第十天,第十一天……,整个太极社除秦朝外所有人的学习速度不再一天一窜,而是趋于稳定,郭叙真这才吁了一口气,可就这样,也已经让他心中复杂得无以名状,自己当初要是有这速度……
时间一天天过去,太极社的典籍学习,度过了最初的浅知识区,迈向中等,高等区。
“老师,‘天表地盖’这里一段话……”秦虎询问着郭叙真。
“天表地盖?”郭叙真连看向那书上,作为文坛三大宗师,郭叙真掌握的知识自然是博且精,秦虎询问的这本典籍在他看来是已经掌握得无法再掌握了,可秦虎一询问。
“居然又给老夫找到一个漏点,哈哈。”郭叙真眯着的眼睛里闪着光。
到了他这个程度,似乎天下能看能读的书籍都读得差不多,该掌握的都掌握了,偏偏无法突破,这时最渴望的就是找到新的‘学习点’,找出自己知识系统结构中的遗漏,谬误之处。
“瞿有丰这本书,数十年老夫翻了无数遍,没想到这里还有着这么一个悖论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