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弥硌蚩畲 �
说罢,这人打了个哈欠,隐身而去。
城下的十几位士兵被羞得满面通红,转身正欲向李三正禀告。李三正怒道:“没用的东西!给我继续在城前叫骂,若姜子牙今日不出城,拿你们以抗令处置!”
这十几位士兵无奈,只得厚着脸皮回到城前叫骂。可是从早上一直骂到中午,城上再也无人回应。这十几个士兵骂来骂去自己都觉得无趣,所以这骂声也是越来越没底气,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直至只有自己人才能听到算拉倒!
这时,忽然城上烟火四起,过了一会,又见城上白雾弥漫,水汽蒸腾。城下的士兵们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城上现出几位大汉,其中一人高呼道:“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个月圆人圆的日子。我家丞相不忍见城下的商兵们背井离乡,徒行远征,使佳妻独守空房,父母无人孝守。我家丞相以德载物,念及城外官兵也是父母骨肉,不忍见月圆之夜骨肉难聚,特舍牙隙之疵,奉送三头生猪以示慰问!”
说罢,这人同几位壮汉一起,从城上抛下三只退了毛的大白猪。
李三正回头一见士兵们皆被勾起了思乡之情,一个个暗自掩泪,也不忍痛声责骂。于是他催马来到九灵道长面前,请求对策。
九灵道长冷笑一声说道:“此姜子牙攻心之策也!意在惑我军心。你我暂且收队,将辕门紧锁,不可中了他们的奸计,被他扰乱了人心,伤了我军的士气。”
李三正立刻下令:鸣金收兵!他立于辕门内侧,见士兵们一个个面色沮丧,精神萎靡,便又来到九灵道长跟前说道:“今天确是中秋佳节,大军劳师远征,理当犒赏三军!”
九灵道长道:“此你军中内务,李文尉在营中杀猪宰羊,本道长并不过问。”
李三正哭着脸说道:“大军出师月余,至今不见朝中补给。现今三军粮草皆已吃紧,哪有猪羊可杀?”
九灵道长想了想说道:“你可在附近村中找百姓想些办法,只要挨过了今天,明日必出师奏捷!”
李三正急道:“此处除了陈塘关,方圆百里皆无人家,教在下去哪里寻找百姓?”
九灵道长将眉一扬说道:“李文尉好没道理!你乃三军统领,军务之事,何以跟本道长喋喋不休?”
李三正欠了欠身,陪笑道:“在下因内务紧急,中秋夜无有荤腥为士兵开斋,故想欲宰杀几匹战马,以应燃眉之急!”
九灵道长闻听将眼睛一立怒道:“战马乃军中之要,将无马何以为战?你在行伍随军多年,岂不知‘三军在后,一马当先’之理?”
李三正被九灵道长怒斥得羞颜无地,只得悻悻而退。
九灵道长余怒未消,又喊住李三正命道:“你速派一队士兵去山中砍伐林木,在明日前修造六十架云梯。若姜子牙再不出城,我大军即可攻城。”
李三正诺了两声,回到中军大帐,一筹莫展。李三正心说:今天本当乘昨日之捷,一展威风,不想反被城上的守军羞辱,到现在弄得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奈何啊奈何?
李三正想到这哀叹了一声,又想起九灵道长命自己修造云梯之事。李三正暗念道:攻城,非我所欲也!现如今只能是找个因由,搪塞一日算一日。如今闻太师已死,侄儿李云豹亦战死阵中,我李三正若能全身而退,就已算是万幸了……
李三正在帐中思来想去,忽觉神明顿悟,暗忖道:功名如尘烟,此话不虚也!若驾驭得当,可青云直上,傲视群雄;若过于强求,枉丢了性命不说,还会落得灰头土脸,身败名裂!现今我已顾不得体面之事,有道是:苟活一日算一日!
想到这李三正将牙关一咬,命值日官召来几员部将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我李三正无能,讨不来猪羊为三军庆贺,只好劳烦各位将军辛苦一趟,趁夜幕之时,将陈塘城下的三头生猪驮回,权当犒赏三军。”
说罢,李三正将辕门钥匙交给几位将官,又继续说道:“我李三正本为文官,将兵之事非我本职,若明日姜子牙再不出战,我则以三军无粮为由,兵退朝歌,若纣王降罪,皆由我李三正一人承担。望各位能审观世局,早早卸甲归田,回家赡养父母,携妻抚幼,宁与垄亩为生,也绝不枉入风尘半步,切记——切记!”
说罢,李三正泪如雨下。
这几位将官本都是无名之辈,哪管那么许多!得了辕门钥匙,青天白日便各骑战马,拥出辕门,将生猪驮回大营,命炊事官生火启灶不提。
单说到了明月朗照之时,只见陈塘城上彩灯高挂,一阵悦耳的琴声伴和着一缕清甜的歌声从城上娓娓飘来。商军营中士兵吃罢晚餐,各个思乡心切,寂寞难耐。忽闻城上琴声曼妙,歌喉婉转,皆步出帐外,促足观望。
歌中唱道:
明月照东窗
清泠似寒霜
天涯共此时
无由黯神伤
红裳出西岭
归来草木黄
关山灰似铁
望眼何茫茫
衣甲寒彻骨
腹中无暖粮
高堂空对月
无人奉羹汤
情切思归途
弃甲络垄旁
携妻子在侧
合欢聚一堂
帐外的官兵听见,无不动容,有的竟忍不住大哭起来。
九灵道长出帐见士兵有的翘首观望,有的低头垂泪,唤过李三正斥责了一遍,命李三正传令军中回营休息,任何人不准出帐,违令者斩。
军令一出,将士们只得各归营帐,有的倚在帐门旁悄悄偷听,有的三两人凑在一起轻声私语……
话说临近三更时分,李三正在床上恍惚间忽闻帐门一响,一个人影钻入帐内。李三正忙起身掌灯一看:原来来者乃是申公豹。
李三正揉着眼睛问道:“申公道长深夜至此,可有急事?”
申公豹轻声说道:“吾非申公豹,乃是上界的天神杨戬。”
杨戬说着话将身形一晃,现出了本来面目。
李三正忙叩拜道:“不知天神驾临,小的多有慢待!”
杨戬打断李三正的话说道:“姜丞相知道你是个聪明之人,此番举兵来犯皆是受了申公豹和九灵道长的胁迫。今夜子时,姜丞相将夜袭殷商大营,特派小神晓谕李大人知道。若李大人能深明大义,率队归降,则一世英名不辱,且可保全几十万士兵免受杀戮,乃德誉双兼之举也!”
李三正又拜了三拜说道:“小的愿弃商归周,辅佐武王成就千秋大业!”
杨戬道:“李大人请起,小神还有一事求李大人相帮。”
李三正起身说道:“上神有事尽管吩咐,小的照办就是!”
杨戬问道:“哪吒和牛将军身在何处?可有性命之忧?”
李三正马上陪笑道:“上神欲救哪吒和李将军脱身并不难,待在下引路便可!”
李三正说着话看了杨戬一眼又道:“今夜月光明媚,若你我如此前去,恐被人撞见引起骚乱,还望上神变化成申公豹的模样,免得被人察觉!”
杨戬道:“李大人头前带路!”
说话间杨戬已化作申公豹,随李三正而去。
李三正带着杨戬出了大帐,在营寨之间拐弯抹角来到后营,最后他来到一座铁皮营牢前对守门的两位士兵说道:“申公道长今夜有要事欲问牢中的两位囚犯,速开门侍候!”
守门的士兵不敢怠慢,忙取出钥匙将牢门打开。
李三正闪身步入营牢,杨戬紧随其后,他进了牢门,又将身体探出门外,向守门的两个士兵招了招手。这俩士兵以为申公道长有话吩咐,皆俯身来听,被杨戬劈出两掌,当场毙命。
此时,李三正乘着铁窗投来的月光将牛二的绑绳解开,伸手又去为哪吒松绑,可他费了半天劲,就是解不开。杨戬走近一看,见是捆仙绳,知道是仙家宝物,暗念咒语,捆仙绳立刻松开。哪吒一喜,将捆仙绳纳入囊中。
杨戬现出原形说道:“我乃上界杨戬,受姜丞相之托助二位英雄解危。李大人现已弃商归周,两位不可伤害于他。”
哪吒跳将起来冲到李三正面前说道:“亏你处事聪明,救得小爷不死!快将我那三件宝物归还于我!”
李三正忙摆手道:“三太子切莫高声,随我去取便是!”
说罢,李三正带着三人走出铁牢。
行不多远,李三正指着前面的一座仓库说道:“三太子请放心,你那三件宝物下官已妥善保管,万无一失!”
说着话,李三正将手伸向腰间去取钥匙。
哪吒乃是个急性子,哪里肯等待,他几步冲上前去,一脚踢开了仓门,径入仓中取回了自己的宝物。
哪吒得回了宝物,这才与牛二一起向李三正施礼道:“多谢李大人救助之恩!”
这边李三正和哪吒、牛二三人正在相互行礼,那厢杨戬已几个箭步奔粮草囤而去。只见杨戬口吐神火,一个草囤立刻烈火熊熊。
李三正忙上前阻止道:“上神切莫鲁莽!稍后姜丞相率兵来袭,此粮草尽归西周所有,烧之岂不可惜?”
杨戬回头一笑道:“李大人休怪!此为陈塘出兵之号也,小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罢,杨戬口一张,又引燃了一个粮囤。
哪吒一见,将风火轮望空一抛,暗念风火二诀。只见风火轮吐着烈焰,在粮囤间跳来跳去,顷刻间将这波涛般的粮营草寨化作一片火海!
商营之中一见火起,睡梦中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又见陈塘关大门四开,千军万马如决了堤的洪水,奔涌而出……
正是:月圆之夜巧施计,浑将胜勇出城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七章 李靖挥锏踏敌营()
第一百零七章李靖挥锏踏敌营
上一回说到:杨戬救出哪吒、牛二两人之后,又火烧了商军后营的粮草。咱说过:这乃是陈塘出兵的信号。
有人说了:李三正已经归降西周了,干嘛还出兵袭营?教李三正来个“秋收起义”,窝里反不就得了?凭啥还费这份牛劲,这都谁的主意?
各位:我说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老瞎子将这故事的前后经过慢慢铺张,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交代。
其实诗琴率众神仙来到帅府大堂之后,一共只做了三件事。第一,她先向杨戬密授机宜,命杨戬化身深入敌营,争取劝商军首领归降西周,这样就能省去许多不应有的杀戮和伤亡。其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诗琴要求杨戬在三更子时之前救出哪吒和牛二,然后点燃商营军中粮草,以引起商营军中混乱。这样,周兵正好趁乱出兵袭营。
有人问了:杨戬这么大个人在商营中转悠了一天,他躲哪儿啦?怎么没教商兵当作奸细给抓起来?
我说:那哪能啊!从前咱们不是说过,杨戬早就练成了百变神功,有七十三变化之手段!自打杨戬魂归天狼之后,等于说是修身再造,此时的杨戬已经是脱胎换骨,尽管已不记得自己在凡尘中的许多事,可这百变神功可是更加的如火纯情。他现在能够随心而欲,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当时杨戬化作一只飞蛾,一直就落在李三正的肩膀头上。因为他一入营便了解到,这个李三正乃是三军的统领,正是自己欲劝降的主帅。可李三正从早到晚总是随从不离左右,杨戬也一直没有现身出来的机会,不过从李三正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杨戬早已看出,李三正对九灵道长的行为深怀不满,厌战退兵之意强烈,这使得杨戬对劝降李三正已有了八九分的把握,于是他放下心来,在李三正熟睡之后,又飞出帐外,把个商军大营探得仔细明白。他瞅准了军中粮草的位置,这才化身申公豹,引出了上一回咱们说过的一段故事。
翻回头咱们再说诗琴做的第二件事情:其实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在城头上发生的一切都是诗琴导演做的戏。她利用中秋佳节人人思乡思亲这样一种心理,大做文章,旨在瓦解商军的斗志,使之军心涣散,从而也激化了李三正和九灵道长之间的矛盾,为杨戬劝降李三正做了第一手准备。
又有人问了:月高灯明之时,在城上赋曲的人是谁?不会是德义仙精卫吧?
我说:这您还真是猜对了!不过这可不是诗琴的主意。精卫出身凡尘,对当晚的月色佳景深有感触,同时精卫又是个多怀善感的女人,他面对孤月,触景生情,主动要求登城演一曲伤怀的诗赋,给商营军士的焦心再凭添一把火……
这时有人开起了玩笑,高声道:八瞎子你先别动,再动我毙了你!我先审你两句,要说这中秋佳节,吟诗赋曲古往今来倒是屡见不鲜,可怎么就那么巧!有人唱歌有人伴奏?
我老瞎子笑了声说道:这位可能是半路出家的二五和尚,大概是新近才来的听客!今天我老瞎子再怎么给你面子也不能为你一个人翻老黄历。不过你问这话也对,我老瞎子有必要在此做一点补充。
要说这精卫自打得了白玉琵琶之后,那真是爱不释手!这次随诗琴下界,精卫顺便就将琵琶带在身上。这里还有个缘由:因为现如今精卫手中的琵琶已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件神奇秘密武器。这一情节我老瞎子从前曾给过交待,今天就不再赘述。
话说精卫登上城楼,怀抱琵琶,安然端坐。一曲美妙的歌声伴着动人的琴声,这真是同声一曲,境遇不同,感受迥异呀!不说精卫在城上这袅袅一曲听得商营中的官兵潇然泪下,这可美坏了城上守城的士兵。仙女临凡,即弹即唱,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哇!这要是搁现在,哪个着名歌星来开演唱会,还不要钱,那不得挤得人山人海呀!到时候您走着瞧:丢鞋子的、找袜子的就连那手机、钱包都丢!怎么呢?把贼都给招来了呗!
我老瞎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家精卫不仅琴弹得美、歌声美、而且人更美!尤其是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在彩灯的映衬之下,城上的士兵真是大饱了眼福!这个说:嗯,这辈子没白活!那个说:我就不,我这辈子死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