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志新传-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娃趁乌龙得意之时,不曾防备,伸出右手一把抓在乌龙脸上,之后她退身斥道:“伪善的强贼,还我船上二十几位船工、随从的性命!”

    乌龙冷不防被女娃一抓,脸上被挠得乌血直流,他以手掩住面孔怒道:“好你这个贱丫头,竟然不识好歹!”

    说着,他向身边的虾丁命令道:“来呀,教他吃点苦头!”

    虾丁得令,挺起头上的尖刺刺向女娃,女娃不躲不闪,反而从头上拔出发簪。就在此时,虾丁的尖刺正刺在女娃肩上,女娃一咬牙攥紧发簪向前一挥,虾丁以为是冲自己来的,赶忙向后一撤,谁知女娃的发簪竟指向了自己的哽嗓咽喉。乌龙见情形不妙,正欲上前阻拦,哪知女娃手快,且是拼尽了全力,发簪竟然穿后颈而出,顿时扑倒在地,血流如注。

    乌龙抢身上前将女娃抱起,拔出发簪,怎奈何事与愿违!女娃更是鲜血喷涌,不多时,热血流尽,气绝而亡。

    乌龙放下女娃,叹惋一声嗟道:“可惜了——可惜了!好一个天骄美色!”

    乌龙命令龟兵将女娃尸体驮往蓬莱仙岛,也算是帮女娃了却一桩心愿。

    ……

    这一日,太上老君又练成了一炉仙丹。“老君”高兴,带着吴刚、牛郎两个徒儿在岸边漫步,边走边欣赏海上的夕阳美景。

    正走着,吴刚无意间发现了海滩上女娃的尸体,他快步来到近前一看,见是一位妙龄少女,虽然已经气绝身亡,但犹如出水芙蓉般美丽。吴刚看得清楚,忙向“老君”禀报。

    其实“老君”已然看见,说话时已到近前。

    老君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轻叹了一声说道:“此女子非是溺水而亡,必是遇上了什么凶事。”

    吴刚一旁问道:“师尊的仙丹可否能救得少女生还?”

    “老君”起身摇了摇头说道:“仙丹乃人间灵物,凡事有可救,有不可救。像此人血已流尽,且体内已被海水侵蚀,大凡救也是无用。除非……”

    “老君”说到这里似乎若有所思。

    吴刚急急说道:“救得、救不得悉听师尊主张!只是刚才闻听师尊所言‘除非’,不知又是何意?”

    “老君”仰面望着西方的一抹残阳说道:“除非此人是与仙道有缘之人。”

    牛郎一旁接道:“为徒曾听师尊说过,凡是登上蓬莱仙岛的人都是与仙道有缘之人。此人身在蓬莱仙岛,必是与仙道有缘!”

    牛郎说完一动不动,注视着太上老君。

    吴刚也望着太上老君,眼中流露出祈求的神色。

    太上老君早已领会,只见他挽起袍袖,从背上取下葫芦,打开盖口,倒出三粒仙丹。又命吴刚将女娃的头托起,老君用单手分别按住女娃颈部前后的伤口,再从腰中摘下一个杯口大的白玉环,塞进女娃口中,顺势将仙丹经玉环投在咽喉深处,起手亮出单掌,发出一股内力,将仙丹推入女娃腹中。

    此时已近黄昏,只有天边的一缕红霞映照着大地,沙滩上只留下海水涨潮时发出的澎湃之声……

    师徒三人此刻也是心如潮涌,不安地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忽然,女娃的身体先是搐动了一下,紧接着像是刮起旋风般驿动起来,将海沙扬起一丈多高,迷得人睁不开眼睛。待平静下来,师徒三人再定睛一看,只见从女娃裙中钻出一只大鹏。这大鹏,乌亮的喙上有一圈白色的印记,像是含着一只玉环。头上有绿、黄、蓝三色彩翎,颈前一绺鲜红的坠毛,恰似挂着一颗红色的天椒。

    大鹏只略微停息了一下,便展开翅膀飞在空中,她对着“老君”师徒三人发出了一声长长的鸣叫,然后又绕着蓬莱仙岛盘旋了一周之后向着西方海岸逐渐消失在夜幕中。

    师徒三人眼见大鹏飞走,牛郎一拍大腿说道:“可惜了,刚才见她走得匆忙,忘了问及名讳。”

    吴刚说道:“在海滩之时,我见她浑身是水,娇颜秀丽,恰如出水芙蓉,就叫他芙蓉女吧!”

    牛郎一撇嘴说道:“哼!刚才是芙蓉女,这会儿变成了大鹏,又是如何叫法?”

    吴刚张着大嘴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两人四目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再说督卫带领一班护卫,眼见着女娃的渡船渐行渐远,督卫正要命令士兵们各自回营寨休息。正在这时,眼见渡船被巨浪掀起,就在渡船将被浪涛吞没之时,一条巨龙的身影出而复返。片刻,海面恢复平静,仿佛一个梦魇中的婴儿翻了个身,重新沉睡在了蓝天的臂弯,只是不见了那艘渡船……

    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又是转瞬即逝。督卫转回身,看见所有的士兵都愕然地望着自己,便命令所有人护送车马回宫,自己挑了匹快马独自先行。

    督卫一路上马不停蹄,风餐露宿,仅一个昼夜便赶回了永济城。此时的炎帝正身披战甲,手持一根龙头铁杵准备出城,去迎战黄帝的部落大军。督卫见了炎帝将公主出游直至造船渡海的前后经过详述了一遍。炎帝听了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差点没晕倒,恍惚只记得是被东海龙王所害。炎帝赶忙下了道圣旨,命所有军队全部退回城内,守住城池,以逸待劳,与黄帝军队做最后决战。

    炎帝安排已定,自己持龙头铁杵急急出城,他来到城外化作龙身,腾云驾雾直奔东海。

    炎帝来到东海龙宫,见宫门紧闭,炎帝用龙头铁杵砸开宫门,闯进龙宫。虾丁蟹将们见有天龙闯进龙宫,忙上前阻拦,炎帝挥铁杵一路将虾丁蟹将打得腰断腿折,冲进龙宫大殿。

    东海龙王闻报有天龙打破宫门,杀死无数丁将,正欲起身看问究竟。见炎帝一路杀了过来,正想上前责问,谁知炎帝先声夺人,劈面骂道:“敖广,你这龟龙!还我女儿性命……”

    东海龙王与炎帝应算是旧友,就在炎帝尚未在人间称帝之时,炎帝经常在云端晾晒鳞甲,东海龙王正好前去覆雨从此经过,两人结为了好友。炎帝称王之时,东海龙王还亲自捧了一盒东海珍珠前去道贺,并将炎帝封义父为“太上老君”的圣旨转到了蓬莱仙岛。这是一段插话,暂不多说。

    再说东海龙王被炎帝骂得晕头转向,在云山雾罩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竟不知如何应对。

    炎帝见东海龙王不吭声,又继续高叫道:“别以为你过去曾恩惠于我,如今瘪了肚子不吭气就能蒙混过去。你我海天各自一方井水不犯河水,就算不是旧友,也无干戈,我女儿乘渡船前去蓬莱仙岛,并未犯你东海龙规,你缘何打翻了渡船,害我女儿性命?”

    东海龙王听了炎帝这番话这才回过味来,赶忙解释道:“我最近除到凡间翻云化雨之外从来未离开龙宫半步,更不知道有渡船在我领海被打翻之事。”

    炎帝怒火中烧,举龙头杵怒道:“本以为你是个有担当的海霸,原来是个没有龙骨的瘪虾,徒有其名的龟孙!”

    炎帝话音未落,龙头铁杵已奔东海龙王横扫过来。虾兵蟹将们蜂拥而上,将东海龙王护住,炎帝虽是天龙,但在龙宫之中使不出本事,加之虾兵蟹将依仗势众,将炎帝团团围住,炎帝只得且战且退,回到海面之上。

    炎帝腾在空中,再回头一看,见海水如沸腾了一般,到处都是虾兵蟹将们的尖刺和鳌钳。

    炎帝无奈,只得驾起云雾,返回永济城。

    炎帝回到永济城上空向下俯瞰,不觉心中一凛。炎帝见四方城门之上已经更旗易帜,心说:“不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章 炎帝悲怨化苍石() 
第四十一章炎帝悲怨化苍石

    上一回书说到:炎帝站在云端之上向下一看,见永济城已经更旗易帜,心说:不好!永济城必陷黄帝之手。

    炎帝下了云端变回原身,持龙头铁杵从南门进城。守门的门卫还是原来自家的兵丁,他见了炎帝即不下跪,也不阻拦,只是微微欠了欠身。炎帝也不理睬,进城之后直奔固国宫。

    炎帝来到宫门前,这回守卫的官兵却都是陌生的面孔,见炎帝来到近前横枪拦住喝道:“此乃帝王国宫,闲人不得擅入!”

    炎帝和颜说道:“烦请通禀一声,就说天朝炎帝求见!”

    门官闻听赶忙向宫内传话,不多时,一位文官打扮的人跑了过来,他见炎帝躬身施礼说道:“小的姓夏,单字名千,是黄帝部下的礼官。现奉黄王之命特前来为大人引路,黄王已带领文武出艳阳殿相迎。”

    炎帝听了也不答话,径直移步入宫。

    夏千忙用身体将炎帝挡住,他满脸堆笑再次施礼说道:“小人冒犯,宫内乃皇家圣地,祥和之所,岂容兵刃相见?还望大人将兵器留在宫外,以免误会!”

    炎帝闻听将龙头铁杵交给门官,这才跟随夏千前往内宫。行不多远,只见前方现出两面黄龙旗,旗下两位旗官从中间向两旁一分,露出一班队伍,黄帝在前躬身施礼,后面文官武将齐齐跪倒叩头。

    炎帝正在迟疑,只见黄帝快步上前一把牵住炎帝之手,拉着炎帝奔向艳阳殿,待上了大殿来到龙椅前两人双双坐定,黄帝这才放手。

    炎帝坐在龙椅上向下观望,见黄帝手下的文武有许多都是自己原来的官员,正感觉疑惑,一旁黄帝笑脸说道:“不知炎帝还朝,有失迎迓,还望海涵!”

    炎帝听说,也是心平气和,正色道:“如今已是黄朝天下,天国不在,何须礼遇?”

    黄帝说道:“久闻炎帝神功盖世,威夷天下,若不是离宫出城,不在阵中,小弟恐怕已成了阶下囚了!”

    炎帝笑了一声说道:“如今我已兵败,无甚话讲,只望黄王能够恩威并举,善待我的部下从属!”

    黄帝亦笑道:“今小弟进城,只是用了攻心之策,并未伤一兵一将,原城内宫中大小官员尽在原职,后宫妻儿,秋毫未犯。如今天下归一,再无战乱,乃百姓之洪福,小弟愿与炎兄义结兄弟,从此江山并坐,共掌朝纲。”

    炎帝辞道:“传闻黄帝乃是个圣明的君主,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只因我有家仇在身,无意再理朝政,待我出去了结了心中积怨,必然重整旗鼓,与你一决高下!”

    说罢,炎帝起身离位,独步出宫。黄帝一见,赶紧命令部下以金顶华盖,旗鼓乐队相送出城。

    炎帝出城,心中郁闷,化作龙身来到黄河朔流而上。他在黄河寻一隘口处,猛的一头栽了下来,瞬间化作苍石,堵住河道,使黄河与东海不相往来。

    因苍石巨大如山,且状似猛龙,因此民间将此山取名“龙门山”。

    再说女娃自从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化作大鹏之后,日日衔石填往东海,年复一年,风雨无阻。

    这一日,女娃回山中衔石,天色突变,乌云密布,且刮起一阵狂风,将女娃翅膀折断。女娃从空中摔落下来,见不远处有个山洞,便钻进山洞,暂且栖身。

    这时雷鸣电闪,暴雨将至,偏巧山中有个柴郎名叫安介,安介在山中打柴,见暴雨来临,便也跑进洞中躲避。在洞中,安介发现了这只受伤的大鹏,他上前仔细一看,认出了这只大鹏就是传说中的精卫。

    各位:精卫填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只在现实中有所不同。民间传说女娃乃炎帝之女,这一点不假!但传说女娃乘渡船前往蓬莱仙岛途中被东海龙王看中,强行掳掠为妻,女娃宁死不从,这才葬身东海,后来化作精卫之鸟,日日填海,意欲埋葬东海龙宫,实则不然。如今女娃已被太上老君的仙丹化为神鸟,心中已无怨恨,女娃日日衔石填海是想要铺就一条通往蓬莱仙岛的宽光大道,乃是善念之举。因此,我老瞎子在此为民间传说正言几句,望在座的名家、学者雅正!

    咱再接着说这个安介。他因见精卫翅膀流血,便撕下衣袖,将翅膀固定,吊在女娃的颈项上以减少疼痛,便于恢复,又从怀中取出干粮,一点一点地向大鹏口中填喂。从此之后,安介每天都借打柴之机给女娃送些食物。

    一晃半月过去,安介还是同往常一样来山洞送食物,这次当他走进洞中一看吓了一跳:只见精卫原来栖身的地方躺着一只死去的山猪。这山猪大得像头壮牛,安介用柴绳拴住猪头,连拖带拉使出了吃奶的劲,才把这头山猪拖回家中。最终累得落炕仨月,大病一场,这是我老瞎子说句笑话!

    其实故事的原委就是安介被精卫填海的故事所打动,感念其红颜命运之悲怆;赞叹其填海之志洪浩!这才精心照顾这个精卫之鸟。女娃伤愈,斗败了一头山猪拖进洞中作为回报,也在情理之中。

    各位:大家伙不要嫌我老瞎子嚼舌,在此我老瞎子还要再表白几句。我问:当真见过比牛还大的猪么?下边有人搭茬:那是你老瞎子胡吹,见过有吹牛的,还没见过有吹猪的!这天下的头一盆浑水都叫你老瞎子搅得乌七八糟,还有什么不能吹的?我说:我八瞎子别的本事没有,拉话圆场那可是说书的家当。只因这只猪不是普通的猪,乃是只成了仙的神猪。这头猪能跟我老瞎子搭腔接话,当着大家伙跟我臭白话,岂不自找挨骂?

    言笑——言笑!现在咱们言归正传。

    再说精卫填海的故事传到了天庭,银河、磐耕招来诗琴、糊涂仙一块商议。

    糊涂仙抢先说道:“据小神所见,精卫填海乃确凿之事,只是不知东海龙王为何做出了如此恶劣的行径,我看当速派匋天、良番下凡,拿了东海龙王到天庭治罪!”

    糊涂仙说这话时,不觉已经愤恨在心,竟将手中把玩的一对玉珠捏得粉碎。

    诗琴赶紧接话道:“闻糊涂仙所言,小女甚觉不妥。民间传闻不可为据,既然精卫填海之事确凿,天庭应当感念其填海之志,收为天仙,既可明状其果,又能免其填海之苦。”

    银河、磐耕相互对望了一下,磐耕高声说道:“朕有旨,我看此事由神圣诗琴下界最为合适,糊涂仙留在宫中陪朕下棋!”

    银河一旁小声对磐耕说道:“我看你是没事闲的,找人下棋还要放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