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志新传-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故事咱还得接着往下讲,不然咱老纠结事情的某一个细节,这恐怕我老瞎子得陪你们坐到一宿到天亮。

    话说时光荏苒,一晃四年过去。这一年,康王赵构命枢密院刘浩在相州征兵买马,并摆下擂台,比武招官。岳飞听到这消息兴奋不已,可他忧心的是:如果他前去应征,家中的老母亲就无法照料,正所谓是忠孝不能两全。

    岳飞怀着心腹事,这几日就变得闷闷不乐、少言寡语起来。

    这一日,岳母姚夫人突然把岳飞叫到跟前说道:“飞儿,为娘今要在你背上刺几个字,我儿可愿意?”

    岳飞是个孝子,他当即脱下外衣道:“娘,孩儿之身乃父母所赐,今娘欲在儿身刺字,儿甘愿承受!”

    岳母姚夫人先用温水给岳飞擦了擦后背,然后手持绣花针便在岳飞的背上一针针地刺起来。

    岳母刺毕,又在岳飞的背上涂过了墨,这才对着岳飞眼含泪水说道:“我儿之身虽非娘身,可针针都刺得娘心痛。娘想儿也会知道,国与家,那个为大?倘若无国,我们母子哪有今日?”

    岳母说罢,又给岳飞穿上衣服,厉声道:“我儿若不能报国立功,就休要回来孝敬为娘!”

    岳母说完便将岳飞推了出去。

    到了晚上,岳飞令妻子为自己擦洗后背,巧儿掌灯一照,竟认出了这是“精忠报国”四个字。

    各位:说到这大家都知道,岳母其实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又深明大义,故而才对岳飞有如此励志之举。说起岳母,我们也不能把她的素养抬得太高,毕竟是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妇女,学识有限。岳母之所以鼓励岳飞以报国为志,其实还是跟早年的那场大水不无密切的关系。岳母在感激县令郑大人恩施的同时,也深悟到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说到这我老瞎子再给大家插一杠子,因为昨天有人跟我说:岳飞的老家不叫下洼村,史料上说是叫孝悌里。

    关于这话,当年我也曾向老恩师求证过,记得老恩师是这么说的:下洼村是真是假已无据可考,而孝悌里这个名字的确有史可查。可是孝悌里这个名字是在岳飞成名之后附会上去的,主要是为了迎合岳飞的生平和岳母刺字的故事才特意取的这样个名字。你们难道不觉得“孝悌里”这仨字与岳飞之精忠报国有相辅相成之意么?过去的地名,大多都是因山水地貌而得名,像五道沟、二坎子乡、三岔口、五加皮……

    下面马上就有人接话了:不对,八爷!五加皮不是地名是酒。

    我说:你这人还真够心细的,我就秃噜错一个字,把武家坡说成了五加皮,你就听出毛病来了。其实我老瞎子说书走板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回给人说书,本来当讲杨家将中的一段四郎探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喜爱京剧的,因为里边有一段对唱,更是票友们的钟爱。可我老瞎子因为那天喝了点酒,讲了一段山中的四只幼狼是如何报答母狼的故事。这故事说得大家一个劲的鼓掌弄得我老瞎子直到后来都觉得不好意思。

    刚才给大家说了有关地名的事,其实地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某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或者是因为出了名人而改名的倒是屡见不鲜。就拿咱抚顺来说吧!咱抚顺城从前叫做锁阳城,乃是地处满人入关的交通要道。要不怎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咱抚顺的原驻人都比较彪悍,又英勇善战,加之锁阳城壁垒森严,后有巍峨的高尔山依傍,前有滔滔的天然河——浑河护城,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境,故而称之为锁阳城乃是再恰当不过。正因为这里是满人出入的关之要冲,有朝臣曾建议皇上出兵收复,可当时皇帝只说了一句话:“那么,就将锁阳城之锁阳改作抚顺吧!”真是个睿智的皇帝,因为抚顺乃“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这样就避免了兵戎相见,不必出兵,却收到了意想的效果。

    这一回我老瞎子走板走得远了点儿,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因为咱还得给大家讲正儿八经的故事。

    单说第二天一早,岳飞告别了妻子巧儿,并未去母亲那里辞行,而是留下了一纸诗书,便匆匆赶往府城相州。

    再说巧儿依照岳飞临行前的嘱咐,她等到了中午,借给婆婆送饭之机,将岳飞留下的诗文交给了岳母。姚夫人接过一看,见上面写着四句诗,文曰:“湓浦庐山季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岳母看罢,这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她久违的笑容。

    各位:大家从这两回的故事当中不难看出,其实岳飞的报国之志是早就蕴藏于胸的。若问岳飞为何在家呆了四年这才又去从戎?说实话这里边的原因也挺多的,先一说就是因为岳飞的父亲去世,依俗是要守孝的。虽然当时的守孝不再像过去那样得在坟前守居三年,可依旧是不可远行的;再一说就是因为父亲是家中的主要劳力,父亲病故,岳飞要替父亲务农这也是生活所迫;三一说是岳飞担心母亲,毕竟母亲现在已近老迈,自己即便是有为国出力的想法也不能当着母亲的面讲;四一说就是若想报国光心存大志不行,还是要等待机会的。其实岳飞这四年来岳飞每日白天务农,晚上就在灯下读书。读的什么书?岳飞读的都是些兵书阵法之类。由此可见,岳飞他这次从戎乃是早有准备的,起码从他读的书来讲,这也当称作是励精图治。不过,话要说回来,岳母刺字这才是岳飞能够第三次入伍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了:岳母姚夫人她怎么这么会赶时候,偏偏在这个当口给岳飞刺字呢?

    其实康王赵构命刘浩在相州设擂台的事岳飞听说了,可是母亲姚夫人她耳朵也不聋,她也不是整天在家中呆着,像这等大事又怎能不传到岳母的耳朵里?其实岳母早就从岳飞飞儿的眉目之间察觉出来岳飞的心思,她知道岳飞他纠结在忠孝不能两全之中难以自拔,因此上她才以刺字之举,令岳飞立定决心,早日从戎。

    有人说了:宋徽宗不是主张议和的么?怎么又突然兴兵选将了呢?

    这里,因为《岳飞传》的故事比较庞大而且复杂,咱只能简略的说一说概要。

    原本宋徽宗是主张议和的,可是他想跟人家和,人家不跟他和呀!就这样,金兵越来越猖狂,这也使得宋徽宗不得不听取一些大臣的建议,征兵出战。您别看这个宋徽宗是个懦弱的皇帝,可在朝廷之中主战的将官还是蛮多的,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康王赵构。于是宋徽宗就派康王北上征兵,这才有了刘浩在相州擂台选将的故事。

    各位:这一回咱说到了岳飞前往相州比武打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源自看书王

第二百五十二章 城郊外英雄比武结兄弟() 
第二百五十二章城郊外英雄比武结兄弟

    城郊外英雄比武结兄弟辕门前壮士惊马惹祸殃

    书接上回:话说岳飞一路风尘赶到了相州府城,他一进城逢人就打听比武打擂的地方。

    这时候岳飞迎面碰上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壮汉,这人一身青衣短打扮,生得背阔腰圆,头扎一块黑巾,铁红色的脸上横生着短须,就如同麻袋里装着的刺猬,这须毛不像是长出来的,倒像是扎出来的一样。

    这汉子听岳飞这么一问,又见岳飞肩扛一杆银枪,便嘿嘿一乐道:“我说小兄弟,看你的样子是去打擂的吧?”

    岳飞见这人也是一副英雄模样,便一抱拳说道:“正是!烦劳大哥指点则可。”

    这人又上下打量了岳飞一遍说道:“小兄弟,俺看你白净净的倒像是书生模样,你去打擂,那岂不是白白送死?”

    岳飞一听赶紧解释道:“这位仁兄,俺打擂乃是比试切磋,又不是上阵打仗,怎么会有生死之忧?”

    这汉子一瞪眼,道:“现在打擂已经是到了尾声,这帮武士们为了争夺擂主的位置早就打红了眼,豁出了性命。刀枪这玩意可不是吃素的家私儿,哪管得住深浅?这不,今天在校军场里就死了不下六七个。”

    岳飞一笑说道:“既然是在场上刀枪比武,伤亡总是在所难免。请仁兄放心,生死之事,由命在天,望兄长为俺指条明路。”

    “吓——”这人显出些不耐烦地说道:“你老弟怎么这么不识劝?明明的好道不走,偏要往死路上去!看看你这身材体魄,就连上擂台的机会都没得有,你去不也是白去?”

    岳飞一听这人是嫌自己单薄,所以才横拦竖挡的不想让自己去送死,这也是好心一片。看来今天要想从他嘴里知道校军场的下落,可真是难了。得——我还是另寻个他人再打听打听吧!

    岳飞想到这于是推脱道:“谢仁兄的关心!小弟因赶路至此,到现在腹中饥饿,正想寻个馆子填填肚子。告辞——咱们改日再见!”

    岳飞说罢,不等那汉子应声,掉头就走。

    岳飞心想:现在都已经是过午了,我要再不打听到校军场的位置,恐怕今天就赶不上擂场了。

    “慢着!”这汉子嗓门挺大,就跟打雷一般。就听这人接着说道:“你这小白脸,你以为俺不知道你肠子里的花花东西?你准是想弃了俺,再找他人打听。俺告诉你,你今天遇上了俺,算是你的运气,也算你小子倒霉。你若是个读书人,就立马回家去读书,将来若能金榜题名,这也算是你的出息;若满肚子的还想去比武,那就先跟俺比试比试,若是赢得了俺,俺愿意跟你结拜个兄弟;若是胜不了俺,就给俺顺原路回家,该干嘛干嘛去!”

    岳飞一听心说:这人还真挺难缠,若是不答应吧!这场面还真不知自己该怎么收拾?于是岳飞一抱拳说道:“那就悉听仁兄的尊便吧!”

    这汉子二话没说就将岳飞带出了城,他在城郊外的无人处找了个空地说道:“兄弟,咱俩就在这比试比试如何?”

    岳飞将肩上的包裹往地上一放,然后他手拄着银枪说道:“请问仁兄是比划拳脚还是较量兵器?”

    这人“噌”的从背后抽出一对板斧,他在手上掂了掂笑道:“若说让俺跟你比试兵器那得算俺欺负你,还是先动动手脚再说吧!”

    就这样,两人都放下了兵器,各自拉开了架势。

    这一拉架势岳飞就感觉奇怪,因为自己半侧身蹲了个马步,乃是左屈肘、右握拳,摆的是攻守兼备之势。再看他就不同了,虽然他蹲的也是个马步,可他的身子是正的,而且是出左手为掌,右手还是掌。还有就是掌的五指应该是并拢的,而他的五指是张开的,并且还都是弯曲的,倒类似于鹰爪。不对呀!要是鹰爪拳的话右掌应该是卡在腰间的,而他却是在眼前来回的摆动。岳飞曾经随高人习武,什么架势没见过?可这个架势倒真把岳飞给搞糊涂了,岳飞心说:这是什么功夫?鹰爪拳?八成是异术,我得加点小心。

    岳飞心里头正琢磨着,就见这汉子突然大步上来,冲岳飞“呼”地就是一掌。岳飞加着小心,不知来路,他没敢接招,而是蹁身躲过。还没等回身的工夫,就觉着后脑处来了一股疾风,岳飞心知不好。此刻闪身已经是来不及,他只得猛一低头,耳轮中就听“嗡”地一声,岳飞躲过了这招赶紧箭步一跃,再转身一看,只见这人正瞪着一双大眼珠子,两手弓着五指,举在肩头。岳飞心想:我倒要看看,这家伙使的是什么功夫?

    岳飞想到这他向前一进身,出左拳望这人的面门就是一个虚晃,目的就是想探一探这人的套路。哪成想这人竟一把朝自己的手抓来,抓虽说是抓,可速度极快,手掌上都带着风。岳飞知道这人一定力大,这回他看准了招数,使出个四两拨千斤瞄准了他的手腕,斜刺里向旁边格档,但还是感觉这人的力道的确是挺沉的。可令岳飞不解的是:这人用的并非大力披风掌,也不是鹰爪功,因为岳飞知道鹰爪功的关键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这三指形如鹰爪,硬赛钢勾,是以扫为主,可他的五指是用来抓的,他一把没抓着,马上就又缩了回去。

    这一招虽然岳飞没看出套路,可总算弄清了:原来这人用的乃是抓功!

    岳飞知道这人的力气极大,不能硬拼,应该攻他的下盘为好。于是他使开了他的三十六路地躺拳,这头一招就是一个扫堂腿。

    这人一见岳飞飞腿朝自己扫来,他猛地就是一蹦。哪知道岳飞的扫堂腿乃是连环招,他一个前扫被躲过之后,顺势小腿一弯,一个回勾又扫了回来。这人一见,赶紧又是一蹦。就这样岳飞连续踢出了六招扫堂腿,这汉子虽然是招招跳过,看那模样可就寒碜了点儿,他并着两脚,双手在耳旁举着,如果给他配上段现代的音乐,那就跟跳“两只老虎”差不多!

    岳飞一见这人已经是足跟不稳,于是他使出一招盘龙摆尾,出左脚反身向后一扫,这人一见岳飞一腿摆得如同旋风一般,哪敢怠慢?他卯足了力气向上一纵,怎知道岳飞的这个旋风腿其实是个虚招,他乘机左脚一点地,起右脚照着这汉子的屁股蛋就踹了一脚。这一脚把这汉子踹得飞起老高,之后就是一个腚蹲,坐在了地上。

    这汉子从地上爬起来,鼓着腮,二话没说,他一猫腰便把一对板斧捡了起来。

    岳飞一见这汉子喘着粗气,亮着板斧要冲自己过来,岳飞摸不清这人是气喘得急还是真的怒火上涌,此刻既然人家已经操起了双斧,自己又哪能不防?于是岳飞他瞧准了自己的银枪,先用脚尖在枪杆上轻轻一点,趁着枪杆一颤的瞬间,他踢出一脚,“嗖”地一声,银枪已经落在了岳飞的手中。

    岳飞刚刚擎枪在手,就见这汉子舞着双斧便奔自己而来。他是左一斧、右一斧,而且这两斧还都是横着抡的。岳飞知道:斧是属于重兵器,自上而下才能借力使力,把斧的重量发挥出来。而横向挥斧并且是左右轮番,这就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看来,这人并不是使斧的行家,倒像是个蛮力十足的柴夫。

    岳飞想到这他早已一个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